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全球经济增长的历史趋势与特征分析
3.2.1 经济总量
表3-1列出了1971—2015年典型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由表3-1可以看出,1971年,金砖五国(除俄罗斯外)的GDP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并且,巴西、印度、中国、南非、德国、日本这六个国家的GDP加起来还没有美国的GDP高,这足以揭示“二战”后美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就金砖五国而言,1971年,巴西的GDP为0.50万亿美元,远高于印度的0.21万亿美元、中国的0.20万亿美元和南非的0.14万亿美元。1971年以后,各国的GDP都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尤其是中国。1972年,中国GDP实现了0.21万亿美元,超过印度。1993年,中国GDP实现1.18万亿美元,超过俄罗斯。1995年,中国GDP实现1.48万亿美元,超过巴西。2005年,中国GDP实现3.57万亿美元,超过德国。2009年,中国GDP实现5.51万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表3-1 1971—2015年典型国家的GDP(2010年不变价)
续表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发展指数(World Development Index,WDI)数据库。
从金砖国家的角度看,1989年,金砖国家的数据完整,五个国家GDP由高到低排名依次为俄罗斯(1.46万亿美元)、巴西(1.23万亿美元)、中国(0.80万亿美元)、印度(0.44万亿美元)和南非(0.22万亿美元)。1992年,巴西GDP实现1.21万亿美元,超过俄罗斯的1.15万亿美元。1993年,中国的GDP达到1.18万亿美元,超过俄罗斯,仅次于巴西。1995年,中国的GDP达到1.48万亿美元,超过巴西。2010年,印度的GDP达到1.66万亿美元,超过俄罗斯。2015年,印度与俄罗斯的GDP基本持平。
从发展趋势看,五个金砖国家的GDP发展趋势可以总结为如下四个特点:第一,自1995年以来,中国GDP遥遥领先于其他四个金砖国家,而且差距不断扩大;第二,巴西的发展速度在近10年内有些放缓,逐渐被中国赶超,被印度逼平;第三,俄罗斯曾经在1989年是金砖国家中GDP最大的国家,但却一直发展缓慢,近年来俄罗斯的GDP仅高于南非;第四,南非一直是五个国家中经济体量相对较小的国家。
表3-2列出了1971—2015年典型国家的GDP增速,由表3-2可以看出,除俄罗斯以外,其他四个金砖国家的平均增速都在2.5%以上,保持较高速度。按照年均增速由高到低的顺序,八个典型国家排序依次为:中国(9.20%)、印度(5.60%)、巴西(3.81%)、美国(2.83%)、日本(2.59%)、南非(2.52%)、德国(2.00%)、俄罗斯(0.73%)。
表3-2 1971—2015年典型国家的GDP增速(%)
续表
续表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发展指数(World Development Index,WDI)数据库。
巴西1971—1973年GDP增速分别是11.30%、12.05%、13.98%,随后的1974—1980年,虽然GDP增速没有超过10%,但始终呈现稳定的状态,经济增长速度十分惊人,这就是20世纪70年代的“巴西奇迹”。然而随后几年,巴西由于大量举借外债,追求赶超型高速经济,国民经济建设规模过大,外债偿还能力相对较弱,最终在20世纪80年代爆发了债务危机,经济停滞不前近十年,主要表现就是20世纪80年代巴西GDP增速出现了负值,经济增长波动加剧,频频陷入负增长的泥潭。例如,1981年GDP增速为-4.39%,1983年GDP增速为-3.41%,1988年GDP增速为-0.10%。20世纪90年代,巴西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消除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但改革虽然对通货膨胀起到了积极作用,却对促进经济增长没有发挥太大作用。这直接导致20世纪90年代巴西的经济增长缓慢,1990年GDP增速为-3.10%,1992年GDP增速为-0.47%,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2003年左右。2004年,巴西财政收支平衡,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GDP增速开始缓慢爬升,GDP增速达到5.76%。2007年GDP增速达到6.07%,2008年GDP增速达到5.09%,2010年GDP增速达到7.53%。不过,巴西的一些小企业缺乏信贷资金,贷款高利率,加上政府机构重叠设置造成程序混乱,这些成为巴西增加出口的重要障碍,也使得“巴西奇迹”没有重现。
俄罗斯20世纪90年代一直深陷负增长而无法自拔。1990年,俄罗斯GDP增速为-3.00%,1992年GDP增速跌到-14.53%,1994年GDP增速为-12.57%。直到1999年,俄罗斯的GDP才由负转正,提高至6.40%。随后十几年,俄罗斯的GDP保持了较为稳定的高速增长,尤其是2006—2007年,俄罗斯的GDP始终保持在8%以上的增速,但是2011年以后俄罗斯的GDP增速逐渐放缓。
尽管经历了多年的英国殖民统治,印度经济发展也正是殖民主义及世界迈向工业化和经济融合的结果。印度的经济政策倾向于保护主义,强调工业化和国家干预。1971—1980年,印度经济增长不算慢,但也呈现波动态势,且相对于同时期“亚洲四小龙”的高速增长,印度的GDP增速还是相对缓慢的,因而被讽刺为“印度式经济增长率”(Hindu Rate of Growth)。进入20世纪80年代,印度相继放宽投资限制,取消价格控制,降低企业赋税,这些直接促使印度长达几十年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增长。1980年印度GDP增速为6.74%,1988年GDP增速为9.63%,1995年GDP增速为7.57%,2005年GDP增速为9.28%,2010年GDP增速高达10.26%,2015年GDP增速为8.01%。正是这样高速稳定的经济增速,使印度成为继中国之后另一个可能超越日本的经济体。
中国的奇迹是世界公认的,从表3-2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GDP保持两位数增长主要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3—1988年,1983年中国GDP增速为10.84%,1984年进一步提高至15.14%,1985年略微下降,但也高达13.44%,1986—1988年,GDP增速有所回落,但除1986年以外,GDP增速始终保持在11%以上,而在同时期,其他国家的GDP增速最高不超过8%,这段时间GDP高速增长主要归功于改革开放的红利释放。第二个阶段是1992—1995年,1992年中国GDP增速再次回到两位数,为14.22%,1993—1995年的GDP增速分别为13.87%、13.05%和10.95%,这一阶段的经济高速增长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也为下一个阶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三个阶段是2003—2007年,这5年的GDP增速分别为10.04%、10.11%、11.40%、12.72%和14.23%,这一阶段,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共同加快,相互支撑,大面积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国范围展开,为中国又一个高速增长阶段创造了条件。尽管2010年以后,中国经济没有再次出现两位数的增长,但对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来说,每增长1个百分点,所带来的经济规模就已经是不容小觑的。
无论从经济体量还是从增长速度看,南非无疑是金砖五国中最薄弱的一个国家,也是2010年才加入金砖的一个国家,但是南非是非洲第二大经济体,具有独特的经济优势和稳定的经济增速。首先,南非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非洲地区制造业水平较为发达,南非出口主要以煤炭、金矿、铁矿、钻石珠宝以及机械和车辆类产品(主要是出口到非洲地区)为主。此外,南非大量进口石油和石化产品,以及高附加值的机械和电子类产品,与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印度的贸易联系不断加强。其次,1994年南非废除种族隔离制度,为南非经济的较快增长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1994—2008年,南非GDP增速始终为正,经济稳步增长。2008年南非经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GDP增速变为负数。但很快南非经济开始复苏,2010年和2011年GDP增速分别为3.04%和3.28%,但是这种复苏又出现了放缓趋势,尤其是2014年以后,GDP增速下降至2%以下。
与金砖五国相比,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相对稳定,GDP增速从未超过10%,但经济总量相对较大,使这种低增长速度也获得了稳定的经济增长。尤其是美国,1997—2000年,GDP增速都在4%以上,增长速度比个别新兴经济体国家都快。
GDP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规模,人均GDP则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表3-3列出了1971—2015年典型国家的人均GDP,由表3-3可以看出,1971年,除俄罗斯外,金砖国家的人均GDP由高到低排列分别为南非(0.62万美元)、巴西(0.51万美元)、印度(0.04万美元)、中国(0.02万美元),由于人口规模相对较小,南非和巴西的人均GDP是印度和中国的20~30倍。同时期,美国的人均GDP为2.38万美元,德国的人均GDP为2.02万美元,日本的人均GDP为1.91万美元,这三个发达国家不论是GDP总量还是人均GDP都位于全球首列。
表3-3 1971—2015年典型国家的人均GDP(2010年不变价)
续表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发展指数(World Development Index,WDI)数据库。
2015年,三个发达国家的人均GDP仍然远高于其他几个新兴经济体国家。美国的人均GDP为5.19万美元,与1971年相比增长了118%;德国的人均GDP为4.54万美元,略低于日本,与1971年相比增长了近125%;日本的人均GDP为4.71万美元,与1971年相比增长了147%。与这三个发达国家相比,新兴经济体国家的人均GDP增长了更多。2015年,巴西的人均GDP为1.13万美元,与1971年相比增长了122%;印度的人均GDP为0.18万美元,与1971年相比增长了385%;中国的人均GDP为0.65万美元,与1971年相比增长了2632%;南非的人均GDP为0.76万美元,与1971年相比增长了22%。横向比较看,2015年,五个新兴经济体国家的人均GDP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巴西、俄罗斯、南非、中国和印度,中国和印度由于人口众多而人均GDP排名靠后。
从发展趋势看,三个发达国家不仅人均GDP高出新兴经济体国家很多,且增长趋势也很明显,上升速度很快。中国人均GDP在2000年以前一直保持低速增长,在最近十几年有了较为明显的上升势头。
3.2.2 经济结构
表3-4列出了2002—2015年典型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表3-4可以看出,2002—2015年,巴西、俄罗斯、南非三个国家的制造业占比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其余国家的制造业占比保持稳定,或略微上升。
表3-4 2002—2015年典型国家制造业占比(%)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发展指数(World Development Index,WDI)数据库。
2002年,巴西制造业占比约为14.48%,随后几年逐渐上升,2004年上升至近十几年来的最大值17.79%,但随后便逐年下降,直到2015年下降至11.76%。
2002年,俄罗斯制造业占比约为17.08%,这个比例一直维持到2008年,2009年,俄罗斯制造业占比突然下降至14.79%。出现这种突变状况的原因是,2009年2月6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宣布,欧洲能源公司该年支付的天然气平均价格将从每千立方米409美元降至280美元,同时油价从每桶147美元降至40美元。能源价格大幅度下跌,对俄罗斯来说确实是致命的打击,导致2009年俄罗斯GDP下降7.8%。无论是在2009年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中,还是在金砖国家中,俄罗斯经济下滑幅度都是最大的,2009年成为俄罗斯经济的一个转折点。2009年以后,俄罗斯制造业占比进一步下降,直到2015年下降至13.77%。
2002年,印度制造业占比约为17.56%,随后逐年提高,2006年,印度制造业占比提高至18.96%,之后便一路下降,直到2015年,制造业占比下降至16.57%。从某种程度上讲,制造业的发展乏力恰恰是印度未来经济发展的束缚之一。制造业对就业岗位的创造能力是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但截至2015年印度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高端服务业十分兴盛,但制造业却颓势明显。有学者指出,如果印度不能新创造数百万个就业岗位,将会导致民怨四起,改革也会功亏一篑。
2002年,中国制造业占比约为31.06%,在金砖国家中占比最高,而2002—2015年,中国制造业占比基本保持在30%左右,十分稳定,这也是中国经济维持稳定增长的原因之一。
2002年,南非制造业占比约为19.37%,随后逐年下降,直到2013年下降至12.90%,2014—2015年,制造业占比又略有回升。
2002—2015年,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占比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美国制造业占比略有下降;除个别年份外,德国的制造业占比始终维持在20%以上;日本的制造业占比则一直在20%左右。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四个新兴经济体国家相比,德国和日本较高的制造业占比是这两个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从发展趋势看,中国的制造业占比远超过其他国家。2008年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德国和日本的制造业占比都出现了一个断点式下降,但随后又得以恢复。
3.2.3 能源消耗
表3-5列出了1971—2014年典型国家的人均能源消耗量。由表3-5可以看出,1971—2014年,各国人均能源消耗量的变动趋势不尽相同。
表3-5 1971—2014年典型国家人均能源消耗量
续表
续表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发展指数(World Development Index,WDI)数据库。
1971年,除俄罗斯外,四个新兴经济体国家的人均能源消耗量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依次为南非(1.97吨石油当量)、巴西(0.71吨石油当量)、中国(0.46吨石油当量)和印度(0.27吨石油当量),三个发达国家的人均能源消耗量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依次为美国(7.64吨石油当量)、德国(3.90吨石油当量)和日本(2.53吨石油当量)。可见,发达国家的人均能源消耗量远超过新兴经济体国家,1971年美国人均能源消耗量是中国的16倍多。
2014年,五个新兴经济体国家的人均能源消耗量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依次为俄罗斯(4.94吨石油当量)、南非(2.72吨石油当量)、中国(2.24吨石油当量)、巴西(1.48吨石油当量)和印度(0.64吨石油当量),与1971年相比,中国人均能源消耗量增加了387%,印度人均能源消耗量增加了137%,巴西人均能源消耗量增加了108%,南非人均能源消耗量增加了38%。相比之下,三个发达国家的人均能源消耗量增加幅度较小,甚至出现了下降趋势。例如,2014年,日本人均能源消耗量为3.47吨石油当量,与1971年相比增加了37%;德国人均能源消耗量为3.78吨石油当量,与1971年相比下降了3%;美国人均能源消耗量为6.96吨石油当量,与1971年相比下降了9%。
从发展趋势看,美国人均能源消耗量远超过其他国家,直至2008年以后,才出现下降趋势。其次是德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的人均能源消耗量在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了趋同现象。在新兴经济体国家中,俄罗斯和南非的人均能源消耗量非常高,巴西、中国、印度的人均能源消耗量相对较低。
表3-6列出了1971—2014年典型国家的化石能源消耗占全部能源消耗的比重。由表3-6可以看出,1971年,三个发达国家化石能源消耗占比都高于95%,其中,美国化石能源消耗占比为95.64%,德国化石能源消耗占比为98.06%,日本化石能源消耗占比为96.51%,南非的化石能源消耗占比也接近90%,而中国、巴西、印度三个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化石能源消耗占比分别为59.90%、43.65%、35.12%。2014年,巴西、印度、中国的化石能源消耗占比分别上升了15.47个、38.34个、27.58个百分点,而南非、美国、德国、日本的化石能源消耗占比分别下降了2.73个、12.71个、18.35个、1.83个百分点。由于俄罗斯的相关数据是在苏联解体后才有的,因而只能看到1990—2014年的数据变化,从这几年的变化趋势看,俄罗斯的化石能源消耗占比一直稳定在90%以上。
表3-6 1971—2014年典型国家化石能源消耗占比(%)
续表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发展指数(World Development Index,WDI)数据库。
从发展趋势看,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国家化石能源消耗占比呈现明显的趋同走向。1971年,美国、日本、德国和南非的化石能源占比较高,但随后几十年来便逐渐下降,而印度、巴西、中国三个国家的化石能源占比相对较低,尤其是印度,化石能源占比不足40%,但随后几十年,这三个国家的化石能源消耗占比逐年提高,直至21世纪以后,这些国家的化石能源消耗占比开始逐步接近并出现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