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真正懂事——“不压抑自己”和“听父母的话”可以兼得
Q家长提问:我家女儿从小就比较听话、乖巧,基本上家里人不让做的事情从来不碰。她经常受到其他父母的夸奖,拿来给自己孩子做榜样。
我看到网上有很多人说,懂事的孩子都是不敢真实表达自己的,长大后心理问题很严重。这让我心里很纠结,请问是这样吗?
这位妈妈说的这个问题存在一定的争议性。确实有不少心理学界的人士发表了很多文章,表达这样的观点:孩子太懂事,未来很可能不幸福,人格会分裂。
在网上有一个问答:那些懂事的孩子,快乐吗?这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几千个回答里,绝大部分人认为是不快乐的,有很多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来印证这个观点。
他们给出的相同理由是,从小懂事的孩子都是压抑了真正的自己,迎合和取悦成人,活在他人安排的生活和世界里,背着懂事的枷锁,心灵受到束缚,不敢独立和抗争。
在这个问题上,笔者接触过大量的孩子和家庭,通过长期家庭教育的实践和广泛的调查后认为:家长是一定要教会孩子懂事的,因为孩子最终都要长大,进入社会;同时,懂事的重要前提是真实比看上去美好更可贵。
家长一定要真正地深刻了解和懂得自己的孩子,看见一个真实的孩子是优质家庭教育开启的基础。
一、区分“懂事”与“过分懂事”
孩子应该懂事还是顺应天性?不能简单地回答是或不是。看似矛盾的两个选择,实际上内在是统一的。父母的教育目标是什么?未来想培养出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对于作为个体的孩子来讲,什么样的方式最适合他,最有利于他进步和成长?
笔者曾经见过不少“懂事乖巧”到让人心疼的孩子,他们总是小心翼翼地看成人的脸色,即使自己心爱的玩具被妈妈强行送给了小伙伴,眼泪在眼睛中打转,也不敢表达不满。也曾见过更多“混世魔王”一样的儿童,社会上还有个特定称谓叫“熊孩子”,稍不如意就在公共场合撒泼打滚,号啕大哭,或者强行抢走别人的东西。成人聚餐时,有的孩子把餐桌上的转盘转得飞快,把喜欢吃的直接端到自己面前霸占。
那么,这两种孩子是不是也是大家生活中常见的呢?在笔者看来,教育方式都有一些问题,尤其是后者,父母更需要去反思自己的教育过程,以及警惕孩子长大之后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
因此,父母们需要教育孩子诚实、懂事,这样孩子未来可以很好地融入集体和社会,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也要避免矫枉过正,从小管得太多、太细,过于强势和控制,会扭曲孩子的个性发展,造成心理上的一些怯懦、退缩和压抑情绪。
二、判断懂事与过分懂事的标准
怎么去判断这个孩子是真的懂事,还是被家长强行要求懂事和讨好呢?下面有个“HIPA”标准,家长们可以用它在生活中判断一下:
H(happy):孩子是否经常表现出快乐及情绪稳定性。
懂事的孩子,因为能够真正去支持父母和他人,从而受到肯定,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力量。他们的内在放松自在,情绪是偏快乐和稳定的。而过分懂事的孩子,总是会表现出小心翼翼、有心事的样子,也会经常从乖孩子的隐忍状态一下子陷入负面情绪中,甚至崩溃。
I(independence):孩子是否会有自己独立的态度和立场,不随意受他人影响而动摇。
懂事的孩子会体贴他人、为别人着想,同时对于事物愿意进行思考,有自己独立的态度、原则和立场,不会轻易受到别人影响。过分懂事的孩子很少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会直接或轻易放弃自己的想法,他们会根据情势变来变去,很不愿意做出需要承担结果的选择。
P(popular):人际关系的受欢迎程度如何。
真正懂事、有同理心、乐于助人的孩子在人群中是受欢迎的,有很多好朋友和稳定的伙伴关系。而过分懂事的孩子,在人群中往往是被忽略和边缘化的,随时揣摩别人的心思,经常处于紧张的状态,比较拘谨,交际圈比较小。
A(alike):人前与人后是否具有一致性。
懂事的孩子在父母、老师面前及成人不在场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言行举止、情绪状态都是相对一致、稳定的。因为这样的品格是从内在发展出来的,不会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也不会因特定的对象而变化。
过分懂事的孩子,目光总是追随着自己所要讨好的控制者和对象。当对象转变之后,内在的压抑就会表现出截然相反的行为和心理。比如,一个在老师面前非常听话、乖巧的孩子,可能对待同学时会非常无理和苛责;一个在外面人见人夸的女孩子,可能回到家中在没人时虐待自己的宠物。
三、过分懂事的心理成因
那些过分懂事的孩子,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们现在的样子?又该怎么避免呢?
1.孩子的安全感可能不足
安全感不足往往可以追溯到幼儿期和婴儿期。例如,母亲陪伴和照顾时间不够、从小对孩子高要求、过分强调规则和细节、父母的情绪化等都是诱因。
安全感不足的孩子往往不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无条件的爱,他们潜意识里会对“父母是爱自己的”这个信念产生动摇和怀疑,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不停地去验证和试探。他们接收到的信息更多是“我乖,我听话,爸爸妈妈才是爱我的;不乖、不听话的我是不值得爱的”。
因此,孩子为了争取到有利于自己成长的环境,会本能地用各种各样的行为有意地发出一些信号,告诉爸爸妈妈“我是听话的,我会满足你们的要求和期待”,希望来换取成人的关注和爱。有些大人从小也会对幼儿说一些很激烈的话,比如:“你再不好好听话,我就不要你了!”“你再哭,让送快递的叔叔把你抱走!”
用恐吓而不是教育来校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
科学家发现,孩子处在压力的环境下,对周围的人和事会变得敏感多疑,不愿参加社交活动,安全感不足的这种心理压力会阻碍智力发展,影响学习成绩,最明显的影响是抑制求知欲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动力。
2.非正常亲子环境的孩子可能过分懂事
美国和新西兰心理专家的一项联合研究发现:父女关系会直接影响到女孩青春期发育,缺乏父爱以及父女关系紧张的女孩会表现出早熟。澳大利亚儿童研究项目“Growing Up in Australia”的报告指出,贫困家庭的儿童提前开始青春期的概率是正常和富裕家庭儿童的数倍。
当家庭生存环境存在一些问题时,孩子过早承担了压力和生活的担子,心理发展上趋于成人化,用期待快点长大换取更多的发展空间。
四、如何把握教养的分寸
首先请父母把自己的手举起来观察一下。每只手都有手心和手背,正如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优点,具有两面性甚至多面性。为何在日常父母们只能接受孩子好的一面,不能接受他们认为不好的一面呢?
手心和手背合起来才是一只正常的手,同时具有优点和缺点的人,才是一个真实的人的正常状态。
如果孩子在妈妈面前把妈妈可能不喜欢的那面深深地藏起,只敢展现需要的给妈妈看,那只能证明他在妈妈面前还不是真正的安全和诚实,还不是真正的开放和坦率。
一个真实的孩子比一个看上去美好的孩子更可贵!只有父母愿意深入了解和懂得一个孩子,接纳孩子真实的样子,无论美丑,不做评判和攻击,才能够知道孩子的障碍在哪里,他的渴望和需求在哪里。彼此之间的沟通才能真诚畅通、有效,父母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他。
最后补充几点小建议,父母不妨经常自我觉察一下:
1.是否愿意了解真实的孩子
父母是否愿意了解孩子的真实状态?花了多少精力和时间在孩子身上?
2.日常关注孩子的方式
父母是否细心?是否体谅?是否换位思考?用眼睛、思维、语言还是在用心去看孩子?
3.总结看见的方面
父母看到行为还是看到情绪,只看一面还是看到多面,优点还是缺点,内在还是外在?
4.允许冲突存在,接纳真实的孩子,鼓励其表达真实想法
父母能接纳完整的孩子,而不只是自己标准中的“好孩子”吗?
只要是孩子真实的表现和真实的想法,就应该被看见和得到尊重。然后,父母再和他一起去探讨想法或愿望,以及下一步有可能采取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