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非援助及投资的效应研究:中国发展经验及其对非洲的意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非洲经济发展模式及转型

——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发展经济学先后经历了结构主义、新自由主义两轮思潮的洗礼。第一轮结构主义思潮是以“大萧条”为背景,以凯恩斯主义为理论基础,强调结构转变的重要性,主张政府干预。然而实践中却以拉美、非洲、南亚等国的结构转型失败而告终。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崩溃,对传统的凯恩斯主义提出了挑战,以“理性预期”为主导理论体系的第二轮新自由主义思潮认为应当采取非结构性的思路实现经济发展,强调市场在配置资源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20世纪80—90年代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发展中国家推行的经济结构调整计划失败,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在此背景下,以新结构经济学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第三波经济思潮应运而生,它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依据以东亚及中国为代表的典型新兴国家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案例,从要素禀赋结构出发,以产业结构变迁的微观视角,提出了一个综合的分析框架。对于阻碍非洲经济发展的单一型经济结构及其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问题,新结构经济学可以提出相应的一套科学的解决思路和方案,对非洲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 非洲经济发展模式及增长机制:文献综述

(一)非洲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诸多学者对非洲经济发展阶段及其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唐宇华[31]总结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到80年代后期非洲经济发展的模式:60年代非洲民族独立初期,非洲各国认为工业化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因此各国在制定其发展计划时,实行了进口替代战略,强调实行国有化,加快城市发展,扩大工业投资。到了60年代末,依附与不发达理论成为主导非洲经济发展的主流思想,该理论认为除了非洲各国国内因素阻碍其经济发展外,国际资本才是更重要的阻碍因素,具体表现为非洲大陆资源受国际资本的剥削异常严重。于是非洲国家更重视自力更生,并将其作为发展的基础,同时更加注重非洲国家间的经济合作。非洲国家为了发展民族经济采取的另一种战略是出口促进战略,它们或者建立出口加工区,以出口补贴和提供出口信贷等措施鼓励制成品出口或者通过农矿产品加工,实现出口增长,并使出口多样化。[32]但是由于非洲国家生产力水平低,产品成本高、质量低,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加上70年代后期西方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导致采取出口促进发展战略的非洲国家工业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80年代到90年代,受“华盛顿共识”影响,改革与结构性调整成了很大一部分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主要变化体现为非洲许多国家加大了市场自由化和私有化程度,从整体上看,除了小部分国家取得了一些成效外,大多数非洲国家仍然陷入经济发展滞后的泥潭。庄青松[33]对比了东南亚和非洲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30年间的经济发展历程,总结出非洲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的原因在于发展战略选择失误(没能从进口替代工业发展战略转型到出口导向发展战略)、政局不稳定和农业发展不利。李智彪[34]认为非洲现行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基本上仍是过去经济结构调整计划的延续或翻版,具体表现在换上减债计划、减贫战略等新的外包装后继续指导非洲经济发展。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于非洲大陆长期以来在物质层面严重依靠外部世界,而在精神层面所追求的独立自主理想又缺少实现空间。在短期内,非洲各国仍不能真正自主选择和决定其经济发展战略。郝睿、许蔓[35]分别从传统工业化阶段理论、国家竞争发展阶段理论、新结构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提出大多数非洲国家仍然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前工业化阶段或工业化初期、要素驱动阶段、转型阶段或转型前阶段),并认为加快经济转型、加速产业升级和促进经济多样化才是实现非洲发展阶段递升的必由之路。

由此看来,学者们总的认为,自始至终,非洲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完全推行符合自身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独立初期的进口替代战略是对符合自身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的完全偏离;70年代虽转向出口促进发展战略却没有相应的技术、人力资本、管理和基础设施等配套体系来实施符合自身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80年代到90年代后根据新自由主义及“华盛顿共识”进行了十多年的改革,经济仍未见起色;[36]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一些非洲国家的经济增长也是受国际油价的持续走高的刺激而大量出口石油带来的,非洲国家仍然没有完全实行符合自身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

(二)非洲经济增长与减贫机制研究

William Easterly和Ross Levine[37]认为非洲的长期经济增长乏力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这些原因包括较低的受教育水平、政治不稳定、不发达的金融系统、扭曲的外汇市场、超高的政府赤字、不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利益集团的寻租,上述问题又和种族多样化问题交织在一起。Paul Collier和Jan Willem Gunning[38]认为非洲经济增长乏力一般可归结于地理因素,表现为不同国家间的语言问题、热带疾病问题、内陆运输问题。刘青海[39]以国际技术扩散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了非洲的第一、第二地理特性及其与地域效果、基础设施投资、国际技术扩散距离、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基础设施投资对降低地域效果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非洲(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特性使得其国际技术扩散的地域效果过强,以至于该地区国家能接收到的国际先进技术很少,从而影响了经济增长。Shantayanan Devarajan、William R.Easterly和Howard Pack[40]认为非洲大陆相对低的投资率并不是造成非洲GDP增长缓慢的原因,政策制定者在考虑用投资刺激经济增长时应特别小心。杨勇和张彬[41]选择非洲有代表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为研究对象,考察南南型一体化组织的增长效应,并分析“意大利面碗效应”(Spaghetti-bowl Phenomenon)[42]在成员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其实证结果显示:区域经济一体化没有推动非洲国家的经济增长,“意大利面碗效应”对经济增长有抑制作用。因此,广泛参与南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无助于成员国发展经济。黄梅波、刘斯润[43]认为非洲经济快速增长主要是援助、减债、国际市场商品价格上涨等外部因素和消除弊政等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非洲各国自身生产能力的提升有限,主要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是资源开发和出口需求驱动型,非洲各国的投资增长也未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单一的经济结构仍然是非洲各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Laura N.Beny和Lisa D.Cook [44]通过对1960年到2005年非洲经济增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认为非洲国家的政策改革、资源出口品数量和价格的增长(Commodity Boom)都能较好地解释非洲的经济增长,同时若非洲国家政策改革效果良好,那么当资源出口品价格下降时,该国更能保护好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安春英[45]认为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非洲经济呈现出中速增长态势,但增长质量不高,贫困化并未减缓,反而有所加强。这主要是因为非洲经济增长具有的出口需求驱动、资源投入、农业增长低质、投资拉动、不适合穷人分享增长的低度经济结构等一系列内在特性。当然,非洲经济增长质量不高还与制约非洲减贫的长期性结构性因素密切相关。益贫式增长范式关注穷人能否分享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利益,强调经济增长除了要减少贫困,更要改善收入不平等的状况。从长期来看,非洲国家若要使总体经济增长促进社会贫困的减少,需向益贫式增长范式转变。

二 非洲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

(一)非洲经济快速增长,但国际经济地位不升反降

非洲国家自独立以来,在第一轮及第二轮发展经济学思潮的指导下,经济发展走了一条蜿蜒曲折的道路,经历了1960—1975年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80年代非洲经济出现大幅度的衰退,是非洲经济发展“失去的十年”。1996年非洲经济走出低谷,复苏趋势明显。[46][47]进入21世纪后,非洲经济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其经济发展速度虽然在2009年和2010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减慢,但整体上来说一直保持中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近2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虽然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但是其收入水平及国际经济地位不升反降。根据联合国2015年最不发达国家报告,目前最不发达国家共有48个,其中32个是非洲国家。[48]

在国际经济舞台上,非洲出口占世界贸易以及吸引的FDI占世界FDI流量的比重均在下降。国际贸易方面,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统计,2000—2010年,非洲出口和进口增速都超过全球平均水平,这段时期非洲贸易量在全球贸易总量中的比重提高了约一个百分点,从2000年的2%升至2010年的3%有余。但在2010—2015年,全球出口增速持续低迷,而非洲出口显得尤为脆弱。数据显示,非洲出口年均增速大幅下跌至负数,实际增速为-4.84%,这样,到2015年,非洲贸易量在全球贸易总量中的比重重新跌回到3%以下(见图1-1)。外国直接投资方面,1980—2014年,非洲获得的外国直接投资(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流量有了很大的提升(见图1-2),但其占世界FDI的比重仅为4.39%。

图1-1 非洲地区对外贸易比重变化
资料来源:http://unctadstat.unctad.org/。

图1-2 非洲地区吸收FDI流入量(1980—2014年)
资料来源:http://unctadstat.unctad.org/。

因此可以说,近年非洲良好的经济表现主要是基于国际市场商品价格上涨、援助、减债等外部因素与消除弊政等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非洲各国生产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提升十分有限。非洲经济发展模式仍然是资源开发和出口需求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单一经济结构仍是制约非洲经济发展、影响其国际竞争力的最大问题。

(二)主要经济增长方式仍是出口需求驱动型和资源开发型

对外贸易已成为多数非洲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根据UNCTAD的统计,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贸易占GDP比重一直保持在60%以上,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该比重有所下降,但经济回暖后又迅速增加,2013年超过了70%,其中贸易占GDP比重达到或超过50%的非洲国家数量约占三分之一。

但是非洲国家的外向型经济是建立在资源型单一经济结构基础之上的,2007—2011年,非洲年平均出口自然资源产品(以矿产品和农产品为主)超过本国贸易总额50%以上的国家约占非洲国家总数的64.2%。[49]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非洲国家仍主要以出口能源、原材料为主,出口的货物也主要是处于产业链下游的产品。图1-3直观展示了1995—2014年工业制成品贸易量分别在非洲区内贸易、区外贸易和总贸易量中所占的比重。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工业制成品贸易在区内贸易中所占份额稳中有降;在区外贸易和总贸易中所占比重在近5年则稳步回升。这表明近些年来非洲与区外的工业制成品贸易活动增长更为迅速,甚至部分替代了原来区内的工业制成品贸易联系。这或许是非洲产业水平升级的表现。然而,工业制成品贸易所占比重,无论是在区内还是在区外,都仅有40%出头,表明非洲资源型经济结构的格局仍未有根本性突破。

图1-3 工业制成品贸易占贸易额比重(1995—2014年)
资料来源:UNCTADSTAT Database

非洲国家对自然资源过度依赖的经济增长模式,在短缺经济时期和资源型产品国际交易价格处于高位的历史条件下,会带来经济的增长及经济规模的扩大,亦即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会掩盖国家经济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的事实。在这种资源型经济增长模式下,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如果一味地大规模开发自然资源,虽然短时间内会得到所需要的经济收入,但往往资源开发优势无法完全转化为经济优势,自然资源开发不当还会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但是,如果不开发自然资源,至少在短期难以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无法增长,环境也得不到有效治理,可持续发展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业已形成的资源开发型产业结构在事实上形成一种产业框架,基于产业发展惯性,若要另行构建国家新的产业结构,则会遇到既有产业结构的障碍。

(三)投资增长未显著提高经济增长效率

投资规模适度扩大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具有一定的拉动和推动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扩大生产能力和投资所引起的需求增加来实现的。对于有丰富自然资源的非洲国家来说,作为新增资本存量的投资是决定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但是由于自身储蓄率较低,这种投资主要来自外部。2012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国内总储蓄的增加值只占GDP的0.7%,而其获得的FDI占该地区GDP总和的2.9%,显然外资流入已成为大多数非洲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FDI主要流向了非洲的服务业,其中金融服务、交通、通信和贸易占据了75.4%,仅有15%的FDI流向了制造业。外资既可能是促进非洲国家经济大起的“热源”,也可能是导致大落的“冷源”。一个明显的例证是,2005年乍得经济增长率由2004年的30.4%骤降至5.5%,其主要原因在于乍得—喀麦隆石油管道的建设工程趋于尾声,外资流入萎缩。而到目前为止,这种投资型经济增长并未给非洲国家带来相应的巨大发展。以石油产业的FDI为例,一方面,当前非洲的石油控制权大多掌握在法、英、意、美等国的跨国公司手中,非洲国家只得到一部分石油开采的收益。另一方面,目前非洲的石油开发产值仅仅限于石油开采和运输,非洲国家石油提炼能力仍然较弱,产业链条也较短,并未得到资源加工增值的收益。因此,伴随着FDI的增长,非洲的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未实现同步增长,经济增长效率未获显著提高。

(四)经济结构不完善,制造业水平低

经济结构的单一性在大多数非洲国家都有很明显的表现。这种单一性基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生产和出口一种或几种农业经济作物为主的经济结构;一类是以生产和出口一种或几种矿产品为主的经济结构。单一的经济结构使得非洲整个生产体系十分脆弱,对外依存度高,容易因国际市场的变动而产生较大波动,难以实现经济上的真正独立。[50]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出口总额明显下降,人均GNI出现衰退,这一现象就极好地印证了单一经济结构的弊端。而且,由于生产和出口的商品主要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下端,单一经济结构也使得非洲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单一的经济结构也制约了非洲区域一体化的纵向发展。

与东亚等地区经济发展延续工业革命步伐、发展制造业、促进产业多元化路径不同,尽管非洲国家多年来力图调整产业结构,实行经济多样化,但非洲呈现的却是“发展迅速、转型缓慢”的特点。2012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31.24%,而中国该数值为45.31%。而且资源禀赋使得非洲第二产业具有明显的以采掘工业为主导的特征。从整个工业产业结构看,以资本密集型为主的固体矿产及油气能源矿产开采业所占的比重较大。2007—2011年,非洲国家固体矿产及油气能源矿产的出口总额占其GDP总额的50%左右。按商品价值计算,2010年,非洲国家的固体矿产、油气能源矿产和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在其出口总额中的占比分别为13.7%、56.2%和17.9%。劳动密集型和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的制造业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9%,且长期发展缓慢。非洲劳动人口目前仅有不到10%从事制造业,而其中受雇于技术先进的现代化工厂的比例尚不足1/10;私人投资制造业热情不高,无法满足结构转型的需要。

三 新结构经济学对非洲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

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从要素禀赋结构出发,以产业结构变迁的微观视角提出了一个综合的分析框架。它为解决阻碍非洲经济发展的单一经济结构问题,提供了一套科学的解决方案,对非洲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新结构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是,按照本国要素禀赋结构发展符合一国比较优势的产业,最终促进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经济发展。

(一)根据各国的资源禀赋,发展对外贸易,促进产业升级

新结构经济学认为,各国应该根据国内的资源禀赋结构,依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发展进出口,并促进产业升级。“东亚模式”的成功便是对新结构经济学观点最好的印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亚国家遵照比较优势的原则,积极发展为出口服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种发展战略,不仅发挥了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增加了劳动力的就业机会,还有效利用了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克服了自然资源贫乏和内部市场狭小的弱点,保证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同时,增强了企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为社会扩大再生产的持续发展增添了活力。由此东亚国家和地区不仅在国民生产总值上有着快速增长,而且出口产品不再以农矿初级产品为主,工业制成品出口得到发展,要素禀赋结构、产业结构都随之动态升级,完成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51]不仅摆脱了贫困,而且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独立之初,一些非洲国家的基本条件与东亚国家相似。但是大部分非洲国家在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上,长期以“进口替代”为方向盲目发展工业,没有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不仅发挥不了自身优势,也无法克服弱点,最终陷入封闭的内向的恶性循环,经济长期处于缓慢发展状态。[52]例如,印度尼西亚同尼日利亚一样,依赖石油资源;泰国曾经同加纳一样,也是一个贫穷的农业国。1965年,印尼和泰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低于尼日利亚和加纳。而经过近50年的发展,印尼的人均国民总收入已远远超过尼日利亚;泰国已成为世界上的一个新兴工业经济国家,加纳还在为恢复过去曾达到的收入水平奋斗。根据新结构经济学,根据要素禀赋结构发展进出口,主要出口以国内丰富资源生产的商品,主要进口以国内稀缺资源生产的商品,“取长补短”,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比较优势,并逐步将比较优势产业动态升级,在非洲也有可实践性。

(二)吸引外资流向比较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制造业

新结构经济学认为,外商直接投资流向与这些国家的比较优势相一致的产业时,对发展中国家就是有利的。但是在非洲,外国资本大部分流向服务业,如电力、交通、通信、金融等行业,一部分流向采矿业,只有15%流入制造业。非洲的服务业本就是相对弱势的行业,缺乏电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技术,而且也缺乏在这些行业工作的有技术的劳动力,而采矿业在目前来说是资本密集型行业。FDI流向的这些行业,生产所需的大量资源正是非洲国家相对稀缺的资源,比如人力、技术和资本,与非洲国家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并不一致。由于制造业一般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能创造就业,而且能带来资本积累和技术,促进非洲的产业升级,保障非洲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外资如能更多地流向制造业,会对非洲经济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能对这一理论的正确性提供有力的证明。改革开放前,中国同非洲国家的情况相似,同样都是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地域辽阔,各个区域的发展并不平衡,甚至拥有相似的历史遭遇和发展背景。[53]改革开放后,中国在积极引进外资的同时,对矿产资源开发、交通道路建设、电力、水力、通信、金融等行业采取的是保护措施,外国投资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的制造行业,直到中国经济发展较为稳定,积累了一定的资本、人力、技术等要素后,才开始慢慢开放其他行业,适当引进外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保持着相当高且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非洲国家的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外资流向与本国比较优势相符合的产业,只有这样,外资才能真正地促进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发挥政府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转型中的作用

新结构经济学建议,“在资源丰富的国家,宜从资源商品收入中拿出适当比例用于人力资本投资、基础设施投资、社会资本投资,并对非资源部门的先行者进行补偿以促进结构转型”。人力资本匮乏、发展资金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是非洲经济发展道路上必须解决的问题。政府将适当比例财政收入投入这些方面,尽力扫清这些障碍,必将促进非洲经济的发展。同时,对非资源部门先行者由于信息外部性受到的损失进行补偿,鼓励非资源部门的创新,能有效地促进产业合理升级。林毅夫特别提道:“非洲国家有效的政府财政措施应该是将财政收入中相当大的比例投资于能够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和结构变迁的国内或地区性项目,比如那些刺激新制造业发展、使产业多样化、提供就业,以及使得产业升级的潜力有所提升的项目。”非洲政府投资这些“潜力”产业,不仅可以缓解就业问题,充分利用本国劳动力充足的优势,符合比较优势的原则,并且能够缓解非洲国家单一经济结构的问题,促进产业升级,完善本国经济结构。

财政收入投入研发(R&D),并运用财政政策等手段鼓励私人部门进行创新和研发工作,是东亚国家迅速发展的一大助力。对R&D的投入有助于本国经济发展、结构优化及产业多样化的发展。表1-3分别选取了典型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同非洲作比较,比较它们对R&D投入占GDP的百分比。从表中可以看出,非洲的R&D投入量,不论是从占本国GDP的比重,还是绝对值上,都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对R&D投入的重视,是欧洲、北美率先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也是东亚国家完成产业升级、进入工业化,并且经济保持活力的重要因素。亚洲的R&D投入占GDP的比重虽然略低于欧洲,但占世界总投入量的比重却是最高的,也就是绝对值在世界范围内是最高的。因此,非洲国家在将财政收入投资于基础建设的同时,要用财政政策的手段弥补先行企业,投资“潜力”产业,鼓励企业创新,以促进国家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表1-3 R&D投入占GDP的比重及占世界R&D总投入的比重(2011年)

(四)发展地方性中小银行,服务非洲企业成长

UNCTAD在2013年的《非洲经济发展报告》中指出,缺乏有效的融资是制约非洲企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一方面,在非洲,只有23%的企业可以获得贷款,而非洲之外的发展中国家获得贷款的企业百分比平均为46%;另一方面,非洲国家的贷款利率普遍较高。例如,2012年,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的贷款利率为26.2%,刚果(金)为28.4%,乌干达为26.3%,马拉维为32.3%,马达加斯加甚至达到了60%,而同期中国的年贷款利率仅为6%。非洲的大部分银行主要将目标客户锁定在大企业上是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54]银行体系不发达,造成中小企业融资相当困难,使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缺乏竞争力,制约非洲企业的做大、做强,最终阻碍非洲经济的自主发展。新结构经济学指出:“收入较低的国家不应复制发达工业化国家的金融结构,而应将地区性的中小银行作为其金融系统的基础,以使得农业、工业和服务性的中小企业能够获得足够的金融服务。”[55]

(五)加大人力资本投入、适应产业升级的需要

非洲国家人力资源的匮乏已经成为阻碍非洲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新结构经济学中提出:“人力资本的提升必须与物质资本的积累和产业升级齐头并进”,并且“一套精心设计的人力资本开发政策应该是一个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非洲各国应该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情况,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计划,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同时,人力资本的发展也要与经济建设相适应。东亚国家和地区在发展多元化教育的同时,重点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的生产技能,保证其经济发展战略的顺利进行。因此,非洲国家在重视一般教育的同时,也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等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适、符合本国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类型。

总之,非洲经济在进入21世纪后有了较为稳定的发展,但是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仍然存在许多缺陷,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还存在人力资本问题、资本形成问题、基础设施问题以及农业问题等诸多障碍需要解决。新结构经济学为顺利解决这些问题,促进非洲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系统的、科学的方案,对非洲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按照新结构经济学的核心思想,为有效促进经济转型,非洲国家在贸易发展上应遵循资源禀赋发展比较优势产业并逐步将产业动态升级;在引进外资方面,应引导外资流向符合本国“比较优势”的产业,大力发展制造业;在政府财政政策方面,可在加大对基础设施等投资的同时,投资“潜力”产业,对创新企业给予鼓励;在金融发展上,发展中小银行,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创造机会;在人力资本发展方面,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制定符合本国经济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本发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