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古小学历史沿革
据《学记碑》记载,绍兴府古小学由城南废寺改建。清康熙《绍兴府志》云:“古小学,在府治东南舍子桥下,旧为善法寺废址。”[10]可见,古小学的前身为善法寺。善法寺即善法院,系宋代名寺。南宋嘉泰《会稽志》有载:“善法院,在府东南四里二百二步。晋天福七年,吴越建为尼院,号永宁。本朝大中祥符初,改今额。熙宁八年,并尼入大庆,以为僧院。绍兴初,秦鲁国贤穆大长公主寓第院中,掊地得金涂铜塔。”[11]至明代中叶,该寺衰落。明嘉靖七年(1528),绍兴府知府洪珠到任后,即以兴学为己任。针对当时绍兴府城童蒙以私塾为主,缺乏集中统一管理的状况,在城南觅得已废圮的善法寺,拟于其旧址上改建社学。经与同知孔庭训、通判洪晳、推官李逢商议,达成共识,并呈请巡按浙江御史端廷赦批准,于嘉靖八年(1529)十一月动工兴建,至次年四月落成。期间,会稽知县王文儒、山阴县丞应佐鼎力相助。该学校被洪珠取名为古小学。其规制,据《学记碑》记载:主体建筑坐北朝南。第一进为大门,匾额题“古小学”三字;第二进为宋代大儒尹和靖先生祠;第三进为养正厅,能容数百学童课读;第四进为游艺堂。其中第二进东西两侧各另设一间,左曰“礼门”,右曰“义路”,与第三进相通。第三进与第四进之间东西两侧,各有厢房数十间,供俊秀学子居住。古小学四周绕有围墙,留有空地,以备日后扩建之需。该校的创办,使绍兴城内蒙童有了集聚启蒙之所。都察院左都御史姚镆为之作记,倍加推崇。洪珠对该校亦十分重视,每月初一和十五,亲临会讲“五礼”。理政之余,亦常赴小学考评学童,奖掖后进,一时盛况空前。
然而,好景不长,明隆庆、万历以来,由于地方官吏对蒙童教育漫不经心,致使古小学出现“师徒罕聚,学舍尽圮”[12]的萧条景象,同时,尹和靖像被退移至游艺堂,且为风雨所剥落,其崇高地位骤然下降。学校外围空地,亦多为附近居民蚕食瓜分。明天启四年(1624),尚宝司少卿刘宗周致书浙江督抚大臣王洽,陈述整修古小学事宜,王洽遂命山阴县知县马如蛟修葺。无奈当时宦官魏忠贤乱政,下令捣毁天下书院,禁止师生授课讲学,因此修葺工程半途而废。明崇祯四年(1631),绍兴府诸生再次就修缮事宜呈报上司。时任绍兴府知府黄欣然应允,落实公费,并在浙江提学道刘鳞长、山阴县知县汪元兆、会稽县知县周灿等支持和协助下,至崇祯十三年(1640),终于使古小学恢复原貌。从此,“千载儒宗,重睹衣冠之盛;百年废业,永还弦诵之休”。[13]还值得一提的是,先后负责该工程的监督者沈应位、张元迪、吕孚、王毓蓍,均为绍兴名诸生。本次修缮,尹和靖旧像仍处游艺堂,并祔祀绍兴府知府洪珠。与此同时,刘宗周为弘扬和发展王阳明心学,又在游艺堂之后新构讲堂五间,取“为学为人,必证其所以为人”[14]之意,题额曰“证人书院”,每月三日必率弟子设帐开讲,为海内学者所仰慕。为了使古小学“永杜私占情弊,以彰风教事”,[15]崇祯十三年正月初一日,刘宗周之子刘汋、绍兴府学廪膳生员邢锡祯等,又呈请官府,立石设禁。
明亡后,刘宗周殉节,弟子在证人书院讲堂内设置宗周神主,继续会讲其中。后因社会动荡,讲学终止。清康熙六年(1667)九月,越中名士黄宗羲、姜希辙和张应鳌,为重振学术风尚,恢复书院讲席,并于每月初三日亲历主讲。“士子之有志者,云委景从。”[16]特别是黄宗羲,还曾一度寓居于古小学内。数年后,古小学又渐趋凋零。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劳可式任绍兴府知府后,曾拨款整修。不久,又有尹、刘两家后裔,互相觊觎校产,纠纷不断,或对簿公堂,或暗行拆售,致校舍濒临倾圮,无人问津。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冬,兵部郎中俞卿出任绍兴府知府,崇尚教化,关爱学子,相继修建蕺山书院、言子祠、义学和府学,从而使绍兴再现“甲科鼎盛,翰苑联翩”[17]的气象。康熙五十九年(1720),俞卿与会稽县知县张我观合议,各捐俸薪,外加官府补助,责成府庠生朱翼赞鸠工庀材,对古小学实施重建。该工程历时五个月,耗资四百余金。学校规制,坐北朝南。第一进面宽三间,为管理用房,中设大门;第二进面宽五间,祀尹和靖;第三进面宽五间,祀洪珠;第四进面宽五间,祀刘宗周。在主体建筑的东西两侧,均有廊屋,称为书房。此外,还有厨房、围墙等附属设施及蔬圃园地。整体规模胜于旧时。学校增挂“会稽县义学”额,延聘绍兴名绅、进士张钺为馆师,以启蒙学童。又购置学田二十亩,以资经费保障,维持学校运转。康熙六十年(1721)仲冬,俞卿为此撰书《重建古小学碑记》,立于该校内。乾隆五十一年(1786),会稽县知县朱锺麒对古小学进行重修。两年后,知县余名塈又整修一新,题额曰:“稽山书院”。
如今,古小学早已湮没,仅存舍子桥、大善法弄、小善法弄等历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