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六章 屈原与宋玉

第一节 楚国文化概述

楚文化的起源可追溯至西周初年。楚人祖先鬻熊服事于周文王。周成王时,封鬻熊曾孙熊绎于楚。西周中后期,王室衰微,诸侯侵伐。当时的楚君熊渠以蛮夷自居,封三子为王:立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此三子即“楚三户”的来源。周厉王继位后,兴兵讨伐不宗周室的诸侯,熊渠畏其伐楚,于是去其王号。两周之际,不仅周王室出现二王并立的情况,各诸侯国内部也纷乱不已。在楚国,熊通杀其兄之子代立,楚国开始兴起。熊通三十五年,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楚国挟迫随国为他向周王室通报,要求周王室提高楚子的等级。遭到周王室拒绝后,熊通自立为王,即楚武王。他是周代诸侯国中第一个以“王”号自称的诸侯国君。之后经过楚文王至楚成王时代的发展,终于获得了周王室的赐命:“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楚国多年来开疆辟土侵夺的千里土地,终于获得周王室的认可。

至楚庄王时代,楚国国力强大,于是“问鼎中原”,王孙满以“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答之(《左传·宣公三年》)。这个时期的楚文化,与此前曾以“蛮夷”自居的文化归属不同,表现出浓厚的礼乐文化特征。《国语·楚语上》“申叔时论傅太子之道”的记载表明,当时的楚国王室的教育,就是以周王室的礼乐文化为根基的。由此可知,在楚文化趋于定型的春秋时代,楚国贵族的文化选择为楚文化打上周代礼乐文化的深刻印记。虽然在这前后的扩张中,楚吸收了不少蛮夷文化属性,但是和最终居有岐西宗周之地的秦文化相比,周楚文化表现出更多的同质文化的特点。楚国在战国时代能够成为人才聚集的文化中心,现在还能从楚地发现一批又一批内容非常丰富的竹简文献,这种文化的积淀,实际上从楚文化开始定型的春秋时代就已经开始了。春秋后期楚国的声子说过这样一句话,“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他感叹的是楚国人才的外流。但换一个角度看,却正说明了楚国文化力量的强大。楚文化最后能塑造出屈原、宋玉,成就楚辞、楚歌,与楚国在文化初创期就接受了内涵深厚的礼乐文明有着密切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