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越学·第十二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明代古小学制度

明代是教育、科举、出版诸业十分发达的时代。就学校教育而言,按《周礼》思想设计,实行三级办学模式,即国学、府州县学、社乡义学。国学,称国子学或国子监,属中央官学,国家最高学府;府州县学,包括府(州)学和县学两种,属地方官学。社乡义学,含社学、乡学和义学三种,是府学和县学的基础。其中社学,又名古小学。《学记碑》云:“国制:社必有学,古小学遗法也。”“明天子一新政令,特申饬府、州、县各立社学,以端蒙养之教。”社学,以官办为主,民办为辅。明代社学,始于洪武八年(1375),其时,明太祖以京师及各府州县皆有学,而乡社之民未睹教化,乃诏谕全国,命有司仿古家塾、党庠之制,更立社学,延师以教育民间子弟,兼读明代政策法令。正统元年(1436),命各地严督社学,不许废弛,其俊秀向学者,许补生员。成化元年(1465),又令民间弟子愿入社学者听,其贫乏不愿者勿强求。可见,社学作为初级地方学校,直接关系到人的素质教育,更关系到府学和县学生源的输送。为此,《学记碑》中发出“小学之教,诚不得而阙也明矣”之感慨。乡学,明初按县属四隅划分,每一隅各有设置,后皆湮没。义学,也称义塾,官办和民办均有,但以民办居多。义学招生对象多为贫寒子弟,免费上学。

然而,社学又不同于府学和县学,因为数量大、分布广,缺乏硬性考核指标,故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取决于地方官吏的重视程度。若地方官吏重视,则社学兴盛;反之,则社学就会荒废。《学记碑》称:“有司概为末务,率旷而弗举。间举焉,句读为业。”正是明代社学状况的真实写照。

按照明代“社必有学”的制度,绍兴府城内及所属各县,先后设立社学。据清康熙《绍兴府志》载,明代绍兴府城内有社学三处:“一在如坻仓西,明嘉靖四年,知府南大吉即仓之隙地为之。其后,知府洪珠创古小学于舍子桥下,乃更其地为射圃,后改为察院。一在谢公桥南,亦洪所建,即越王庙故址。一在西光相坊,越王庙西。”[2]萧山县有社学一处:“在凤堰市,旧申明亭址。明嘉靖中,知县林策建。”[3]诸暨县有社学一处:“在南门内,旧紫阳祠址。今废。”[4]余姚县有社学一处:“久废,不得其址。”[5]上虞县有社学一处:“在县前西偏,旧为惠民药局。明弘治中,邑人韩日诚请佃之。嘉靖三年,知县杨绍芳谕令还官,其族监生沇淞等仍不受价,遂建社学。十四年,火,重建,乃扁曰:‘古小学’。”[6]嵊县有社学一处:“明崇祯十一年,知县刘永祚建小学于城隍庙西,以祀朱文公。尝择布衣为师,重其训诲。”[7]新昌县有社学一处:明“成化十年,知府戴琥令庠生张琰为师,选民生俞镳等集石佛寺训诲,提调官每月考督。嗣后或举或止”。[8]如上所述,绍兴城内至少有两处社学(古小学)为知府洪珠主持兴建。而据《学记碑》,古小学“举官为费,惟恐劳及于民”,说明这是一所官办学校。笔者曾以清乾隆《绍兴府志》为据,对洪珠在任的嘉靖七年(1528)至嘉靖十二年(1533)科考,绍兴录取人数进行统计,共有进士27人、举人104人、贡生8人,[9]足见当年绍兴学风之兴盛。故《学记碑》赞曰:“绍兴为古会稽郡,以文献甲东南,登高科称贤宰辅者,相望今昔。近日,童丱之俊,动以千计,可谓盛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