18 皮匠
皮匠,是指专业以兽皮制作皮革用品的技术工匠。按照其分工的不同,古代称之为“鲍人”“韗[yùn]人”“韋[wéi]氏”“函人”“裘氏”,也有的地方叫“毛毛匠”。该行业崇奉的宗师神是达摩仙人、孙膑、孙百年。
皮革分为皮、革、韦三种。皮,指动物的表面层;革,指脱去毛的皮;所以革引申出“更”的意思,如“革故鼎新”。韦,指去毛熟治的皮革,柔软而有韧性。所以古代有“韦布”“韦编”“韦轮”“韦裳”等语,总之,生皮叫革,熟皮叫韦。《说文解字》:“生者曰皮,理之曰革,柔之曰韋。”清·孙诒让正义:“凡连毛者曰皮,裘材也,去毛者曰革,练治之革曰韋。”又《贾公彦疏》注云:“有毛则曰皮,去毛熟治曰韋。本是一物,有毛无毛为异,故云相近也。”
皮革与人类的渊源久远,可以说在人类出现之时就已产生,那时即已知道剥取兽皮用以遮身蔽体、抵御风寒和使皮肤免受损害。随着原始社会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以及战争的产生,为了有效抵御对方的进攻,产生了作为护体装备的早期整片兽皮的“甲”。因为当时整皮的甲不懂硝制加工,质地生硬,穿着行动不便,于是逐步摸索改进,用大小不同的革片按人体的不同部位而缝制连缀成甲。后来逐渐发明了皮革鞣制的技术,周代时技术已经成熟,并对皮革加工的工作有了明确分工的规定。《周礼·考工记》载:“攻皮之工,函、鲍、韗、韋、裘。”《考工记》还记述了鞣制皮革的工艺要求和经验方法,并说明了理由。其中的《攻皮篇》“函人为甲”章中介绍了几种皮甲的制作工艺要领,总结了检验皮甲质量的六条标准:“胝其钻空”“胝其里”“胝其朕”“橐之”“举而胝之”和“衣之”。这个时期的皮革业已发展普遍,从《诗经》等众多资料记述中可以证实。
人类使用皮革制品既悠久又广泛,要确切地说清皮革制品究竟起源于何时和何人,是难以考证的,但世界上第一双真正的皮鞋是产生在战国时期。
从原始社会至战国之前,我们的祖先将兽皮包在脚上,然后用骨针缝扎,这就是皮鞋的雏形。但它没有鞋底和鞋帮之分,还不算是真正的皮鞋。战国时,孙膑受魏国大将军庞涓陷害而受刖刑被剜去膝盖,成为残废,不能行走。孙膑设计装疯后逃到齐国受到重用,他在原始皮鞋的基础上,将较硬的皮革裁成底和帮两部分,缝成高筒皮靴。孙膑穿上它,依靠靴底和靴帮的支撑力,乘车指挥作战,得以消灭庞涓,大败魏军。后来,一些制鞋匠将孙膑画像挂在家中,奉为皮鞋行业的祖师。
这个时期皮革已经应用广泛,并已知道了用天然化工材料芒硝和明矾来制革。秦代已经掌握了皮革染色技术。汉代的皮革染色技术更加精良高超,西汉时期制革业已很繁荣,当时合肥成为皮革的集散地。唐代设尚书管理马辔和甲胄加工,还监管毛皮作坊。宋代时设有皮革厂。元代皮革生产非常兴盛,并已采用植物鞣料鞣制皮革工艺,还设有能日产2000张羊皮的“甸皮局”。明朝皮革工艺已相当成熟,宋应星在其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皮革的生产工艺。清代贵族们以着裘服为时尚,促使皮革工艺更加鼎盛。这个时期,是我国皮革工艺发展的另一高峰。19世纪初,西方制革工艺逐渐传入我国,并在我国各通商口岸开办大型皮革厂,我国近代皮革业由上海起始波及全国。因近现代皮革工业的发展,我国传统手工制革工艺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只有极少数尚存于民间,在自给自足为主的状况下延续。
皮匠这一行业因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都很兴盛,从人们用来作为服饰用品的各种皮冠、皮帽、皮衣、皮袄、皮袍、皮褂,装物品的各种皮囊、皮箱、皮箧、皮袋等,战争用的马鞍、辔头、皮弩、弓弦、皮候、皮盾、刀鞘、箭壶等,文化用品的各种鼓类以及戏剧艺术的“皮影”、印染工艺的“花模”等来看,皮革的应用非常广泛,由此也可以反映出皮革行业在我国历史上曾产生的巨大作用和影响。从云南丽江束河古镇历史上著名的“皮匠村”,可以证实过去的皮革业不仅很多,还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地区产业。
在云南丽江茶马古道博物馆里,还展示着过去的一些皮马甲、皮包、皮靴等皮制器具。这些皮具做工结实,针脚精细。当时丽江生产的皮具通过滇藏茶马古道的马帮远销到东南亚、印度、尼泊尔等地区。束河古镇以前的皮货制作行业十分繁荣发达,被称为“绍坞希日本”(纳西语:束河皮匠村),据资料统计,在20世纪40年代,束河一带的几个村子聚集的皮匠达到336户之多,尤其是仁里村,全村120户竟有80户是皮革匠。当时束河的皮匠,不但数量多,而且手艺精良,他们往往凭借一根钢锥、一把剪刀、一把锤子、一张皮子就能闯天下。
束河的皮匠形成了他们的规模形式、从业方式与行业规矩,具有自已的风格特色。匠人们自己的子弟都是远离父母到异乡去学艺,目的是让他们离开父母的呵护去接受严格的磨练,体验艰难辛苦。他们日复一日地把那些坚硬而且还带着腥臭味的毛皮在石灰水里漂洗、揉搓去毛、晒干储存。而后才开始学习真正的皮革制作工艺。他们刻苦学习,饱受煎熬,掌握真正的技能,成为辛勤置业的皮革业继承人。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衣钵相传,经久不衰。也就是这种方式,使得束河的皮革业一直兴旺发达,同时也使得束河的皮匠可以凭借一根钢锥走遍天下。从德钦到巴塘,从拉萨到日喀则,几乎随处都有束河皮匠的身影,甚至在遥远的异乡还衍生并形成了束河皮匠聚居的永宁皮匠村和中甸皮匠村,曾居住在中甸的张儒卓、张群、李鉴、李发昌还被合称为“中甸四大皮”。由束河的皮革业可以推知我国过去皮革事业的兴盛。
另外河西走廊的民勤,历史上家家户户都养羊,自古就有“凉州畜牧甲天下”之说。这里旧时农牧业交替,马帮、骆驼客帮经常在此出入,从事皮毛加工的皮匠、擀毡匠极为普遍,形成了“百工之乡”。据考证,秦朝时期武威一带已有了皮革、毡裘等手工业制品,由此可见皮匠遗风的悠久深远。
概括说来,皮匠在我国历史上有过比较显达的地位,因为那时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战争都少不了皮革。
一、皮革加工制作工艺
民间一般将动物带毛的生皮叫作“皮”,将生皮经过加工去毛后的硬皮叫“革”,再将革经过鞣制加工的软质皮叫作“韦”。
传统皮革加工鞣制的方法有烟熏鞣法(现代叫“醛鞣法”)、植鞣法、皮硝鞣法、油鞣法等。
烟熏鞣法:是用烟来熏制生皮,因为烟中含有“醛”,其根本作用就是使动物毛皮中的蛋白质发生改性,使皮革柔韧,不易腐烂,耐用,易保存。烟熏法鞣皮有很大的缺点,鞣出来的皮革较硬,难变成皮革,所以一般都是作为基础处理,还需要用别的鞣剂二次处理才行。
植物鞣法:是用某些植物的叶、树皮、果实和根的提取物——汁液,来鞣制皮革。这些可以鞣皮的植物汁液被叫作植物鞣料,其富含植物鞣质(单宁含量≥8%)。
皮硝鞣法:是用“皮硝”(也叫盐硝、英硝、芒硝或马牙硝)鞣制皮革,可以达到柔软、光滑洁净的效果。
油鞣法:是指海产动物油做的鞣剂,它加工出来的皮革柔软丰满,密度小,重量轻,不易变形。
传统的皮革鞣制加工工作量大,周期长,过程复杂,且对环境有污染,因此后来经过改良使用化学原料,诸如“醛鞣”“铬鞣”和“铝鞣”等。
从生皮鞣制加工成为熟皮,一般要经过清料准备、鞣制和整饰三大程序。
准备阶段主要是把皮毛置于石灰水里浸泡,时间视皮张的厚薄及皮毛腐蚀程度而定,待皮毛腐蚀时,取出置于剥皮凳上以刮刀剔削去掉皮底的肉渣油筋和表皮的杂毛污质。其对手法要求很严,不仅要将皮张内外清理得干净平整均匀,还不能伤到皮子和留下刀痕。
鞣制工序则包括预鞣、主鞣和复鞣。预鞣是将去了毛的生皮以清水润透,再次清理毛渣,以热水(水温要达到手的最高承受温度为佳)浸透,加入皮硝(或其他鞣料)反复搓揉数次,待皮子熟软透再次清理杂物和水分,涂上动物或植物油脂,经过反复搓揉使油渗透后将其晒干,再进行勾锦使其成为软皮,俗称“熟皮子”或“盘皮子”。
生皮鞣制成了熟皮“韦”后,就可以按照需要制作对象的规格进行裁料切割,叫作“割经子”或“割皮条”。
皮革的加工一般属辛苦活,割经子则是一门技术活,要靠眼光和手法把皮料准确均匀地切割出来,作为各种用具或服饰之用。
二、皮革的鉴别方法
制皮革这种行业是有很深学问的,如需要熟悉掌握牲兽的宰杀季节时令,以及牲兽的月龄,各种兽皮的质地、熟制的工艺,等等,要精通这些知识,亦非一日一时之功。皮革加工的种类很多,常见的以牛皮、马皮、羊皮、猪皮最为普遍,它们的性质各有不同,民间流传对它们的基本鉴别方法如下。
(1)牛皮。毛孔细小呈圆形,分布均匀,排列紧密,皮面光亮平滑,质地丰满细腻,外观平坦柔润,用手触摸坚实而富有弹性,挤压皮面皱纹细小。
(2)马皮。毛孔较牛皮孔大,呈椭圆形而不明显,斜入皮内,呈山脉之状,排列规律,皮面较松,光泽昏暗,光亮不及牛皮,挤压皮面没有皱纹。
(3)羊皮。毛孔细美而无定形,内加点状,周围有许多细绒毛孔,呈半圆形,手感很柔软,表面光泽感不强,挤压皮面有很明显的皱纹。一般有山羊皮和绵羊皮两种:山羊皮皮面细致,在半圆弧上排列着2~4个细毛孔,周围有大量细绒毛孔,清晰细小;绵羊皮皮板轻薄,手感柔软有弹性,坚牢度不如山羊皮,毛孔呈细小的扁圆形,几个毛孔构成一组,排成长列,分布均匀。
(4)猪皮。毛孔粗大稀松,约三个一组成“品”字形,表面粗糙,挤压皮面有明显的皱纹。
此外,皮货手艺中,有些与缝纫相通,如制作皮衣、皮袄、裘袍之类。有的皮匠专做皮箱、皮包及皮鞋、皮靴、皮屐等,尤以修补皮鞋最为常见。过去人们生活水平相当低下,鞋靴坏了想买新的觉得贵,丢了又可惜,只好让皮匠修修补补,故皮匠在城市和乡村中算得上是一种热门手艺,随处可见。《江湖百业图·补鞋》一文,可谓描述贴切:“衣衫破,家人可缀缝之。巾帽损,帽店可整修之。独短靴长靴、厚履钉鞋,破损磨踵而困于行路难者,必须借补鞋匠之妙手,此斯业能设摊于长街道旁,历代传承而不衰也。”
皮匠是一种为广大百姓服务的行业,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所以到处都可见到他们的身影。但是因他们所使用的材料为牲兽的皮制成,免不了有些腥骚的气味,故民间俗语有“骚裁缝,臭皮匠”之讽。
正是:缝裘制舃助仪态,修残补破御风寒。
●○皮匠歌谣
乡土民俗歌谣
(一)
达摩仙人来临凡,皮匠手艺传世间。
兽皮硝软做衣穿,好与黎民御风寒。
(二)
皮业远古已产生,古代皮匠叫鲍人。
服饰战事作用广,与民生活不可分。
(三)
生皮叫革熟称韦,石灰水浸要适期。
推里放硝久揉搓,熟透涂油叫盘皮。
(四)
皮刀切样快如风,靴帽制出巧而精。
神钻引眼线涂蜡,麻绳上底用猪鬃。
(五)
皮货温暖胜棉花,皮匠手艺也可嘉。
靴鞋屐子打桐油,雨天照样走人家。
(六)
挑担悠悠走四村,缝缝补补也艰辛。
虽然人称臭皮匠,也在行业万象中。
无吾《传统乡土行业风情俚歌集》
皮匠歌
达摩仙人来传度,世间才有皮匠名。
达摩本是天竺人,十月初五他生辰。
昔日渡江中原进,见人赤脚多可怜。
一心要把鞋来造,缺一少二难做成。
太白就把皮来硝,太上老君打皮刀。
鲁班仙人造夹板,七妹神钻丢凡尘。
路十仙姑搓麻绳,普眼仙人赐猪鬃。
只因猪鬃有限度,九天玄女又赐针。
做出靴鞋皮打皱,鲁班楦头送上门。
孙膑真人制鞋样,靴鞋木屐成了功。
《中国歌谣集成》
赞皮匠
久闻师傅手艺精,质地坚牢式样新。
靴屐钉鞋制作巧,四乡八地远传名。
靴鞋屐子有长短,贵店做出是最好。
天晴虽说不能用,雨湿泥途不可少。
孙膑仙人显神通,传授手艺学得尖。
靴鞋木屐般般好,挂底上面胜亲生。
师傅手艺本来精,不拘老样与时兴。
大小长短都合式,遮风御寒便黎民。
养性山房主人单鑫癸《火龙神狮赞断全集》
●○诗歌对联
诗歌
舟人之子,熊罴是裘。
《诗经·小雅·大东》
彼都人士,狐裘黄黄。
《诗经·小雅》
天将南北分寒燠,北被羔裘南卉服。
唐·李绅《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
为褥欲裁怜叶破,制裘将翦惜花分。
唐·白居易《庾顺之以紫霞绮远赠以诗答之》
冬披破羊裘,夏披破草蓑。
宋·梅尧臣《送正仲都官知睦州》
羊裘御冬温,衮绣未云益。
宋·杨时《严陵钓台》
时当天宇清,皮人献功裘。
宋·王洋《和劂丈侍郎》
皮毛备裘褐,膏血资甘腴。
宋·陆游《戒杀》
闻说今朝恰开寺,羊裘狼帽趁时新。
宋·范成大《相国寺》
藏冰待炎威,织裘御冬霰。
宋·叶适《送薛子长》
革工入手硝使熟,软可寝藉忘其威。
宋·赵汝谠《遗虎皮谢》
什袭付儿辈,好学制弓裘。
元·谢应芳《水调歌头·再和寄酬袁子英萧寺》
吉莫制革履,蒙戎缝旃[zhān]裘。
清·黄遵宪《题运甓斋话别图》
毛毛匠,手艺好,拼拼凑凑将皮吊。
千钉万线吊成衣,破绽全无真巧妙。
王稼句《三百六十行图集·毛毛匠》
皮匠司务真正臭,勿会做新衹修旧。
圆底方盖一副担,挑着无言街上走。
近来街上皮鞋多,一破难修无奈何。
莫怪连朝生意少,得钱不够养家婆。
王稼句《三百六十行图集·皮匠担》
对联
黑貂夸组丽,紫绮袭蒙茸。
制囊藏旅费,取革备行装。
伐毛原皎洁,集腋尽珍奇。
羊裘成五缄,狐貉集千金。
天然成丽质,集腋制佳裘。
大裘宏骏业,顺风遇鸿毛。
裘服多巧制,袍舃有春风。
鹔鹴[sù shuāng]裘换相如酒,狐貉皮为公子裳。
羊裘五鍼真轻暖,狐貉干全贵厚温。
橐[tuó]囊无比缄滕固,裘革尽堪什袭藏。
狐白羔青貂毳[cuì]紫,豹柔鼠软雉裘奇。
狐裘卅年名相德,羔羊五缄大夫风。
黄河羊毛九道弯,华夏革裘八路畅。
冷酷寒严轻暖适,革柔裘软表里宜。
缝裘制舃功夫巧,保暖御寒效用佳。
黑貂玄狐寒可御,青貉灰狸暖常生。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纵然工匠之中不乏才识之士,但又如何能挣脱封建制度的束缚和当时社会落后的既定格局,他们忍受着饥寒和辛劳,终日奔波劳作,用辛勤汗水和智慧技能,以廉价的劳动力换取微薄的报酬。他们为广大人民提供了方便,默默无闻地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其平凡而又不可缺少的角色,点缀着社会的风景,为人民的生产生活、社会的进步作出了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又不可磨灭的贡献,让人民永远感到亲切和怀念。
本书暂写至此,歌曰:
昔日百工不等闲,与民生计紧相关。
传承千载垂青史,泽惠四邦成景观。
华夏文明宜庇护,民间艺术应研探。
好书在手如良友,把卷须当着意看。
旧时习俗化云烟,社会风情大变迁。
淡忘民间老事物,改描历史新章篇。
观今鉴古汇经验,返朴归真顺自然。
保护非遗同努力,中华文化永承传。
谭南森
二〇一二年深秋完稿于东城隐愚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