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 研究内容
本书一共包含八章,每一章的主要内容如下所示。
第一章是绪论。简要介绍本书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评述,明确本书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并提出本书的创新点。
第二章是出口及对外投资相关文献评述。梳理知识产权保护理论、出口质量及出口成熟度理论、IDP 理论、竞争力和技术转移理论,将这些理论有机结合起来,为本书进一步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章是贸易、OFDI和知识产权保护的经验事实。本章分析整理了2010—2015年年初的世界贸易状况(包括进口和出口),并按照贸易发生的地区、行业及贸易类别(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进行分析;分析了2014年各个国家和地区吸收外资的情况和对外投资活动;描述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在历史上重大科技(如大飞机制造、抗生素和半导体)中所发挥的作用,并预测其在即将兴起的3D打印、纳米技术和机器人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可能遇到的问题。
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以及第七章是本书核心的理论构建及实证检验部分。本书的理论研究着重阐述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产品质量、出口成熟度、外向对外直接投资及竞争力的作用机制。这些作用机制可以概括为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影响国内创新及国际技术转移,从而间接影响出口或外向对外直接投资。第四章探讨了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质量的影响,将研发和外国直接投资作为中介变量,实证结果显示不同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会有不同的作用路径。第五章研究了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成熟度的影响,将研发、外国投资、进口三者作为中间变量,研究结果显示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作用路径也各不相同。第六章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对外向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将研发和内向外国直接投资作为中介变量,分析了在不同国家的不同作用路径。第七章则是将国际移民看作国际技术转移的重要方式,分析了母国知识产权保护对流出移民归国创新活动的调节作用。
第八章是结论和建议部分。本章首先对全书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然后针对本书理论研究和经验检验所发现的问题并结合中国目前所处的特殊阶段和发展现状,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二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本书主要应用的研究方法包括:
(1)文献研读法。本书在充分研读把握以往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认真梳理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升级理论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与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理论,并归纳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识产权保护对外向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升级影响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
(2)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母国知识产权制度对本国出口升级及外向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是一个比较新的话题,有关这一影响关系的作用机制的研究比较少,本书通过规范分析尝试建立理论模型解释这种现象;同时,利用发展中国家及发达国家的数据进行有关实证分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借鉴。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本书通过必要的定性分析,利用World bank data、UNCTAD、UNcomtrade及IMF等数据库,收集各种数据,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描述经济变量间的关系,进一步阐释母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出口提升及外向对外投资的支撑作用。
本书的技术路线如图1-2所示。
三 主要创新点
本书的主要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本书发展了出口质量理论,将知识产权保护理论、国际技术转移理论、出口质量提升理论结合起来,深化了制度因素对出口质量的影响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同作用路径为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出口质量的提升提供的政策支持更具针对性,而从产业角度分析的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质量的影响可以指出哪些类别的产品受到影响更大。
(2)出口升级可以表现为出口成熟度,出口成熟度一方面反映某国出口结构的合理程度,另一方面反映该国出口产品的总体技术含量高低,深化了制度因素对出口成熟度影响的理解,发展了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成熟度的影响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同的认知,因此为了使一个国家出口结构更趋合理,政策应当有所不同。本书进一步分析了技术差距这一路径的影响,使得在制定政策措施时考虑得更全面。
图1-2 技术路线
(3)国际经济部分还涉及国际投资,将知识产权保护理论、国际技术转移理论与IDP 理论结合起来,着重分析制度因素对投资企业所有权优势的影响机制。将知识产权保护并入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分析框架,同时分析了母国与东道国技术差距如何影响所有权优势。
(4)竞争力可以用高技术出口占比衡量,因而竞争力提升也可以看作出口升级的一种表现。将知识产权保护理论、国际技术转移理论、竞争力理论相结合,并且将移民的流动看作国际技术转移的一种方式植入国际技术转移理论当中,拓展分析了母国制度因素对移民与竞争力关系的影响,进一步发现聚焦于女性移民时,这一调节作用所表现出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