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41.苏蓉蓉献殷勤(1)
将里面的排骨都捡出来。
把碗端过来放在三人的眼前。
“吃吧。”
青城的话音刚一落,三人就迫不及待的拿了一个。
肉是炖的咸香软烂。
没一会儿的功夫,排骨就被吃得干干净净的。
青城看到这模样笑一下。
把之前发好的面拿出来。
切了点韭菜还有青菜进去,用油梭子拌了拌。
炸好的豆腐切成碎块放进去。
这还没吃呢,就觉得好香呀。
青城正在揉面,突然一个小碗递到了她的面前。
里面躺着一截排骨。
干干净净的粗瓷碗里面,那排骨显得那么的诱人。
青城一转头变对上的齐母的眼睛。
那双眼睛里尽是温柔,一脸慈爱的看着她。
齐母一笑,就好似那冬日的暖阳阳,让人觉得温暖。
她将碗放到一旁。
“辛苦了这么久你也没吃呢,快尝尝吧。手艺真的很好。”
别人家的猪油提炼都是白花花的,那油梭子就只是炸的黄黄的并没有什么味道。
青城熬制的这个猪油,味道十分的奇特。
很好吃。
一转眼就看到青城发好的面。
好奇地用手捏了一下,很软。
“青城,你的面怎么发的这么的好,改天也教一教婶婶吧。”
其实不是青城发的好而是发酵粉用的好。
青城谦虚的一笑。
“好。”
青城擀皮,齐母包包子。
没一会功夫就包完了。
等到齐敬回来的时候都已经快晚上了。
他一个人是前面挂的,后面背的,双手还提得满满的。
快到的时候就能闻到那股飘散在空中的香味。
闻一闻就让人口齿生津。
一到自己家门口,看到自家连炊烟都没有,就猜到他娘肯定到隔壁去了。
放下东西就赶紧过来了。
来的时候正好赶上饭菜上桌。
香酥可口的麻辣兔丁,一大盘韭菜炒鸡蛋,买肉的时候还买了一些骨头,正好煲汤用。
熬的白嫩的汤上飘着青色的葱段,白白嫩嫩的豆腐块也漂浮在里面。
光是闻着味道就让人胃口大开。
白白胖胖的包子拾了一箩筐。
苏老头跟青云坐在一起,两人像个小仓鼠一样,一人拿着一个包子啃的津津有味的。
一老一小吃得特别的开心。
青云眼尖看见了齐敬。
立马站起身来朝齐敬打招呼。
“齐大哥,快来吃饭了,姐姐包的包子特好吃。”
从箩筐拿了一个就奔向齐敬而去。
一个白白胖胖的包子递到了他面前。。
齐敬还看的有些失神了。
这丫头的手艺还真好,这包子包的真像他娘包的一样。
不客气的拿过来就咬了一口,一半都没了。
熬制过的猪油肉块。伴随着炸过的油豆腐以及青菜的香味,真是让人吃一口想两个。
又一口把剩下的包子吃完了。
青云眼睛亮晶晶的看着他。
“齐大哥,我姐姐包的包子是不是特别的好吃?”
齐敬没说话,只是笑着点了点头。
包子的香味还在嘴里回味着呢。
青云拉着他的手就过来了。
刚好青城拿了碗筷过来。
淡淡的看了他一眼。
“吃饭吧。”
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让人听着特别的温馨。
这感觉有点像在家准备好饭菜的妻子在等着丈夫回来吃饭一样。
突然有一种特别暖的感觉。
齐敬思绪越飘越远。
齐母看见自家儿子发呆,眼睛直盯盯地看着青城。
她偷着笑了一下走过来,用胳膊肘怼了齐敬一下。
悄悄在他耳边说道:“我儿媳妇是不是特别能干呀?你小子以后可有福了。”
又一次听到母亲这样调侃的话,齐敬这次没有反驳,反倒脸有些红了。
心里似乎都有些期待母亲所说的这种日子了。
如果以后跟他共度余生的会是这小丫头的话,生活可能会很有趣吧。
今天晚上这顿饭吃的可真是撑啊,一大笼包子吃的是干干净净的。
就齐敬一个人吃了二十个呢。
苏老头幸福的一抹嘴。
果然还是他老人家慧眼识珠呀,以后跟着自家小徒弟不愁没饭吃。
吃完饭齐母帮着一起收拾了碗筷就回去了。
第二天一早吃完饭之后,齐敬就到村子里面去找村长了。
除了在县城找到的施工队之外,还要在本村请一些人来做工。
一天二十文,不管吃住。
以后在这个村子生活的时间还很长的,跟村里人搞好关系还是很有必要的。
齐敬也拜托村长找一些靠谱的人。
提了一篮子鸡蛋当谢礼。
村长一拍胸脯把这事应下了。
“你小子挺能耐的,盖了房后冬天就不那么冷了。你准备找多少人呀?”
村长问的时候,心里都已经打算好找谁了。
齐敬算了一下,现在已经入秋了,离冬天也没有多远了,房子的尽快盖好,所以多找一些人最好。
“还请村长帮我多找一些人吧,三四十人大约差不多。”
村长一听这话,眉头就拧了。
三四十个人!!就盖几间房子而已,用得着这么多人吗?
这一天下来工钱也得不老少呢。
“齐小子,没必要找那么多人,大约五六个人就够了,干活绝对麻利,不会延误工期的。”
村长以为只是齐敬他们一家盖房。
其实是三家。
“这天冷的越来越快了,能尽快盖好最好。而且也不是我一家,旁边的小姑娘跟那个老人家也要盖房。无意间听到我娘说我们家要盖房,所以就托我一起盖了。”
听到青城他们也要盖房,村长那个表情就有些奇怪了,穷的都叮当响了,他们拿什么盖房?
当初从苏家出去的时候,可是啥都没有。
这猛的要盖房了,那丫头还藏了钱吧。
还真没看出来呀。
齐敬自小出生于那种世家,察言观色的本事不在话下,一看村长那个表情就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那小丫头挺可怜的,独自一人带着弟弟不容易,她与我娘颇有缘分,就跟我借了些银子盖房。”
这么一说村长就明白了。
“小伙子心挺善的。那姐弟俩也不容易啊。村里人能帮的也只是绵薄之力。”
别想大家都穷,谁家能有钱借出来。
庄稼人都是靠地里的收成过活。这两年干旱越来越严重了,今年的收成减了三成的,交了赋税之后那一点粮食都不够吃。
所以也帮不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