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员工管理:写给管理者的6个锦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九、“95后”“00后”的世界你不懂

1.时代不同了,管理的对象发生了变化

随着越来越多的“95后”,甚至“00后”奔赴职场,管理者们发现现在的年轻人好像越来越“难管”了,讲再多道理好像都听不进去。有时自己讲着讲着,发现底下一片肃静,连个反应都没有。有时冷不丁就跟你提出离职,还一点迹象都没有。“真不知是看不懂这个世界,还是自己落伍了。”

其实“95后”“00后”的以上表现不是新鲜事,较早踏入职场的“90后”就已显示出个性化的行为及独特的表达方式。

大约在六七年前,我们人力资源部门岗位刚好有一个空缺,于是我们按流程招了一位刚毕业的“90后”大学生。她大约是七月份入职,可到了九月份时,我听她的主管说她要离职了,虽然在工作中直接接触不多,可毕竟是部门的同事离职,我还是请她到办公室聊一聊。

像这种三个月不到就离职的,一般不会是薪水问题。原因也很简单,她进来时就很清楚地知道至少一年内她的薪水是多少。于是我就问:

“是不是不喜欢我们公司的氛围?”

“不,我挺喜欢的。”

哦,不是公司文化问题,这一条Pass,继续问:

“那是不是你的主管对你不好?”

“不不不,主管人挺好的,对我也很照顾。”

有时员工加入是因为公司,离开往往因为上司,我知道她的主管不会在这方面出问题,但为了确认,还是问了,既然回答说不是,就接着问:

“那你是不是不喜欢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呀?”

“没有,我挺喜欢的,以后我再找工作,还是会找HR的工作。”

年轻人刚入职场,工作两个月发现工作内容不是自己感兴趣的,想换跑道也很正常。

三板斧下去,居然一点反应都没有!

按以往经验,这三条加上薪水问题,足以了解离职原因的百分之九十。

我只好继续耐心地问:

“那是什么原因让你想离开呢?”

“其实没什么,就是上班两个月后,发现每天都是早上上班,晚上下班,周末休息,周而复始,我毕业时的心愿还没实现——就是想玩够了再上班。”

原来是“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么特别的离职理由。于是我只好抛出杀手锏:

“你和父母商量过吗?”——没有父母赞助,想玩也不成!

“有呀,他们也都觉得这样挺好,反正不差这么几个月,等玩够了再工作。”

“哦,明白了,也祝你可以玩得开心!”

我只能这么结束谈话了。

这次谈话让我警醒,原来思维定式又在自己身上起作用了:每个人都像自己当年那样(僵化思维:过去怎么样,未来也怎么样),毕业了就应好好地工作,不能再向父母要钱了(凡事应该如此)。

时代不同了,十几年间中国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自媒体、OTO电商、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无不带来社会环境、思维习惯、生活方式的改变,新生代们(90后人群)的成长环境、价值观、性格特点、行为方式也发生与前辈截然不同的变化!

据腾讯公司发布的《2018微信年度数据报告》,人们使用表情包频率大数据显示,00后最爱的表情是捂脸哭,80后最爱龇牙笑,70后最爱捂嘴笑,55岁以上用户最爱点赞。大家看,光是小小的表情包使用就折射出不同年龄段的行为与习惯。

2.新生代特点的三个关键词

新生代都有哪些不一样的特点呢?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关键词:个性张扬、权威坍塌、多元选择。

第一个关键词:个性张扬

中国移动于2003年左右推出了针对年轻群体的客户品牌“动感地带(M-ZONE)”并使用“我的地盘,我作主”作为这一品牌的口号,而这口号一直在影响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

同时,这些新生代们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成长在中国互联网兴起的年代,伴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不断成长,在互联网兴起的时代,知识和内容获取的便捷程度超越了以往任何时代,他们有机会通过互联网寻找答案,他们的敏锐度和学习新事物的能力远远超过他们的前辈。

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人生无所谓什么“必须”,更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许多事情也没有绝对正确或者标准答案;而且他们还发现原来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他们也发现社会不是只有一种声音,不是只有一种生活方式,每个人都可以做最好的自己,唯一需要的就是敢于改变的勇气或者是坦然接受的智慧。

独立自主地表达是他们的个性,也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无须过多顾虑他人的想法与感受。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大学毕业季的班级照片已不再是以前标准的排排站模式,而是比创意,比个性。

同时,B站里的弹幕以及二次元更是这种个性化表达得最佳方式。B站有更新及时的动漫新番,很棒的ACG氛围,有创意的UP主,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休闲以及生活学习方式。

由于个性化,新生代们穿着打扮都会不一样,甚至男孩子画眼线也可以被接受了,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需要成为世人眼里所谓的“好孩子”,社会也不应有“好孩子”的标准。

正是因为个性的原因,在职场上,寻找一份感兴趣、发挥自我价值的工作正成为“95后”“00后”的追求。因此,较高离职频率就很自然地发生了。领英(知名的职场社交招聘平台)发布的“工作趋势洞察”的数据研究表明:“70后”第一份工作平均超过4年才更换,“80后”是3年半,而“90后”骤减到19个月,“95后”更是仅仅在职7个月就选择了辞职。

第二个关键词:权威坍塌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领导在台上说什么就是什么。但今天当一位领导在台上讲话,如有案例、故事、数据要说,建议事先核实一下,免得信息有误开讲时被新生代们质疑。毕竟在互联网时代大家获取信息的机会与渠道越来越多,信息的透明度也越来越高,利用信息的隐秘性来提高自我权威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同时,新一代的年轻人更尊重自己的感受和追求,更忠实于自己的内心,不随波逐流,不放弃自我迎合别人,对于上下级观念也不十分在意。

现在有两个词,一个是“大咖”,另一个是“大神”,你认为“95后”“00后”们会更认同哪个词?我想大概率是“大神”。

什么是“大神”?就是展现出的能力与实力让你佩服不已的人!

在知乎上一些“大神们”回答问题的高度、格局与境界往往让人膜拜不已。

同样,在B站要是没有两把刷子就很难刷到存在感,尤其当你缺乏“才华”与“创意”这两样重要的东西时。

相较而言,“95后”“00后”更认同那些真正有能力的领导,他们可能只是把管理者看成与自己职位不同的人而已,对管理者的尊重主要来自于他渊博的学识,得体的举止,超凡的能力,而不只是因为职位。在他们的心里,大神是他们学习的榜样,他们期望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至于你是不是“大咖”,名片上是否印着教授、CEO、总经理、某协会会长之类的对他们来说都不重要,因为这些在传统组织里都是以权力为中心的产物,而在一个权威坍塌的时代,只认“大神”,不认“大咖”。

第三个关键词:多元选择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佛系”这个词变得很流行,“佛系男子”“佛系追星”“佛系生活”等等。从2017年起,“佛系青年”词条刷遍朋友圈,火遍网络。

“佛系青年”通常是指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追求平和、淡然生活方式的青年人。

这些青年人好像对一切都无感,许多的“70后”“80后”认为应该珍惜、应该努力的东西在他们眼里可能是“无所谓”“随便”,以至网上出现了佛系三连答:“都行”“可以”“没关系”。

为什么“佛系”会成为“95后”“00后”的一个特点?问题也不难回答,因为他们的父母为他们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当一个人不用担心生存问题时,其选择的空间度与自由度就会宽泛得多,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正如B站发布的宣传视频《后浪》里所说:“你们拥有了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这也解释了前文中刚毕业的小姑娘为什么可以说“我就是想玩够了再上班”背后的原因了。因为这一代年轻人拥有了更多选择的权利。

以至许多青年人自嘲说,“实在干得不开心,大不了我就去开个滴滴,做个代驾,送个外卖也行。对“95后”“00后”而言,工作不仅仅是谋生手段,更多是通过工作获得一份体验感,一份契合个人价值观、满足个体成长需求的体验感。

据《2017—2018年度中基层求职者行为特征研究》报告中显示,“兴趣爱好”已成为“95后”求职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稳定”“前途”在“95后”“00后”眼中,已不是选择工作的首要因素,兴趣爱好才是重中之重。

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他们都不愿意将就。

3.激活他们,而非控制他们

时代不同了,对象不一样,管理的方式与方法也会不一样,我们得接受这个事实。

新生代们自信、也敢于表达,更敢于尝试。他们从入行到成为行家的速度越来越快,思维也更加成熟。

他们追求个性化,但也彰显着对社会、对生活的热爱,对“大神”的认同,他们渴望做有意义的事情!

对于这些新生代们,管理他们的关键是:了解他们,用他们期望的方式激活他们,而非控制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