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主义的呼唤·第四辑(2006~2012)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件大事:“十一五”规划开局

今年是国家和残疾人工作“十五”计划结束,“十一五”规划开局。我们的“十一五”发展纲要,核心还是“小康”二字。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二○一○年要使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上一个大台阶,为后十年的更大发展打下基础。我们在残联“四代会”时,提出了“带领残疾人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同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四条要求,其中第一条是残疾人“生活状况得到根本改善”,“绝大多数人过上富足的小康生活”。这次我们制订“十一五”发展纲要时,将残疾人的基本生活目标归纳为“总体初步达到小康水平”,一个“总体”,一个“初步”,既强化了目标,又留有了余地,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前十年的要求。

残疾人实现小康这个事,这几年一直在我脑子里转。过去,我考虑比较多的是基层问题,现在考虑更多的是小康。说实话,扶贫,我心里有底。国家对扶贫很重视,只要资金、措施到位,帮助最困难的那些残疾人脱贫是有把握的。但实现小康,我心里没底。我们说,残疾人和全国人民共同进入小康社会,这话是虚的;共同实现小康,这话才是实的。但是,实现小康,不是钱到位、工作再努一把劲就能成功的,还要做很多工作:一是水涨船高,国家富裕了,大部分人生活好了,农村的面貌变了,残疾人跟着受益,这靠国家大局;二是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社会加大对残疾人的扶持力度,残疾人受到更多关爱,这靠社会风气;三是残疾人和他们家庭成员的素质整体提高,在不断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同时,也为社会贡献更大的力量,这靠自身努力。所以,今后若干年,小康是残疾人工作的主题,这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个想法。我不是打击大家的积极性,工作只有一步一步地做,慢慢积累,才能做好,不是喊喊口号就能完成的。

同志们也许注意到了,最近两年来,关于改革问题,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争论。我们的改革到底成功不成功?今后改革的路究竟怎么走?理论界、社会各阶层议论纷纷。关于改革的较大的争论,自改革开放以来,这已经是第三次了。不过前两次主要发生在理论界,老百姓基本没有参与。第一次是一九八一年到一九八四年,就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展开争论,最后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决议,坚持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第二次是一九八九年到一九九二年,焦点是市场经济“姓社姓资”的问题,最后以小平的南方谈话统一了思想,中共“十四大”肯定了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为市场经济正了名。这次争论,始于二○○四年,最早是所谓的“郎顾之争”,就是郎咸平和顾雏军,郎是香港中文大学的教授,顾是广东格林柯尔集团的老板。他们争论的问题是企业管理人员是否利用国企改制侵占了国有资产。郎认为是,顾认为不是。许多主流经济学家都不同意郎的意见,只有少数人支持他。顾后来因为严重的经济犯罪被捕,这场争论实际以顾的失败告终。关于改革的争论显然并不限于国企改革这一个问题,所以“郎顾之争”之后,争论并没有停止,反而扩大了范围,举凡劳动就业、医疗改革、教育改革、地区差距、贫富差距、安全生产、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无不包括在内。这都是些重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不仅经济学家,一些社会学家、法学家也参加进来,写文章,作讲演;普通老百姓也很关注,通过网络和其他媒体积极参与,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一些权威的研究部门比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就声称卫生改革基本不成功(世界卫生组织的“医疗公平性”排序中,中国倒数第四)。一些政府官员也对改革中涉及的问题发表了意见,比如卫生部长、教育部副部长都公开讲过话,认为自己分管的领域在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改革方向对不对?改革还要不要坚持下去?怎样坚持下去?似乎成了一个问题。理论界也有个别同志开始质疑市场化改革的方向。

平心而论,在这次辩论中,绝大部分意见不是反对改革,不是不要继续改革,而是反思改革的成败得失,总结改革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探讨社会的公平公正问题,以使社会全体成员都能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反对改革的人有没有呢?有,但只是极少数。这些意见多数是很好的。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不认真对待并解决好这些问题,改革就很难继续得到全体人民的一致支持,改革也就很难按照预定的目标顺利地进行下去。

在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同志来到上海代表团驻地,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同时还表示,要注重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使改革兼顾到各方面、照顾到各方面的关系,真正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人大会议结束以后,温总理在记者招待会的开场白中说,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尽管有困难,但不能停顿,倒退没有出路”。他还谈到二十个字:“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随后,他回答了记者十四个问题,除了中外关系的三个,港台的各一个,金融政策的两个,其他七个都是老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比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和土地问题、医疗、教育、环境污染、安全生产等等,温总理重申了政府在这些问题上改革的决心。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的讲话说明,中央领导同志与老百姓的想法是一致的,老百姓关心的,正是中央要解决的。

对于这场争论,我的看法是:

首先,改革开放给我们国家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的综合实力大大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人民生活普遍改善,尽管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改革开放的大方向没有错,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史无前例的巨大变革,既然是变革,就要付出成本和代价。要承认我们必须付出成本和代价,问题是这些成本和代价是否可以减到最小?这些代价是否应由社会全体成员,而不是部分成员承担?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就需要积极而不是消极、认真而不是敷衍地不断调整和修正我们的政策。

第三,改革是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都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在改革的初级阶段,必须突破阻力,解放生产力,积累社会财富。紧接着就要调节社会各类人群的利益,特别要照顾到弱势群体的利益,使社会健康稳定地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最后,必须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并且要走好自己的路。目前,中国社会聚集的矛盾确已十分尖锐,社会差距继续拉大、基尼指数突破警戒线、“三农”问题未能妥善解决、贪污腐败现象严重等等。但是,这些问题的产生,是改革造成的吗?是实行市场经济造成的吗?也是也不是。既要改革,就会有问题,这些问题恰恰是因为改革进行得还不够彻底,恰恰是因为我们的市场经济还存在许多缺陷。这就有个不断弥补缺陷、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有个恰当地、适时地调整改革路径的过程。二战以后,世界进入和平发展时期,许多国家进行了改革,但发展和改革的路径有所不同。一些国家注重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运用政治、经济和法律手段,有效地控制了贫富差别、城乡差别的扩大,保持了社会稳定,实现了良性发展;另一些国家或者只重国力提高,忽略民生改善,或者只顾经济发展,忽视社会公平,结果都发生了重大挫折,造成经济停顿、政治腐败、分配不公、社会动荡、发展失衡等,许多国家因此失去了成为发达国家的机会。面对这些经验教训,我们要有所借鉴,有所警觉,有所选择。

值得庆幸的是,党和政府在这些问题上是十分清醒的。这次争论与前两次不同,前两次是在争论之后产生结论,而这次是在争论之前已有结论。早在党的“十五大”,新的一届领导集体就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后来又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施政理念。贯彻落实这些理念,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首先解决群众意见最大、目前严重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使我们的人民都能安居乐业。在这次制订“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过程中,党和政府已经把这种执政理念变成了具体的施政蓝图,变成了一系列可以触摸到的数字。

我们仔细看看“十一五”规划就可以发现,这个规划特别强调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这个规划有许多亮点,比如,有专门一节讲保障残疾人权益,在其他章节,还有五处涉及残疾人的各种需求。在国家的五年规划中,用这么多的笔墨谈残疾人,这是前所未有的,这反映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工作比以往更加重视。我们以前说,没有残疾人的小康,不是真正的小康。我们还要说,残疾人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残疾人问题解决不好,构建和谐社会也要大打折扣,这一点,领导层和我们的认识也是完全一致的。我们都知道,国家各个部门有几十个“十一五”发展纲要,前些天,国务院常务会议首先安排讨论通过了我们的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今年“六一”儿童节期间,胡锦涛同志和孤残儿童一起包粽子,温家宝同志给聋儿写了情真意切的回信。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亲切关怀。总之,现在的大形势,对残疾人事业的发展非常有利。我希望大家一定要抓住这个时机,趁势而上,努力拼搏,争取残疾人事业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