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民生发展
发展为要,民生为本。1949年12月22日,广西全境解放。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连年战争影响,广西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经济濒临崩溃边缘,人民主要为吃饱穿暖而奋斗,只能保证基本的生活需求。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得到改善。然而,在改革开放前,物资还处于匮乏状态,很多物资采用计划供应方式,人们购买粮食需要粮票,购买布匹需要布票……
改革开放后,广西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极大的提高。
据统计,1980年,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55元,恩格尔系数达到57.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73元,恩格尔系数更是高达63.5;1990年,收入有所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4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达到639元,但城乡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不降反升,城镇和乡村家庭分别达到58.6和64.4。说明这期间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增加主要用于吃穿的改善。此后,城乡家庭恩格尔系数开始下降,到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30502元,恩格尔系数降低到33.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11325元,恩格尔系数更是降低到32.2。2018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2436元和12435元,是1958年的175倍和210倍,民生得以极大提高。
在70年的发展中,人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结构不断改善,这主要得益于物质的不断丰富。据统计,1978年,广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35918万元;1990年,该指标跃升到1754369万元,增长4.22倍;到2017年更是增加到78130335万元,是1990年的44.53倍,是1978年的232.59倍。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重中之重,2018年财政支出的80.5%用于民生领域。结合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可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变动不仅是价值量的增加,更是消费品种类的增多和消费结构的调整。完善和落实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的政策措施,才能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重点解决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大稳岗支持力度,帮扶下岗失业群众。通过构建终身职业培训制度、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探索职业技能培训新思路等途径,帮助广大劳动者拥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努力实现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2018年,全区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70.94万人,同比增长63.95%。2019年,全区投入3.3亿元,力争全年培训劳动者33万人次。
当然,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过去的矛盾主要是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现在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在今后民生发展中要更加重视产业结构调整,避免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匹配错位,更好地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2018年,南宁市民生支出占比达83.5%,以排名广西第一位的成绩入选“2018年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广西忻城县“易地搬迁拔穷根”工程和南宁市江南区“菜篮子”工程分别荣获全国“2018民生示范工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