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第一章 职业认知及认识老年人
学习目标
1.掌握养老护理师的工作内容及职业规范。
2.熟悉老年人各系统衰老的表现。
3.了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社会、思想特征。
案例导学与分析
案例导学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5亿,占总人口的18.1%。预计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4.87亿,约占总人口的35%。自1999年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起,到2018年,我国老年人口已净增近2亿。
如此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挑战着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养老系统。基于我国目前的经济水平,国家做出了很多应对人口老年化的政策调整,建设了一系列民生工程,但是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依然很严峻,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让老年人老有所医、老有所养、晚年幸福。
分析:
说出你所在省市近几年的针对老年人的民生工程和福利措施。
第一节 养老护理师的工作内容和职业规范
一、养老护理师的工作内容
养老护理师是指对老年人生活进行照料、护理的服务人员。养老护理的基本任务是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及社会需要,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疾病护理、心理护理等常用护理技术。
中国已经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2.5亿,占全国人口的18.1%,这一比例还将大幅增加。因此,养老护理师成为新的热门职业。为使此行业更加规范,国家有关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制定了《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版)》,今后凡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人员均要通过专业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才能上岗。
二、养老护理师职业规范
(一)养老护理师的职业守则
1.尊老敬老,以人为本
养老护理师在工作中要处处为老年人着想,在实际行动中体现“以老年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使老年人从养老护理师的工作中感受到尊敬与关怀。
2.服务第一,爱岗敬业
养老护理师的工作对象是老年人,因此为老年人服务是第一位的。老年人的需要就是对养老护理师的要求。时时处处为老年人着想,急老年人所急,想老年人所想,全心全意为老年人服务是养老护理师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养老护理师只有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将其作为工作行为的指导,并落到实处,才能赢得信任和社会赞誉。
3.遵章守法,自律奉献
养老护理师首先要树立严格的法制观念,认真学习和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特别是有关尊老、敬老和维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法规,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做遵章守法的好公民。其次,养老护理师要遵守社会公德,遵守社会活动中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最后,养老护理师要遵守其职业道德和工作守则,爱老、敬老,热忱地为老年人服务,不断提高养老护理工作的质量。
(二)养老护理师的工作要求
1.老年人生活困难较多,照顾时要有耐心
(1)保持老年人的个人卫生。一些高龄、患病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自理,不能保持个人的清洁卫生,需要养老护理师的帮助。
(2)每日护理。养老护理师要帮助老年人早晚洗脸、刷牙;对于戴有活动假牙的老年人,要注意假牙的护理;每晚睡前要为老年人洗脚,天气热时还要为老年人擦身或洗澡。
(3)每周护理。养老护理师每周要为老年人洗头、洗澡1~2次,换洗内衣、床单1~2次。衣服、被褥若被打湿或弄脏要及时更换,以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
(4)对于自己不能活动或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养老护理师要做到保持其床铺平整、清洁,定时协助其更换卧位,一般2小时翻身1次。
(5)协助老年人翻身后要观察老年人的皮肤有无褥疮。
(6)对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的老年人,要随时协助其更换床单、被褥,以保持老年人身体的清洁和舒适,避免发生褥疮。
(7)老年人的衣着要合体、舒适、保暖。
(8)老年人外出时要戴帽子。冬季可避免受凉,夏季可遮挡阳光。
(9)老年人的鞋袜要舒适。夏季适宜穿轻便、宽松或软牛皮便鞋,冬季适宜穿保暖性能好、轻便、防滑的棉鞋。老年人的袜子应为宽口的棉制品。
2.对老年人的饮食照顾要周到
(1)饮食照顾要周到。老年人由于牙齿松动或缺失,对较硬的食物咀嚼困难,吃饭慢,食量少,常常饭没吃完就凉了。养老护理师要及时发现,将饭菜重新加热,食物应煮得软烂、可口。
(2)设法满足老年人的营养需要。有的老年人味觉与嗅觉功能减退,常感到食物没有味道,影响食欲和进食量,但老年人又不能吃过多的盐及糖类,此时养老护理师不但要满足老年人的营养需求,还要设法使老年人增加进食量,享受进食的愉悦。
(3)注意进食的安全。对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养老护理师要帮助老年人进食。
3.对老年人排泄的照顾要熟练、耐心
老年人活动少,肠蠕动减慢,再加上平时进食、饮水不足,食物过于精细,容易发生便秘,又易因饮食不当或疾病导致腹泻;个别老年人因衰老、疾病或肛门、尿道括约肌的神经功能失调而易造成大小便失禁等。因此,养老护理师在照顾老年人排泄时应熟练、耐心。
4.老年人易发生睡眠障碍,需仔细观察和照顾
(1)老年人的睡眠时间要充足。健康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有8小时以上的睡眠,70~80岁的老年人每天应睡眠9小时以上,80~90岁的老年人每天应睡眠10小时以上。
(2)及时发现老年人睡眠障碍。睡眠障碍是老年人经常发生的健康问题,如失眠、早醒、入睡难等。
5.老年人感官系统的功能下降,需要特殊照顾
老年人的视力、听力减退,使老年人与外界沟通困难。长此以往,这会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养老护理师要设法帮助老年人弥补因视力、听力减退造成的困难。
6.老年人安全保护
(1)注意环境的安全设施。养老护理师在布置老年人的室内及室外环境时,应注意老年人的安全,如室内家具及物品等的摆放,要考虑老年人的需求,以防造成老年人的损伤。养老护理师要强化安全意识,对自理困难的老年人要避免其坠床,对使用热水袋的老年人要防止烫伤。
(2)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状态。有的老年人不服老或是怕麻烦别人,在生活中,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如爬高取放物品而发生跌倒、摔伤等意外。因此,养老护理师照顾老年人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照顾。
(3)做好老年人活动时的安全照顾。经常在室内和户外活动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要选择天气晴朗时外出活动,外出时间不要太长,每次30分钟到1小时,每日2次,以防老年人疲劳。提醒外出老年人走路要慢,注意安全,并一直陪伴在身边,以防发生意外。
(4)进食中预防误吸、误服。老年人在进食、饮水时易发生呛咳、噎食或误吸等情况,养老护理师要特别注意,要在老年人进食、饮水时做好指导。老年人进食应采取坐位或半坐位。对不能坐起的老年人,养老护理师要将其上半身抬高30°~50°再进食,以防呛咳、误吸。
7.要注意预防感染
老年人的免疫力下降,其易患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系统与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因此,在对老年人的照顾中,养老护理师要注意预防感染。
(1)养老护理师要注意做好老年人的保暖工作。
(2)老年人要重视口腔及身体各部位的清洁卫生。
(3)养老护理师要经常对老年人的生活环境进行清洁。
(4)老年人要注意饮食卫生。
(5)养老护理师指导老年人不要随地吐痰,要经常洗手。
(6)养老护理师要鼓励能自理的老年人锻炼身体,以增强抗病能力,预防疾病。
(7)养老护理师在照顾老年人前后也要认真洗手。
8.随时注意观察老年人的身体状况
老年人机体反应能力下降,其患病后常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这使得老年人患病不易被及时发现,也容易被忽略或误诊,从而使老年人不能及时得到治疗,延误了病情。因此养老护理师应随时注意观察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如发现异常表现,即使是最细微的表现,也要引起重视。
第二节 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我国老龄化社会现状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高龄化趋势明显、地区差异较大、失独和空巢老年人比重高、老龄化与社会经济水平不相适应等特点,因此,“未富先老”与“未备先老”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最大问题和挑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社会财富不断累积,国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历经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已在2010年成功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庞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排名依然落后,我国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
严格地讲,我国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我国的老年人面临着贫困、疾病、失能、缺乏照料和心理关爱等诸多困难和问题。
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人口老龄化速度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关键。
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使照护老年人的成本上升,公共及个人资源的负荷增大,储蓄率降低,人口红利消失,退休金储备日趋紧张,公共财政负担加重,甚至会推高债务付息支出,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在人口老龄化加速不可避免的情况下,通过合理配置资源,保持经济持续稳健增长,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核心和关键。
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制度中最重要的内容,无论是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还是目前采用的“统账结合”部分积累制,都是建立在社会财富不断积累的基础上的。从宏观上讲,只要一个国家每年创造的财富大于每年消耗的财富,这个国家的健康发展将得以持续,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则能通过社会财富再分配的方式来解决。
二、我国老龄化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1)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大陆人口已经达到13.95亿。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加之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及国民平均寿命的增加,2018年年末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2.49亿。这表明,在21世纪上半叶,中国已成为全球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的15%。
(2)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2001年的6.94%增加到2018年的10.92%,增加了3.98个百分点。据预测,这一比例将来会长时间保持较高的增速。我国已成为全球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3)地区发展不均衡。在我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城市行列的是上海,最晚进入人口老龄化城市行列的是宁夏,其时间差长达33年。由此可见,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具有由东到西逐渐减缓的区域特征,因为经济水平的差异,东部地区显著快于西部地区。
(4)城乡倒置显著。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基数大。近年随着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潮的出现,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老人”或独居老人,加之农村经济欠发达,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村的养老问题日趋严重。这是中国人口老龄化不同于发达国家的重要特征之一。
(5)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老龄化进程同步,而我国是在经济尚未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出现了“未富先老”的特殊现象。我国目前仍是发展中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
(6)高龄化、空巢化进度加速。高龄老人是指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老年特征最突出的人口。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8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2 600万,约占60岁以上人口的11%,每年新增高龄老人100余万人,增速远超人口老龄化速度。同时,空巢老人的数量进一步增加。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65岁以上空巢老年人有4 150万,占老年总人口近14%。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65岁以上空巢老人已超过5 100万,我国老年人的养老及照护问题日益突出。
第三节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及心理变化影响因素
一、认识老年人
老年人是社会中一个独特且庞大的群体,他们有着丰富的人生经验,渴望发挥余热,渴望得到尊重和重视,却因退休或年龄增大退出了社会舞台,加之生活“圈子”缩小,社会地位降低,他们难免产生强烈的失落感。此外,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难免对自己的身体更为关注,于是在保持健康、对待疾病的态度上就可能有所偏颇。
二、衰老的基本知识
衰老是指人体从出生到成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人体形态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的一种自然且不可逆转的过程,是所有生物在生命延续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衰老包含了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对机体的影响。生理方面主要表现在人体结构与功能的改变,心理方面及社会方面则是受个人文化水平、社会角色变化、自我调节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衰老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延缓衰老的进程,进而延长寿命。衰老具有以下特征:
(1)普遍与累积性。衰老存在于所有生物种类中,且同种生物衰老进程大致相同。衰老是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长期变化积累的结果,并不是短时间所致。
(2)渐进与内生性。衰老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偶然,而是源于生物固有的特征。衰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环境因素。
(3)不可逆与危害性。衰老一旦出现就不会逆转和消失,只会伴随个体不断加速和变得更加明显。衰老使机体功能衰退甚至丧失,阻碍机体维持基本功能,导致机体产生疾病,最终走向死亡。
三、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逐渐进入衰退阶段,同时也会产生种种心理变化。但由于个体条件的差异,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年人,其心理变化有着各自特点。老年人的心理变化有以下特点:
1.感知觉衰退
老年人由于感知器官老化、功能衰退,会出现视力下降、听力下降、味觉减退等现象,从而引起反应迟钝、行为迟缓、注意力难集中、易跌倒摔伤等改变。这些现象会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交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例如,由于听力下降,容易误听、误解他人的意思,老年人容易出现悲观、孤独、敏感、猜疑的情绪,产生孤独感、隔绝感、衰老感和依赖感。
2.记忆力下降
老年人的记忆力变化的总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的,但是记忆力衰退的速度和程度也因个体差异而各有不同。一般来说,人们从50岁起,记忆力就开始有明显衰退的现象,70岁以后,记忆力减退更加显著,过了80岁,记忆力减退尤其迅速。
3.智力减退
智力指人类的学习能力,也是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智力可分为液态智力(fluid in-telligence)和晶态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液态智力是指人类获得新观念、洞察复杂关系的能力,如知觉整合能力、近事记忆力、思维敏捷度及与注意力和反应速度等有关的能力。成年后,液态智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其在老年期下降最为明显。晶态智力与后天的知识文化水平及经验的积累有关,如理解能力和常识等,晶态智力持续到70岁或80岁以后才出现减退,且减退速度较为缓慢。因此,随着知识和人生经验的积累,有些老年人会比青年人表现出更多的智慧,对问题和矛盾有着不同寻常的洞察力。
4.思维能力下降
思维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最高形式,是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老年人由于感知器官老化,记忆力减退,在形成概念、推理逻辑以及解决问题等方面都受到影响,尤其是思维的敏捷性、流畅性、灵活程度相对中青年时期都下降明显,但个体差异较大。有些文化水平高的老年人思维仍很清晰,特别是对自己熟悉的、与年轻时从事专业有关的领域的思考能力在老年时仍能保持。
5.人格变化
人格指个体在适应社会生活的漫长过程中,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结构。老年人的性格变化存在因人而异的情况,一般有稳定、连续的特点,又可因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例如,逐渐由外向变为内向,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保守、猜疑、心胸狭隘、爱发牢骚的人格。老年人的人格类型可分为:
(1)整合良好型。大多数的老年人属于这一类型。这类老年人以高度的生活满意感、成熟度正视新的晚年生活,具有良好的认知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2)防御型。这类老年人拥有不服老的心态,自认为雄心不减当年,刻意追求目标,对衰老完全否认。
(3)被动依赖型。当年龄日渐增加,该类老年人会过度强调自己的年龄,对周围亲人在生活上和心理上过度依赖。
(4)整合不良型。此类老年人有明显的心理障碍,需要在家庭的照料和社会的帮助下才能正常生活,是适应老年期最差的一种人格模式。
四、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
1.生理功能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各种生理功能减退,出现一系列老化的现象,如神经组织的老化,尤其是脑细胞逐渐萎缩并减少,造成精神活动减弱、反应迟钝、记忆力衰退,尤其是近期记忆力的衰退,视力及听力也逐渐衰退,感知觉能力也随之降低。
2.社会地位
离退休对老年人来说是生活的重大转折点。老年人因离退休而从以往的社会工作、社会生活的参与者转变为旁观者,从紧张有序的工作状态转变为自由赋闲的居家状态。社会地位的改变,使老年人产生一些心理上的变化,如孤独、自卑、抑郁、消极等心理,从而加速了心理衰老的进程。
3.疾病
一些疾病会影响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如突然中风、患阿尔茨海默病等急、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可能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这会导致老年人产生悲观、孤独等情绪。患病作为一种应激性事件,特别是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定期检查,这就容易使老年人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常出现过分依赖、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
4.家庭环境
老年人的家庭状况发生变化,如子女独立或结婚、老年丧偶、亲人死亡、家庭纠纷及老年夫妇之间的关系不合等,都会对老年人的心理产生明显的影响。
5.文化程度
老年人的文化水平、精神素养、宗教信仰、道德伦理观点等对其心理状态影响很大,如信仰危机容易使老年人产生空虚等负性心理。
6.营养状况
当人体缺乏某种物质时,人体组织的功能可能会失调,如维生素C严重缺乏,不仅会引起维生素C缺乏病,还可能引起精神淡漠、遗忘、抑郁、意识障碍等,这些都会给老年人的心理带来一些不良影响。
第四节 老年人各系统衰老表现
一、运动系统及其衰老表现
运动系统由骨、骨联结和骨骼肌三部分构成,具有支持、运动和保护等功能。骨借骨联结形成的整体组成骨骼,构成人体的支架,起支持作用。骨骼肌附于骨表面,并跨过关节,通过收缩与舒张,使骨以关节为支点发生位置的改变,产生运动。在运动中,骨起着杠杆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骨骼肌是运动的动力器官。此外,运动系统还参与颅腔、胸腔、腹腔和骨盆的组成,对其内的器官起保护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系统功能及生理功能明显减退,从而影响老年人的健康。
老年人运动系统的生理变化如下:
(1)骨骼。进入中老年阶段后,由于性激素分泌减少,钙质、维生素D、蛋白质、矿物质摄入减少,吸收不良,骨骼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化。其主要表现为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减少、变细,以致骨密度降低,出现骨质疏松,骨骼变脆,容易发生骨折;椎间盘萎缩变薄,脊柱变短、弯曲,出现身高降低。
(2)关节。老年人关节软骨纤维化、弹性减弱、滑囊僵硬,导致关节僵化,有的关节周围发生骨质增生,形成骨刺,产生疼痛,使关节活动受限。
(3)肌肉。老年期肌纤维的体积变小,数量减少,肌肉的灵活性和弹性减弱。50岁以后,肌肉衰退速度加快,腰腿部的变化较明显,肌肉收缩功能下降,容易产生疲劳,容易出现腰痛、腿痛等症状。胸部肌肉及软骨弹性减弱,导致肺扩张的容积和储存量变小,使老年人容易发生肺部感染。
二、消化系统及其衰老表现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其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出食物残渣。
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临床上通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部分称为上消化道,空肠及其以下的部分称为下消化道。
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消化腺。大消化腺包括大唾液腺、肝和胰腺等;小消化腺散布于消化管壁内,如胃腺及肠腺等。
老年人消化系统的解剖及生理变化如下:
1.口腔
(1)牙齿。牙釉质和牙本质长期磨损,使牙本质内的神经末梢外露,对冷、热、酸等食物过敏而酸痛;牙髓腔缩小,牙髓钙化,加之牙龈萎缩,导致牙齿松动、脱落,食物残渣易残留,使龋齿发生率增加,同时牙周膜变薄,牙龈退缩,牙根暴露,易患牙周病。
(2)唾液腺。唾液腺萎缩、唾液分泌量减少,会影响口腔的自洁功能和消化功能;口腔黏膜萎缩、角化,容易出现口干、口腔感染和损伤。
2.食管
上段食管括约肌的压力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从而导致吞咽功能减弱;食管肌肉萎缩,收缩力减弱,食管蠕动反应变慢,食物通过时间延长,部分老年人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不完全和食管扩张能力减退,容易引发胃食管反流。
3.胃肠道
随着年龄的增长,胃黏膜萎缩变薄,黏液分泌减少,容易发生胃黏膜损伤;老年人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减少,影响蛋白质消化;老年人胃壁肌肉萎缩,胃蠕动缓慢,食物排空延迟。肠道黏膜萎缩,肠蠕动减慢,老年人容易发生各种类型的消化、吸收不良及便秘。
4.肝脏
老年人的肝功能减退,合成蛋白、储存蛋白的功能下降,血浆白蛋白减少,肝脏解毒功能减弱,容易发生药物性肝损害,肝细胞损伤后恢复较慢。
5.胆囊
老年人胆囊充盈迟缓,胆汁分泌、排泄功能减弱,胆汁中无机盐减少,胆固醇含量增加,胆汁黏稠,容易发生胆囊炎、胆石症。
6.胰腺
胰腺萎缩,重量减轻,胰酶和碳酸氢盐的分泌水平降低,影响脂肪的消化吸收,胰岛β细胞变性,胰岛素分泌减少,对葡萄糖的耐量减退,发生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
三、呼吸系统及其衰老表现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及支气管等。临床上通常将鼻、咽、喉合称为上呼吸道,将气管和各级支气管称为下呼吸道。肺由肺泡及肺内的各级支气管构成,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即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此外还有发声、嗅觉、协助静脉血回流入心等功能。
呼吸系统的主要改变是呼吸器官的老化,肺功能降低及免疫系统平衡失调,呼吸道屏障减弱,支气管黏膜纤毛功能和保护性咳嗽反射减弱,咳嗽无力,气管分泌物不易排出,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四、泌尿系统及其衰老表现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其主要功能是排出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多余的水分等,从而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肾生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至膀胱暂时贮存,当膀胱中尿液贮存到一定程度时,经尿道排出体外。
老年人泌尿系统的改变主要体现在肾体积逐渐缩小,重量减轻,肾血流量减少,肾脏浓缩和稀释功能下降,容易出现昼夜排尿规律紊乱、夜尿增多等。膀胱肌肉萎缩、纤维组织增生,使膀胱收缩无力,容量减少,出现尿频、夜尿增多等。尿道肌肉萎缩,括约肌松弛,尿流速度减慢、排尿无力、不畅,容易出现尿失禁。
五、生殖系统及其衰老表现
生殖系统的功能是繁殖后代和形成并保持第二性征。男、女性生殖系统都分为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两部分。内生殖器主要位于盆腔内,外生殖器显露于体表。男性内生殖器由生殖腺(睾丸)、输精管道(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尿道)和附属腺组成。外生殖器包括阴囊和阴茎。女性内生殖器由生殖腺(卵巢)、输卵管道(输卵管、子宫、阴道)和附属腺组成。外生殖器即外阴。
老年人生殖系统的衰老主要体现在男性睾丸萎缩,供血量减少,精子数量减少,血清睾酮水平降低,导致性功能减退、阳痿等,也可能会出现前列腺增生等。女性主要表现为卵巢功能减退,阴道分泌物减少,乳酸菌减少,pH值上升,阴道感染率增加。随着卵巢的老化,卵泡发育不良,黄体功能不全,出现无排卵月经至停经,雌激素水平下降,除性功能减退外,还可出现骨质疏松、动脉粥样硬化等。
六、脉管系统及其衰老表现
脉管系统又称循环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心血管系统由心、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是一连续封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充满其中,并循环流动。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构成。脉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把营养物质和氧输送到全身各器官、组织和细胞;同时将组织和细胞的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和肌酐等运送到肺、肾、皮肤等器官并排出体外。将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等活性物质运送到靶器官和靶细胞,参与人体的体液调节。淋巴系统既是心血管系统的辅助系统,又是机体的防御系统。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功能减退,心肌收缩力降低,动脉管壁硬化,心排出量下降,全身血液供应量减少,老年人容易发生心肌缺氧。
七、感觉器及其衰老表现
感觉器由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构共同组成,又称感官。其主要包括视器、前庭蜗器。视器由眼球和眼副器组成,能接受可见光波的刺激。前庭蜗器又称位听器,包括前庭器和听器。前庭蜗器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
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老年人晶体变浑浊,发生白内障,视野明显缩小,因而进入眼内的光线减少,老年人视物不太清晰,严重者出现中心视力损害甚至失明;老年人泪腺萎缩,眼泪减少,容易眼睛发干;老年人分辨远近物体的相对距离的能力下降,不能正确判断台阶的准确高度,上下楼梯时易摔倒。老年人的听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减退,中耳的任何部位都可能变硬和萎缩,造成传音性耳聋。
八、神经系统及其衰老表现
神经系统是人体结构和功能最复杂的系统,由数以亿万计相互联系的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神经系统根据其分布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两部分构成。
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功能下降,老年人容易出现运动肌肉障碍、动作缓慢与震颤麻痹、记忆力减退、睡眠不佳、情绪抑郁等。老年人的学习记忆功能下降,记忆减退并以短程记忆为主,长程记忆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回顾。老年人的睡眠障碍表现为早睡、不易入睡、熟睡期减少、早醒、白天嗜睡等。
九、内分泌系统及其衰老表现
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组织构成,是人体的一个重要调节系统,其功能是对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生殖活动等进行调节。内分泌系统包括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松果体、胰岛、胸腺和性腺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容易出现腺体萎缩、内分泌器官功能减退、激素合成和分泌异常,从而导致内分泌疾病的发生,如糖尿病、骨质疏松、痛风等。
思考题
1.养老护理师的职业规范有哪些?
2.老年人运动系统的衰老有哪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