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用结构信息指向
人类表达中用概念所在的结构信息去指向这个概念是个非常常见的手段。前面说到的这个概念没有对应的词汇名称是一个原因。一些情况下的表达者知道概念对应的名称,但听的人不知道,也不会用这个名称去表达。比如我时常和妻子说起公司的情况,但因为我知道她不熟悉里面的人的名称,我会用团建时她知道的这个同事参与的信息去指向一个同事,如“那个戴耳机、不说话的同事”“那个戴眼镜、声音很大的同事”等。
人类表达使用指向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为了强调或附带表达更多想要表达的信息。比如“那个救了无数流浪狗的老人自己饿死了”,和这个老人相关的类似事件的结构信息可能还有很多,这个老人甚至有自己的名称,但为了体现一种反差感,我们选择了“老人救了无数流浪狗”这个信息去指向这个老人;再比如“黄色的小花上停着一只蜻蜓”,为了描述更多关于这个画面的信息,我们用“小花是黄色的”这个信息去指向小花,从而附带我们想要表达更多信息。
指向一个信息的表达单元信息表述为(主体信息=,表达类型=指向,指向位置=)。指向信息的表达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情况,如果指向位置有位格名称,比如“小香槟的爸爸”,因为二元关系结构信息(爸爸=Peter,女儿=小香槟)中每个位格都有名称,这时中文中可以用“已知元素+的+指向位格名称”去指向这个ID。再比如“天下雨的原因”,此时二元关系结构信息为(原因=,结果=天下雨),已知元素为“天下雨”,指向位格名称为“原因”,按照中文语法“已知元素+的+指向位格名称”,就生成了“天下雨的原因”。
第二种情况,如果指向未知没有名称,比如“吃了桌上的面包的人”,这是用一个具体事件信息指向其中的主语对象,如果这个信息的元素多,也就意味着正常转录下结构特征是明显的(不同于二元关系信息),此时就可以通过在正常转录过程加上标识去指向要指向的元素。比如上面那个例子,用于指向的结构信息转录后为“ID1吃了桌上的面包”,指向类型=人。于是忽略ID1进行转录,在“吃了桌上的面包”的后面+的+指向类型,就生成了“吃了桌上的面包的人”。比对一下英文,可以看到英文语法的标识信息会放在前面。在英文中,用于指向的结构信息转录后为“ID1 eat the cake on the table”,指向类型=man。于是忽略ID1进行转录,在“eat the cake on the table”的前面+the+指向类型+对应疑问代词,就生成了“the man who eat the cake on the 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