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1〕
干者并煎者,金疮,崩中〔2〕,霍乱〔3〕;止胎漏〔4〕。春初采,为干饼子,入生姜煎服,止泻痢。三月三日,可采作煎,甚治冷。若患冷气,取熟艾面裹作馄饨,可大如弹子许。
艾实:又治百恶气〔5〕,取其子,和干姜捣作末,蜜丸如梧子大,空心三十丸服,以饭三五匙压之〔6〕,日再服。其鬼神速走出,颇消一切冷气〔7〕。田野之人与此方相宜也。
又,产后泻血不止,取干艾叶半两炙熟,老生姜半两,浓煎汤,一服便止,妙。
【注释】
〔1〕艾叶: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t.的叶。古人常取其嫩叶与米面做成食品。干燥的叶可入药,有理气血、散寒湿、暖子宫、止血、安胎等功效。果实(艾实)亦入药,可理中散寒。
〔2〕崩中:中医病名。指不在月经期,忽然阴道大量出血,来势很急的一种妇科病症。
〔3〕霍乱:中医病名。以起病急,大吐大泻,烦闷不舒为特征。因“挥霍之间,便致缭乱”得名。相当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病,非后世西医所称的霍乱、副霍乱。
〔4〕胎漏:中医病名。指妊娠期阴道不时少量下血。中医认为系气血虚弱、肾虚、血热等原因引起病证。
〔5〕恶气:泛指可以引起疾病的外界因素,尤其是能引起传染病或中毒的凶险邪气。
〔6〕压:服用某些药物之后,常吃些饭食以预防药气上涌引起不适,称之为“压”。
〔7〕冷气:《证类本草》所引“食疗”原作“冷血”《嘉祐本草》引“孟诜”作“冷气”。考《药性论》有一相似单方云:“又捣末和干姜末为丸,一服三十丸,饭压。日再服。治一切冷气。”故取“冷气”为正。
【译文】
干艾叶或浓煎艾叶,都可治金疮、崩中、霍乱。能止胎漏。春初采叶,做成干饼子,加生姜一同煎服,可以止腹泻或痢疾。三月三日,采叶制成煎膏,对冷疾很有效。若患冷气[类疾病],可取舂捣得很细软的艾叶,用面裹做成馄饨,形状像弹子差不多大。
艾实可治多种恶气[引起的疾病]。取其果实,和干姜一起捣成细末,做成像梧桐子大小的蜜丸,空腹服用三十丸,然后立刻吃三五汤匙饭,压一压药气。一天服两次,可使[致病的]“贵神”很快排出体外,非常有助于消除一切冷气。农村的体力劳动者适合于使用这个方子。
又,产后不停地出血,量很多,可取干艾叶半两炒过,与半两老生姜一道煎成浓汤,吃一服就可以止血,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