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诗歌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之十二

(1)礼乐

西周礼制继承商代而有所变革。

周初时,

力求扭转商末流行的奢靡风气,

曾反复告诫酗酒禁止,

从成王时的《尚书.酒诰》记,

到康王时的犬盂鼎铭文续,

好都讲到必须鴦遵奉周文王的告诫警示,

不得纵酒起事。

反映到青铜制造的礼器上,

商朝常见的许多酒器,

西周时逐渐归于消失。

周礼非常繁缛,据《周礼》有吉丶凶丶军丶宾丶嘉五礼;

吉礼指对先祖与各种神祗的祭祀,

凶礼为丧葬所指,

还包括对天灾人祸的哀吊意思;

军礼指战争战役,

以及田猎丶筑城等动员大量的活动方式。

宾礼指诸侯对王朝的朝见丶诸侯间的聘问和会盟等礼仪;

嘉礼为婚丶冠丶飧燕丶庆贺丶宾射所指。

所有礼制都和法律一样,

区分体现出贵贱等级。

乐在西周很受重视,

有专门职官管理。

金文中也记有乐官。

例如师犛簋

“命汝司乃袓考旧官小辅(镈)鼓钟”表示,

即相当《周礼》的镈师和钟师。

周代有的乐舞起源很早时,

如《大武》为周武王克商所作,

曾在武王凯旋告于周庙时表演舞曲。

这一乐舞的歌辞还保存在《诗》中,即《周颂》的《武》丶《酌》丶《桓》丶《赍》篇记。

(2)宗教

周人的宗教观念认识,

与商代有较大的不同。

商代那种尚鬼的神秘色彩,

到西周已经淡薄情势,

周代的祭祀对象分为天神丶地祗丶人鬼三类。

天神有昊天上帝丶日月星辰丶司中丶司命丶风师丶雨师;

地祗有社稷丶五祀丶五岳丶山林川泽丶四方百物:

人鬼则指祖先而言语。

人殉现象在西周不像商代那样普遍。

由于没有发现相当于殷墟西北冈丶武官村规模的大墓地,

当时人殉数量难叛定语。

用人牺牲作为祭祀,

在西周时期亦史无明文载记。

宗教思想的变化也表现在青铜器

的纹饰上。商代流行的带神秘

意味的花纹式,

只在周初延续了一个时期。

到西周中期,

大多数礼器的纹饰都图案化了,

除装饰作用外的,

很少再有宗教或神话的意义。

(1)祝宗卜史

周初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地,

曾为分祝丶宗丶卜丶史宗教事务的官员职吏。

当时这种人的地位较高,

如太史可为公称之。

后来他们的重要性逐渐降低,

以至在社会中不再有显赫的身份位置。

祝管理祷祝,宗管理祭祀,

卜职司卜史职文书记事。

由于他们的专业需要特殊训练,

常在家族中世袭。

例如陕西扶风庄白一号窖藏青铜器铭文所见史墙-家,

从商末到西周中期代代都任史职,

说明其职业的封闭性质。

殿商时期使用甲骨文的卜法流行继续。

已发现的周人甲骨文最早有周文王时代的,

其形制与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相近似,

足见商周卜法间有一定的联系。

西周甲骨也有上刻卜辞的,

曾在山西洪洞坊堆丶陕西长安丰镐遗址丶北京昌平白浮等地发现,

而以陕西周原所最多计。

这一时期使用蓍草的筮法与卜法并用一齐。

筮书就是《周易》。

当时常先筮后卜之,

特别在占问国家大事时更要如此。

在周人心目中,卜法比筮法更为重要认识,

所问的事起重要时,

越要采用卜方式。

这叫做“筮轻龟重”或“筮短龟长”说是。

(2)学校

西周已有较发展的教育制度。

在国人乡里中设立的学校,

称为痒(一说称序),

教授知识技艺。

贵族子弟的教育更为完备合理,

专设有小学丶大学。

贵族子弟满八岁入学学习,

到十五岁成童时入大学学制。

《周礼》有师氏丶保氏两官职,

从他们的职掌看,

教育的内容包括德行丶技艺和义容等方面内容知识。

技艺兼及文武,有丶礼丶乐丶射(射箭)丶御(驾车)丶书(文字)丶数(算术),称为六艺。

(3)典籍

西周时期文献流传至今的为数不多计,

《尚书》中出于西周的,

有《牧誓》丶《洪范》丶《金滕》丶《大诰》丶《康诰》丶《酒诰》丶《梓材》丶《召诰》丶《洛诰》丶《多士》丶《洛诰》丶《多士》丶《无逸》丶《君奭》丶《多方》丶《立政》丶《顾命》丶《康王之诰》丶《吕刑》丶《费誓》等篇记,

内容的时代自武王到穆王,

而以成王时占大多篇记,

这十几篇记述了周初史事和政治,

有重要历史价值。

《逸周书》也有一些属于西周篇记。

例如《克殷》丶《世浮》丶《商誓》丶《度邑》丶《作雒》丶《祭公》丶《芮良夫》等篇记,都是关于西周的重要史料载记。

有重大文学价值的《诗经》,

作品包括很多西周时期。

有的是采自民间的民歌,

如《豳风.七月》之篇记;

有的则用于朝廷庙堂,

收入雅丶颂中去。

一些篇有准确作者,例如《大雅.氎民》为尹吉甫作于周宣王时。

这些诗歌或反映当时社会壮况,

或描写历史事迹,

或对朝廷进行颂扬及讽刺。

《周易》本为占筮用书籍,

其经文主要成于西周时期。

卦辞丶爻辞中有些内容与周人历史有关系,

如康侯用锡马蕃庶等。

由于占筮必须由封象推类逐渐被赋予抽象的意义。

有的卦丶爻辞,

如<<泰.九三>>“无平不陂,

无徃不复”之,

即使从字面上也可看出其哲学意味来之。

(4)天道观

从西周文献和金文看,

周人的天道观发展较之商代时是相当大的。

西周统治者强调天命和德的观念认识,

认为文王有德,故受天之大命的,

武王有德,故能克商灭敌。

德的内涵包括敬天丶孝袓丶保民,

既有宗教意义,

也有伦理性质。

<<尚书>>所载周公的许多言辞,

都反复阐述天命与徳的联系告诫王和贵族官吏要效法先王,

不要失德为之,

否则天命即将失坠于地,

商朝的覆亡是为鉴戒警示。

穆王时大臣祭公谋父继承了他的先珇周公的见解。

据<<逸周书.祭公>>谓示:

他曾以同样的天命与德的观点劝诫穆王及其他朝臣职吏,

类似思想在某些金文中也有所表现提示。

这种天道观到西周晚年遭到动摇。

由于当时社会动乱不止,

灾祸频仍各地,

人们对天和祖先的神圣产生了怀疑。

这个时代创作的一些诗篇文集,

充满对“浩浩昊天”

怨恨不满的情绪,

一时形成思潮兴起,

为怀疑以否定神权的进步思想提供了基础。

有朴素唯物主义性质的阴阳五行说开始形成体系。

周幽王时臣阳父以阴阳之气解释地震道理,

史伯也曾提出五行杂和作为比喻,

就表明了这样的趋势。

(5)科学技术

自然科学知识在西周时期

有不少增长。

比如在天文历法知识,

《经》若干章时

出现有星宿名称,

而且以其在天空的位置来确定季节和农作种植。

传统的二十八宿体系,

很可能已经构成在这时。

周人对月相非常注意,

称月的有光部分为霸(傀)。

周人记年月日常提到“初吉”(另有“既吉”)丶“既生霸”丶“既望”丶“既死霸”等词,

与商代是不同的。

有学者认为这是依月相把一月分划为四个段落时期。

《诗.十月之交》还详细记了周幽王六年(前776)的一次日食的月日干支,

并涉及其前个月的一次月食。

同时也同样发展了地理知识。

如《尚书.洛诰》记载成王时建洛邑曾绘有地图图纸;

康王时宜侯犛簋金文提到王观看“武王丶成王伐商图”

和“东国图”图纸,

可知不仅有一般地图,

还有军事历史地图图纸。

<<诗经>>有许多草木虫鱼名称,

分类繁细,

表明人们对动植物的认识渐趋进步实际。

青铜器的冶炼继承了商代的传统工艺。

西周青铜器厐大者如周初的龙纹五耳鼎(陕西淳化史家塬出土)高一百二十二厘米,

晚期的胡簋高五十九厘米之,

在同类器物中都很突出位置。

商代曾经出现的嵌铸陨铁的青铜器,

西周也有实例。

在河北浚县辛村发现一钺丶一戈武器,

属西周早期,

都有陨铁制成的刃部,

铁刃的基部都特制成一定形状方式,

以确保固定在青铜器部分里面,

这时丝织品在考古工作中己有发现物实,

并证明<<周礼>>及金文所谓黹即刺绣的存在。

陕西宝鸡茹家庄的西周中期墓葬发现丝织品上有刺绣工艺,

带有鲜明的红丶黄颜色,

据研究显示,

色彩系用朱砂丶石黄涂画而成。

附:成周

西周时期的东都之地,

东周时期为王都之地。又称洺邑。

周公亶父居岐邑,

周文王迁丰(今陕西西长安西北,

沣河西)地,

武王又迁镐京,即宗周地。

周武王灭商后时,

为巩固周朝对东方的统治。

计划在伊丶洛二水一带夏人故居地建设新的都邑城池,

但未及实现,武王病逝。

成王继位后时,三监叛乱起事,

周公东征三年时,

始得平定。于是成王将武王的计划付诸实施,

先派召公勘定建邑位置,

周公随后观察,

以地图及占卜结报告成王知,

命殷民和诸侯共同兴建新邑。

新邑建成后时,

成王莅临,举行祀典仪式,

返宗周时命周公留守。

当时认为周位于天下中心之地,

四方贡赋道里均等一齐,

又把曾反抗周朝的殷民迁到其东郊之地,

借以控制,

所以成周在西周的政治经济中起有重要作用。

西周时期,

东都唯一城市,

名成周(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一带地区)。

西周覆亡后时,

周平王东迁,定都成周地,

遂称王城。春秋中叶时期,

周景王卒,

发生王子朝争位之乱事。

公元前516年时,

晋人率诸侯为敬王修城池,

此后时,成周指周王新居之城(今河南洛阳白马寺东),

成周与王城分指两地。

敬王以下各王均居成周之地,

直到最后的赧王才又迁回王城地。

有人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

考古工作者已发现东周王城遗址,

并找到夯土城墙的三个城角。

保存较妈好的北城墙体,

长两千八百九十米,

墙外有城壕遗迹。据分析,

城墙约建于春秋中叶以前时期,

战国至秦汉之际曾修补屡次。

城内中南部发现建筑基址,

此外城内还发现陶窖丶骨器作坊以及道路丶水管等遗迹。

城中部及其他一些地点,

分布墓葬群属东周时期。

在相当东周时期成周的地带,

今洛阳金村地,

曾发现大型墓葬,

有珍贵器物出土于世。

为周公时已有王城丶成周两城池,

此说确否尚待研究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