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20多年前,有幸在黄锡璆大师的指导下亲历了被称为中国现代医院建筑的开端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设计,从此开始了与医院建筑的亲密接触,并见证了近些年中国医院建筑飞速进步的轨迹。
其实当初的入行,如同经历了包办婚姻,对医院建筑的兴趣和感情是一点点逐步积累起来的。刚开始做医院建筑设计时颇感无趣,因为不摸门,所以设计颇为程式化,觉得建筑的空间创作被功能缠足,总想通过医院的建筑表现和空间来让医院建筑有所不同。等到有过一些设计实践,产生了一些经验和认识之后,思路才渐渐开阔了些,开始带着问题关注功能和流程,开始欣赏那些精妙的功能解决案例,感动于那些漂亮的平面设计,自然也就对医院建筑有了感情。前几年到台湾交流,有感于永龄健康基金会执行长尹汇文先生及其团队对智慧医院设计深入及落地的研究,仿佛见到了远处的风景,于是开始想象中国医院建筑的未来。实践越多,想的就越多。
应该说,科技是这个时代医院建筑最大的变数,因为它可以使医院内容更加多元、功能得以重构,并融合了服务、管理及建筑空间本身。这其中,大写的人是所有这些因素的公约数,这使得医院建筑设计变得更有意思,医院建筑也变得更有温度。于是有了动笔的冲动。
我一直对自己的写作和语言组织能力持怀疑态度,所以始终羡慕那些妙笔生花、出口成章且思想活跃之人,更是视那些自如转换语言频道的人为神圣,因此酝酿了很久才下决心动笔。下决心是个艰难的过程,也设想了诸多困难。原本想写点东西就当是个碎片整理的过程,把自己的实践和一些思考端出来供同道拍砖;查阅资料本身也是个知识学习的过程,希望能把碎片中的漏洞做个填充;再有就是逼着自己做些事,改变一下自己长久以来懒惰的惯性,但等到真正开始动笔了才发现,真的是比想象中还要困难。
《黄帝内经》里只用了30%左右的篇幅写医学,其余的内容都拐弯抹角。当下的医院建筑涉及的面也越来越广,因此,初始的构想也并不想从建筑到建筑,而是想从医疗的变化入手,进而到医院建筑,觉得这样才能为跨界的医院建筑发展找些根据。动笔以后才发现,自己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知识的局限使自己的思维始终停留在碎片化的状态,越整理漏洞越多,越写文字越重,自己的大脑被攻击得几近系统崩溃。虽然守着黄锡璆大师这样的前辈,有可以随时请教的便利,但似乎对医院建筑了解越多,底气越发不足。悲观地想,估计穷尽我一生也难以做到在医学和建筑这两门学科之间融会贯通。至少我缺了两个经历:一是做大夫,先做全科医生,然后再到每个专科去走一遭;二是当医院的院长,搞明白医院的管理,形成整体思维,然后再去做医院建筑设计。但到那时,估计黄花菜都凉了。
因此,应该说这不是一部医院建筑的系统性专著,甚至可以说不是一本建筑的书,只是一些关于医院建筑设计在当下的零星感受。以随笔的文字形式表达,表面上看为适应当下快餐式的阅读喜好,实则为藏拙,权当是趁夜糊在街头电线杆上的一块块狗皮膏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