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的传统节日
两千年前的春节什么样?春节的传说,另有深意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
在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诸多节日中,如果要选择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一个,那无疑是春节了。春节自古有百节之首的说法,但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这个做法的历史却是不长。在中国古代,农历的正月初一一般有元旦、正旦、元日等称呼。一直到“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为了迎合当时世界的形势,也宣布中国采用公历,于是元旦这个称呼就被指派给了公历的一月一日,然后又造了“春节”这个词,用来称呼原来农历的正月初一。当然春节这个词在古代也是有的,不过古人一般用这个词指代立春,也有的是指整个春季。不管名字叫什么,农历正月初一,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还是有着悠久的历史的。在漫长的岁月中,关于春节也产生了大量的传说故事。这些传说故事,在今天看来或许荒诞不经,但其实也是保留着先民们大量的情感记忆的。它们就仿佛一封来自久远过去的信件,记载着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的先民们曾如此这般地生活过。
回到汉代过春节
关于春节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先民们在观察自然的过程中,逐步地产生了原始的时间观念。先民们发现周围的自然物候的变化是有一定的周期性的,什么时间出现什么现象有一定的规律,于是就产生了早期的岁时的概念。一岁的结束到新一岁的开始,这个转换的时间节点,无疑有着特殊的意义,需要有特别的仪式来进行表达,这应该就是所谓的“过年”的滥觞了。
后来随着先民们的社会组织结构越来越复杂,有了国家以及相应的政治制度,所谓岁首这个问题,逐渐地就不再只是一个自然现象的问题,而是加入了大量的政治意味。从夏商周三代开始,每次改朝换代都要改元易服、重置岁首:夏历是以农历一月为岁首,之后每个朝代都提前一个月,殷商是十二月,周是十一月,到秦便成了十月。这些朝代在各自的岁首时节,当然也是有相应的纪念仪式的,但时间其实并不固定。刘邦建立西汉以后,并没有及时地去改元,一直到汉武帝时期令落下闳等人修订了《太初历》,才决定重新把岁首定在农历一月一日,并且一直持续到今天。所以严格来说,今天作为传统节日的春节,是从汉代开始的。
在汉代,春节有正旦、正日、元日等不同的称呼。汉代的官方非常重视春节,有许多的大型活动,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傩戏与驱邪
春节是新的一年的开始,在这个新旧交替的关键时刻,从官方到民间都有一些驱邪的活动,希望把坏运气留在旧岁,在新的一年里能有好运气到来。汉代的官方会在春节前的腊日,举办大型傩戏,以求驱除疫病。傩戏的场面非常盛大,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当时的傩戏要用120名穿皂服的少年,手持大鼗(táo,即拨浪鼓);有戴面具、披熊皮的方相(即由人扮演的驱疫辟邪的神),也有人扮作各类异兽,最后由骑兵驱赶代表疫病的造像并将它们扔到洛水里烧掉。总之场面非常隆重。
这种大傩戏是古代一种重要的祈福祭祀典礼,从商周时期一直延续到后世。至今在我国民间的一些地方还有留存,逢年过节还会有表演,已经是一个重要的非遗保护项目了。
•大朝会
春节是新年的开始,在古人的观念里,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当然是要好好地庆祝的,所以类似“贺新年”性质的节日集会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尤其是汉武帝实行太初历以后,春节正式和冬至分割开来,成了一个独立的节日之后,庆祝活动就更加隆重了。
汉代春节当天,汉庭要举行大型的朝会活动,称为“正旦大会”,文武百官都要在朝会上向天子贺礼。正旦大会的地点,在东汉时是洛阳城的德阳殿,大概的流程是这样的:首先,公卿百官和外国使节依次上殿为皇帝拜贺,而后地方郡国的上计吏上殿拜贺,并呈上过去一年地方上的收支文书。可见这正旦大会也不完全是典礼,还有一点政事的味道在里面。然后,作为对文武百官贺礼的答谢,皇帝在朝拜之后往往会赐予酒宴。据文献记载,宴会“作九宾彻乐。舍利从西方来,戏于庭极,乃毕入殿前”“毕,化成黄龙,长八丈,出水游戏于庭”。“九宾彻乐”是当时的一种宫廷音乐,至于黄龙出水之类的画面,大致是形容当时的一些百戏杂技的表演,总之还是相当隆重的。仪式结束后,“谒者引公卿群臣以次拜,微行出,罢”。
整个正旦大会的礼仪规程还是非常严格的,向皇帝祝贺要按照官职高低有相应的顺序要求,甚至对官吏的仪容仪表都有严格要求。东汉后期著名的外戚梁冀就曾因为大朝会的时候仪容不整而被言官弹劾。
•民间的春节庆典
春节是汉代从官方到民间都非常重视的最重要的节日。如果说官方的春节庆典还有着一些政治宣示的目的,那么民间的春节庆祝活动无疑更加的单纯和直接:纪念过去一年的辛苦劳动,以及期待来年的美好生活。
祭门神是我国自远古时期就有的风俗习惯,而到了汉代,门神们更是有了自己的名字和比较固定的形象,其中神荼和郁垒是比较常见的两位。
神荼和郁垒的传说起源自上古时期,《山海经》上记载他们生长在一个大桃树上,看守着鬼门,用苇索抓捕害人的鬼怪,然后喂给老虎吃。这种传说演变到后来,人们用桃木做门,在上面贴上神荼和郁垒的画像,认为这样可以起到辟邪的作用。
汉代的时候,每到春节前一夜,人们就会祭祀门神,以求辟除灾厄。通常的做法是在门上贴老虎画像,在门两侧摆上画有神荼和郁垒形象的桃木牌,再在门梁上悬挂一条苇索,供门神抓鬼使用,时人称这种仪式为“悬苇”。
说到过年放爆竹,现在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为了吓走一种名为“年”的怪兽。实际上如果深究起来,关于这个“年兽”的形象,其实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以汉代来说,人们在春节这天一起床就要在院子里燃放爆竹,是为了吓走一种叫作“山臊”的鬼怪。在汉代的传说里,这种鬼怪住在西方的深山里,有三十几厘米高,人们被它碰到就会传染疫病。这种鬼怪有一个弱点,就是很害怕爆竹的声音,所以人们在春节的时候燃放爆竹,就是为了吓走这种鬼怪,其实也是一种对来年不生病的祈愿。
不过,说到燃放爆竹,可能多数现代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各种好看的烟花吧?然而,这种填充火药的烟花爆竹,在汉代应该是没有的。虽然火药是四大发明之一,春秋时期也有过一些疑似火药的记载,但现在大家一般承认的火药是八、九世纪左右发明的,汉代自然还没有。
那么汉代的爆竹是什么样子的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烧爆的竹子。当时的人们用火烧竹节,使其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以此来惊吓山臊。这真是名副其实的“爆竹”了。
相比于皇帝赐宴那种政治仪式,汉代民间在春节时的宴饮就有了真正的辞旧迎新的欢快味道。这种宴饮一般是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从春节头天晚上开始,然后守岁到第二天。这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年夜饭、过除夕等习俗的早期形式。汉代在这方面还有个有意思的做法,那就是除夕夜的年夜饭不能都吃光,要留一点剩饭,在春节早上起来要把剩饭撒到大街上,取一个辞旧迎新的彩头。这在当时叫作“留宿岁饭”,其实还是挺有仪式感的。
既然是家族的聚餐,那自然少不了喝酒。不过古代的饮酒,尤其是这种年节时的饮酒是礼仪的一种,和在电视剧里看到的那种大碗喝酒可不一样,是有着比较严格的规矩的。这些规矩集中体现在敬酒的次序上。春节当日,由家族的族长带领全族祭祀先人,即行饮酒礼:从年龄最小的族人开始依次向族中长辈敬酒祝寿,敬完之后再从年龄最小的开始饮酒。前者表示小辈对长辈的尊重,后者则寓意年幼者长一岁,年老者失一岁。
汉代春节时饮的酒,和平时也有所不同,称为椒柏酒,实际上是分别由椒和柏酿成的两种酒。“椒”是一种香草,汉人喜其性温、气香、多子的特点,制成椒酒供新春祝颂。柏是长青之树,古人将之视为长寿的象征,于是用柏叶酿酒,用于新年祝寿。此外,汉代民间的春节习俗中,还保留了一些原始巫术的痕迹,比如要饮用桃汤、屠苏酒等具有驱邪防疫功效的“饮料”。
汉代从官方到民间都非常重视春节,而从汉代到现在的两千多年间,春节的基本框架一直相对稳定,但在一些节俗的细节上出现了一些变化。比如我们在汉代的春节习俗中,还能看到一些比较肃穆的原始巫术的痕迹,比如官方的大傩戏,就有比较重的原始祭祀的影子。但从魏晋到隋唐,傩戏的形式虽然还在,但具体的气氛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巫术的痕迹慢慢消退,民众狂欢的味道越来越浓。
随着古代社会商品经济的逐渐发展,商业、货币等元素也逐渐影响着春节的习俗。像我们今天小朋友最喜欢的压岁钱,最早在汉代的时候叫作“压胜钱”。“压胜”是一种原始的巫术。压岁钱也不是真的钱,而是做成钱的形状的一种辟邪物。而到了明清时期,民间已经习惯用真的铜钱来做压岁钱了,拿着压岁钱买糖果和鞭炮也成了小孩子过年最期待的事情。而除了这些传统习俗之外,春节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传说。这些传说的内容或许看似荒诞不经,但其实内涵也是非常丰富的。
关于春节,那些常见的民间传说
关于春节的民间传说实在是太多了,可以说每一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春节故事。但如果我们仔细梳理这些传说就会发现,还是有一些故事是在全国各地普遍流传的。虽然这些故事在文本细节上可能有差异,但大致的框架还是差不多的。笔者从《中国民间故事集成》里面选择了几个,大家可以看看是不是似曾相识呢?
第一个是关于过年的,这应该是流传最广的一个故事。传说年是一种吃人的怪兽,但这种怪兽特别害怕红色,也害怕响声,同时又特别忌讳人说它胆小。因此人们在过年的时候,会贴各种红色的纸,还会放鞭炮,都是为了对付这个怪兽。
第二个是关于压岁钱的传说。传说有一种叫祟的妖怪,红眉绿眼,比鬼还鬼。这种妖怪专门在腊月三十的晚上出来残害小孩。于是人们就用红纸包十个铜钱放在小孩的枕头边上,祟拿了钱就不伤害孩子了。
第三个是著名的门神的传说。关于门神,前面说过神荼郁垒的版本,但其实历史上门神的版本很多,比如到了唐宋时期又有了秦琼和尉迟恭版的门神,当然也有相应的民间传说产生。秦琼和尉迟恭都是李世民的大将,这个传说说的也是秦琼和尉迟恭守护李世民的故事。说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弑兄上位,一直害怕兄弟们的鬼魂回来找他,晚上经常失眠。后来秦琼和尉迟恭听说这个事之后,就主动晚上来寝宫门口守着。这两人都是初唐的名将,身上血气很重,鬼怪们就不敢来了。不过唐太宗体恤下属,不忍心让他们日夜站岗,就命画师画了二人的画像挂在寝宫门口,由此产生了贴门神画的习俗。
第四个是关于过年贴福字的习俗,流传比较广的故事是和朱元璋有关。传说有一次过年,朱元璋要杀一户门上贴了福字的人,然后马皇后心善,就偷偷地传话让所有居民家里都贴上福字。这样领了皇命的刽子手就无法发现要杀的到底是哪家人,最后事情只能作罢。后来人们为了感念马皇后的恩德,就在过年的时候家家门上贴福字了。
第五个是关于社火的习俗。传说是因为古代的一场大瘟疫,百官受到土地神的指点,组织民众敲锣打鼓走家串户,最终战胜了瘟疫。延续至今,在春节期间有些地方会有社火仪式,人们组成队伍敲锣打鼓,祈求来年无灾无病。
所有这些传说,在今天的人看来似乎有些原始和荒唐。但如果我们追溯这些传说的起源,实际上可以看出先民们的许多观念和意识。我们为什么要过年?以及为什么春节会成为百节之首?这些传说故事里,其实包含着古代先民们的答案。
•春节关乎生死
生存和繁衍,这是任何物种最根本的两大需求,人类自然也不例外。从关于春节的各种传说故事里面,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先民们对生存的强烈追求。比如年兽,甚至压岁都出现了吃人的怪兽;在社火的传说中,也留存着先民们的瘟疫记忆。这些实际上都是先民们对死亡的一种恐惧意象。
但是,面对生死间的恐怖,我们的先民并没有瑟瑟发抖,而是积极地采取了他们能够想到的办法。诚然,这些办法在我们今天的人看来是那么原始,甚至是愚昧的,但这并不能掩盖他们在当时的认知条件下,积极求存迸发出的生命的力量!
•特殊的大年三十
在诸多的春节传说中,都出现了一个共同的时间节点,那就是大年三十。年兽也好,小妖祟也罢,都是大年三十出来吃人,连门神也是要在年三十贴上。这种共性显然不是单纯的巧合。对先民们来说,年三十这一天,是有着特殊的意义的。
在远古的洪荒时代,人们过着寒暑不知年的日子。在漫长的时光中,先民们逐渐地形成了对时间的认识,有了对时间计量的方法,也就是岁时观念和相应的历法。在先民们生活的那个年代,冬季无疑是非常难熬的,天寒地冻,食物稀少。而年三十这一天,正是“月穷岁尽之日”,也就是最难熬的时候。过了这一天就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日子就要好起来了。
可以说年三十这一天,在先民的观念里就像是黎明之前最黑暗的时刻。咱们今天把过年当作是一个纯粹的喜庆的日子,可实际上对我们的先民来说,这一天的意义可能完全不同。
•春节关乎善恶
在各种关于春节的传说故事中,渗透了先民们朴素的善恶观念。我们能看到,几乎所有传说中都存在着朴素的善恶二元对立:孩子是善的,怪兽是恶的;门神是善的,妖魔是恶的;救人的皇后是善的,杀人的皇帝是恶的;等等。而故事的结局,总是惩恶扬善。这样的故事套路,看起来似乎有些“幼稚”,但其实这也是先民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和期许!
除了期许,我们的先民其实也曾勇敢地把这种追求付诸实践。比如在社火的传说中,虽然借助了神灵的力量(土地公),有着文武百官的领导,但每一个普通的先民也都参与到了驱逐瘟疫的过程当中。谁能说这不是一种勇气呢?
•春节关乎家人和集体
在关于社火的传说故事中,纵然有着神灵的帮助、百官的领导,但村民们最终也是“组成队伍祛灾攘瘟,求吉祥平安”;而在与年兽的各种“斗争”中,我们在故事里看到的几乎也都是村民们集体出动。所有的争取,所有的抗争活动,都是以集体的形式,通过集体的力量来完成的。这样一种“集体主义”的故事情节明显不是偶然。因为在个体的生存能力极为有限的环境下,先民们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下来。尽管这集体的形式,从一个山洞到一个部落,再到一个家族以致邻里乡党,其范围在不断地扩展,但精神的内核并没有变化。
这样一种群体意识,其实也反映在春节的很多习俗中,比如说拜年。在整个古代社会,拜年实际上都是采取“团拜”的形式。不论是官方皇帝与大臣们的“大朝会”,还是民间亲族之间的拜年活动,实际上都有着强化集体意识的作用。即便是到了今天,随着人们活动空间的不断扩展,血缘地缘的羁绊在不断弱化,每到春节,人们依然会尽可能地回到家人的身边。团圆,依然是春节固有的文化习俗,亲族和睦也依然是绝大多数中国人不变的向往。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不同区域、不同民族都有各自的风土人情。然而,春节却是我们绝大多数民族、地区都有的共同节日。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各种春节的传说故事,与春节这个节日一起,跨越了时间,跨越了空间,甚至跨越了民族,延续几千年而经久不息。
我们经常说“爱国”,说“民族情感”,但实际上国家也好民族也罢,不能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所有的情感,都是要有具体的事物作为附丽的基础的。而春节这样一个节日,以及流传下来的这些传说故事,让几乎所有中国人,在每年的同一时间开展着同样的活动,共享着同样的记忆。数千年的循环往复,才构成了我们今天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文化基础。
春节的传说故事,早已不再是简单的故事,而是承载着祖先的记忆。当我们隔着数千载的时光,阅读祖先们的来信时,不妨说一声:“你说,我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