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学习动力源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是每个家长关心的话题。
这也是李林芝近期探讨的课题之一。
找闪光点,大家先看一下:“注意力曲线”。
同学们上课时间一般设置为:40分钟或45分钟。
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前12分钟内,注意力是持续攀升集中的。
之后,20分钟时间基本持平,然后,逐渐减弱,到40分钟至45分钟的时间达到最低点。
所以,有经验的老师会把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前置到一节课的前12分钟之内讲解,效果更好些。
那么学习的动力源是什么呢?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习的乐趣,以保持自主学习的持久动力。
一、兴趣是自主学习的“第一推动”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
黑格尔说:“一个深广的心灵总是把兴趣的领域推广到无数事物上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生物学家达尔文说:“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了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喜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
商人的兴趣就在那些能找到财富的地方。
前人的哲理名言深刻揭示了兴趣的威力是巨大的。
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
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呢?
其一,要求学生博闻多读,涉猎广泛。这也是兴趣产生的基础。
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学生只有对所面临的问题有所知,才能有所言,有所获。
学生在学习上有所收获,进步时,往往能使心情感到兴奋、轻松和愉快,同时能对学习产生自信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其二,要勤于观察,勇于实践、探究,增加兴趣的广度和深度。
广泛深入的探究实践,才能促成兴趣由“有趣”到“乐趣”,再到“志趣”的转化。
二、合作与竞争是学习的“扶手”
合作:指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方式。
合作,是一种社会互动形式。
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智慧是有限的,而他们又都有自己的某些方面的才能优势。
团结协作才能能够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心理学家弗里德曼指出:同伴比其他的学校因素,对学生的抱负和实际学习成绩影响大。
学生喜欢和同龄人一起学习。
同伴是他们学习动机的重要来源。
竞争是生物生存、进化的本能,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源泉。
三、表现是学习的有力“抓手”
把课堂交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才艺展示的舞台,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快乐成长的主阵地。
学生是一个个朝气蓬勃的生命体,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个体。
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每个人都有一种活跃的思维,都有自主参与和自我表现的强烈意识。
通过发表不同的意见,展示不同的个性。
四、激励是学习的“加油站”
老师的赞扬、同学们的掌声是最好的评价,也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持久劢力。
教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亲切的动作、几句贴切赞赏的语言,同学们热烈的掌声,都会令人激动不已,转化为主动进取的动力。
杨振宁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