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理性的基因
1996年初,由以色列和美国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各自单独发表声明:他们已经发现人类的第11号染色体上有一种叫D4DR的遗传基因,对人的性格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这是人类首次把人的一些性格特征与一个具体的基因明确地联系在一起。性格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包括先天因素、家庭成长环境、工作以及个人际遇等都会对性格造成影响。医学研究表明,对基因完全相同的同卵双胞胎的测试结果,在五个不同的人格特质方面,有约50%的相似性。先天因素决定了性格和气质的基本面。
基因与生俱来,像是密码一样,写在我们的人体细胞中,建筑亦如此。
理性作为医院建筑的DNA,与生俱来,像是密码一样,写在医院建筑的细胞中
基因传递
清代北京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城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城南院区(新城区)
从城市到区域、从老城到新城、从主院到新院,同样理性的方格矩阵,嫡代传递的基因是城市与主院签名颁发的出生证。
对于建筑来说,功能即是密码。功能决定了建筑的逻辑关系,逻辑关系左右了基本布局、五官眉眼,所谓神韵,气质也,基因使然。说某建筑像医院,或像写字楼,表面看说的是长相,实质上却是入骨三分之后的亲子鉴定,是基于经验、过往体验和认知对建筑的功能逻辑判断以及随之产生的气质的判断。任何建筑都可以如此评判,因为任何建筑都是功能性的建筑,无一例外,因为都是为人的需要而建、为人所用的,只是重物理性功能层面或重精神层面,抑或两者兼而有之,不同的只是功能目标的权重之别。医院项目如果被评价像医院,恭喜你,你已经有50分在手了。
医院建筑的DNA是什么?
理性!为什么是理性?因为功能。
医院毕竟是功能性很强的建筑类型且关乎生命和安全,效率、便捷、安全是功能的关键词和设计的规定动作,因此医疗功能空间有强烈的逻辑性和规律性,如同数学般严谨,无论评价体系有多少维度,功能逻辑始终是第一位的。
所谓的“理”,即道理,拆开看,理就是“王+里”的组合。“里”就是内在和根本,是逻辑之源,是“因”;“王”则是至上、王道,是逻辑之果。医院建筑的DNA正是因为功能之“因”,产生了必须遵循的逻辑之果,从而造就了医院建筑“理性”的气质,这是先天因素。
高矮胖瘦则依赖后天的成长环境,医院所处的城市环境、风貌、交通状况、地形地貌,以及城市区域的社会、人文、气候等因素都会对医院设计产生影响。可惜的是,如同中国城市面貌的严重同质化一样,全国各地医院建设的“大跃进”,让我们看到了太多的“克隆”,太多的“千院一面”,同样的DNA、相似的容颜、一样的不修边幅,仿佛一夜间,神州大地诞生了无数被拐卖离散了的孪生兄弟,不同父、不同母,毫无血缘关系却体貌雷同。另一个极端则是形象夸张、自恋型的医院设计,这种设计同样背离理性,类似于发高烧和抽风的并发症,更为可怕,因为这种医院设计丢掉的不仅是城市和环境,陪绑的或许还有医院设计最根本的要素——功能。对医院成长诸多因素环境漠视的设计,也让医院设计背上了“刻板”“无品味”的黑锅,也似乎离建筑创作渐行渐远,我们在给破坏城市做出“贡献”。与我们在“克隆”方面并肩战斗做“贡献”的还有我们的审批体系,凡我神州大地的医院项目,审批建设规模、建设标准、投资时,会被一把带刀的尺子度量一遍,齐刷刷地平头出户,无论家庭出身、家境背景、个性还是体质。
一个有温度的医院设计,一定是一座丰富而又具关怀的建筑,不仅要有人的体温,这种温度同样需要传导给城市,因为医院建筑是城市的一部分。换言之,医院自身在城市的某个角落立足,我们需要给它一个存在的理由,让它有个合理的出生地,并且能够在这里茁壮成长。
医院建筑从来就是理性的产物。我们这个时代,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医院设计?如果说商业建筑是花枝招展的时尚少女,体育建筑是阳刚的肌肉男,那么,医院建筑就应该是有浪漫情怀的理工男。
这是什么东西?
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的医院建筑作品——美国克利夫兰脑科医疗中心。
这是要疯了的节奏!疯狂的医院建筑!
或许,这是一次体检,
看你是否会进来治疗,
或者换个专科医院去看看……
分子核(Nucleus)由医学而来,很多其他学科理论被用于医院建筑。
建筑设计表现出的“好学”和“博学”气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其“杂学”或“伪科学”的本质。
理性——医院建筑的DNA英国的医院建筑设计在20世纪70年代中叶,开始推行分子核体系,虽未实现大面积推广,但却为现代医院植入了基因。这种模块化的体系标准化、可扩展的特点使大型医院复杂的功能联系、可识别性、灵活性等方面得到了改善,并形成“村落式”的医院形态。分子核体系所采用的十字形模块,将整个部门或者集约化的科室集中起来,每个模块占地面积1000—1100m2,以医院主干道为核心和纽带,联系医院的各个功能单元,医院各个功能单元均以模块化的方式组合,既有利于医院结构的清晰和可识别性,又为医院今后的扩展提供了方便,使医院成为可生长的细胞组合。
西班牙新圣卢西亚大学综合医院,2010
建筑师:CASA sólo arquitectos
几十年后的现代医院,无论科技如何进步,分子核种下的基因仍在牵引着医院建筑的发展。
医院建筑的城市意象分析
从分子核体系中可以解读出许多城市设计的元素。用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中的5个要素来分析医院的模型,5个要素中节点和标志是有效的点,边界和路径则是线性属性。医院大的功能区域仿佛是城市的居住区、工业区、金融区等区域,之间以交通走廊限定其边界,交通核心形成区域的节点,网格状的交通系统形成科室间的路径,大厅或医院街则构成其标志或高潮。
城市设计的核心是对于功能的严谨划分并达到区域交通、容量、空间形态等方面的平衡,分级的道路形成完整的道路系统。大型医院的设计亦是如此,功能区域和科室设置依据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和紧密度进行划分,交通空间也需根据各种人流、物流进行分级设置,分级后的交通空间才能达到快捷、高效、安全的目标。
人们对于城市,有自己的认知模式和心理地图,他们对于城市的认知经验可能会被带到对于大型医院的认知过程中来。从《城市意象》的分析角度来引导大型医院的设计,或许有助于人们对陌生环境的了解,城市设计元素在医院设计中的运用,也会使医院的脉络和结构更为合理和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