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制造业服务转型概念、机理与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一)制造业服务转型概念研究
1.国外学者的研究
Vandermerwe和Rada于1988年提出了制造业企业服务转型的概念,并在实际研究后指出,制造业服务转型的发展经历了由只提供产品或服务到提供“产品+服务”再到提供“产品、服务、支持、知识和自助服务”服务包的两次转变。[1]相比于原有的制造业务,服务业务能满足消费者更多层面的需求,是制造业企业实现价值增值主要途径。在Vandermerwe和Rada之后,Mathieu(2001)则指出,企业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业务能让消费者在产品的实际使用过程中获得满足感,而消费者会在获得满足感的基础上不仅能从多个方面为企业提供关于产品的使用反馈,而且会成为企业的忠诚用户,并在社交中为企业打开口碑。因此,让消费者在产品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体验到满足感比将产品售出更重要,也即制造企业在服务转型过程中必须树立做细做好服务业务的经营理念,服务业务不仅仅是制造企业的经营业务之一,而是能为企业打开市场突破口、获取经营优势的重要发展策略之一。[2]
Szalavetz(2003)又在他们的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制造业服务转型包括两个方面的研究结论:一方面,从制造企业整个生产制造过程来看,企业内部服务效率对企业的实际影响程度与传统的制造效率来看更显重要,这种企业内部服务也即为投入服务转型;另一方面,因制造产品整体所需提供的外部服务业务种类日趋多样,且随着目前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种类繁多、客户对服务业务的要求越来越高。[3]企业在提供与产品相配套的服务外,还需向客户提供在产品购买阶段客户可能需要的金融、物流和组装等服务、客户在产品使用阶段可能需要的调试、维护和系统指导等服务和客户在使用阶段客户可能需要的维修、保养和售后等服务,即产出服务转型业务。投入服务转型业务和产出服务转型业务都是企业产品的附加服务,能为企业提供更高的附加价值,提升企业的整体经营绩效。
Ren和Gregory(2007)提出服务转型是制造业企业以向消费者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服务为经营导向,迎合客户日趋多元化的需求,并以此在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的经营策略。服务转型的经营策略不仅能有效迎合消费者日益多样的消费需求,且能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对原有产品进行产品特质和与产品相对应的服务业务创新,以主营业务和服务业务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方式来带动和促进企业整体绩效的提升与增长。[4]Baines(2009)等在对英国制造企业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英国制造企业服务转型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指出制造业服务转型并不是制造企业单纯地在实际经营中向消费者提供服务业务及其配套的经营行为,向消费者提供服务业务只是制造企业服务转型经营发展的一部分,而真正意义上的制造业服务转型实际应该包括企业经营策略的转变、原有资源的重组与配置、组织结构的调整、业务能力的提升和工序流程的创新等[5]。Reiskin等(2010)指出制造企业的服务转型的实质是由以往的产品提供者到服务提供者的身份转变,而身份的转变并非由以往的产品提供者完全转变为服务提供者,而是有产品提供者转变为“产品提供者+服务提供者”的角色,且制造企业在身份转变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经营业务和发展战略更新与调整则是企业在实际经营中所需实时关注的。[6]Desmet等(2013)则认为服务转型的具体表现是制造业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服务业务收入在公司营业收入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的动态过程,且服务业务为企业带来的实际收益会高于原有的产品制造业务,制造企业能依托服务业务为企业带来的收益继续扩张原有制造业务和升级已有服务业务,在“双管齐下”的经营策略指引下持续提升企业经营效益。[7]
根据上述国外研究现状可知,制造业服务转型可分为两个方向:其一是投入服务转型,即服务业务要素投入在制造企业的实际经营投入中占比逐步增大的过程;其二则是产出服务转型,也即服务业务产出在制造企业的实际经营产出中占比逐步增大的过程。此两个转型方向都是制造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所能采取的经营策略,且两者并非完全分裂开来,投入服务转型能带动服务业务的产出提升,而产出服务转型又能反哺投入服务转型在企业实际经营中的投入占比,投入服务转型和产出服务转型两者相辅相成,在协同发展的基础上能有效提升企业的实际经营绩效。
2.国内学者的研究
郭跃进(1999)提出服务转型是制造业企业在现有经营业务的基础上,参照客户需求,为顾客提供有针对性服务业务的过程。[8]蔺雷和吴贵生(2007,2009)在前人的调查与研究的成果上对特定年份的制造业经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且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制造企业对服务业务的投入程度对企业绩效有着显著影响,且企业对服务业务的投入与企业经营绩效间的影响为显著正相关,即企业对服务业务的持续投入与开展能显著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9][10]
刘继国(2007)在回顾国外服务转型成功制造企业的经营实际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制造企业的发展实际,对制造业企业服务转型经营做出了相关的概念解释与阐述,并对我国制造企业在服务转型过程中所需经营的不同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与障碍、服务转型后可能会对人文、社会与自然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做了分析,并得出了制造业服务转型是我国制造企业在未来实际经营中所需采取的、能为各企业提质增效的有效经营策略,且制造业服务转型的经营策略对于我国的工业发展架构调整、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均有重要意义。[11]
刘继国(2008)认为服务转型能为制造业企业获取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且服务转型是经营中心的动态变换过程,即企业的经营中心由以往的制造业务为中心转变为以服务业务为中心。[12]周大鹏(2013)指出服务业务拥有的制造业务所不具备的创新能力,制造企业可通过服务转型来实现产品的价值增值,在扩大企业经营业务范围的同时降低各业务的平均成本,提升企业整体绩效,为产业转型升级助力。[13]许立帆(2014)通过对比分析1997—2010年投入产出表数据和15家制造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经研究分析得出从世界范围内来看,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服务转型程度较低,制约我国制造业服务转型的原因在于绝大多数制造业企业暂无服务转型的发展理念,并未将企业的服务转型战略纳入企业实际经营中。同时,目前我国较低的服务业务利润水平也制约着企业服务转型的步伐。[14]
闵连星等(2015)则根据2013年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根据上市公司提供的服务业务种类及数量对我国制造业服务转型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整体服务转型导入率较高,但不同地区、不同属性制造行业企业所提供的服务业务类型、服务转型程度也不同。[15]吕林等(2015)在上海自贸实验区制造业企业调查的基础上得出目前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的发展关键是实施服务转型战略,以服务转型战略提升行业内企业整体经营绩效,并实现产业结构的更新与调整,从而实现制造业的长足发展。[16]
(二)制造业服务转型的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研究
1.国外学者的研究
国外学者在制造业服务转型的形成机理方面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服务业务所能创造的价值与能为企业带来的收益方面。Berger和Lester(1997)认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使得制造企业由产品竞争向服务竞争转变,制造企业必须契合这个转变,进行服务转型,与服务业进行有机融合,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17]Olive和Kallenberg(2003)则从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指出制造企业服务转型的重要意义。传统的制造企业只是依靠将产品销售给顾客获取利润,但产品的生命周期较长,在顾客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服务需求,如果制造企业能够满足这些需求提供服务,则可以获取更多的利润。[18]Fishbein等(2000)基于“产品—服务”连续区理论研究了制造业服务转型的研究过程,并以此描绘出了制造业服务转型的演变过程。[19]Ren等(2007)则对制造企业服务转型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其认为消费者日益个性化的需求是制造企业服务转型的根本原因,因为只有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迎合市场,才能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20]Baines等(2009)通过对英国多家制造业企业的调研发现,当前英国的制造企业已经通过服务转型来满足消费者日益个性化的需求,制造企业服务转型的现象已经日益普遍。制造企业服务转型的动力来源于减少企业运营成本,并增加效益。[21]Tan(2010)在Fishbein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制造业服务转型的策略,即从产品和技术出发,制造企业从生产产品向提供服务的转型策略,以及制造企业以顾客为中心,从为顾客提供服务的角度来生产产品的转型策略。[22]Lightfoot等(2011)指出信息化在制造企业服务转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信息化是服务化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信息化是契合消费者需求的重要方法。制造企业通过信息化可以有力增强竞争力,对制造企业的绩效产生重要的影响。[23]
2.国内学者的研究
胥军和杨超(2010)认为制造企业服务转型出现的前提条件是企业信息化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使得制造业和信息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24]齐二石、石学刚(2010)指出制造业服务转型的源头是制造业、服务型制造、服务转型等不同方面联合作用。[25]简兆权、伍卓深(2011)根据产业链与微笑曲线理论,指出出现制造业服务转型现象的因素有价值链附加值转移和竞争等因素。[26]周大鹏(2013)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服务业投入对制造业绩效有显著影响,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制造业,其影响程度是有差异的。[27]刘纯彬和杨仁发(2013)基于面板数据发现工业化程度对制造业服务转型的影响最大,然而产业融合度的促进作用却不太显著甚至有一定程度上的抑制作用。[28]方涌和贺国隆(2014)对国外相关学者的研究结论与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总结了制造业服务转型及其经营战略历史演进的三个不同阶段。[29]李晓亮(2014)总结出了制造业服务转型的3个形成机理: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消费者个性化的消费意愿和制造企业自身的产业延伸意愿。[30]黄群慧和霍景东(2014)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制造业服务转型的宏观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研究与探讨,并通过研究指出制造业附加值和企业在服务转型上的投入对服务转型有较大的影响,并根据世界投入产出表1995—2009年数据分析得出可能促进制造企业服务转型的影响因素有企业的创新能力、人力水平、经济自由度和服务业的相对生产率等,而可能抑制企业服务转型的影响因素有制造产品的附加值率和国家宏观政策等。[31]綦良群等(2014)则对几大装备制造企业服务转型案例进行了分析,他从制造企业服务转型过程出发总结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同时对服务转型产生影响。[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