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确立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地位
“十五大”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大会一致赞同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明确写进党章。“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高举旗帜不动摇”。这种认识,这种高度,这种举动本身就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一)“十五大”的决策是我党自改革开放以来所实行政策的继续
“十五大”的决策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大”、“十三大”,特别是“十四大”的基础上完成的。这不仅说明我们走过的道路,肯定了这几十年政策的延续性,而且进一步表明今后政策的稳定性。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开始形成。一九八二年“十二大”提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自此改革开放全面展开。一九八七年“十三大”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高度评价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意义。一九九二年“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直到“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的概念,确立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党的指导思想地位,并写入党章,全面论述初级阶段的路线和纲领。整个过程一脉相承,逐步完善。
重要的是党中央领导集体特别是作为这个集体核心的江泽民同志在确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基本路线、邓小平理论这些重大关键性决策上,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其态度之坚定,其思路之明晰,其决策之坚决,为世人所瞩目。
(二)邓小平理论是不断发展的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是方向,是形象,是宣言书,是动员令,邓小平理论更是指导活生生实践的理论,是不断发展的活的理论。
历史是不断发展的,新的问题层出不穷。邓小平理论不是静止的理论,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样,它还要面对新的挑战,还要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十五大”报告在这一点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例如,“十五大”报告重新论述了初级阶段理论。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核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五大”在“十三大”“五条”的基础上扩展到“九条”,进而对矛盾全局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全面阐述了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纲领。这些都是有创造性的。
又如“十五大”对所有制、国有企业改革、分配结构与分配方式、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等问题又做了以前没有的新的论述;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邓小平理论。
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所提倡的对待前人理论成果应当继承和发展的根本态度。小平同志讲,要说老祖宗没有讲过的新话,正是如此。
(三)“十五大”将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为标志载入史册
十几年来,我们走上了正确的道路,而且走得很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好了。政治局面稳定而宽松,人民心情舒畅。但人们还是不太放心,多年来,人们总是在问,政策变不变,就怕政策变。外国人在看,政界在看,商界也在看;朋友在看,敌人也在看,主要是看邓小平之后怎么变。有人以为要乱。邓小平是伟人,伟人之后的领导人向来是难当的。一九九七年初,小平同志离我们而去。我们没有变也没有乱。我们顺利地收回香港,我们成功地召开了“十五大”,坚持了小平同志的路线,新老交替平稳过渡。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成功地向全国全世界表明,我党具有在国内外复杂形势下驾驭局势的能力。
坚持小平同志的路线并不容易,来自党内外、“左”和右的干扰从未间断。小平同志逝世前后更是不平静。这时,江泽民同志在悼词中宣布:“更高地举起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是我们党中央领导集体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信念。”后又在“五·二九”讲话中说:“我们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什么风险,都不动摇。”继而在“十五大”正式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这就进一步统一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把大家团结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周围,把拥护党中央和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这就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今后直至下世纪的健康发展。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讲的,“‘十五大’无疑将以这一点为标志载入史册”。
[1] 这是邓朴方同志一九九七年参加中共中央党校中共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研讨班的结业汇报,原载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庄严的历史责任》(一九九九年九月第一版,第八十八至九十二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