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之歌(2014年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奥运圣火下的承诺

2008年8月28日,西安城墙上彩旗飞舞,雄伟壮观的东门城楼旁激情涌动。作为北京残奥会火炬“中华文明线”接力的第一站,西安市的火炬接力在著名的古老城墙上进行。火炬接力从西安城墙的东门城楼开始,终点位于南门瓮城,传递总长度约三公里。其传递路线为:西安城墙东门城楼——东城墙南段——东南城角——南城墙东段——建国门——和平门——文昌门——南门。

上午9时,火炬接力起跑仪式正式开始。第一棒火炬手、一位残疾人运动员从陕西省省长手中接过火炬,开始了火炬接力。此次西安市火炬接力活动的火炬手共七十名,其中残疾人火炬手十二名,其余的都是热心残疾人事业和公益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

在现场看,西安市民对残奥圣火倾注了巨大的热情,虽然天不作美,风雨倾盆,但在火炬传递沿途,仍有不少民众冒着大雨等候圣火,并高呼着“加油”口号,为火炬手们助威。

10时许,随着最后一棒火炬手、残疾人企业家李辉民高擎“祥云”火炬,抵达设在西安市南门瓮城内的火炬传递终点,并点燃圣火盆,北京残奥会火炬西安站传递活动顺利结束。两天后,残奥圣火将继续沿着“中华文明线”和“时代风采线”赴呼和浩特和深圳两地进行传递。西安市市长激动地说,西安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生机勃勃的现代化文明大都市。残奥火炬将为西安注入新的活力,古老而现代的西安也将让残奥火炬更加光彩夺目。

谁说不是呢?李辉民的生活从这天起就发生了质的飞跃。

这一年,肢残人李辉民整整四十岁。

残奥会规定第一棒和最后一棒火炬手必须是残疾人,另一位候选人因为需要拄拐行走,难以完成最后一棒下瓮城的动作,于是分量极重的最后一棒落在了李辉民的手中。传递火炬那天,雨水从天而降,飘飘洒洒在西安古城墙的南门瓮城,李辉民看见了那里还聚集着一群有四十位穿着绿色雨衣前来助威举手呐喊的残疾智障人方阵,格外引人注目。最后一棒的荣誉,让一直生活在奋斗中的李辉民非常幸福。幸福中的李辉民在认真思考,一个强烈的念头顿时涌上心间:“残奥会圆了中国梦,给我如此高的荣誉。作为一名残疾人,我能为这些生活不便、肌体功能欠缺者做些什么事呢?”

2008年上半年,李辉民打算招一批残疾人来他的汽修厂工作。他觉得,被官方定义的“五类”残疾人中,除了精神病人之外,盲人、聋哑人、肢残人、智障人都可以从事符合他们身体特点的工作,不少残疾人其实是很聪明的,他们完全可以同健全人一样拥有平等的工作机会。从2008年起,李辉民开始每年在自己的汽车企业辅助工种里安排五位残疾人就业。

招聘信息一发出,有人前来咨询,但是充满了不信任。铁路新村有位名叫范正福的残疾人与李辉民熟识,他推荐西安市残联的姚伟帮忙。姚伟因为一场意外丧失了双臂,同样致力于发展残疾人事业的三人聚到了一起,在姚伟的动员努力下,光辉汽修厂迎来了他们的第一批聋哑辅助员工。现在六年过去了,三十位生活曾经还需要别人照顾的人,已经经济独立了,而且精神愉快了。

如今这三十多名残疾人,他们熟稔了汽车修理技巧,李辉民决定,辞去厂里一部分技术水平一般的身体健全人,并接手管理位于红花巷的盲人就业实习培训学校,与西安市第二聋哑学校签订协议,为高中毕业的聋哑人免费提供实习场所,学成通过初级工认定的,可以继续在厂里就业,或者给予其他推荐。残疾人在他的公司享受比健全人更加优厚的待遇,同等工种,残疾人工资相对较高;同等资历,残疾人优先解决食宿;同等竞聘,残疾人能做的工种一定优先录取残疾人。

对于公司的残疾员工,李辉民更是尽其所能。得知工友乔章宝患有严重的双侧股骨头坏死,病情已到晚期,如不治疗便会终生瘫痪,贫寒的家庭难以担负,父亲为此精神失常。李辉民立即筹资五万元为其进行手术,术后的乔章宝可以抛开双拐自如行走。员工小武一家三口都是残疾人,李辉民知晓情况后,筹措近四万元为她的丈夫和儿子做了肢体矫形手术。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

光辉厂有一名智障员工,在他们的悉心培养下,已经具备了修车的能力,而且他特别喜欢打扫卫生。李辉民说:“残疾人,尤其是聋哑人对外界有种极度的不信任,他们只相信自己。我们公司残疾人多,气氛好,不存在歧视,所以他们很努力、很认真,也很珍惜。现在一线修车的都是健全人,他们的体力和安全意识强一些,接待、结算、洗车的全部都是残疾人。”时至今日,陕西光辉进口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依然每年提供五个残疾人就业岗位,李辉民也用他无私的爱心感染着周围的人们。

每年陕西省西安市在助残日、肢残日举办的大型活动中,李辉民作为组织方的一员都是默默地向社会宣传着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他自愿出资两百万元赞助西安市及周边建立了十余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在公告栏都是做公益广告,并不因为出资就去宣传自己的企业。他建立这些“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唯一的要求就是,必须由残疾人担任工作人员。此举引来了不少人的质疑,大家普遍认为残疾人不足以支撑起服务站的工作,而且影响西安市形象。

位于火车站西广场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准备乘火车回家的外地人苏姐在车站丢了钱包,心急如焚的她跑向学雷锋服务站,想向工作人员借五十元钱。站内的残疾工作者看到这一幕,二话没说自掏腰包把钱给了苏姐,还说不用还了。苏姐很感动,第二天叫大儿子送回五十元钱,还带了一封表扬信。媒体采访那位助人为乐的残疾人时,纯朴的她还有些不好意思:“学雷锋就是要给人以帮助,丢了钱包对于谁都着急,我借给她,没想着要她还。”什么是一座城市的形象?李辉民很是欣慰。

“很多大城市都有类似的学雷锋服务站,但很多地方变了味儿,逐渐成了健全人做小生意的报刊亭,而西安由残疾人工作的服务站,仍然是给人以帮助的温暖场所。外地人可以来问路、路人渴了可以给他们倒杯水、手机没电了可以进来充电,里面设有轮椅,亭外的LED屏中滚动播放倡导助人为乐的公共广告。”李辉民说。

除此之外,他还向残疾工作人员提供每月十人,每人二百元的补助名额,要求管理者根据实际情况,逐月选出不同的困难家庭进行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