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曾经的“高原孤岛”
墨脱地势险峻,地理位置极端闭塞,它的北面有南迦巴瓦峰和多雄拉山,东部有金竹拉山,中部有呷龙拉山,西部有遂拉山等同藏区隔开,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峡谷谷地,是我国少有的典型垂直地带性区域。因此,墨脱素有“高原孤岛”之称,以道路险峻而闻名于世,一直以来与外界几乎处于半隔绝状态。
一 墨脱的人口与民族
墨脱县位于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下游,与林芝、米林、波密、察隅接壤,总面积3.4万平方公里,边境线长262.5公里;全县地势北高南低,从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下降到海拔200米的巴昔卡,平均海拔1200米。全县下辖7乡1镇(包括达木珞巴民族乡)46个行政村,其中,上3乡包括甘登乡、加热萨乡、帮辛乡;下3乡(镇)包括背崩乡、德兴乡、墨脱镇;金珠地区包括格当乡、达木珞巴民族乡。截至2016年8月,还有加热萨和甘登两个乡的共计21个行政村不通公路,加热萨乡和甘登乡也因此成为我国最后不通公路的两个乡。2017年年底,投资5.5亿元全长80公里的公路终于修通。
墨脱县境内主要民族为门巴族、珞巴族,还有部分藏族、汉族以及回族、苗族、满族、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1976年时,墨脱县人口6248人,2003年墨脱县人口10067人,二十七年增加了62%,是全国人口最少的县之一,其中门巴族占73%,其余是珞巴族和藏族。[5]截至2015年年底,全县总人口13936人,农村人口10684人,城镇人口3252人。据墨脱县统计局对墨脱农牧民人口民族构成的统计(城镇居民未纳入),目前门巴族8045人,占总人口的57.73%;珞巴族1587人,占总人口的11.39%;藏族1008人,占总人口的7.23%;汉族44人,占总人口的0.32%。各乡镇的民族人口分布见表1-1。
表1-1 墨脱县各乡镇乡村人口数及民族分布
续表
在西藏境内的珞巴族、门巴族与藏族呈大杂居、小聚居状态的分布格局。珞巴族和门巴族作为西藏人口较少民族,同时又是跨境民族,但由于历史原因,在我国实际控制线内,呈现出人口数量少、居住偏远和较为分散的特点。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门巴族和珞巴族社会发展缓慢,社会生产力一直处于十分低下的水平,人口增长也极为缓慢。人口问题始终是这两个民族社会发展中的头等大事。
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实际控制线内的门巴族人口是6248人。到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门巴族人口已增长为7475人,8年人口增长19.6%。其中,上珞渝的墨脱县有6064人,约占总人口的81%。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我国实际控制线内的门巴族人口数量已达8923人,仍是我国人口不足万人的7个少数民族之一,其中墨脱县有6905人。经过10年的发展,到了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门巴族人口达到10561人,首次突破万人大关,成为这个曾经弱小民族历史发展上的一件大事。
珞巴族更是少数民族中的少数,经常被称为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目前,在我国实际控制区内的珞巴族人口不足4000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珞巴族为3000多人,男性人口数多于女性,人口性别比为100:20。与10年前的“四普”相比,珞巴族人口增加了0.06万人,增长率为27.69%,平均年增长率2.37%。根据2010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珞巴族有3682人,约占西藏总人口的0.15%,主要集中居住在边境地区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墨脱县的达木珞巴族民族乡和隆子县斗玉珞巴民族乡,其他一些珞巴族则散居或者与其他民族混合居住。
由于历史、自然等诸多因素影响,珞巴族和门巴族居住区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发展不全面、不平衡的问题更加凸显。根据1999—2000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的我国人口较少民族调查显示,门巴族、珞巴族绝大部分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远远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虽然改革开放后各项事业有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但是与西藏其他地方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是西藏乃至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加快当地经济文化发展,逐步实现西藏各民族的共同富裕和繁荣,对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 猴子攀爬的小道
说起墨脱,就不能不提到它的交通。生活在墨脱的珞巴族和门巴族散居雅鲁藏布江两岸,不仅对外联系和交往极为困难,就是各村寨之间的联通也不容易。出门就爬山下坡,遇水则靠溜索和藤网桥。到墨脱必须利用夏季大雪封山前翻越地势陡峭、险象环生的大山,下山后要经过险要的深山峡谷、穿越藤蔓交织、幽暗泥泞的茂密的原始森林以及众多激流汹涌的河流。同时,还要防备多种毒虫和蚂蟥的叮咬以及野兽的袭击。当地人用这样的顺口溜来形容路程,“一山见四季,十里不同天,声音听得见,走路要半天”。
墨脱是高山峡谷地区,所谓的“路”几乎都是崎岖难行、直上直下的“猴子路”。当地人就是凭借“猴子路”、溜索和藤网桥打通了与外界的联系,一切生活必需品都靠背夫的双肩背出背进。“猴子路”就是居住在大峡谷中门珞民族的生命线。每年10月到下一年的3月是大雪封山期,4月当春天的阳光洒满山坡的时候,人力背夫们便开始长途跋涉。背夫们的必备工具是藤筐、筐上的背带和“丁”字形手杖,这三样工具一个都不能少。藤筐是收获粮食和外出交换时的背运工具。外出交换,路途遥远,负重一般都在一百斤以上;背带也用藤条编织,带有菱形花纹,一根背带宽约5厘米,长约130厘米;“丁”字形手杖长约80厘米,多用天然树枝砍制而成,也有的用一根带杈的木棍,于手握处钉一木条作扶手制成。为了保持身体平衡,便于爬山越岭,背夫们采用头背式。藤筐通过背带挂在人的前脑门部位,双肩只起着辅助作用。这样在身体向前移动时,藤筐就能紧紧贴在背上,不至于向两旁摆动。这对爬越陡峭山岭时,防止翻身落崖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常年头背式的负载,门珞民族男子的前脑颅骨下陷,形成一道明显的沟痕。行走时,右手扶杖拄地,可以减轻身体负重,尤其是下坡时,还可以稳住身体。手杖还有另一用途,当负重者在攀登陡峭的山路或途中劳累时想小憩,可将手杖置于藤筐底部作支撑,无须弯腰卸载就能得到休息。就是这样世代靠这些简陋的运输工具负重攀缘于绝壁险道之上,攀山背运也就成为墨脱珞巴族和门巴族的基本生存技能。
据史料记载,清末从喜马拉雅山北坡工布地区越过多雄拉山口有一条通向墨脱宗境内的马行道,驮马勉强可以到达雅鲁藏布江边,因江水阻隔,马不能过江。到西藏和平解放前,这条马行道因年久失修,只有人可以勉强通过。在未修栈道之前,人们需要绕道爬越陡峭的山崖,走一条只有猴子才能攀缘的险峻无比的“猴子路”,整个过程是不断地上山下山、上坡下坡。有的路段路面仅20—40厘米,这条“猴子路”要走一天多的时间,在漫长的岁月里不知吞噬了多少背工的生命。路窄的地方两人相遇,往往需要将背运的物资取下放于地上交换,然后两人分别从物品上跨过,方能继续前行。所以,在墨脱没有使用扁担的挑夫,只有背夫。在山口的危险地段,当地人每过一次,都按照藏传佛教的习俗,或放石头,或挂经幡,祈求平安越过山口。由于世代的积累,有些地段的石头已经垒起一米多高。如果是远距离运输,运输任务又重,那么青壮年男女都要参加,仅仅靠男子是无法承担的。
20世纪60年代,为了打通天堑,改善交通条件,在墨脱各族人民的配合下,驻地部队用炸药、钢钎铁锤,用汗水、鲜血和生命硬是在半山腰的悬崖峭壁上削壁三尺,开凿修建了从山脚至山腰长达几公里的栈道,又称“一线天”。但栈道仍凶险无比,宽度约一米,左侧是崖壁,右侧是深谷,深不见底,谷底是咆哮的多雄拉河。头上是悬挂在崖壁上的巨石,摇摇欲坠。路面用石块铺就或凿石成梯,由于多雨潮湿,行人稀少,石块和石级上长有苔藓,尤其是路的外侧,路面很滑。如果不小心脚踩虚或滑倒掉入山谷,绝无生还的可能。从进口处望过去,这一险道就像一只猛虎张开巨口,狰狞恐怖,被人们形象地称为“老虎嘴”,令人无不谈“虎”色变。
墨脱人出行还必须经过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上的条条溜索桥和座座藤网桥。溜索是在河谷两岸拉起的一根粗藤,人悬挂在上面攀缘过去。两手两脚攀附绳索,背朝江水脸朝天,从绳索的一端滑向另一端,有的时候还要背着重物。不论春耕、夏锄、秋收还是冬藏,都滑行于两岸之间,如履平地。过藤网桥时,手扶着两股藤索前进,桥身剧烈晃动,桥下江水奔腾咆哮,令人心惊胆战。藤索经日晒雨淋,逐渐失去韧性,一般半年就要更换,否则会发生危险。过去因藤绳断裂,跌入江中的惨剧时有发生。
在墨脱建桥,仅建桥的材料要运进墨脱就极为困难。由于道路险峻,架桥的钢索无法驮运,全靠人力运输。钢索很长,又不能截断,因此一根钢索得由许多人运,每人肩上扛两三圈,往往数十人一组运送一根。前后连在一起。在行进中,常常是一人跌倒把前后数人绊倒,行程十分缓慢。当到达目的地时,许多人已是遍体鳞伤,至于在途中风餐露宿、风吹雨打、受蚂蟥毒蚊的叮咬,就更不用述说了。在墨脱境内的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上,共架设了13座钢索大桥,以“解放大桥”建得最早和规模最大。这座吊桥建于1965年2月,由8根长达200多米的主钢索横空搭建,可同时承载一百匹马过江。修建“解放大桥”的钢索,由50名战士为一组运送,扛绳的队伍排成长长的一串,大家要统一行动,互相拖拽着一步步往前挪动。他们需要翻越大山、跨深涧、穿密林、战蛇蟒,在险恶的“猴子路”上行走五六天才能到达目的地。钢索经过千辛万苦、千难万险运抵雅鲁藏布江边后,长达250米的钢索怎样牵引到对岸又成为一道难题。战士们架起了一门60迫击炮,将弹头引信摘去用以牵引钢索,凭着过硬的军事本领,用炮弹将8根主钢索准确地送到了江对岸。可以说,这是墨脱人创造的建桥史上的又一个奇迹,这终结了生活在墨脱的门巴族和珞巴族等民族长期靠溜索藤桥过江的历史。
随着墨脱交通条件的改善,许多藤网桥已经被钢索吊桥取代,有的则因年久失修而废弃不用。到1986年时,雅鲁藏布江上仅存一座通往德兴区的藤网桥。现在,墨脱的交通条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观,人力背运的环境有所改善。随着人行道、马行道的不断建设,方便了出行,安全系数得到提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出墨脱县东线的波—墨公路路段,先后出现了政府设立的招待所和个人开办的客栈,满足过往人员的基本需要。2013年10月31日,由波密县扎木镇通往墨脱县的公路正式通车。扎墨公路的开通,使千百年来作为“高原孤岛”和“中国唯一不通公路县”墨脱的封闭历史宣告终结。
随着扎墨公路的通车,带动了墨脱县乡村公路建设的步伐。截至2016年年底,墨脱县公路共有25条,约336.23公里。全县乡镇公路通达率为75%,通畅率为25%;行政村公路通达率为65%,通畅率为6.5%。除加热萨乡和甘登乡(我国最后不通公路的两个乡)不通公路外,其余6个乡镇均通达。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曾经的“高原孤岛”和“隐秘的莲花”,正日益揭开其神秘的面纱。2018年之后,墨脱实现所有乡镇和建制村通公路,也成为西藏以至全国实现“村村通”的标志。
[1]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二:《珞巴族简史》,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2] 李坚尚、刘芳贤:《珞巴族的社会和文化》,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11页。
[3] 《西藏文化报》1997年5月20日刊登的文章中有这样的评价:“1964年、1965年国务院分别批准了门巴族、珞巴族为两个单独的民族,在这点上,冀文正功不可没。”
[4] 西藏大部分地区的民主改革是1959年开始,但墨脱县情况比较特殊,于“文化大革命”期间的1967年1月开始试点,分三批进行,于1968年6月完成。
[5] 张江华、揣振宇、陈景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考察记》,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