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单。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艺术研究院、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北京市、湖南省共一个研究院、两个直辖市和三个省的昆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22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湖南省昆剧团、北方昆曲剧院、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上海昆剧团、永嘉昆剧团(浙江永嘉昆曲传习所)、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得“昆曲”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1956年12月,梅兰芳来湘演出,在一次发言中,对湖南昆曲的发掘给予了热情赞扬。梅兰芳在湖南戏曲艺术座谈会上发言:“最近我还听说在桂阳、嘉禾发现了湘昆,拥有许多失传的老戏,是很宝贵的,希望领导上也把它加以重视。可惜我演完了戏,就要离开长沙,否则,我很想看到他们的演出。”梅兰芳在发言中首次把新发掘的昆曲以“湘昆”称之,此后“湘昆”之名广为流传。湖南省昆剧团则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南省为抢救、继承、发展昆剧艺术组建的唯一的昆剧专业表演艺术团体。湘昆是昆曲中的奇葩,因其富有地方特色,被誉为“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湘昆的艺术价值在于艺术的流变性、地方性和通俗性,湘昆因地域性、语言性的差异而衍生出新的唱法和演法,历经长时间的演绎,逐步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和完整体系的昆曲艺术流派。
昆曲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传入郴州,从湘南民众生活中汲取营养,形成“一切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一切以人物为中心”“吸收其他剧种的优长”的风格特质,这也是其在湘南历经数百年的兴衰,仍然努力绽放的原因。湘昆作为中国传统昆曲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现代的传播中陷入了少数人“圈内文化”的困境。湘昆戏曲的传承与创新,需要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也需要地方高校的主动担当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自信必定是建立在自觉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的。文化自信的关键在校园、在学校教育,尤其在高等教育。高校必须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文化和文明薪火传承的使命,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积极作用。而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必须在将目光投向世界的同时,自觉把着眼点和精力聚焦于本土优秀文化挖掘整理、传承与创新应用上。本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作而成的。
本书的写作构思主要基于作者们的研究实践,充分借鉴当前比较流行的数字化技术实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尝试通过综合运用计算机图形、图像等技术手段,探索湘昆视觉艺术的保护、研究、网络宣传、艺术设计、产品开发,试图在探索湘昆视觉艺术解构与创新应用方面走出一条新路,以此达到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湘昆视觉艺术资源的目的。
数字解构技术是数字重构技术与数字解读技术的融合。数字重构技术是对研究对象的不同元素、构件等进行构思设计和缜密拍摄,运用数字技术对拍摄素材进行无缝对接,虚拟重现主体形象,即视觉重构;数字解读技术是采用语言、文字、动画和交互等方式解读虚拟形象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目前,数字解构技术主要运用于影视作品及一些典型的文化艺术形式、标志性的文化艺术遗产的复原及修复工作。
本研究充分利用数字解构技术,深入湖南省昆剧团了解湘昆起源、曲目、脸谱、服装道具、舞台美术等艺术特色,缜密布局设计思路,解读符合大众艺术审美,是设计、人文、技术和传播等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是对湘昆文化、地域特色和视觉艺术等多维度的诠释与解读。
本书是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资助课题“湘南民间艺术融入艺术设计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XJK18ATW002)的结题成果。
李丽珍
202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