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碑[1]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2]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3]
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生罴。[4]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5]
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
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淡天王旗。
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6]
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7]
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8]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9]
愈拜稽首蹈且舞,[10]金石刻画臣能为。
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
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
公退斋戒坐小阁,[11]濡染大笔何淋漓。
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12]
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
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13]
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
长绳百尺拽碑倒,粗沙大石相磨治。
公之斯文若元气,[14]先时已入人肝脾。
汤盘孔鼎有述作,[15]今无其器存其辞。
呜呼圣王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16]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17]
愿书万本诵万遍,口角流沫右手胝。[18]
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19]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作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所咏之事发生在三十年前的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所以实际上兼有写时事的性质。诗分三段:先以十八句记述宪宗皇帝平定淮西贼(即割据的藩镇),受命都统大军的是宰相裴度。“帝曰汝度功第一”以下二十六句,记述“韩碑”始末:韩愈受皇帝之命撰成《平淮西碑》文,记载裴度的功劳,“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的“韩碑”树立起来后,却遭到谗言攻击,说碑文中有“私”情,于是碑被拽倒,字被磨去。然而碑上文字已经深入人心,就像“汤盘孔鼎”一样,器物虽然不存,但文辞却流传后世。“呜呼圣王及圣相”以下八句,是诗人的感慨,希望“韩碑”文字流传不朽,以巩固王朝的根基。此诗反映了诗人的政治观,即“圣王”、“圣相”是治理国家的根本,这是符合中国封建社会实际的。
[1] 韩碑:指韩愈所撰《平淮西碑》。碑文记载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宰相裴度率军讨平淮西藩镇吴元济叛军事。
[2] 元和天子:指唐宪宗李纯。轩:轩辕氏,即黄帝。羲:伏羲氏,传说中的上古圣王。
[3] 列圣:指宪宗之前诸帝。法宫:皇宫内皇帝主治政事的正殿。
[4] 封狼:大狼。(chū出):兽名。
[5] 日可麾:谓挥日倒行,气焰嚣张。麾,同“挥”。
[6] 愬:指李愬,唐邓随节度使。武:韩公武,淮西都统韩弘之子。古:李道古,鄂岳观察使。通:李文通,寿州团练使。仪曹外郎:指随裴度出征的李宗闵,任掌书记。
[7] 行军司马:指韩愈。当时愈以御史中丞随军出征,充行军司马。貔:貔貅,传说中的猛兽。
[8] 蔡:蔡州。贼:指吴元济。不訾:不可计量。
[9] 从事:官名,刺史的佐吏。
[10] 稽首:叩头。
[11] 公:指韩愈。斋戒:祭祀前虔敬的仪式,喻写碑态度恭敬。
[12] 破体:行书的变体。丹墀:宫内涂红漆的台阶。
[13] 负以灵鳌:用鳌形基石负载韩碑。蟠以螭:以螭(无角龙)形花纹盘绕碑侧。
[14] 斯文:此文。指韩愈所作碑文。
[15] 汤盘:传为商汤沐浴之盆。孔鼎:指孔子先世正考父之鼎。鼎上有铭文。
[16] 淳熙:淳正,光明。
[17] 曷:怎能。三五:指上古三皇五帝。
[18] 胝:手脚上的茧。
[19] 封禅:古代帝王宣扬功业的一种隆重祭典。玉检:盛封禅书的玉盒盖。明堂基:大殿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