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法治建设70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新中国法治建设70年的基本规律与特点

新中国的70年,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向强起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历史性任务;从开创新纪元、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时代,是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三大历史性阶段。70年来,我们党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伟大事业,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法治画卷。

新中国法治建设历经曲折走向辉煌,砥砺前行取得巨大成就。新中国法治建设70年光辉历程给予我们许多启示,展现以下基本规律和特点。

一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新中国才能建设新法治

近代以来,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曾经孜孜不倦地寻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尝试用西式法制救国兴国。辛亥革命之前,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等都未能取得成功;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尝试过君主立宪制、帝制复辟、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形式,各种政治势力及其代表人物纷纷登场,都没能找到正确答案,中国依然是山河破碎、积贫积弱,列强依然在中国横行霸道、攫取利益,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为了改变国家和民族的苦难命运,一些仁人志士认识到了法制之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性,试图将近代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国,以实现变法图强的梦想。“自戊戌变法和清末修律起,中国人一直在呼吁法制,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政治条件下,仅仅靠法制是不能改变旧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悲惨命运的。”[28]事实证明,不触动旧的社会根基的自强运动,各种名目的改良主义,旧式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各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都不能让中国的政局和社会稳定下来,也都谈不上为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提供制度保障。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历史性飞跃。新中国70年的发展进步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建立人民民主的新国家,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新法治。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逐步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康庄大道。

二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法治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古老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深刻变化。新中国70年法治建设,同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向强起来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休戚与共,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建国、立国迈向强国实现国家兴盛强大的历史命运休戚与共,同党和人民进行的艰苦奋斗和创造的辉煌成就紧密相连,同党和人民开辟的前进道路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紧密相连。70年来,新中国宪法和法治,以国家根本法和国家意志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变革,确认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引领和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离不开法治

新中国法治建设历经前30年的辉煌与曲折,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理论的双重探索中,以国家法治的形式全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不同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总体利益,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基本原则、重大方针、重要政策,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成果。党的十八大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贯彻落实这些部署和要求,关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顶层设计,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法治建设将承载更多使命、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29]我们党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提供长期稳定的法治保障。在“四个全面”中,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基础性、保障性作用。[30]

四 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离不开法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们党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发、为更好治国理政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个全局性问题。我们党执政以来,虽历经坎坷但对法治矢志不渝,从“五四宪法”到前不久新修订的宪法;从“社会主义法制”到“社会主义法治”;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我们党越来越深刻认识到,治国理政须臾离不开法治。[31]我们党把依法治国作为执政兴国和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探索中得出的重要结论和作出的重大抉择,是党在治国理政上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党和法的关系是一个根本问题,处理得好,则法治兴、党兴、国家兴;处理得不好,则法治衰、党衰、国家衰。”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是高度统一的。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必须坚持依宪执政和依法执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五 人民幸福安康离不开法治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新国家、实行新法治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宪法制度和法治的发展历程证明,宪法和法治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我国宪法和法治充分体现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充分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切实保证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实现人民福祉康泰的社会主义宪法和法治。只要我们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和法治,人民幸福安康就有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反之,如果宪法和法治受到漠视、削弱甚至破坏,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会遭受挫折。这些从长期实践中得出的宝贵启示,必须倍加珍惜。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把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承诺表达为法治话语,把党执政兴国为了实现人民幸福和福祉的目标转化为法治话语,把人民主体地位和主体权利的诉求表述为法治话语,就是充分保障和实现人权。“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32]通过法治实现人民幸福安康,必须切实尊重、保障和充分实现人权,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

六 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法治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治国理政,保证和维护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靠什么?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33]进入新时代,要“真正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还是要靠制度”,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骨干工程,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必须抓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个总抓手,努力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不断开创全面依法治国新局面。[34]在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们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1] 参见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第1版。

[2] 参见习近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求是》2015年第1期。

[3] 《列宁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09页。

[4]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8页。

[5] 董必武:《论新民主主义政权问题》,《董必武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18页。

[6] 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求是》2019年第7期。

[7] 参见汪铁民《毛泽东与新中国的法制建设》,《中国人大》2013年第24期。

[8] 《董必武法学文集》,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35页。

[9] 董必武法学文集》,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66页。

[10] 董必武:《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法制,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第490页。

[11]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8页。

[12]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

[13]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147页。

[14] 吴大英等:《中国社会主义立法问题》,群众出版社1984年版,第64页。

[15] 邓小平:《民主和法制两手都不能削弱》,《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9页。

[16] 参见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91页。

[17]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

[18]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2013年11月12日)。

[19] 参见习近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求是》2015年第1期。

[20] 参见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8页。

[21] 参见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2月26日第1版。

[22] 参见乔晓阳《党的十八大以来立法工作的新突破》,《求是》2017年第11期。

[23] 参见袁曙宏《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成就和基本经验》,《求是》2017年第11期。

[24] 参见袁曙宏《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全面依法治国壮丽诗篇》,《求是》2018年第22期。

[25] 参见习近平《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求是》2019年第4期。

[26] 参见《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27] 参见习近平《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求是》2019年第4期。

[28] 习近平:《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求是》2019年第4期。

[29] 参见《习近平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 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抓好法治人才培养 励志勤学刻苦磨炼促进青年成长进步》,2017年11月21日,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n1/2017/0503/c64094-29252264.html),2019年6月15日访问。

[30] 参见习近平《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求是》2019年第4期。

[31] 参见习近平《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求是》2019年第4期。

[32]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3月17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236页。

[33] 邓小平:《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9页。

[34] 参见习近平《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求是》201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