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详析(人文传统经典)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李白

蜀道难

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1]蚕丛、鱼凫,开国何茫然?[2]尔来四万八千岁,[3]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4]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6]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7]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8]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9]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10]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11]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1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13]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14]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15]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16]

【解析】

《蜀道难》,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名,歌词内容多写入蜀(今四川)道路的艰难。本诗描写由秦(今陕西)入蜀道路的崎岖和蜀地形势的险要。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夸张手法,围绕“高”、“危”二字,淋漓尽致地描写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情景,意境雄奇,气势磅礴,音调激越而富于变化,令人一唱三叹。又于写景中融进远古神话传说,更添神奇幽谧的气氛,令人在充分领略奇险壮美的山川风物的同时,惊叹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的悲壮历程,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一开始诗人就把我们带入渺茫难寻的远古世界,通过蚕丛、鱼凫开国的历史传说,五丁力士拽蛇山崩的神话,写出蜀道天梯石栈,鬼斧神工,无比神奇。接下去的具体描写,极尽夸张、想象之能事,说山高则“六龙回日”,连善飞、善攀的黄鹤和猿猱都过不去、攀不上。至于悬崖万仞、云雨泥淖、峰回路转、百步九折,则更令人屏气息胁,抚膺长叹。结尾一段除“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夸张之外,则多用比喻,写出诗人对蜀地山川险要、易为军阀据险作乱的隐忧,诗人将叛乱分子比作“豺狼”、“猛虎”、“长蛇”,不仅再一次突出了蜀道难行的主题,而且寓意警策,发人深省。总之,诗人这些夸张和想象都是出于他抒发内心强烈感情的需要,是以他豪放率真的性格为基础的,所以人们读后并不感到浮夸虚诞,只觉得不如此便不足以表现诗人炽烈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