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富春宫中,遍布白花白幔,一片哀声。
吴太夫人一身黑色素装,对面坐着全身纯白身带重孝的上官氏和大乔。
“伯符仙去,未传位于绍儿,是为江东基业念。仲谋虽然年轻,却识人善认。性格沉稳更优于伯符。日后必然待你们母子和伯符一样。”
上官夫人脸上并无眼泪,沉静无比:“母亲,我和阿碧对将军遗嘱绝无异议。只是伯符嘱托张子布辅政仲谋,嘱其云:“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这怕是不妥。张子布固然老成持重,谁又能知他的部属如何想法?”
吴太夫人点头:”你说的有道理,可有何策略?”
上官夫人看了一眼大乔:”阿碧,你去侧殿看看绍儿,我隐约听见哭声。”
待大乔离去,上官夫人才接着说:”母亲,此地只有我们母媳二人。孩儿有话密禀”
“讲吧,此地绝无外人”
“孩儿照料伯符一日一夜,傍晚留下遗诏给张子布。然张长史离开,子夜之后,伯符有回光之兆,握住臣妾之手,细细嘱托,臣妾不敢隐瞒,在此一并禀报。”
“你说”
“伯符的“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并非说给子布的。是遥遥说给他的总角之交,骨肉之分周公瑾的。公瑾远在巴丘,事急,他不能告诉子布可让公瑾自取其业。因伯符深知程普一干人嫉妒公瑾,如果子布说出公瑾可取代仲谋,必然给程公借口,程普此人为良将,却非良帅,不识大体。若他公然以犯上之罪讨伐公瑾,自相残杀,则东吴大业必夭折。其次,张子布乃一文士,绝不可能危及仲谋之位。再次,江东本地士族和孙家有仇怨,陆,顾,张,朱四大姓中不乏青年英杰以驱逐孙氏为己任。还有,山越匪寇和江东士族也时有勾兑,如群起纷乱,则东吴大业亦危殆。伯符临终遗言,请母亲出面,极速召回周公瑾,以定大局。”
吴太夫人点头:“原来如此,我一直奇怪为何策儿只字未留给公瑾。”
“母亲,伯符信任公瑾如同他自己。只是孩儿不似伯符那样心大。如所言谬误,望母亲宽恕。”
“但说无妨”
“母亲,公瑾军中威望极高,伯符在,他固然甘为兄弟良臣。今伯符仙去,仲谋年轻又性格犹疑,公瑾于公,为保江东百姓安宁,于私,他功勋威望,文韬武略,家世人品为一诸侯绰绰有余。他难道会为和伯符的一念旧情就恪守君臣之道,干做辅臣?更何况阿碧本是公瑾心仪之人。。。却委身侍伯符。。虽公瑾从未异议,难免不心生芥蒂。。。还有,伯符说他不召回公瑾是因为他镇守前线,若一撤离,刘表和黄祖必然夺回江夏,反攻江东。母亲,因为这几个因由,孩儿还请母亲对召回公瑾一事三思。”
吴太夫人沉吟片刻,点头道:“我知道了,除非万不得已,暂时不召回周瑜”她接着吩咐:“宣张昭及大将董袭来见“
上官夫人隐入了后殿。
只有吴太夫人一人端坐在富春殿。
张昭和董袭身着重孝。两人伏拜在地。
吴太夫人叹了口气:”仲谋年轻,本以为可以跟从伯符开创一片基业。谁知突逢巨变,他没有经验。如今北有曹操,南有蛮夷,内有山越,西有刘表,江东是否可保?”
董袭叩首回道:“江东有大山大川,长江天险可以凭固,讨逆将军贤明,百姓感恩德。讨虏将军承袭基业,我等上下齐心听令效力,张大人秉政掌管大事,我董袭等人做为爪牙,此乃地利人和,绝无可忧!”
一席话说得张昭面含笑意,频频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