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西娅·欧芝克小说中的犹太性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美国犹太文学种族身份特别,宗教与历史印记鲜明,是美国文学的重要分支。

辛西娅·欧芝克(Cynthia Ozick,1928—)[1]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最重要的犹太作家之一,跻身“当代北美十大重要作家”之列 (Bolick,09:37 am.April,26,2007),其小说被评论家誉为“当代文学的佳作”。

一 辛西娅·欧芝克及其文学创作

辛西娅·欧芝克是当代美国最负盛名的犹太文学家之一,作品包括小说、散文、评论以及意第绪语译作。她的作品已被翻译成十七种文字。欧芝克被列为美国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巨匠之一,其长篇小说被誉为“非同寻常的文学存在形式”(Stevenson,29)。值得一提的是,欧芝克“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美国犹太文学的定义,更重要的是,改变了美国犹太文学自我界定的方式”(Pinsker,1987b,1)。

欧芝克已出版长篇小说六部、短篇小说集七部、散文随笔集八部。

六部长篇小说包括:《信任》(Trust,1966)、《食人星系》(The Cannibal Galaxy,1983)、《斯德哥尔摩的弥赛亚》(The Messiah of Stockholm,1987)、《普特梅瑟故事集》(The Puttermesser Papers,1997)、《微光世界的继承者》(Heir to the Glimmering World,2004)[2]以及《异物》(Foreign Bodies,2010)。

七部短篇小说集包括:《异教徒拉比及其他故事》(The Pagan Rabbi and Other Stories,1971)、《流血和三个中篇》(Bloodshed and Three Novellas,1976)、《升空:五个故事》(LevitationFive Fictions,1982)、《嫉妒;或,意第绪语在美国》(EnvyorYiddish in America,1969)、《披肩》(The Shawl,1989)、《故事集》(Collected Stories,2007)以及《听写:四重奏》(DictationA Quartet,2008)。

八部散文随笔集包括:《全世界都想让犹太人死》(All the World Wants the Jews Dead,1974)、《艺术与激情》(Art and Ardor,1983)、《隐喻与记忆》(Metaphor & Memory,1989)、《亨利·詹姆斯所知道的以及其他有关作家的散文》(What Henry James Knew and Other Essays on Writers,1993)、《声名与愚蠢:随笔集》(Fame & FollyEssays,1996)、《争论与困窘》(Quarrel & Quandary,2000)、《头脑中的喧嚣:随笔集》(The Din in the HeadEssays,2006)以及《评论家、怪物、疯子以及其他文学随笔》(CriticsMonstersFanaticsand Other Literary Essays,2016)。散文随笔集中的散文,既有曾经刊登在诸如《伦敦观察者》《新领袖》《评论》《莉莉丝》《纽约时报书评》《绅士》《论坛》等学术期刊或者通俗刊物上的文学评论、文化随笔,也有结集出版之前从未发表过的作品。

欧芝克参与撰写了《辛西娅·欧芝克读者》(A Cynthia Ozick Reader,1996)以及《艾萨克·巴别尔全集序言》(The Complete Works of Isaac Babel,Introduction,2001)。另外,她还创作了剧本《蓝光》(Blue Light,1994),为《安狄欧克评论》《企鹅丛书:意第绪诗歌》等刊物翻译了许多意第绪语短篇小说、诗歌以及散文。

欧芝克笔耕不辍,享有很高的文学声誉,荣获多项文学奖,主要包括:美国国家图书奖(1997)、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1971)、美国国家图书评论奖提名(1982,1983,1990,2000)、美国国家人文奖章(2007)、曼·布克奖提名(2005)、犹太温盖特奖(2013)、奥林奇奖(2012)、国家犹太图书理事会终身成就奖(2010)、美国笔会/纳博科夫奖(2008)、美国笔会/马拉默德奖(2008)、美国笔会/福克纳奖提名(1984)、布朗布里斯犹太文化遗产奖(1972)、爱德华·华伦纪念奖(1971)、美国艺术学会文学奖(1973,1982—1987)、国家犹太图书小说奖(1977)、犹太文学杰出贡献奖(1984)、欧·亨利奖(1975,1981,1984,1992)等。欧芝克系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任美国笔会、美国作家联盟、美国国家文学艺术院、美国剧作家协会会员。

“评论界将欧芝克誉为美国文学界的厄西娜(Athena)[3],纽约布朗克斯区(Bronx)的艾米丽·狄更生(Emily Dickinson),她所处时代最有成就、最优雅的文学文体大家”(Musleah,17:06 Dec.7,2016)。现代文学泰斗大卫·福斯特·沃利斯(David Foster Wallace)称欧芝克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美国作家之一。

欧芝克1928年4月17日出生在纽约布朗克斯区,在佩利亚姆湾长大。父母是来自俄罗斯的犹太移民,以开药店为生。父亲接受过良好的俄罗斯、希伯来文化教育。欧芝克幼年的记忆不乏因为是犹太人而遭受的羞辱与欺凌。在P.S.71上中学时,她因拒绝合唱圣诞颂歌而被当众羞辱。因为是犹太人,还被人扔过石头,遭受辱骂。

幼年时,欧芝克和犹太男孩一起在“切达”(Cheder)[4]学习,系统了解了犹太民间传统,奠定了坚实的犹太思想、犹太教的知识基础。后来,欧芝克在曼哈顿上了亨特学院,1949年在纽约大学以优等生的身份取得文学学士学位;1950年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取得文学硕士学位,其学位论文以亨利·詹姆斯的小说为研究对象;1984年获叶史瓦大学、希伯来协和学院荣誉博士学位,获纽约大学杰出校友奖;1987年获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荣誉博士学位。

二十五岁时,欧芝克初次接触犹太哲学家利奥·拜克(Leo Baeck)的作品及思想,深化了她对犹太教的认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受到拜克的《浪漫的宗教》(“Romantic Religion”)一文的影响,欧芝克开始了“犹太教化的过程,使自己犹太教化,将那些她在基督教文化环境中已经内化为自己一部分的材料加以犹太教化的处理”(Walden,1987:1)。

在从事写作之初,欧芝克将自己定位为美国作家,六年后她重新将自己定位为犹太作家,强调其犹太身份。在一次访谈中,谈到她出版的第一部作品《信任》,欧芝克说,“我开始写作时是美国小说家,最后变成了犹太小说家”(Cole,1982:55)。

评论家将欧芝克归入“第三代美国犹太作家”(Bell,1981:61),并称其为“公认的美国犹太文学复兴的先锋”(Kremer,1993:572)。

第一代美国犹太作家是指那些在欧洲长大,母语是意第绪语的移民作家。他们有的选择用意第绪语进行创作,如肖洛姆·阿希(Sholem Asch,1880—1957)和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1904—1991);有的选择用英语进行创作,如亚伯拉罕·卡恩(Abraham Cahan,1860—1951)、玛丽·安婷(Mary Antin,1881—1949)以及安奇亚·叶茨厄斯卡(Anzia Yezierska,1885—1970)。他们努力适应新的环境,渴望在美国文学中加入他们的犹太声音。

第二代美国犹太作家出生在美国,父母是移民,在20世纪30年代崭露头角。代表作家包括迈克尔·戈尔德(Michael Gold,1894—1967)、迈尔·勒文(Meyer Levin,1905—1981)、丹尼尔·富克斯(Daniel Fuchs,1909—1993)以及亨利·罗斯(Henry Roth,1906—1995)。他们的作品反映生活在新旧两个世界的困窘——一方面是令他们感到窒息、想要逃脱的犹太居住区的生活,另一方面是他们渴望融入的主流新世界。

令人遗憾的是,这两代美国犹太作家在历史上的影响力相对有限,美国犹太文学发展缓慢,直到以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2005)、伯纳德·马拉默德(Bernard Malamud,1914—1986)、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1933—2018)为代表的第三代美国犹太作家引领美国犹太文学跻身美国主流,在“二战”后的美国文坛独领风骚,第一次创造了美国犹太文学的辉煌。

他们的作品具有移民文学的特征,反映“对青年时代故土的判断、眷恋和憎恨,以及因脱离故土而付出的代价……”(Howe,3)。同时,他们淋漓尽致地刻画“边缘化”及“受难”主题(Wisse,40),既关注美国犹太人所遭遇的特殊境遇,又反映整个西方文明所面临的普世性困境。不得不承认,这一代美国犹太作家或多或少地采取了与犹太文化疏离的态度和立场。索尔·贝娄、伯纳德·马拉默德努力关注人类的共同命运;莱昂内尔·特里林(Lionel Trilling,1905—1975)、诺曼·米勒(Norman Mailer,1923—2007)和约瑟夫·海勒(Joseph Heller,1923—1999)的作品中几乎没有犹太痕迹;菲利普·罗斯甚至曾明确表示,“我不是犹太小说家。我是小说家,我是犹太人”(Epstein,65)。

许多评论家认为,“美国犹太文学的驱动力在于美国犹太人特有的焦虑:处于两种文化之间,却无法从任何一种文化中找到归属感”(Wisse,40)。随着犹太移民后代逐渐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移民记忆慢慢褪去,移民文学意义上的“美国犹太文学”风采难续。1977年,欧文·豪(Irving Howe)断言,美国犹太文学“或许已经过了它的巅峰”(Howe,3)。但现实情况是,当代美国犹太文学依然兴旺。被这一代美国犹太作家疏离的犹太民族文化,成为美国犹太文学第二次辉煌的源泉。

作为第三代美国犹太作家的欧芝克,并不像许多同时代的其他犹太作家那样为了融入美国主流而放弃民族性。相反,她的作品因其浓郁的犹太品性而独树一帜,正如莎拉·布莱彻·科恩(Sarah Blacher Cohen)所言,欧芝克的小说呈现出“真正的犹太特性”(Cohen,1994a:180)。

欧芝克被誉为回归犹太传统的第三代美国犹太小说家的先驱。她坦陈并坚守自己的犹太人身份,“努力以犹太方式表达自己的艺术主张”(Wisse,41)。休·尼瑟森(Hugh Nissenson,1933—2013)、柯特·勒维昂(Curt Leviant,1932—)以及霍华德·施瓦茨(Howard Schwartz,1945—)同样在文学创作中借用犹太文化的要素,主张以文学实践彰显犹太价值,特别是从历史、道德以及宗教的视角审视犹太教。在他们之后,迈克尔·沙邦(Michael Chabon,1963—)、阿莱格拉·古德曼(Allegra Goodman,1967—)、丽贝卡·戈德斯坦(Rebecca Goldstein,1950—)、托瓦·瑞奇(Tova Reich,1942—)、内森·英格兰德尔(Nathan Englander,1970—)等新一代犹太小说家崛起于美国文坛,共同创造了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美国犹太小说基于犹太性的复兴。

在1996年出版的《美国犹太文学》(JewishAmerican Literature)中,马克·克拉博尼克(Mark Krupnick)写道,“回归犹太传统形式与犹太传统主题,是过去二十五年间美国犹太文学的主流”(Krupnick,302)。2001年由儒勒·柴默茨基(Jules Chametzky)等编写的《诺顿文选:美国犹太文学》(Jewish American LiteratureA Norton Anthology)则把有关这一阶段的章节命名为“徘徊与回归”(“Wandering and Return”),并称“坚定地回归犹太性,并以此作为个人成长的方式,是这一阶段文学的标志性特征”(Chametzky,979)。

犹太性的回归,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有的美国犹太作家借用犹太生活素材,对犹太文化要素进行挖掘和加工;有的美国犹太作家努力重新发现犹太教的价值,从精神上回归犹太教,“成为当代美国犹太文学的一个突出主题” (Furman,2000a:174);有的美国犹太作家则从更严格的意义上回归犹太教,“让宗教仪式和礼拜仪式成为小说自然的一部分,既是搭建小说结构的工具,又是小说主题本身”(Goodman,271),既从伦理意义上认识犹太教,又从宗教意义上践行犹太教。

毫不夸张地说,欧芝克引领了在文学实践中回归犹太性的大潮。欧芝克不仅是卓越的小说家,还是优秀的散文家。她的散文对理解、阐释她的小说,具有毋庸置疑的帮助。在散文《走向新的意第绪语》(“Toward a New Yiddish”)、《沦为偶像的文学:哈罗德·布鲁姆》(“Literature as Idol:Harold Bloom”)和《创新与救赎:文学的意义所在》(“Innovation and Redemption:What Literature Means”)中,欧芝克勾勒出了她的文化愿景及文学主张。

欧芝克反对大同化与共通性,倡导以文学实践凸显民族性。她认为,“流散背景下的创作或者思想,要想不朽,非凸显犹太民族性不可”(Ozick,1983k:168-169)。她进一步解释到,流散语境下创作的作家,如果选择大同化与共通性,就如同选择“从犹太教徒礼拜时用的羊角号的宽端吹响号角”,结果必然是“其声哑然”;如果选择特异的犹太民族性,就如同选择“从羊角号的窄端吹响号角”,结果必然是“其声悠远”(Ozick,1983k:177)。

欧芝克回归犹太性的愿景宏大,超越了文学的范畴。她不满足于仅从社会或心理维度审视犹太历史及文化,而是努力从犹太文化渊源中汲取营养,打造出一种文明,“一种以英语为语言载体的犹太文化”(Wisse,41)。这种英语实质上是“犹太式英语”(Judeo-English),或称“新的意第绪语”(New Yiddish)。作为犹太文化复兴的一部分,欧芝克倡导新的文学形式:“礼拜式文学”(A Liturgical Literature)(Ozick,1983k:151-177)。她解释道,“礼拜式文学是一种文学形式,一种观念……它反映一种共有的声音:历史的回声”(Ozick,1983k:169)。在欧芝克看来,“礼拜式文学”珍视历史、反映历史。

在散文《沦为偶像的文学:哈罗德·布鲁姆》中,欧芝克表达了对于犹太人是否应该从事文学创作的困惑。她指出,“在修辞学家看来,‘犹太作家’这一说法堪称‘矛盾修辞’——这一说法充满尖锐的矛盾,‘作家’与‘犹太人’两个身份冲突激烈、你死我活”(Ozick,1983d:178)。在《创新与救赎:文学的意义所在》一文中,欧芝克则指出,“文学的意义在于意义”“文学在于揭示人性”“文学在于承认特殊性”(Ozick,1983b:247-248)。

20世纪80年代中叶之前,最具影响力的美国犹太作家多为男性。索尔·贝娄、伯纳德·马拉默德、菲利普·罗斯以及赫伯特·戈尔德(Herbert Gold,1924—)为其中翘楚。他们注重“从社会、心理维度书写犹太生活”,并以此折射“被异化、被边缘化”的犹太现实 (Lyons,13)。80年代中叶之后,以格蕾斯·佩蕾(Grace Paley,1922—2007)、蒂莉·奥尔森(Tillie Olsen,1912—2007)、基姆·切尔宁(Kim Chernin,1940—)、维维安·戈尼克(Vivian Gornick,1935—)、丽贝卡·戈德斯坦(Rebecca Goldstein,1950—)、埃德里安娜·里奇(Adrienne Rich,1929—2012)以及辛西娅·欧芝克为代表的美国犹太女作家不断涌现,挑战了男作家一统天下的格局。

欧芝克之外的女作家多“反映犹太人以及其他少数族裔遭遇的社会问题,关注世俗意义上的犹太传统”或者“从女性主义视角,揭示犹太教的男权本质”(Yalom,1996:427)。不同于其他犹太女作家,欧芝克将自己定义为“对社会和文化加以分析的人”(Ozick,1976c:131)。小说家马克·默斯基(Mark Mirsky)称欧芝克为“思考的作家”;丹尼尔·华顿(Daniel Walden)称“走进欧芝克的文学世界,我们欣赏她的文字,玩味她的思想”(Walden,1987:4)。欧芝克分析她所处的流散语境和犹太传统文化,以严肃的方式,或直接或间接地探讨犹太人与犹太律法的关系,对于犹太教做出深刻的思考。

《哥伦比亚百科全书》称“欧芝克的小说具有高度的思想性,雅致、深刻,惯用犀利的讽刺,主要反映犹太生活、犹太思想的方方面面,诸如大屠杀及其留给人们的思考、当代社会犹太人的存在现实、犹太神秘主义、犹太传说”(The Columbia Encyclopedia,10:30 am.August 3,2011)。

欧芝克的小说以浓厚的犹太性为标志性特征。本研究尝试探讨欧芝克在小说中阐释、弘扬的犹太思想、犹太价值观,分析欧芝克小说阐释、演绎犹太思想、犹太价值观所采用的方式,以及其中蕴含的犹太逻辑智慧。

二 辛西娅·欧芝克的研究概况

在美国,从欧芝克的作品问世至今,欧芝克及其作品得到了广泛、持续的关注。目前欧芝克研究已成为美国犹太文学领域的热点选题,进入成果丰硕的新阶段。在中国,欧芝克研究起步相对较晚。

(一)美国的欧芝克研究概况

在美国,欧芝克和她的作品受到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关于欧芝克的介绍,出现在许多文学史、百科全书和文学、文化词典之中;欧芝克的介绍或研究,还作为章节或篇目出现在专著或文学评论集中;出现了数量众多的欧芝克研究专著、博士学位论文、期刊论文。

在美国,欧芝克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多为期刊论文,研究学者主要包括哈罗德·费什(Harold Fisch)、约瑟芬·Z.诺普(Josephine Z.Knopp)和阿尔文·赫希·罗森菲尔德(Alvin Hirsch Rosenfeld)。这一时期的欧芝克研究多表现为综述性的介绍。

1973年,哈罗德·费什发表《辛西娅·欧芝克作品中的当代犹太困境》(“Contemporary Jewish dilemmas in the writings of Cynthia Ozick”)一文,这是欧芝克研究的起点。1974年,哈罗德·费什在题为《介绍辛西娅·欧芝克》(“Introducing Cynthia Ozick”)的文章中介绍欧芝克,讨论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和最早的短篇小说集;1975年,约瑟芬·Z.诺普发表《辛西娅·欧芝克的犹太故事》(“The Jewish Stories of Cynthia Ozick”);1977年,阿尔文·赫希·罗森菲尔德发表《辛西娅·欧芝克:小说与犹太思想》(“Cynthia Ozick:Fiction and the Jewish Idea”)。

哈罗德·费什、约瑟芬·Z.诺普和阿尔文·赫希·罗森菲尔德都指出,欧芝克的作品具有浓郁的犹太性。基于欧芝克的已出版的两部小说《信任》(Trust,1966)和《异教徒拉比》(The Pagan Rabbi,1971),费什关注欧芝克所处的两难处境:“神圣的并非自然的,自然的又并非神圣的”(Fisch,1973:26),并高度评价她的“天赋和思想”(Fisch,1973:31),因为她在“寻找犹太意义”的过程中,“即使在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的同时,仍然深刻表达了思想”(Fisch,1973:26-30)。诺普以《异教徒拉比》为目标文本,分析了欧芝克作为故事叙述者的犹太立场,并分别将她与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和索尔·贝娄(Saul Bellow)进行了比较研究。罗森菲尔德则以《异教徒拉比》和《流血和三个中篇》(Bloodshed and Three Novellas,1976)为目标文本,指出欧芝克是一位具有犹太思想意识的作家——她强调意义(Rosenfeld,1977:77),努力“在文学实践中对世界加以判断和阐释”(Rosenfeld,1977:81)。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对欧芝克的研究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欧芝克的作品。从那时起,她的作品受到了研究犹太文学最负盛名的评论家的关注,其中包括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路易斯·哈拉普(Louis Harap)、桑福德·平斯克(Sanford Pinsker)、阿尔文·罗森菲尔德(Alvin Rosenfeld)和露丝·威斯(Ruth Wisse)。他们一致认为,鲜明的犹太性特征,既是欧芝克的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她小说的局限性所在。几乎所有的评论家都认为,由于欧芝克提出的关于偶像崇拜的悖论,她的散文与小说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然而,大多数评论家仅仅指出,欧芝克文学创作的原动力,来自她内在的矛盾冲突所产生的焦虑,而未进一步对矛盾冲突加以分析阐释。例如,哈罗德·布鲁姆调侃地指出:“写小说的欧芝克,是受到了古希腊神话中的半神半人精灵的召唤,而写散文的欧芝克,则是拉比和导师”(Bloom,5)。

1986年,哈罗德·布鲁姆出版了第一部欧芝克文学评论集《辛西娅·欧芝克》(Cynthia Ozick),梳理了自1966年至1985年的欧芝克文学批评概况。

该书编辑收录了十三篇书评和六篇研究论文。十三篇书评中,两篇关于《信任》(Stevenson,1966;Goodheart,1967);两篇关于《异教徒拉比》(The Pagan Rabbi,1971)(Kaplan,1971;Theroux,1972);三篇关于《流血和三个中篇》(Edwards,1976;Wisse,1976;Rosenberg,1982);两篇关于《升空:五个故事》(LevitationFive Fictions,1982)(Epstein,1982;Alvarez,1982);四篇关于《食人星系》(White,1983;Alvarez,1983;Apple,1983;Wimsatt,1984)。另外,还包括六篇研究论文(Knopp,1975;Pollitt,1983;Pinsker,1982;Rainwater & Scheick,1983b;Standberg,1983;Kauvar,1985)。其中包括前文涉及的约瑟芬·Z.诺普(Josephine Z.Knopp)于1975年发表的研究论文《辛西娅·欧芝克的犹太故事》(“The Jewish Stories of Cynthia Ozick”)。

在十三篇书评中,有两篇是关于欧芝克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信任》的,代表了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在《女儿的缓刑》一文中,大卫·L.史蒂文森(David L.Stevenson)称赞《信任》是一部颇具独创性的成功之作;尤金·古德哈特(Eugene Goodheart),则在《信任》一文中指责《信任》一书“语言与现实、表达与情感之间脱节,缺乏连续性”(Bloom,14)。

对于欧芝克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异教徒拉比》约翰娜·卡普兰(Johanna Kaplan)和保罗·塞鲁克斯(Paul Theroux)给出了类似的评论。他们都对欧芝克作为故事的讲述者所表现出的活力大加赞赏。在《异教徒拉比和其他故事》(“The Pagan Rabbi and Other stories”,1971)一文中,卡普兰着重讨论了欧芝克的自然主义表现技巧;在《论〈异教徒拉比〉》(“On The Pagan Rabbi”,1972)一文中,塞鲁克斯则探讨了欧芝克强大的文学想象力及其审美境界。

对于《流血和三个中篇》,托马斯·R.爱德华兹(Thomas R.Edwards)和露丝·威斯(Ruth Wisse)的评论视角大相径庭。以《流血》(“Bloodshed”,1976)为题,爱德华兹表达了对《篡夺(别人的故事)》美学意义上的质疑,对小说集中的其他中篇小说,爱德华兹则持褒赞态度;在《美国犹太作家欧芝克》(“Ozick as Jewish American Writer”,1976)一文中,威斯表达了对《篡夺(别人的故事)》的困惑,却选择将它和小说集中的其他中篇小说放在当代犹太小说的语境中加以研究,避免对它进行美学意义上的判断。在《与律法立约》(“Covenanted to the Law”,1982)一文中,鲁思·罗森伯格(Ruth Rosenberg)分析了《篡夺(别人的故事)》取得成功的语境,帮助读者进行赏析解读。

在《故事及其他》(“Stories and Something Else”,1982)以及《思想的潮水:评〈悬浮〉》(“Flushed with Ideas:Levitation”,1982)中,莱斯利·艾普斯坦(Leslie Epstein)和阿尔瓦雷斯(A.Alvarez)分别对《升空:五个故事》进行了评论。艾普斯坦指出,欧芝克对想象力抱有偏见,这令人不安。阿尔瓦雷斯则指出,虽然欧芝克的文体风格和幽默感令人钦佩,但是,“扭曲作家奇特的想象力,服务于犹太神秘主义”的做法,却值得商榷(Bloom,56)。

有关《食人星系》,哈罗德·布鲁姆出版的评论集《辛西娅·欧芝克》(Cynthia Ozick,1986)中共有四篇书评:埃德蒙·怀特(Edmund White)的《头脑思考的意象》(“Images of a Mind Thinking”,1983)、阿尔瓦雷斯(A.Alvarez)的《论〈食人星系〉》(“On The Cannibal Galaxy”,1983)、马克斯·艾普(Max Apple)的《在虚空中求生》(“Wrestling Life from the Void”,1983)和玛格丽特·维姆萨特(Margaret Wimsatt)的《隐喻与一神论》(“Metaphors and Monotheism”,1984)。怀特把欧芝克比作弗兰纳里·奥康纳(Flannery O'Connor),认为她们的文学创作都表现出对宗教的虔诚。阿尔瓦雷斯认为,情节构建并不是欧芝克的优势。因此,相比于长篇小说,欧芝克更擅长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创作。艾普称赞《食人星系》表现出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式的果敢与明晰的文风。维姆萨特则强调欧芝克对智慧偏爱有加,而不是陷于偶像崇拜的泥沼(Bloom,139)。

哈罗德·布鲁姆出版的评论集《辛西娅·欧芝克》(Cynthia Ozick,1986)中所包括的六篇研究论文,从犹太立场、作家身份的内在动力与焦虑、与文学前辈的承继关系及语言风格、在美国文学传统中的地位、犹太卡巴拉模式(the Kabbalistic pattern)与分裂人格等视角,展开欧芝克研究,研究的文本既包括她的小说,也包括她的散文。

Z.诺普(Z.Knopp)以《欧芝克的犹太故事》(“Ozick's Jewish Stories”,1975)为题,探讨了欧芝克作为故事的叙述者所持有的复杂的犹太立场,并分别将她与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和索尔·贝娄(Saul Bellow)进行了比较研究。

在《辛西娅·欧芝克的三个自我》(“The Three Selves of Cynthia Ozick”,1983)和《犹太传统与个人才能》(“Jewish Tradition and the Individual Talent”,1983)中,凯莎·波利特(Katha Pollitt)和桑福德·平斯克(Sanford Pinsker)研究了欧芝克的第一部散文集《艺术与激情》。波利特认为,创作这些散文的欧芝克,具有三个不同的作家身份:“拉比、女权主义者和亨利·詹姆斯的追随者”(Bloom,64),他们有时互相对抗,有时共生共存。平斯克认为,欧芝克“对于犹太性的热情,严重地影响了她的艺术见解”(Bloom,124)。

凯瑟琳·雷恩沃特(Catherine Rainwater)和威廉·J.谢克(William J.Scheick)进行了比较性研究。在《意外之中的意料之中》(“The Unsurprise of Surprise”,1983)[5]一文中,雷恩沃特和谢克,从与文学前辈的承继关系及语言风格的视角,比较了小说家欧芝克与同时代作家雪莉·哈扎德(Shirley Hazzard)和安·雷德蒙(Anne Redmon)之间的异同。

在《辛西娅·欧芝克的艺术》(“The Art of Cynthia Ozick”,1983)一文中,维克托·斯特兰德伯格(Victor Strandberg)将欧芝克列为美国文学传统中的一位重要人物。

在《欧芝克的创造书》(“Ozick's Book of Creation”,1985)一文中,艾伦·M.寇娃(Elaine M.Kauvar)对《普特梅瑟和赞西佩》进行了解读,重点分析了其中的卡巴拉模式。此外,寇娃认为普特梅瑟和犹太泥人[6]赞西佩,分别代表分裂人格的两个相互对立的部分。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数量众多的文学史、百科全书和文学、文化词典将欧芝克列为重要的当代美国犹太作家。

对欧芝克及其作品加以介绍的代表性文学史、百科全书和词典包括:《本尼特美国文学读者百科全书》第一卷(第一版)(Benet's Reader's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Literature,1st Edition,Vol.1,1991)、《文学传记辞典》第152卷第4辑《二战以来的美国小说家》(Dictionary of Literary Biography,Vol.152:American Novelists Since World War Ⅱ,4th Series,1995)、《牛津美国文学读本》(第六版)(The Oxford Companion to American Literature,6th Edition,2004)、Gale推出的《文学传记词典》第299卷:《犹太大屠杀小说家》(Dictionary of Literary Biography,Vol.299:Holocaust Novelists,2004)、《二十世纪英语文学牛津读本》(第一版)(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wentieth-Century Literature in English,1st Edition,2005)、《美国女性写作牛津读本》(第一版)(The Oxford Companion to Women's Writing in the United States,1st Edition,2005)、《牛津英语文学词典》(第七版)(The Oxford Companion to English Literature,7th Edition,2009)、《美国族裔作家》(修订版)(American Ethnic Writers,Revised Edition,2009)、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作家及其作品词典》(A Dictionary of Writers and their Works,2nd Edition,2010)、《长篇小说评论》(第四版)(Critical Survey of Long Fiction,4th Edition,2010)、《美国作家短篇小说评论》(Critical Survey of Short FictionAmerican Writers,2012)、《犹太文化小说家》(Novelists of the Jewish Culture,2012)、《美国小说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the American Novel,2013)以及《哥伦比亚电子百科全书》(Columbia Electronic Encyclopedia,6th Edition,2016)等。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欧芝克研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研究成果形式多样、层次丰富:1984年至今,介绍或者研究欧芝克的成果,以十余部专著的章节或文学评论集的篇目出现;1987年,首部欧芝克研究专著问世,此后大量关于其的专著不断涌现,至今已有十余部;1984年至今,专题研究欧芝克及其作品的博士学位论文共计三十余篇、期刊论文一百三十余篇。

1984年至今,介绍或者研究欧芝克的成果,以十余部专著的章节或文学评论集的篇目出现,包括以下主要语境和视角:①当代美国女性文学(Rainwater & Scheick,1985;Cohen,1994b;Kessner,1994;Klingenstein,1997b);②犹太文化传统(Rainwater & Scheick,1985;Cohen,1994a;Klingenstein,1997a;Berger,2004;Krupnick,2005;Wirth-Nesher,2009;Franco,2012;Schulman,2012);③犹太大屠杀(Langer,1995;Gonshak,1996;Langer,1998;Berger,2004;Alfaro & Jesús,2014);④文化冲突(Franco,2012);⑤宗教与文学的关系(Klingenstein,1997a;Krupnick,2005;Wirth-Nesher,2009;Ni,2015a;Ni,2015c);⑥艺术手段(Rainwater & Scheick,1985;Kessner,1994;Berger,2004);⑦文艺理论观(Klingenstein,1997a;Krupnick,2005;Wirth-Nesher,2009)。

1985年,凯瑟琳·雷恩沃特(Catherine Rainwater)和威廉·J.谢克(William J.Scheick)编著的《当代美国女作家:叙事策略》(Contemporary American Women WritersNarrative Strategies)中第88—109页,以《辛西娅·欧芝克:发明与正统》(“Cynthia Ozick:Invention & Orthodoxy”)为题,介绍了欧芝克及其叙事策略;1994年,在《女作家》(Women of the Word)的第283—298页,莎拉·布莱彻·科恩(Sarah Blacher Cohen)以《辛西娅·欧芝克:民族主义的先知》(“Cynthia Ozick:Prophet for Parochialism”)为题,分析了欧芝克的犹太文化立场;同年,以《母系异议:爱玛·拉扎勒斯、玛丽·西金和辛西娅·欧芝克的热情言辞》(“Matrilineal Dissent:The Rhetoric of Zeal in Emma Lazarus,Marie Syrkin,and Cynthia Ozick”)为题,卡罗尔·凯斯纳(Carole S.Kessner)在《女作家》(Women of the Word)的第197—215页,探讨了犹太女性写作视域下欧芝克的语言风格;1995年,在《承认犹太大屠杀》(Admitting the Holocaust)的第139—144页,劳伦斯·兰格(Lawrence L.Langer)以《辛西娅·欧芝克〈披肩〉与〈罗莎〉中的神话与真相》(“Myth and Truth in Cynthia Ozick's ‘The Shawl’ and ‘Rosa’”)为题,探讨了文学表现犹太大屠杀过程中虚构与史实的关系;1996年,在《犹太大屠杀的新视角》(New Perspectives on the Holocaust)的第232—241页,亨利·冈萨克(Henry Gonshak)以《“疯女人”和“拾荒者”:辛西娅·欧芝克〈罗莎〉中大屠杀幸存者的哀歌》(“‘A Madwoman and a Scavenger’:The Toll of Holocaust Survival in Cynthia Ozick's ‘Rosa’”)为题,分析了后大屠杀时代,作为犹太大屠杀幸存者的生存窘境;1997年,苏珊·克林根斯坦(Susanne Klingenstein)在《勇敢的女儿:当代美国犹太女作家》(Daughters of ValorContemporary Jewish American Women Writers)的第48—79页,以《“生活中的我并不自由”:作家辛西娅·欧芝克和她的犹太担当》(“‘In Life I Am Not Free’:The Writer Cynthia Ozick and Her Jewish Obligations”)为题,将欧芝克的文学创作置于犹太文化传统、犹太女性写作的视野,阐释了欧芝克立志以文学实践表现犹太文化品性的坚定立场;1998年,以《有关犹太大屠杀的两个声音:辛西娅·欧芝克和亚特·斯皮格尔曼》(“Two Holocaust Voices:Cynthia Ozick and Art Spiegelman”)为题,劳伦斯·兰格(Lawrence L.Langer)在《抢占犹太大屠杀题材》(Preempting the Holocaust)的第121—130页,辨析了欧芝克和斯皮格尔曼在犹太大屠杀文学呈现方面的差异;2004年,在《美国犹太大屠杀文学:后现代世界的表征》(Jewish American and Holocaust LiteratureRepresentation in the Postmodern World)的第93—102页,艾伦·伯杰(Alan L.Berger)和格洛丽亚·克罗宁(Gloria L.Cronin)以《辛西娅·欧芝克〈披肩〉中的记忆再现》(“The Rendition of Memory in Cynthia Ozick's The Shawl”)为题,分析了大屠杀叙事中,创伤记忆的文学表现及其与创伤疗愈的关联;2005年,在《犹太文学与深层想象力》(Jewish Writing and the Deep Places of the Imagination)的第72—95页,以《辛西娅·欧芝克:尴尬》(“Cynthia Ozick:Embarrassments”)为题,马克·克拉博尼克(Mark Krupnick)分析了欧芝克面临的矛盾——作为一神教的犹太教反对偶像崇拜的本质与借助想象力势必制造偶像的文学呈现之间的冲突;2009年,在《称之为英语:美国犹太文学的语言》(Call it EnglishThe Languages of Jewish American Literature)的第六章(第127—148页),哈娜·沃思·内谢尔(Hana Wirth-Nesher)以《弘扬神圣:辛西娅·欧芝克》(“Pronouncing the Sacred:Cynthia Ozick”)为题,阐释了欧芝克以文学文本指涉犹太教的文学实践和文化立场;2012年,在《种族、权利与认同:1969年以来的美国犹太文学》(Race,Rights,and Recognition:Jewish American Literature Since,1969)的第二章(第56—79页),迪恩·约瑟夫·佛朗哥(Dean Joseph Franco)以《重读辛西娅·欧芝克:多元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多元文化遭遇》(“Re-Reading Cynthia OzickPluralismPostmodernismand the Multicultural Encounter”)为题,研究了欧芝克作品中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元文化冲突;同年,在《当代小说中的神话与颠覆》(Myth and Subversion in the Contemporary Novel)的第327—339页,彼得·舒尔曼(Peter Schulman)以《犹太泥人占领了纽约:犹太泥人在辛西娅·欧芝克和塔恩·罗森鲍姆作品中的复兴》(“The Golems Take New York:The Resurgence of the Golem in the Work of Cynthia Ozick and Thane Rosenbaum”)为题,讨论了欧芝克作品中借用的犹太传说;2014年,马丁内兹·阿尔法罗(Martínez Alfaro)和玛丽亚·基苏(María Jesús)在《当代文学中的创伤书写:叙事与表征》(Trauma i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Narrative and Representation)的第178—193页,以《逃亡的重复与创伤的再现:保罗·席兰的〈死亡逃亡〉和辛西娅·欧芝克的〈披肩〉中的大屠杀表征》(“Fugal Repetition and the Re-Enactments of Trauma:Holocaust Representation in Paul Celan's ‘Deathfugue’and Cynthia Ozick's ‘The Shawl’”)为题,研究了欧芝克的犹太大屠杀创伤书写;2015年,在《异教回应:当世界宗教遭遇世界文学》(The Pagan Writes BackWhen World Religion Meets World Literature)的第三章(第75—96页),倪湛舸(Zhange Ni)以《文学天堂、女性犹太泥人和辛西娅·欧芝克的异教悖论》(“Literary Paradise,Female Golem,and Cynthia Ozicks Pagan Paradox”)为题,讨论了欧芝克的异教悖论,分析了宗教与文学的冲突。倪湛舸指出,这种冲突与其说是一神教传统与文学的神圣化之间的冲突,不如说是现代西方宗教模式与世俗和非西方其他模式之间的冲突。倪湛舸认为,当东方、西方融合在异教的范畴之下时,对于宗教和文学的研究,就应该相应地以世界宗教和世界文学的研究为根本切入点。

需要指出的是,文化冲突视角的研究凤毛麟角。虽然有的欧芝克研究涉及她的艺术表现手段,但是大多只是笼统地从叙事策略(Rainwater & Scheick,1985)、语言风格(Kessner,1994)、记忆再现(Berger,2004)等方面进行宏观性的讨论,并未展开系统、深入的文本分析。另外,对于欧芝克文艺理论观的讨论,只停留在对作家创作意图(Klingenstein,1997a;Wirth-Nesher,2009)以及作者作为作家与犹太人的双重身份导致的焦虑与冲突(Krupnick,2005)的阐释上,未能借助欧芝克在散文随笔中阐述的创作态度,梳理她的文学立场,进而阐释她的文艺理论观。

1987年,首部欧芝克研究专著问世。此后大量专著不断涌现,至今已有十余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代表性的欧芝克研究专著有九部,包括桑福德·平斯克(Sanford Pinsker)的《辛西娅·欧芝克毫不妥协的小说》(The Uncompromising Fictions of Cynthia Ozick,1987)、丹尼尔·华顿(Daniel Walden)的《辛西娅·欧芝克的世界:美国犹太文学研究》(The World of Cynthia OzickStudies in Jewish American Literature,1987)、约瑟夫·洛温(Joseph Lowin)的《辛西娅·欧芝克》(Cynthia Ozick,1988)、维拉·埃穆纳·基尔斯基(Vera Emuna Kielsky)的《不可避免的流亡:辛西娅·欧芝克对犹太性在非犹太社会所面临的威胁的看法》(Inevitable ExilesCynthia Ozick's View of the Precariousness of Jewish Existence in a Gentile Society,1989)、劳伦斯·S.弗里德曼(Lawrence S.Friedman)的《理解辛西娅·欧芝克》(Understanding Cynthia Ozick,1991)、诺曼·芬克尔斯坦(Norman Finkelstein)的《全新的创造仪式》(The Ritual of New Creation,1992)、艾伦·M.寇娃(Elaine M.Kauvar)的《传统与创新:辛西娅·欧芝克小说研究》(Cynthia Ozick's FictionTradition and Invention,1993)、莎拉·布莱彻·科恩(Sarah Blacher Cohen)的《辛西娅·欧芝克的喜剧艺术:从诙谐幽默到礼拜式书写》(Cynthia Ozick's Comic ArtFrom Levity to Liturgy,1994),以及维克托·斯特兰德伯格(Victor Strandberg)的《希腊思想/犹太灵魂:辛西娅·欧芝克的冲突艺术》(Greek Mind/Jewish SoulThe Conflicted Art of Cynthia Ozick,1994)。

这些问世于20世纪80年代晚期90年代早期的文学评论著作,不仅研究欧芝克的生平(Lowin,1988;Friedman,1991;Strandberg,1994)或者对欧芝克的作品加以概述(Pinksker,1987;Walden,1987;Friedman,1991),它们大都聚焦欧芝克作品文本,审视欧芝克的创作语境及其文艺理论观,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视角,主要包括:①主题研究(Lowin,1988;Kielsky,1989;Kauvar,1993);②犹太思想观念研究(Pinksker,1987;Lowin,1988;Kielsky,1989;Finkelstein,1992;Cohen,1994b);③艺术手段研究(Kauvar,1993;Cohen,1994a);④文化冲突与融合研究(Kielsky,1989;Finkelstein,1992;Kauvar,1993;Strandberg,1994)。

在《辛西娅·欧芝克》(Cynthia Ozick,1988)一书中,法国文学评论家约瑟夫·洛温(Joseph Lowin),介绍了欧芝克的生平,探讨了其长篇小说《信任》、短篇小说《教育》以及短篇小说《流血》的共同主题:教育主题;研究了欧芝克在《异教徒拉比》、《悬浮》和《食人星系》中所表现的犹太美学观念;分析了欧芝克在《篡夺》(他人的故事)、《披肩》、《罗莎》和《普特梅瑟故事集》中对于犹太经典文本的文学改写,以及《斯德哥尔摩弥赛亚》所揭示的小说所具有的救赎作用。洛温将欧芝克明确地归入犹太作家的范畴——他讨论了偶像崇拜悖论,引证了少量的犹太经典文本,以此证明他的观点:欧芝克具有浓郁的“犹太思想”。

在《不可避免的流亡:辛西娅·欧芝克对犹太性在非犹太社会所面临的威胁的看法》(Inevitable ExilesCynthia Ozick's View of the Precariousness of Jewish Existence in a Gentile Society,1989)中,维拉·埃穆纳·基尔斯基(Vera Emuna Kielsky)强调了欧芝克的犹太文化立场,阐明了她对犹太性在非犹太社会所面临的威胁的看法。基尔斯基指出,欧芝克的小说表现反对偶像崇拜的主题,认为崇拜偶像是对犹太教的终极威胁。基尔斯基同时指出,欧芝克秉承犹太道德意识,坚信这应该是人性的基本标志。

在《传统与创新:辛西娅·欧芝克小说研究》(Cynthia Ozick's FictionTradition and Invention,1993)一书中,艾伦·M.寇娃(Elaine M.Kauvar)阐释了欧芝克小说的惯常主题,分析了“故事之间存在的辩证关系,故事讲述者在故事内部和故事之间构成对位关系的习惯”(Kauvar,1993:xiii)。寇娃指出,欧芝克“致力于将西方文化成就与犹太教文化遗产相融合,寻求四面楚歌的艺术想象和道德责任之间的和平”(Kauvar,1993:148)。寇娃否认犹太性在欧芝克小说创作中所占据的中心地位,呼吁不要将她视为“犹太教的女发言人,文学实践的救世主,甚至不要将她视为女权主义者”。寇娃倡导从欧芝克“艺术的主流”展开对她的研究,因为这才是“辛西娅·欧芝克在当代美国文学中占据中心地位的根本原因”(Kauvar,1993:XX)。

在《辛西娅·欧芝克的喜剧艺术:从诙谐幽默到礼拜式书写》(Cynthia Ozick's Comic ArtFrom Levity to Liturgy,1994)一书中,莎拉·布莱彻·科恩(Sarah Blacher Cohen)聚焦欧芝克的“喜剧艺术”,解读她的小说表现出的讽刺风格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特质。将欧芝克小说创作置于犹太文化的喜剧传统语境,科恩指出,正如欧芝克坚持文学必须追求比艺术本身更高的目标(tachliss)一样,她本人认为,欧芝克小说中的诙谐幽默,必然具有比让读者笑出声来更高的目标(Cohen,1994a:168)。科恩认为,欧芝克小说中的喜剧艺术特色,基于她的犹太文化立场。在科恩看来,欧芝克对某些人物的诙谐幽默的描绘,“揭示了(人类)并不超凡脱俗,也不具备十全十美的美德。人类只不过是一群生活在地球上的笨拙的生物,不断犯着同样的错误,与不可避免的混乱和挫折做着不懈的斗争”(Cohen,1994a:3)。

在《希腊思想/犹太灵魂:辛西娅·欧芝克的冲突艺术》(Greek Mind/Jewish SoulThe Conflicted Art of Cynthia Ozick,1994)一书中,维克托·斯特兰德伯格(Victor Strandberg)解读了欧芝克小说文本中存在的普遍性矛盾:西方文化和犹太文化的对立。斯特兰德伯格指出,欧芝克的“思想充满了深深的矛盾,由此衍生出充斥于她的作品的矛盾冲突。她憎恨整个西方文明,但对构成西方文明根基的犹太文明感到自豪”(Strandberg,190)。斯特兰德伯格进一步指出,欧芝克的小说,身体力行地佐证了“犹太作家”的悖论,“每一页都是对摩西十诫第二条戒律的亵渎,每一部作品都是异教诱惑的狂欢”(Strandberg,190)。斯特兰德伯格认为,要想正确理解辛西娅·欧芝克的艺术,必须了解她“基本的宗教情感”(Strandberg,19)。另外,斯特兰德伯格的创新之处,还在于将“求真原则”(l'chaim principle)引入了欧芝克小说评论,即倡导“实事求是”地对小说中的人物进行客观、现实的阐释,不必掩饰或加以浪漫化处理(Strandberg,47)。

21世纪,新增代表性的欧芝克研究专著两部:2002年,简·斯塔兰德(Jane Statlander)出版《文化辩证法:路德维希·勒维索恩和辛西娅·欧芝克研究》(Cultural DialecticLudwig Lewisohn and Cynthia Ozick);2009年,米里亚姆·思万(Miriam Sivan)出版《强烈的归属感:辛西娅·欧芝克小说中的身份肖像》(Belonging Too WellPortraits of Identity in Cynthia Ozick's Fiction)。

在《文化辩证法:路德维希·勒维索恩和辛西娅·欧芝克研究》中,简·斯塔兰德选取路德维希·勒维索恩(Ludwig Lewisohn)和欧芝克的作品作为目标文本,分析犹太文化和非犹太文化、欧洲文化和美国文化中各自的决定性因素,探讨它们如何在目标文本中错综复杂地相互协调、相互融合。其本质是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的研究。

《强烈的归属感:辛西娅·欧芝克小说中的身份肖像》属于犹太身份构建视角的文化研究。米里亚姆·思万借鉴当代文学理论以及传统的犹太文本和犹太文化传统,探讨欧芝克小说中的身份问题。尽管许多批评家指出,欧芝克的作品表现犹太教与世俗文化之间存在的分歧与对立,但思万认为,欧芝克从来没有试图在传统犹太教和美国世俗文化之间寻求简单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在美国流散语境中,欧芝克小说的主人公形成了新的生活方式,即真正的犹太式生活方式——他们往往不是为了取得非此即彼的身份归属而挣扎,他们努力的目标,是要取得既此又彼的双重身份归属。

1984年至今,研究欧芝克及其作品的博士学位论文共计三十余篇:其中代表性的专题研究五篇,将欧芝克研究置于当代美国文学视域进行研究的二十余篇,将欧芝克与其他作家进行比较研究的三篇。

专题研究欧芝克的博士学位论文有五篇(Kielsky,1985;Liron,1987;Fargione,2003;Spinner,2004;Kratka,2005)。

1985年,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维拉·埃穆纳·基尔斯基(Vera Emuna Kielsky)所著的《不可避免的流亡:辛西娅·欧芝克短篇小说对犹太性在非犹太社会所面临的威胁的表现》[“Inevitable Exiles:Cynthia Ozick's View of the Precariousness of Jewish Existence in a Gentile World (Short Stories)”],以欧芝克主要的短篇小说为目标文本,揭示了欧芝克在场景描写、人物塑造方面表现出的高超技巧以及包括语言运用在内的文学表现手段的丰富性。基尔斯基分析了欧芝克如何借鉴犹太神话和犹太神秘主义,突出表现犹太文化遗产在非犹太人社会中的困顿状态。基尔斯基强调,欧芝克的犹太文化立场,即回归犹太性,是解决异化问题的唯一途径。

1987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奈奥米·利龙(Naomi Liron)所著的《辛西娅·欧芝克:自我颠覆的艺术家》(“Cynthia Ozick,the Self-Subverting Artist”),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考察了欧芝克小说与散文随笔中表现出的自我颠覆的特征。利龙研究最大的启示,在于她指出研究欧芝克在散文随笔中表达的观点有助于解读其文艺理论观及其小说创作实践。

2003年,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丹妮拉·法吉奥(Daniela Fargione)在《辛西娅·欧芝克与犹太文学:读者》(“Cynthia Ozick and Jewish Literature:A Reader”)中,将欧芝克的文学实践比作当代美国文学和犹太文化的双重代表。法吉奥选取欧芝克的诗歌、短篇小说以及散文作为研究对象,介绍欧芝克包罗万象的作品,反映出她丰富的兴趣和敏锐的精神。同时,法吉奥还以欧芝克的作品为例证,讨论了意大利翻译研究领域发生的一些重大转向。

2004年,康涅狄格大学的詹妮·斯宾娜(Jenny Spinner)所著的《论妇女与随笔:17世纪迄今文选》(“On women and the Essay:An Anthology from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勾勒了包括欧芝克在内的女性散文家写作的传统历史图景。

2005年,波士顿大学的艾米·温特劳布·克拉特卡(Amy Weintraub Kratka)所著的《辛西娅·欧芝克的神圣美学》(“Cynthia Ozick's Sacral Aesthetic”),选取短篇小说《异教徒拉比》和《嫉妒;或,意第绪语在美国》、短篇小说《流血》和中篇小说《罗莎》以及长篇小说《食人星系》和《普特梅瑟故事集》作为目标文本,聚焦欧芝克小说的创作风格。克拉特卡指出,欧芝克的小说,无论短篇还是长篇,都在致力于解决她在创作冲动和犹太律法之间的自我矛盾。

近三十篇博士学位论文将欧芝克置于当代美国文学视域进行研究。具体细分为以下五类研究语境或视角:①多元文化语境;②犹太身份构建(通常借由保持浓厚的历史意识、传承犹太文化传统达成);③女性主义研究;④犹太大屠杀书写研究;⑤关于艺术家、美学和创作过程的研究。

2000年,南加州大学迪恩·约瑟夫·佛朗哥(Dean Joseph Franco)所撰写的《阅读多元文化时刻:理解美国文学》(“Reading the Multicultural Moment:A The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属于第一类,聚焦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葆有民族性。此外,该研究旨在探索一个民族文学的历史和背景可以对另一个民族的文学产生怎样的启示。佛朗哥将欧芝克、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托尼·库什纳(Tony Kushner)和早期大萧条时期的犹太作家与包括亚历杭德罗·莫拉莱斯(Alejandro Morales)、海伦娜·玛丽亚·维拉蒙特斯(Helena Maria Viramontes)、阿图罗·伊斯拉斯(Arturo Islas)和切丽·莫拉加(Cherrie Moraga)在内的墨西哥裔奇卡诺作家(Chicano writers)进行了比较,发现这两个文学主体之间存在富有成效的对话关系。

研究犹太身份构建的代表性博士学位论文有十余篇(Saperstein,1984;Ehrlich,1985;Gallagher,1990;Grauer,1995;Lehmann,1997;Linafelt,1997;Rabinowitz,2000;Levinson,2000;Mackin,2001;Cappell,2002;Shere,2006;Tillman,2009)。

《对历史的渴望:美国犹太文学中的移民主题》(Saperstein,1984)(“A Craving for History:Immigrant Themes in Jewish-American Literature”)是对美国犹太文学中三个移民主题(转型、自由和联系)的跨代研究。研究介绍了马克·海普林(Mark Helprin)、欧芝克和休·尼瑟森(Hugh Nissenson)的小说作品和回忆录,将记忆和想象相结合,试图复现有价值的过去,表现现代犹太人为振兴犹太文化传统所做的努力。

《美国当代作家的犹太文学身份研究:课程设计》(Ehrlich,1985)(“A Study of Jewish Literary Identity in Contemporary Writers in American:A Curriculum”),是对索尔·贝娄(Saul Bellow)、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和欧芝克小说的研究,梳理了1963—1983年美国犹太文学的特征,并做出了批判性的分析。

《讲述上帝的故事:希伯来圣经和弗兰纳里·奥康纳、格雷厄姆·格林和辛西娅·欧芝克小说中的叙述声音和认识论》(Gallagher,1990)(“Telling Stories about God:Narrative Voice and Epistemology in the Hebrew Bible and in the Fiction of Flannery O'Connor,Graham Greene and Cynthia Ozick”),选取奥康纳的《暴力夺取》(The Violent Bear It Away)、格林的《问题的核心》(The Heart of the Matter)和《结局》(The End of the Affair)、欧芝克的《信任》与《食人星系》作为目标文本,探讨了现代宗教小说中叙事声音与认识论的关系。

《同一开放性:当代美国犹太文学中的叙事与传统》(Grauer,1995)(“One and the same openness:Narrative and Tradition in Contemporary Jewish American Literature”),选取欧芝克的《普特梅瑟和赞西佩》、玛吉·皮耶西(Marge Piercy)的《他、她和它》(HeShe and It)作为目标文本,分析了两位作家如何改写犹太泥人传说,赋予女性创造的权利,反映她们反对犹太教歧视女性的文化立场。同时指出,借助传统叙事可以有效地描摹当代女性身份的构建。

《追寻过去:历史与当代美国犹太文学》(Lehmann,1997)(“In Pursuit of a Past:History and Contemporary Jewish American literature”)指出,欧芝克的《异教徒拉比》是探寻犹太教的宗教意义的故事。研究阐释了《圣经》和拉比评论对历史的分析理解,强调欧芝克尊重犹太大屠杀的历史史实,主张对犹太大屠杀的文学阐释也应基于此。

《幸存的哀歌:圣经文本来世的文学神学研究》(Linafelt,1997)(“Surviving Lamentations:a Literary-Theological Study of the Afterlife of a Biblical Text”),选取《以赛亚书》的第40—55章(Second Isaiah)、《塔古姆哀歌》(Targum Lamentations)、《拉巴哀歌》(Lamentations Rabbah)、伊利泽·本·卡利尔(Eliezer ben Kallir)的中世纪希伯来诗歌等作品,追溯这些作品表现的对哀歌加以补充并使之保持活力的驱动力,分析欧芝克的作品是如何延承这种驱动力的。

《犹太—美国哥特式》(Rabinowitz,2000)(“Jewish-American Gothic”)共有三章,其中一章题为《转型》(“Transformation”)。这一章分析了欧芝克的三部短篇小说,阐释欧芝克如何利用犹太民间传说和犹太神秘主义传统,建立与哥特式文学传统的联系。

《“弥赛亚在市郊”:战后美国的犹太文学实践》(Levinson,2000)(“‘The Messiah is uptown’:Jewish Literary Practice in Postwar America”),选取阿尔弗雷德·卡津(Alfred Kazin)、亚瑟·A.科恩(Arthur A.Cohen)和欧芝克的作品作为美国犹太文学研究的范本,考察了其中反映的宗教敏感性。研究揭示了欧芝克面临的困惑——一方面,欧芝克提出犹太道德意识与有关艺术的各种假设构成对立;另一方面,她质疑文学作品是否可以成为再现犹太信仰的范本。

《开怀大笑:当代美国小说中的喜剧元素与民族性》(Mackin,2001)(“Subject to Laughter:Comedy and Ethnicity in Contemporary American Fiction”),关注欧芝克作品中的喜剧元素,分析了文本中的喜剧元素如何与族裔性达成协商。

《美国犹太小说的新方向》(Cappell,2002)(“New Directions in Jewish American Fiction”),选取欧芝克和亨利·罗斯(Henry Roth)20世纪后期的作品作为目标文本,分析其中的礼拜式文学特征。研究指出,礼拜式文学以米德拉什式模式和犹太题材为其标志性特征。

《美国犹太经典:同化、认同和战后美国犹太文学的创新》(Shere,2006)(“Jewish American Canons:Assimilation,Identity,and the Invention of Postwar Jewish American Literature”),考察了美国犹太经典赖以形成的文本,包括美国犹太文学文选、针对犹太作家创作的文学评论以及美国犹太作家的小说创作。研究指出,“美国犹太经典”的概念是在两种相互关联、有时表现为相互对立的力量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一是同化,二是战后美国犹太人身份的再创造。研究还指出,不同于许多知识分子和作家,欧芝克以犹太文学发展史为基础,从中构想出通过文学创作来呈现的犹太性,而不是完全与现代知识分子的感受力相冲突。

《神奇的美国犹太人:当代美国犹太短篇小说和电影的差异之谜》(Tillman,2009)(“Magical American Jew:the Enigma of Difference in Contemporary Jewish American Short Fiction and Film”),探讨了魔幻现实主义技巧的运用。研究指出,运用魔幻现实主义技巧,一方面促成了当代美国文化语境下犹太身份的构建;另一方面,也导致对这一身份的歧义性认识:理解或误读。在分析欧芝克的短篇小说《升空》的基础上,研究指出,犹太人与非犹太人的区别在于“耻辱感”而不是“罪恶感”,研究强调,是犹太大屠杀的历史使然。

从女性主义视角进行研究的代表性博士学位论文有七篇(Kapelovitz,1985;Burch,1987;Gottfried,1994;Moelis,1996;Gerber,1999;Lautin,2007;Dashe,2008)。

《20世纪美国犹太小说中的母亲形象》(Kapelovitz,1985)[“Mother Images in American-Jewish Fiction (20th Century)”],对包括欧芝克在内的十位犹太作家的作品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试图揭示美国犹太小说中的母亲形象因作家所处的时代和性别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妇女的声音,妇女的视野:当代美国犹太妇女作家卡普兰、谢弗、容、欧芝克研究》(Burch,1987)[“Women's Voices,Women's Visions:Contemporary American-Jewish Women Writers (Kaplan;Schaeffer;Jong;Ozick)”],分析了四位作家作品的主题,研究还指出,由于犹太女作家对世界的看法不同于男性,她们的作品更具有自反性,更倾向于寻求自我。另外,与其他宗教背景的女性相似,犹太女作家关心家庭、关注妇女的权利和福利。

《忏悔与控诉:当代美国女性小说中的暴力与救赎》(Gottfried,1994)(“Confessions and Accusations:Violence and Redemption in Contemporary United States Women's Fiction”),以包括欧芝克的《披肩》在内的当代美国女性小说为研究对象。这些小说的共同特点在于再现被忽视、被压制的民族历史或个人历史。研究阐释了欧芝克对犹太教和政治的理解,分析了她是如何使用“真实”和“虚构”的暴力行径,服务于文学创作的。

《书写自我:建构美国犹太女性文学身份》(Moelis,1996)(“Writing Selves:Constructing American-Jewish Feminine Literary Identity”),运用强调形式和社会语境的女权主义批评理论、巴赫金对话理论和他者理论,阐释欧芝克、格蕾斯·佩蕾和E.M.布隆纳在作品中构建的多重多变的自我。

《从影子到实体:当代美国小说中的母亲艺术家形象》(Gerber,1999)(“From Shadow to Substance:The Figure of the Mother-Artist in Contemporary American Fiction”),分析了格温多林·布鲁克斯(Gwendolyn Brooks)的《毛德·玛莎》(Maud Martha,1953)、蒂莉·奥尔森(Tillie Olsen)的《我站在这里熨衣服》(“I Stand Here Ironing”,1956)和《给我说个谜语》(“Tell Me a Riddle”,1960)、欧芝克的《披肩》、埃德维吉·丹蒂卡特(Edwidge Danticat)的《呼吸、眼睛、记忆》(BreathEyesMemory,1994)等文本中的母亲艺术家形象,探讨种族和社会阶层对母亲艺术家成长所产生的影响。

《女性遗产:当代美国小说中母女关系的冲突》(Lautin,2007)(“A Woman's Legacy:Conflict in the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in Contemporary American Fiction”),分析谭恩美(Amy Tan)的《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的《宠儿》(Beloved)、欧芝克的《普特梅瑟故事集》、简·斯迈利(Jane Smiley)的《一千英亩》(A Thousand Acres)以及埃德维吉·丹蒂卡特(Edwidge Danticat)的《呼吸、眼睛、记忆》等文本中的代际母女关系,揭示了妇女群体,特别是少数族裔妇女和其他边缘化妇女群体所受到的双重歧视与压迫。

《每当你讲述一个女人的故事,其中总有另一个嵌套故事:当代犹太女性写作中的母女关系》(Dashe,2008)(“‘Whenever You Tell the Story of one Woman,Inside is Another’: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s in Writing by Contemporary Jewish Women”),探讨欧芝克、玛吉·皮耶西(Marge Piercy)、托瓦·米尔维斯(Tova Mirvis)、马乔里·阿戈辛(Marjorie Agosin)、卡米特·德尔曼(Carmit Delman)和法立德·戈尔丁(Farideh Goldin)等当代犹太女作家在作品中表现的母女关系,重点表现犹太教歧视女性的传统与女权主义观念之间的紧张关系。

关注犹太大屠杀书写的代表性的博士学位论文有三篇(Nysenholc,1996;Charlson,1998;Katz,2000)。《幽灵作家:在美国铭记犹太大屠杀》(Nysenholc,1996)(“Ghostwriters:Remembering the Holocaust in America”),阐释了欧芝克对待犹太大屠杀书写的态度:一方面,对于过于简单化的记忆,她持抵制态度;另一方面,对于文学的创造力,她颇有信心。《书写空白:犹太大屠杀、表征和美国文化》(Charlson,1998)(“Writing the Void:the Holocaust,Representation,and American Culture”),分析了欧芝克以现实主义风格塑造的大屠杀幸存者所经历的罪恶感和丧亲之痛。《尖叫大笑:美国大屠杀文学中幽默的功能与种类》(Katz,2000)(“Screaming Laughing:the Functions and Varieties of Humor in American Holocaust Literature”),分析了欧芝克的《披肩》中女性人物表现出的幽默所具有的实际功用。

关于艺术家、美学和创作过程题材的研究,代表性的博士学位论文有两篇(Goldhor,1992;Vigderman,1998)。《当代美国犹太作家艺术题材小说中的修辞与审美互动》(Goldhor,1992)(“The Interaction of Rhetoric and Aesthetic in the Artist Tale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Jewish Writers”),研究伯纳德·马拉默德(Bernard Malamud)和欧芝克创作的艺术家和文艺美学题材的小说,揭示了他们对艺术创作的强烈矛盾心理及其与犹太性的关联。《缺席的形象:19世纪英国电影、历史和自传小说研究》(Vigderman,1998)(“Images of Absences:Nineteenth-Century British Novels as Film,History,and Autobiography”),借鉴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在《他者的耳朵》(The Ear of the Other)中以及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在《作者是什么?》(“What is an Author?”)中提出的理论观点,结合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的五部传记以及欧芝克在《脱单的普特梅瑟》(“Puttermesser Paired”)中虚构的艾略特的生平,探讨了读者与缺席作者的关系问题。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研究视角多有相互交叠之处。仅举几例加以说明——《同一开放性:当代美国犹太文学中的叙事与传统》(Grauer,1995),既是对于犹太历史、犹太传统文化的研究,又是女性主义研究;《忏悔与控诉:当代美国女性小说中的暴力与救赎》(Gottfried,1994),兼具女性主义研究、犹太大屠杀书写两个研究视角,同时关注艺术家和文艺美学题材的创作;《神奇的美国犹太人:当代美国犹太短篇小说和电影的差异之谜》(Tillman,2009),不仅探讨犹太身份的构建,还关注艺术表现手段(魔幻现实主义)的运用,同时,还是对于犹太大屠杀历史书写的研究;《从影子到实体:当代美国小说中的母亲艺术家形象》(Gerber,1999),是从女性主义视角,关注艺术家、艺术创作题材的研究;《书写自我:建构美国犹太女性文学身份》(Moelis,1996),则既是女性主义研究,又是关于犹太民族性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美国,将欧芝克研究置于比较研究视域的代表性博士学位论文有三篇。

1996年,特拉华大学的拉马尔·尼斯利(Lamar L.Nisly)在《马拉默德、珀西、欧芝克和奥康纳小说中的宗教神秘主义》(“Portraying Religious Mystery in the Fiction of Malamud,Percy,Ozick,and O'Connor”)中,分析了欧芝克与奥康纳在使用叙述形式方面的相似性。尼斯利指出,她们各自体现了犹太教和天主教的宗教神秘主义色彩。

2007年,德鲁大学的卡罗尔·A.费熙本(Carol A.Fishbone)所著的《超越刻板的母性:托妮·莫里森的〈宠儿〉与〈所罗门之歌〉、辛西娅·欧芝克的〈披肩〉与〈食人星系〉中被胁迫的母亲身份的社会建构》(“Transcending Stereotyped Motherhood: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Mothers under Duress in Toni Morrison's Belovedand Song of Solomon and Cynthia Ozick's The Shawl and The Cannibal Galaxy”),关注处于奴隶制和大屠杀的直接或间接社会创伤语境下的母性问题。

2009年,芝加哥大学的倪湛舸(Zhange Ni)所著的《异教回应:四部当代小说中的异质宗教性、异质性和异质空间》(“The pagan writes back:Hetero-religiosity,Heterology,and Heterogeneous Space in Four Contemporary Novels”),对世界宗教和超越一神教和西方文学经典的世界文学进行比较研究。研究选取萨尔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的《撒旦诗篇》(Satanic Verses)、舒萨库·恩多(Shusaku Endo)的《深水河》(Deep River)、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的《女仆的故事》(Handmaid's Tale)和欧芝克的《普特梅瑟故事集》作为目标文本,从异质空间的批判角度来研究异质宗教与小说作为异质性的一种形式的融合,呼吁对冲突的传统和不同的语境给予应有的尊重。

除了专著、专著的章节、文学评论集的篇目、博士学位论文,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欧芝克研究期刊论文共计一百三十余篇——其中20世纪80年代三十余篇、90年代四十余篇、2000—2009年四十余篇、2010年至今约二十篇。

20世纪80年代,欧芝克研究期刊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代表性研究视角或类型:①书评(Pinsker,1982;Rovit,1982;Zatlin,1985;New,1989);②作家及作品概述(Strandberg,1983;Rainwater和Scheick,1983b;Harap,1984;Epstein,1984;Lowin,1984—1985;Kauvar,1985;Lyons,1987;Uffen,1987;Cohen,1987;Walden,1987;Pinsker,1988;Scrafford,1989);③主题阐释(Sokoloff,1986;Lowin,1986;Pinsker,1987a;Sokoloff,1988;Greenstein,1989);④艺术手段研究(Strandberg,1983;Kauvar,1987a;Kremer,1987;Pinsker,1989);⑤犹太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研究(Gitenstein,1983;Weiner,1983;Pinsker,1987b);⑥文化冲突与融合研究(Cohen,1987;Pinsker,1987a;Rovit,1989);⑦作家创作动机与文艺理论观研究(Burstein,1987;Farr,1987;Greenstein,1989);⑧犹太性研究(Rosenberg,1982;Kauvar,1985;Kauvar,1987b;Kremer,1987)。

需要特别加以说明的是,20世纪80年代,对于欧芝克作品中犹太性的文学呈现的研究,表现为揭示她的作品如何弘扬犹太文化传统。具体体现为以下四个关注点:①犹太律法精神(Rosenberg,1982);②犹太泥人传说(Kauvar,1985);③反对偶像崇拜(Kauvar,1987b);④犹太阿嘎达(aggadah)讲述方式(Kremer,1987)。另外,对于艺术手段的研究,数量较少。1987年,艾伦·寇娃(Elaine M.Kauvar)在《历史的信使:辛西娅·欧芝克与摄影》(“Courier for the Past:Cynthia Ozick and Photography”)一文中,分析了欧芝克作品与摄影的关联;同年,莉莲·克莱默(Lillian S.Kremer)在《光彩夺目:“信任”与辛西娅·欧芝克的阿嘎达讲述方式》(“The Splendor Spreads Wide:‘Trust’ and Cynthia Ozick's Aggadic Voice”)一文中,阐释了欧芝克如何借鉴《塔木德》非律法部分的讲述方式进行文学创作。

20世纪90年代,欧芝克研究期刊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代表性研究视角或类型:①作家作品概述(Fishman,1990;Wilner,1993;Pinsker,1994;Lakritz,1994;Gordon,1994;Baumgarten,1996;Band,1997;Malcolm,1997;Klingenstein,1997b;Nocera,1997;Lee,1998;Hattenhauer和Shay,1999);②文化冲突与融合研究(Budick,1995;Dokou和Walden,1996;Sage,1998;Gould,1999);③女性主义研究(Klingenstein,1992);④比较研究(Krupnick,1991;Greenstein,1991;Avery,1999);⑤犹太大屠杀书写研究(Berger,1992;Langer,1995;Budick,1995;Weinhouse,1996;Alkana,1997;Lehmann,1998;Wirth-Nesher,1998;Rosenberg,1999);⑥犹太性研究(Rose,1990;Finkelstein,1990;Powers,1995;Wilner,1998;Brown,1992;Morgenstern,1999)。

综观20世纪90年代欧芝克研究期刊论文成果,以下四个方面的发展值得我们引起注意。

第一,在以欧芝克小说为目标文本的基础上,新增了以她的随笔为目标文本的概述性研究。1997年,在《舒适的杂糅:辛西娅·欧芝克的〈声名与愚蠢〉》(“Comfortable Hybridity:Cynthia Ozick's Fame and Folly”)一文中,阿诺德·班德(Arnold J.Band)以欧芝克的随笔集《声名与愚蠢》为目标文本,从文化融合的视角,介绍了欧芝克的文化立场。

第二,新增了女性主义研究的视角。1992年,在《破坏性的亲密关系:辛西娅·欧芝克、诺玛·罗森和丽贝卡·戈德斯坦小说中的母女关系》(“Destructive Intimacy:The Shoah between Mother and Daughter in Fictions by Cynthia Ozick,Norma Rosen,and Rebecca Goldstein”)一文中,苏珊·克林根斯坦(Susanne Klingenstein)从女性主义视角,探讨了目标文本中母女关系招致的灾难性浩劫。

第三,新增了比较研究的视角。1991年,马克·克拉博尼克(Mark Krupnick),对欧芝克和艾略特(T.S.Eliot)进行了比较研究(Krupnick,1991);同年,迈克尔·格林斯坦(Michael Greenstein)对欧芝克和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进行了比较研究(Greenstein,1991);1999年,伊夫林·埃弗里(Evelyn Avery)对欧芝克和马拉默德(Malamud)进行了比较研究(Avery,1999)。

第四,犹太性研究出现了新焦点。在20世纪80年代着力揭示欧芝克的作品如何弘扬犹太文化传统的基础上,90年代的犹太性研究具体体现为以下五个关注点:①礼拜式文学(Rose,1990);②历史意识(Finkelstein,1990;Powers,1995);③道德意识(Wilner,1998);④偶像崇拜(Brown,1992);⑤米德拉什(Morgenstern,1999)。

2000—2009年,代表性的欧芝克研究期刊论文共计四十余篇,主要包括以下代表性研究视角或类型:①书评(Craig,2001);②作家作品概述(Greenstein,2001;Sivan,2002a;Furman,2003;Garrett,2005;Walden,2005;Garrett,2005;Cohen,2007;Moyer,2008;Zierler,2009);③主题研究(Bardeleben,2003;Sivan,2006;Tillman,2009);④文化冲突研究(Cheyette,2001;Franco,2008);⑤女性主义研究(Brauner,2001b;Fiona,2003;Sivan,2004;Sivan,2006;Weltman,2009);⑥犹太大屠杀书写研究(Brauner,2001b;Friedrich,2004;Sivan,2005a);⑦比较研究(Brand,2003;Pinsker,2005;Budick,2005);⑧艺术手段研究(Sivan,2002b;Jones,2002;Pinsker,2002);⑨犹太性研究(Cooper,2000;Bienstock,2000;Furman,2000b;Kramer,2001;Parrish,2001;Katz,2005;Halkin,2005;Malcolm,2002;Fiona,2003;Weisberg,2003;Sivan,2005a;Raphael,2007;Osborne,2007;Verma,2008;Klingenstein,2008;Goldfrad,2008;Arich-Gerz,2009)。

关于犹太性的研究,具体表现为以下主要代表性关注点:①偶像制造、偶像崇拜的困扰(Cooper,2000;Parrish,2001;Katz,2005;Halkin,2005;Arich-Gerz,2009);②历史意识(Cooper,2000);③道德意识(Katz,2005);④父子关系主题(Arich-Gerz,2009);⑤犹太泥人传说(Bienstock,2000;Sivan,2005b);⑥反对潘神崇拜(Furman,2000b);⑦历史意义上的民族性与文学发展(Kramer,2001);⑧文学与宗教的关系(Fiona,2003);⑨犹太拉比文学传统(Weisberg,2003);⑩重视家庭的观念(Raphael,2007);⑪米德拉什(Osborne,2007);⑫文艺理论观(Klingenstein,2008;Goldfrad,2008)。

2000—2009年,欧芝克研究期刊论文对犹太性的关注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成果数量激增。以犹太性研究为关注点的期刊论文近二十篇,几乎占这一时期期刊论文总数的一半。

第二,增加了新的关注点。父子关系主题(Arich-Gerz,2009)、反对潘神崇拜(Furman,2000b)、历史意义上的民族性与文学发展(Kramer,2001)、犹太拉比文学传统(Weisberg,2003)、文学与宗教的关系(Fiona,2003)、重视家庭的观念(Raphael,2007)、米德拉什(Osborne,2007)以及文艺理论观(Klingenstein,2008;Goldfrad,2008)。

第三,研究内容更加丰富,研究视角趋向于复合、交叠。例如,《历史三角结构与辛西娅·欧芝克两个故事中美国犹太身份的滑动》(Cooper,2000)(“Triangles of History and the Slippery Slope of Jewish American Identity in Two Stories by Cynthia Ozick”),既强调犹太历史意识,又对抵制偶像制造的犹太主题加以阐释。《犹太泥人的复兴:欧芝克的〈普特梅瑟故事集〉和皮耶西的〈他、她和它〉呈现的文化协商》(Bienstock,2000)(“Reviving the Golem:Cultural Negotiations in Ozick's The Puttermesser Papersand Piercy's HeShe and It”),围绕犹太泥人传说的文学演绎,对欧芝克与玛吉·皮耶西(Marge Piercy)的作品之间的文化协商,加以互文性解读。《唤回宗教:族裔女作家小说中的抵制、记忆与文化改良》(Fiona,2003)(“Recalling Religions:Resistance,Memory,and Cultural Revision in Ethnic Women's Fiction”),从文化冲突的视角,探讨女作家作品中呈现的文学与宗教的关系。《置身其中还是身处其外:女性与拉比文学》(Weisberg,2003)(“Insiders or Outsiders:Women and Rabbinic Literature”),将女作家的文学创作置于犹太拉比文学传统的视域进行讨论。《布鲁诺·舒尔茨的文学收养者:辛西娅·欧芝克和大卫·格罗斯曼小说中的父子关系及其犹太性研究》(Arich-Gerz,2009)(“Bruno Schulz's Literary Adoptees:Jewishness and Literary Father-Child Relationships in Cynthia Ozick's and David Grossmann's Fiction”),将欧芝克与大卫·格罗斯曼置于比较研究视域,从互文性视角解读传统的犹太父子关系主题,阐释他们的犹太大屠杀书写特征。

2010年至今,出现欧芝克研究期刊论文约二十篇,主要包括以下代表性研究视角或类型:①作家作品概述(Schwarz,2010;Canales,2011b;Kessner,2012;Pinsker,2013;Raphael,2014);②犹太大屠杀书写研究(Canales,2011a;Butler,2011;Fernández,2012;Bagno-Simon,2014;Aghberi和Ahmed,2015;Mc Glothlin,2016);③与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创作关系研究(Pinsker,2011;Layne,2014;Rowe,2014;Kent,2015);④女性主义研究(Butler,2011;Raphael,2014);⑤文化冲突与融合(Hellerstein,2012;Akita,2015);⑥犹太性研究(Butler,2011;Joffe,2011;Kandiyoti,2012;Raphael,2014;Ni,2015b;Akita,2015)。

2010年至今,欧芝克研究的期刊论文成果,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

第一,作家作品概述方面有新拓展。以往的概述多关注欧芝克及其小说创作,新出现了对欧芝克组织、参与诗歌活动的生平概述。《格拉茨泰恩、辛格、豪和欧芝克:1963—1969年在纽约市Y街92号意第绪语诗歌活动》(Schwarz,2010)(“Glatshteyn,Singer,Howe,and Ozick:Performing Yiddish Poetry at the 92 Street Y.,1963—1969”),关注20世纪60年代欧芝克作为四位组织者、参与者之一,在纽约市Y街92号组织、参与意第绪语诗歌系列活动的经历。

第二,研究视角更加丰富,出现不少有关欧芝克与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创作关系的研究。

第三,有关欧芝克作品中呈现的犹太性的研究,一方面,延承2000—2009年业已出现的复合研究视角,例如,《发出米德拉什的新声音:作为犹太女性主义回应的犹太女性大屠杀书写》(Butler,2011)(“Voicing a New Midrash:Women's Holocaust Writing as Jewish Feminist Response”),聚焦犹太米德拉什式模式,是关于犹太性、女性主义研究、犹太大屠杀书写的复合型研究;另一方面,将欧芝克研究置于美国犹太文学、女权主义神学与宗教批评的宏观语境中,通过研究个体作家,观照美国犹太文学、女权主义神学与宗教批评呈现犹太性的发展趋势,拓展了研究的广度。例如,《美国犹太文学中的“犹太”是什么?》(Kandiyoti,2012)(“What is the ‘Jewish’ in Jewish American literature?”),将欧芝克研究置于美国犹太文学视域下,探究犹太性概念的共性与个性;《偶像的遗产:犹太和基督教女权主义神学与宗教批评的第二次浪潮》(Raphael,2014)(“A Patrimony of Idols:Second-Wave Jewish and Christian Feminist Theology and the Criticism of Religion”),考察女权主义神学与宗教批评呈现犹太性的历史发展,为研究欧芝克作品中的犹太性,提供历史参照。

(二)中国的欧芝克研究概况

中国对于欧芝克及其作品的介绍、翻译始于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欧芝克作品研究开始起步;21世纪,欧芝克研究进入硕果累累的新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欧芝克研究表现为对欧芝克及其作品的推介。成果为期刊论文和翻译作品。1984—1987年,《读书》刊发了三篇介绍欧芝克及其作品的文章(之岱,1984;叶子,1985;叶子,1987),开启了国内介绍欧芝克及其作品的先河。1988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了《当代美国获奖短篇小说选》,其中收录了冯亦代、郑之岳翻译的欧芝克的《披肩》。这是欧芝克作品首次在中国大陆翻译出版。同年,夏政在《当代犹太女作家辛西娅·奥扎克》中,介绍了几乎所有欧芝克的早期作品。

这一时期的成果,除了翻译作品,多简要介绍欧芝克的生平,讲述作品的情节,简单地阐释作品主题,概括地分析其语言特色等写作风格,或者简单介绍美国评论界对欧芝克作品的接受情况(叶子,1987)。这一时期的代表性的研究视角,是指出欧芝克坚持犹太特性的文学特质——“她十分成功地以美国化的想象力来发扬犹太传统的事物”(叶子,1987:147)。

20世纪90年代,欧芝克作品研究开始起步。这一时期,除了介绍作家作品(冯亦代,1990;钱青,1994),研究者们开始对欧芝克的作品进行初步探讨(徐崇亮,1994;曾令富,1995;徐崇亮,1996)。同时,还有新的翻译作品问世——1994年,《外国文学》第四期发表了陶洁重新翻译的冯亦代、郑之岳于1987年翻译的欧芝克的《披肩》。陶洁将小说题目新译作《大披巾》。

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的创新性,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欧芝克及其作品置于美国犹太文学的宏观语境中加以研究(钱青,1994;曾令富,1995;徐崇亮,1996),确立了欧芝克在犹太文化复兴中的地位;二是聚焦救赎主题的研究(徐崇亮,1994;曾令富,1995)。徐崇亮认为,《普特梅瑟和赞西佩》“是一篇关于征服自我,赎救过去,呼唤传统,反对崇拜的小说”(徐崇亮,1994:33)。曾令富指出,欧芝克的《升空:五个故事》是“表现救赎主题的代表作”(曾令富,1995:130)。这一阶段的研究,虽涉及诸如叙事策略(徐崇亮,1994)、文学想象力的功用(钱青,1994;徐崇亮,1994)以及对犹太大屠杀的反思(徐崇亮,1996)等欧芝克研究的关键问题,但都只是笼统地提到,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21世纪,国内的欧芝克研究迎来了新阶段。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呈现出更加丰富的层次,欧芝克被多部美国文学史、美国犹太文学史教科书列为重要的美国当代作家。研究成果既有翻译作品、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也出现了不少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还出现了欧芝克研究专著。作为目标文本的欧芝克作品范围更广,研究内容更加深入,研究视角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欧芝克被中国学者公认为美国犹太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在刘海平、王守仁、张冲、杨金才、朱刚所著的《美国文学史》(2002)中,欧芝克被列为最重要的美国犹太作家之一。杨仁敬和杨凌雁所著的《美国文学简史》(2008)对欧芝克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在《20世纪美国文学史》(2000、2003、2010)中,杨仁敬论述了欧芝克的文学成就和贡献。在《美国犹太文学》(2008)中,乔国强强调了欧芝克作品中的道德力量。

翻译作品方面,2000年,《当代外国文学》刊登了徐匀翻译的《帕特玛瑟·佩蕾德》。这是继《大披巾》之后,第二篇被翻译为中文的欧芝克作品。2004年,《外国文学》第五期刊登了王祖友翻译的欧芝克的两篇短篇小说:《大披巾》《普特梅塞:工作经历、出生和来世》。这是《披肩》的第三个中文译本;《普特梅塞:工作经历、出生和来世》成为被翻译成汉语的第三部欧芝克的作品。

学位论文方面,2001—2018年,共有现代表性的博士学位论文四篇(周南翼,2001;陈娴,2008;肖飚,2011;施锦芳,2013)、硕士学位论文十余篇、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三十余篇,其中CSSCI收录论文近十篇。

博士学位论文方面,2001年,厦门大学周南翼(Zhou Nanyi)在《追寻一个新的理想国:索尔·贝娄、伯纳德·马拉默德与辛西娅·欧芝克小说研究》(英文)(“Toward a New Utopia:A Study of the Novels by Saul Bellow,Bernard Malamud,and Cynthia Ozick”)中,研究第二代美国犹太移民的经历和他们的小说,揭示他们如何从犹太文化和美国主流文化的精髓中汲取营养,整治美国社会的现实困境。周南翼的研究主要涉及主题、作者创作意图、犹太身份构建、文化冲突等研究视角。2008年,华中师范大学陈娴(Chen Xian)在《种族的记忆,文学的救赎——论奥兹克的“礼拜式文学”》(英文)(“The Jewish Memory and Literary Redemption—Cynthia Ozick's ‘Liturgical Literature’”)中,从文学主题、文论思想以及叙事技巧三个方面,研究了欧芝克实践犹太“礼拜式文学”的途径。陈娴指出,这正是欧芝克作为新一代美国犹太作家所具有的独特的犹太性。陈娴的研究主要涉及作者创作意图、犹太身份构建、艺术手段、犹太性等研究视角。2011年,厦门大学肖飚(Xiao Biao)在《在流散空间凸现道德意识:论辛西娅·欧芝克小说中的犹太性》(英文)(“Highlighting Moral Ethos in Diasporic Space:On the Jewishness in Cynthia Ozick's Fiction”)中,以欧芝克通过在流散空间凸显道德意识而在其小说中呈现出的犹太性为重点,研究了她在流散背景下,消解其犹太人、女性和作家多重身份之间的矛盾冲突的文学实践。肖飚的研究主要涉及作者创作意图、犹太身份构建、历史书写、艺术手段、女性主义、犹太性等研究视角。2013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施锦芳(Shi Jinfang)在《文化的融合:辛西娅·奥兹克小说中犹太道德观和西方美学的研究》(英文)(“Cultural Integration:Jewish Ethics and Western Aesthetics in Cynthia Ozick's Fiction”)中,从“双重身份问题”“犹太道德观和文学的想象”,以及“语言的疗伤和救赎功能”三个角度,研究了欧芝克小说如何完美地融合了犹太传统道德、犹太历史文化和现代西方美学。施锦芳的研究主要涉及主题、作者创作意图、犹太身份构建、文化冲突等研究视角。

上述四篇博士学位论文中,两篇着力研究文化冲突,分析犹太文化、美国主流文化、西方价值观在欧芝克小说中的关系与相互作用(周南翼,2001;施锦芳,2013);两篇探讨欧芝克的创作思想和美学理论(陈娴,2008;施锦芳,2013);两篇聚焦欧芝克小说呈现出的犹太性(陈娴,2008;肖飚,2011)。两篇聚焦欧芝克小说中的犹太性的学位论文,分别有不同的切入点:陈娴着力于欧芝克对于犹太教传统的开发和利用,肖飚强调流散背景下,欧芝克对于故园文化犹太传统以及他乡价值观美国主流文化之间的协商与融通。

2012年,肖飚在她的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出版了英文欧芝克研究专著——Highlighting Moral Ethos in Diasporic SpaceOn the Jewishness in Cynthia Ozick's Fiction (《在流散空间凸现道德意识:论辛西娅·欧芝克小说中的犹太性》),进一步分析了欧芝克作品中的四对典型冲突,①作为一神教的犹太教反对偶像崇拜的本质与沦为偶像的文学呈现之间的冲突;②艺术呈现包括大屠杀在内的犹太记忆过程中历史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冲突;③欧芝克对犹太教的忠诚与其对正统犹太教性别歧视研判之间的冲突;④后现代叙事服务于犹太性呈现之间的冲突(Xiao:vi)。在此基础上,肖飚将欧芝克小说研究置于流散的批判框架下,同时考察后现代语境对其小说创作产生的影响,分析了欧芝克的创作风格。

2005—2018年,研究欧芝克的硕士学位论文共计十余篇(施锦芳,2005;张国胜,2008;陈思颖,2010;孙又菁,2010;任莉敏,2011;卢俊岚,2013;扎依达·阿勒玛斯,2014;赵敏,2014;法巧琳,2015;党艳冬,2016;刘丹,2016;亓洋洋,2016;魏巍,2016;方翠兰,2018;郝慧敏,2018)。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相互交叠的研究视角:①主题研究(施锦芳,2005;张国胜,2008;任莉敏,2011;扎依达·阿勒玛斯,2014;亓洋洋,2016;魏巍,2016;方翠兰,2018);②作者创作意图研究(张国胜,2008;刘丹,2016);③犹太身份构建研究(施锦芳,2005;张国胜,2008;孙又菁,2010;卢俊岚,2013;扎依达·阿勒玛斯,2014;赵敏,2014;党艳冬,2016;刘丹,2016;亓洋洋,2016;魏巍,2016);④历史书写(含创伤记忆)研究(孙又菁,2010;卢俊岚,2013;赵敏,2014;法巧琳,2015;党艳冬,2016;亓洋洋,2016;郝慧敏,2018);⑤艺术手段研究(施锦芳,2005;孙又菁,2010;扎依达·阿勒玛斯,2014;刘丹,2016;魏巍,2016);⑥女性主义研究(法巧琳,2015);⑦犹太性研究(陈思颖,2010)。

其中与本书具有密切关联的是关于犹太性的研究。陈思颖在《从隔都到天堂:谈辛西亚·欧芝克之〈披巾〉〈普特梅赛儿故事集〉与〈微光世界继承者〉的家屋诗学》(2010)中,分析欧芝克如何在三部目标文本中以文学文本建构“犹太家屋”。陈思颖指出,犹太文化的独特性之一,在于重视家庭的观念。欧芝克小说文本所建构的“家屋”,既是人们的私密空间、隐身之处,也是作家用以葆有犹太传统的文学表现空间。欧芝克小说对多元语言背景、犹太历史文化及犹太教的呈现,赋予“家屋”充分的犹太性。“家屋”里的希伯来文、波兰文与意第绪语,犹太家庭特有的装饰,以及住在“家屋”里的人对犹太教的救赎想象,共同谱写出一部美国犹太移民生活史。

综上所述,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包括以下主要研究视角:①主题研究;②作者创作意图研究;③犹太身份构建研究;④历史书写(含创伤记忆)研究;⑤艺术手段研究;⑥女性主义研究;⑦犹太性研究;⑧文化冲突研究。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中的主要研究视角在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中均有所体现,具体表现如下:①主题研究(陈红、张爱雄,2006;颜蓓蕾,2008;张国胜,2009;杨道云、靳亦诗,2013;孙鲁瑶,2015;赵娜,2017);②作者创作意图研究(陈红,2003a;张国胜,2009;魏新俊、张国申,2014;左燕茹,2011);③犹太身份构建研究(林文静,2008;张娟利,2008;张国胜,2009;肖飚、杨仁敬,2011;赵静,2013;孙鲁瑶,2015;赵娜,2015;王春霞,2018);④历史书写(含创伤记忆)研究(阙诗涛,2012;官宇,2013;肖飚,2013;孙鲁瑶,2018);⑤艺术手段研究(陈红,2003a;陈红,2003b;王祖友,2004;陈红、张爱雄,2006;肖飚、杨仁敬,2011;肖飚,2014);⑥女性主义研究(肖飚,2014;赵娜,2016;齐丽霞,2016;赵娜,2017;孙鲁瑶,2018);⑦犹太性研究(肖飚、杨仁敬,2011;肖飚,2013;肖飚,2014);⑧文化冲突研究(张国胜,2009;孙鲁瑶,2015;赵娜,2017)。同时,期刊论文还出现如下新的研究视角:①生态主义(含生态女性主义)视角(邹梦云、刘延超,2012;石潘,2015;齐丽霞,2016);②福柯权利理论视角(马彦婷,2010);③伦理学视角(邹梦云、刘延超,2012;彭润润,2013;赵娜,2014b;龚甜甜、邹惠玲,2018);④女性主义视角与知识主题视角相结合(赵娜,2017);另外,出现了欧芝克研究综述文章,对国内外欧芝克研究概况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赵娜,2014a;张晶晶,2016),为进一步的欧芝克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综上所述,国内外欧芝克研究存在以下不足。其一,已有研究多偏重欧芝克的犹太背景和民族关注,缺乏对其小说中犹太性的系统研究;虽有研究探讨其小说的创作手法,但缺乏对其创作手法与创作思想、文艺美学理论之间关联性的关注。其二,对欧芝克内在矛盾的研究多关注“犹太人”与“作家”身份的对立,对其“女作家”身份的关注尚不充分。其三,对于欧芝克散文和小说的对立,未进一步探究对立的根源及其对欧芝克小说创作的意义。本书拟分析欧芝克在散文和小说文本之间形成的自我辩论,探究对立的根源及其产生的创作驱动力,关注流散语境下欧芝克作为犹太女作家的身份焦虑,考察她的文学观、历史观、自然观、女性观,尝试在原有犹太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欧芝克小说思想性和艺术性达成统一的文学表现手段。

三 基本概念阐释

本书主要涉及三个基本概念:“犹太性”(Jewishness)、“辩证性”(dialectic)与“平行逻辑”(Pilpul希伯来语为)。

本书是对欧芝克小说中的犹太性的研究,其核心是“犹太性”。

(一)“犹太性”(Jewishness)

何谓“犹太性”?一方面,“犹太性”的界定不可回避,另一方面,“犹太性”的界定异常复杂,难以简单归纳、概括。

严格地说,“犹太性”是犹太民族的独特品性,是有别于其他文化的犹太文化品性,是犹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犹太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标志性特征。然而,没有哪一种特性绝对地为哪一个民族、哪一种文化所独有,因而“犹太性”势必表现为犹太民族相对于其他民族、犹太文化相对于其他文化更加显性、表现频度更高的特性。这种特性是由犹太民族的历史境遇、宗教思想、传统习俗、思维观念、心理积淀以及特殊的社会处境所共同塑造的。

“关于如何界定‘犹太性’,人们唯一的共识就是没有共识可以达成。”(Brauner,2001a:3)威尔·赫伯格(Will Herberg)将“犹太性”界定为“嵌入在宗教和文化策源地并融为一个单一的宗教与文化的统一体”(乔国强,16—17)。内森·格雷泽(Nathan Glazer)把“犹太性”视为“贯串犹太生活,包括宗教、政治、文化、思想、慈善事业等各种活动之中的某种共同元素”(Glazer,91),他认为“犹太性与犹太文化、政治以及社会生活相关”(Glazer,105)。丽莎·西尔弗曼(Lisa Silverman)认为,“犹太性表现为一种分析问题的范式”(Auslander,47)。罗贝托·托斯卡诺(Roberto Toscano)则主张“犹太思想表现为动态、多元、开放。从思想和道德的角度来说,犹太性表现为焦虑感和自我论辩”(Toscano,382)。他进一步指出,“大量的希伯来经典表现出一个典型特征,即对经典的阐释彼此矛盾对立,而两者皆为真。这一切基于永远未完成、永远非系统化的探索,这样的探索始终不会陷于僵化的非真即伪的二元逻辑”,犹太思想“将永恒的矛盾对立化解为独特的和谐统一”(Toscano,382),是充满不和谐音的和声。乔国强认为,“犹太性”表现为“宗教层面的犹太性与文化层面的犹太性”(乔国强,17—18)。

就美国犹太文学中的“犹太性”而言,“犹太作家的每一项创作实际上都是在以各自的方式与犹太生活和犹太传统进行着特定的联结”(刘洪一,1995:293)。尽管美国犹太作家在创作思潮、题材内容、内涵倾向及审美方式等方面表现形式各异,并没有形成具有共性的文学特征,但是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总会直接或间接、自觉或不自觉地借用犹太生活元素、犹太历史传统、犹太文化要素,对其加以挖掘和加工,使作品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犹太底色。

对于美国犹太文学中的“犹太性”的认识也是见仁见智。乔国强认为,美国犹太文学中的“犹太性”主要是指“犹太作家在其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某种与犹太文化或宗教相关联的一种思想观念”,“主要体现在某犹太作家本人或其作品中人物的思维方式、心理机制以及任何能表现犹太人的生活、性格、语言、行为、场景等特点的东西”(乔国强,17)。高婷将文学中的“犹太性”定义为“创造主体在其创作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运用犹太生活素材,对犹太文化要素和犹太历史资源进行加工和表述”,从而在其作品中综合呈现出的犹太气质,将其界定为“一种犹太文化品性”,指出“在犹太文化要素中具有核心意义的是其民族的客民身份、选民观思想、流散史程及其价值观念、民族传统和民族习俗等”(高婷,18)。

笔者认为,美国犹太文学中的“犹太性”是对于犹太生活、民族历史、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思维逻辑的文学演绎,基于犹太作家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情结,折射其民族情感如附骨之疽,刻骨铭心。

由于犹太作家有着各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人生经历以及思想观念,他们在作品中对于“犹太性”的诠释和文学表征也就呈现出不同的侧重点,折射出不同的价值取向: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和伯纳德·马拉默德着力表现犹太民族命运、犹太民族苦难历史和受难精神;菲利普·罗斯关注在犹太文化传统和美国现代文明双重夹击下的身份困惑和人格异化;索尔·贝娄从犹太民族的流浪历程中脱胎出“精神流浪汉”,用以表现当代精神危机。

关于“犹太性”,欧芝克有着怎样的认识呢?在散文随笔中,欧芝克谈及“犹太性”的要素,她认为“犹太性源于约法思想”(Ozick,1983a:123),主要表现形式包括,第一,历史意识;第二,抵制偶像崇拜;第三,甄别差异;第四,坚持学习(Ozick,1989a:224)。

在1970年11月发表在《评论》、后收入《艺术与激情》的早期散文《贝奇走过》(“Bech,Passing”)中,欧芝克对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1932—2009)所塑造的“空洞”的“犹太”主人公贝奇进行了抨击。在欧芝克看来,贝奇“虽然长着犹太人的鼻子和头发,作为一个犹太人,骨子里根本就是愚笨低能”(Ozick,1983a:117)。欧芝克进而指出,厄普代克之所以塑造出苍白的犹太主人公,是因为他自己对于犹太人的本质缺乏了解:“犹太人并不仅仅表现为头发卷曲,感觉被异化、被边缘化。事实是:做犹太人就要坚守约法;如果不那么坚定,也应该意识到持守约法的可能性;最起码应该意识到约法的存在……如果说做犹太人就要守约,那么写犹太人,却不涉及这一点,就真是缘木求鱼了”(Ozick,1983a:123)。因此,“犹太性”最本源的核心特征,在欧芝克看来,就是持守约法,虔诚地遵守与上帝所立的契约。

在散文《比亚利克的暗示》(“Bialik's Hint”)中,鉴于许多美国犹太作家为了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不惜牺牲犹太历史记忆和犹太文化背景的可悲现实,欧芝克在表达失望沮丧的同时,阐释了她对“犹太性”的理解:“有浓厚的历史意识,才是犹太人。还不仅如此,犹太人将自己融入独特的犹太文明。博大精深的犹太文化拥有自己的核心理念,为众多的犹太典籍诠释,为鲜明的犹太立场佐证。相比于这种对待历史的凝重态度,或可能的态度,那些‘抽去了犹太内核’的作家们,他们写出来的故事该是多么轻薄,那些人物,又该是多么冷漠苍白地影射着随机的眼前与当下。”(Ozick,1989a:224)在欧芝克看来,“犹太性”意味着深厚的历史意识,历史的意义在于“判断与阐释”(Ozick,1976c:6)。

欧芝克坚持认为,拒绝偶像崇拜是伦理一神教犹太教区别于其他宗教的根本特征,也是“犹太性”的关键。在散文《沦为偶像的文学:哈罗德·布鲁姆》(“Literature as Idol:Harold Bloom”)中,欧芝克写道,“对于犹太人,最贴切也许也是最言简意赅的描述,……,就是:犹太人是拒绝偶像的人”(Ozick,1983d:188)。同样的观点也出现在其散文《走向新的意第绪语》(“Toward a New Yiddish”)中——“在我看来,抵制偶像崇拜的戒律,于今天的美国犹太小说家来说,同样无条件地适用”(Ozick,1983k:165)。

由“拒绝偶像崇拜”衍生出另一个“犹太性”的表现形式:“甄别差异”。欧芝克将“甄别差异”和“拒绝偶像崇拜”看作用以判断一种思想观念是否具备“犹太性”的两个重要标准。在散文《比亚利克的暗示》(“Bialik's Hint”)中,欧芝克写道:“第一个标准,拒绝偶像崇拜,衍生出第二个,甄别差异——理解两个概念在本质属性方面的差异”(Ozick,1989a:224),强调对差异加以区分、探究的意识。

欧芝克还强调学习、研究的重要性。众所周知,犹太民族历来重视教育,崇尚知识,强调其在文化传承中毋庸置疑的重要性。尚智的传统在《圣经·施玛篇》(Shema Yisrael)的晨祷和晚祷祷文中就有记述。就欧芝克的个人经历来说,读书、学习的目的越来越有针对性。她在散文《走向新的意第绪语》中谈到自己的读书经历:“我读书越来越迫切,读书的范围越来越集中……我读书的主要目的是要发现……犹太思维模式。”(Ozick,1983k:157)对欧芝克来说,读书学习,是探索、研究犹太性的手段与途径。从广义上来说,强调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性是犹太尚智传统的延续。

欧芝克虽未对“犹太性”做出具体的界定,但明确表达了对于“犹太性”构成要素的认识。具体来说,“犹太性”的要素包括:“约法思想”“拒绝偶像崇拜”“历史意识”“甄别差异”的意识以及“学习、研究”的重要性。这些要素只是对欧芝克散文中所表达的观点的总结,未必完备,其中亦不乏交叠之处。“约法思想”是宗旨;“拒绝偶像崇拜”与“历史意识”表现为具体的实践;而“甄别差异”与“学习、研究”则是方法论意义上的手段与途径。

综上所述,本书中的“犹太性”,主要是指欧芝克小说表现出的和犹太传统的联结,是她的小说呈现出的独特的犹太底色。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①欧芝克内在的焦虑感和自我论辩;②欧芝克借用犹太历史传统、犹太文化要素,对其加以挖掘和加工的文学实践;③欧芝克的犹太思维模式,特别是她分析问题的范式,即表现矛盾、将矛盾对立化解为和谐统一的犹太智慧。

本书聚焦欧芝克小说中所表现的矛盾、欧芝克的表现及处理矛盾的方式。本书核心是“辩证性”。

(二)“辩证性”(dialectic)

不同于常见的二分法式解读,本研究尝试在“两重性”(duality)、“二元对立”(dichotomy)的基础上,揭示欧芝克小说中呈现出的矛盾的“辩证性”。“两重性”与“二元对立”的前提是基于两个绝对对立、互不相容的二元范畴的矛盾,“辩证性”则基于两个对立并且/或者相互补充、并非互不相容的矛盾。本质的区别在于,“两重性”与“二元对立”指涉的是“不相容”、“绝对对立”和“不可能融合”,而“辩证性”则包含“悖论性共存,即不同方面、不同力量在不断融合的过程中永久变动的一种状态”(Statlander,6)。

根据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的研究,“辩证性”一词源于拉丁语的logic 和希腊语的dialecktike 。在14世纪,“辩证性”被定义为“讨论、争论的艺术,进而衍生为指通过讨论探寻真理”(Williams,91)。在中世纪,“辩证性”指“形式推理的艺术”(Williams,91)。到了17世纪,“辩证性”则泛指“辩论、争论”(Williams,91)。随着德国唯心主义的兴起,“辩证性”所使用的范畴,不再局限于对本质加以研究过程中的辩论,也用于研究“现实中的矛盾”过程中的辩论(Williams,92)。

本研究关注欧芝克在流散语境下所遭遇的现实的矛盾,考察她在访谈、散文与小说文本之间进行的自我辩论。相较于“两重性”或“二元对立”,“辩证性”更能客观地描述欧芝克小说表现矛盾的方式。

本研究拟讨论欧芝克小说中呈现出的三组辩证的矛盾:第一,作为犹太作家的欧芝克,其身份的内在矛盾:作家与犹太人的矛盾,即文学创作的美学实践与虔诚的犹太人应秉持的犹太伦理规范之间的矛盾,研究欧芝克的文学观;第二,作为美国犹太作家的欧芝克,在流散语境所面临的非犹太文化与犹太文化之间的冲突,即潘神与摩西的冲突,具体表现为欧芝克基于文化冲突语境的历史书写与自然书写,研究欧芝克的历史观、自然观及其在小说创作中的具体表现;第三,作为犹太女作家的欧芝克,如何处理女权主义思想与正统犹太教女性观之间的矛盾,即欧芝克对犹太教的忠诚与其对正统犹太教性别歧视研判之间的矛盾,研究欧芝克的女性观及其在小说创作中的具体表现。

本研究旨在挖掘欧芝克小说表现矛盾的方式的根源,其核心是“平行逻辑”。

(三)“平行逻辑”(Pilpul希伯来语为)

如果说辩证地表现矛盾是欧芝克小说文本的表现形式,那么,这一表现形式的根源之一就是犹太逻辑智慧:“平行逻辑”(Pilpul希伯来语为)。《犹太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 Judaica)将“平行逻辑”定义为“研究、阐释《塔木德》所使用的方法”,是犹太拉比、先贤在解读《塔木德》难解文本,特别是文本中存在的不一致之处、处理彼此阐释分歧时,通过争辩“使用甄别差异的办法”,对文本中的矛盾、不同的阐释、见解加以调和的手段(Encyclopaedia Judaica,526)。由于“平行逻辑”所使用的语境是《塔木德》文本中的矛盾之处以及犹太拉比对《塔木德》文本的不同见解,所涉及的矛盾、分歧未必是绝对二元对立、不可调和的两极。“平行逻辑”是“犹太教用于处理矛盾分歧的辩证哲学方法”(Statlander,Foreword)。

以《塔木德》为代表的犹太教典籍,通常以口传的方式被一代又一代的犹太人学习至今。研究、阐释《塔木德》的真正难点是对于矛盾、分歧的处理。作为研究、阐释《塔木德》的方法,“平行逻辑”就成为犹太释经传统中重要的犹太逻辑智慧。

“平行逻辑”的标志性特征是超越时空的辩论,强调的是人们不断给予自己想象的空间,通过比较与归纳,对尽可能多的可能性和细节加以分析,借由可能性与细节,不断挖掘矛盾,进而去逼近答案。“犹太人重视的是可能性的比较而不是什么结论或答案。犹太人关心的是:事情可能以哪些形式发生? 而这么多可能的形式彼此的比较会以什么状态进行?”(刘邦凡,8)在证明自己观点的过程中,善于使用“平行逻辑”的犹太拉比有时会运用诡辩术。“他们的卓越胆识与独出心裁,有时会偏离理性和真理”(Encyclopaedia Judaica,526)。“平行逻辑”,究其本质,是一种求异思维,“是一种鼓励争辩精神的方法和态度”(刘邦凡,9),通过“把所有的可能性都开列出来,从而使得选择最优方案成为可能”(刘邦凡,9)。

综上所述,“平行逻辑”,作为犹太逻辑的重要内容,鼓励批判性思维,注重各种可能性和细节,鼓励争辩,承认矛盾,接受悖论。

本研究认为,欧芝克借助犹太逻辑智慧“平行逻辑”,在小说创作过程中,践行犹太思维方式,辩证地在其小说中揭示并化解了三组矛盾,表现出独特的犹太性。三组矛盾表现为:

第一,犹太教伦理与美学实践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创作还是不创作”的焦虑;

第二,潘神与摩西所代表的故园文化(犹太文化)与他乡文化(非犹太文化)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在流散语境下如何书写历史、如何书写自然;

第三,女权主义思想与正统犹太教女性观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如何书写、塑造女性。

本研究试图证明,欧芝克坚持浓厚的犹太道德意识、历史意识、律法精神,从犹太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运用“平行逻辑”智慧,在访谈、散文与小说文本之间,通过自我辩论,辩证地将矛盾呈现在小说文本中,借助犹太逻辑智慧,弘扬了犹太价值、犹太思想。

四 研究基本框架

本研究尝试从非犹太人的视角,研究欧芝克小说中的犹太性。对犹太性的研究,本研究立足欧芝克访谈、散文与小说中的矛盾对立,基于对欧芝克的文学观、历史观、自然观以及女性观的分析,研究其小说中犹太性的表现,同时努力探究其基于犹太价值观、犹太思想以及犹太思维方式的根源,揭示欧芝克思想性与艺术性达成统一的手段与途径。

除去绪论和结论,本研究主体部分包括五章。

第一章“当代美国犹太小说及其犹太性的文学表现”,概述当代美国犹太文学的总体发展脉络,历时性梳理从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美国犹太小说及其犹太性的文学表现,廓清欧芝克小说犹太性的研究背景。

第二章“创作的焦虑”,讨论欧芝克对于“犹太人”与“作家”两重身份的矛盾认识,即犹太教伦理与美学实践的矛盾冲突,阐释由此产生的“创作还是不创作”的焦虑及其在小说文本中的表现。

第三章至第五章探讨欧芝克对“创作什么”“怎样创作”的认识及其在小说创作中的具体表现。

第三章“‘米德拉什’式文学书写”,分析欧芝克如何从犹太释经传统中汲取营养,对犹太立场、犹太主张、犹太历史进行了“米德拉什”式的文学讲述和文学阐释。

第四章“潘神/摩西视域的历史书写与自然书写”,揭示欧芝克如何将犹太历史置于多元文化的语境下加以审视,如何在重构犹太民族历史、想象个人历史的历史书写中,呈现出既建构又质疑、解构的矛盾立场,对比犹太文化与非犹太文化对于历史的不同认识,凸显犹太文化的特异之处;同时,分析欧芝克小说在自然书写中表现出的对自然既抵制又妥协的矛盾态度,探讨潘神/摩西视域下的历史书写与自然书写反映的犹太品性。

第五章“思想的厄洛斯”,分析欧芝克小说的女性表征,揭示其中表现出的犹太性。


[1] Cynthia Ozick(1928—),对于“欧芝克”,国内学界没有统一的译法。1984年,之岱首次将她介绍到中国时,将其译作“辛西娅·奥齐克”。随后出现“奥扎克”“奥兹克”“奥芝克”“欧芝克”等不同译法。本书作者在涉及他人的研究时,即采用该研究作者的译法。其他情形下,均使用“欧芝克”。

[2] 2005年,在英国出版时,《微光世界的继承者》(Heir to the Glimmering World)取名为《小熊男孩》(The Bear Boy)。

[3] 厄西娜(Athena):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战神。性情平和,不易愠怒,因理性而战。

[4] Cheder:希伯来语,意即“房间”,指犹太男孩学习、诵读希伯来宗教典籍的犹太小学。

[5] 凯瑟琳·雷恩沃特(Catherine Rainwater)和威廉·J.谢克(William J.Scheick)最初将这篇文章发表在1983年第25期《德克萨斯语言文学研究》(Texas Studies in Literature & Language)上(第181—211页)。原题目为《上帝的语法:哈扎德、欧芝克和雷德蒙作品介绍》(“Some Godlike Grammar:An Introduction to the Writings of Hazzard,Ozick,and Redmon.”)。

[6] 犹太泥人:又称“高兰”,即“golem”(希伯来语中的)的音译。指犹太传说中由无生命物质(通常是黏土或泥浆)神奇地创造出来的有生命的、被赋予了人性的拟人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