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导致环境污染蔓延
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从高度集中的、以行政手段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1978—1991年,经济增长开始加速,环境问题开始逐步显现并受到关注。
1978年是改革开放的重要起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迎来了高速增长期。1978—1992年,从数量规模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由3678.7亿元上涨至27194.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85元快速增长到2334元;从产业结构看,我国工业化进程开始加快,第一产业占比从1978年的27.7%下降到1992年的21.3%,第二产业占比稳定在40%以上,第三产业占比显著提升,从1978年的24.6%上升到1992年的35.6%,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也不断提升和优化。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普遍淡薄,重视经济发展,轻视环境保护,过度开发和盲目发展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事例屡见不鲜。据《198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从大气污染状况看,大部分城市冬季二氧化硫污染严重,北方城市日均值超标的达43%,南方城市为29%。从水污染状况看,淮河水系中氨氮、挥发酚、亚硝酸盐氮、铅、铜等污染加重;松花江水系耗氧有机物、氨氮、挥发酚、亚硝酸盐氮污染呈上升趋势,个别江段存在汞和石油污染。一些地方和部门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抓经济手硬、抓环保手软,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发展。
二、经济高速发展导致环境污染加剧
1993年,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1993—2001年是中国环保历程中环境污染加剧和治理的时期,是以总量控制为核心的环境保护制度开始落实和完善的时期。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我国开始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开始由过去的直接抓生产经营转向间接的宏观调控为主,市场的力量开始逐渐发挥作用,我国经济开启了长达20年的高速增长期。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中国掀起了新一轮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各地上项目、铺摊子热情急剧高涨。加之20世纪80年代全国乡镇企业的无序发展,致使中国环境污染形势进一步严峻。2008年以后,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冲击,全国上下掀起了新一轮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大量的钢铁、水泥、化工、煤电等项目纷纷上马,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根据《中国环境经济核算研究报告》,仅2004—2008年,环境退化成本从5118.2亿元上涨至8947.6亿元,增长了74.8%;虚拟治理成本从2874.4亿元提高到5043.1亿元,增长了75.4%。环境退化成本占GDP的比例高达3%。
总体来看,1992—2012年是我国经济增长黄金时期,同时也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压力骤增阶段。经济高速发展严重冲击生态环境,污染物排放居高不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高发多发。环境保护面临巨大压力、负重前行,同时仍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
三、加大力度治理生态环境问题
2012年11月18日召开的中共十八大上,生态文明建设正式被党中央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上升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12—2017年,我国经济发展强调又好又快,环境问题被纳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考虑因素。我国经济结束了近20年的年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期,进入增速放缓的新常态时期。新常态主要表现为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个主要特点。伴随着“培育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淘汰落后产能”等一系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也正是在这一阶段,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大范围爆发,直接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被提上更加重要的议事日程,生态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备受关注。中央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能忽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出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强调以人为本,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强调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性,提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相继颁布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环保工作得以有效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