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化语文”教育实践探索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自序 走在路上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谈起选择“教师”这个职业,还真有点“命中注定”的感觉。出身寒门的我,在家排行老三。母亲生我后,积极响应国家计划生育的号召,做了结扎手术,却落了“老病”,从此每年都有大半年时间卧病在床。全家五口的生计,全靠身为农民的父亲勉强支撑。我清楚记得,幼时每到腊月,家里的米缸就见底了,然后母亲拿着米袋向邻居借米……尽管生活异常艰难,但大字不识的母亲思想却非常开明——忍饥挨饿也要想方设法让我们兄弟俩上学。当然,大姐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小学毕业就辍学务农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目睹家庭的艰辛,深知父母的不易,唯一能做的就是用优异的成绩报答他们。那时,中考之前有预考,我的综合成绩名列前茅,被盐城中学提前招录(恒济中学全校唯一)。但考虑到家庭负担,我毅然放弃了。中考时,我选择了盐城师范学校,因为当时国家免费培养师范生,几乎不需要家中的开支。

1995年,我走上了工作岗位。25年来,我一直任教小学中高年级语文等学科,先后担任班主任、教研组长、办公室副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校区办公室主任、集团办公室主任、校区副校长等职。先后被表彰为建湖县优秀教育工作者、建湖县水乡教坛新秀、建湖县交流工作先进个人,盐城市优秀辅导员、盐城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个人、江苏省教科研先进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

斗转星移,几度春秋,在数九寒天的日子里,我第一次拿起笔回顾我从教以来的风雨路途、行走岁月。此时,往日的片段海水决堤般涌向心头,那令人难以忘怀的一幕幕、一桩桩,再次在心底掀起波澜。真是回首往昔岁月,历历犹在心头。

一、教学生涯— 行走之路

1995年7月,我跨出了盐城师范大门。和所有同学一样,做过留城工作梦的我,在“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大政策的一刀切下,回到了家乡恒济镇,后被分配到恒济镇孟庄中心小学工作。和大多数教育工作者一样,走上神圣的讲台后,我就爱上了这份职业。自拿起粉笔,我的心中便燃烧起不灭的火焰。我勉励自己:默默耕耘,踏实工作,把对学生的终极关怀和自己青春的豪情、梦想,融入三尺讲坛,把知识的种子撒向孩子柔嫩的心田。

一学年下来,我的工作态度和教学实绩得到学校领导的充分肯定。第二学年开学初,分管教学的扬校长找我谈话,说学校意向让我任教毕业班语文。那时小升初都要进行毕业会考,当时我心里很是忐忑,为此几天睡不着觉,感到压力山大。从此,我刻苦学习,虚心求教,精心备课、上课……在毕业会考中,我所任教班级的语文学科取得了全镇第一名的好成绩。之后连续六年,我一直任教毕业班,每一届毕业班的毕业会考成绩都在全镇名列前茅,从而赢得了家长信任和社会肯定。

回顾在孟庄小学工作的八年,我遇到了工作生涯中的第一位贵人——孟明中校长。是他,在我们几个小青年,吃住无着落,到处“流浪”的时候,想方设法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尽管条件艰苦,但无粮草之忧,便可以安心工作了。是他,每星期都组织我们这些青年教师参加业务培训。他亲自主讲,向我们传递最新的教育动态和教学理念。是他,对我们严格要求,教导我们在追求教学实绩的同时,要多读书、多学习、多反思……

在学校领导的鞭策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下,我个人取得了一些成绩:荣获县作文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县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被评为“建湖县课改先进个人”“建湖县小学语文教学能手”;先后十多次被表彰为镇、县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辅导员,2001年被评为“盐城市优秀辅导员”和“盐城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回顾孟小八年,一个又一个的场景,记忆犹新:上班第一天,第一次面向全体师生进行自我介绍,校领导投来赞许的目光;第一次走进教室给孩子上课,孩子们热烈的掌声萦绕在耳畔;第一次用铁笔和钢板为孩子们出试卷,蜡纸戳破了十几个小洞;第一次期末调研考试,任教的班级获得全镇第一名,胸戴大红花在表彰大会上领奖;第一次参加全镇师德演讲比赛获得第二名;第一次参加县教学基本功竞赛,懵懵懂懂获得二等奖;第一次指导孟爱同学的习作《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在《盐城晚报》上发表,她那兴奋的笑脸;第一次任教的六年级孩子们,毕业典礼之后,在落日的余晖下,围在我的宿舍门口,久久不愿离开的情景 ;第一次帮参加县级赛课的崔老师制作课件,赤裸上身,汗流浃背,一连熬了23个夜……

乡镇八年的工作经历奠定了我成长的基础。2003年,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儿子,伴随着妻子的激励和岳父的鞭策,我一头扎进了书堆,近一个暑假足不出户,积极备战“农进城”的选调考试。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顺利地成为建湖县实验小学大家庭中的一员。

在这里,我遇到了工作生涯中的第二位贵人——金加锦校长。记得才到实小报到的那天,金校长和我亲切交谈,在初步了解我的情况之后,征询我的任教意向。我也是心血来潮,直接提出:自己在乡镇一直任教毕业班,来实小也想教毕业班。金校长没有表态,也没有拒绝。后来,直到接手建湖实小首届双语班六(1)班一个多月之后,分管六年级教学工作的吴勇主任找我谈心,才得知我是建湖实小有史以来“第一人”——初进实小就任教毕业班,史无前例!此时,我心怀感恩的同时,再一次感到了肩上的责任重大。城乡毕竟是有差别的,再加上当时小升初的巨大压力,尽管我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但仍然明显感觉到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我开始自我调整,虚心向吴勇、胡玉友、赵恒益等经验丰富的同志学习,取长补短;认真阅读教育教学杂志,把握教改新动态;刻苦钻研《课程标准》,找准教学着力点;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以更多的关心、尊重和信任,让每个学生都发出“我能”“我会”“我行”的自信心声。一年下来,我和丁加华主任任教的班级在毕业会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全班34名学生,32人考入实验初中。

教师的最大成功是“成就孩子”,只有成就孩子,才能成就自我。在狠抓教学质量的同时,我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大语文教育观,根据学科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我积极探究课堂改革的新路子,并加以归纳、总结和提炼,提出涵化教育理念下“四段八步”课堂教学范式,并在全县推广。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我坚持认真严谨的作风,紧扣两个“有效”,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抓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践行“让学引思”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让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课堂上开花结果。多年来,在市、县、集团组织的数次质量调研中,我任教的语文学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我努力践行“为学生的一生奠基”的教育理念,积极构建儿童成长的“立交桥”。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建阅读课程体系,推进家校阅读共享工程。自费为学生订阅报纸杂志,购买课外书,通过晋级阅读、评选“读书明星”等方式不断激励学生与好书交友。任教班级的学生知识面广,视野开阔,思维活跃。近年来,指导学生数百人次参加省市县作文竞赛、课外阅读竞赛获奖,指导学生习作200多篇发表,个人也多次荣获“优秀指导奖”和“园丁奖”。

多年来,我努力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与同行切磋,博众家之长,不断完善自我,夯实为师之基石。2006年参加县电教课会讲获一等奖,2008年参加县优质课竞赛获一等奖, 2010年市优质课竞赛一等奖,2011年省“杏坛杯”优质课展评一等奖,2014年省“蓝天杯”优质课竞赛一等奖,2017年获全国录像课竞赛一等奖,2018年“一师一优课”网上晒课分获省优、市优,2019年“一师一优课”网上晒课获部优;制作的《田忌赛马》《精彩的马戏》等教学课件获国家一、二等奖……

在成绩面前,我没有骄傲,相反陷入了沉思:教育的真谛到底是什么?为了孩子的终身发展,我们到底要教给孩子什么?抛开功利之心,静心而修,我用那纯粹的师爱唤醒一个又一个孩子。工作中,我把孩子视为有独立人格的人,不用分数的高低、名次的先后划分等第;把孩子当作成长中的人,以宽容的心态去接纳他们的错误,以无限的耐心陪伴他们,静待花开。还原师爱之本真,我学会了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结合孩子的状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立足于孩子终身发展的需求,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我们要做知识的传播者、灵魂的塑造者、思想的引领者,我们更要做杏坛上最美的领舞者!”这就是我的追求。

二、教研历程— 成长之路

人生有许多转折点。1996年,我第一次参加县局组织的教育教学论文竞赛。说实话,那时不是备课、上课,就是出试卷和改不完的作业,除了教学还是教学。自以为“论文”是专家教授的事情,小学老师怎能搞论文,又如何搞得出来?在孟校长的催促和指导下,我们几个青年老师开始尝试撰写。没想到我的处女作《谈小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文,参加县赛居然获得二等奖,镇文教办专门奖励我200元(当时月工资357元),这在全镇引起了轰动。初尝甜头的我,对论文产生了兴趣。当然,更多的是功利的驱使——又有名,又有利,何乐而不为?于是,我在教书的同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及时总结,并付诸文字,之后多次参加各类论文竞赛,屡屡获奖。

自从2003年来到实小,我才真正感受到什么是教科研,什么是个人专业成长,同时更深地认识到环境对一个老师成长的重要影响作用。在实小工作的十多年,就个人的专业成长,可以用几句名言概括。

第一句话:天无绝人之路。

鲁迅先生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但作为凡夫俗子的我们,又有几人能创造路?如果无路可走,又何必鸡蛋碰石头,偏要往绝路上走呢?为什么不能“曲线救国”——换一个路线继续前进呢?更何况,自己的人生之路是要靠自己走的,其他再多的人去行走,也于事无补,与你无关。

记得2004年,踌躇满志的我申报县电教课会讲比赛,《长征》一课以高分顺利通过校级初选,满怀欣喜的我连夜积极备战县赛。可到了第二天,风云突变,和我同轨的一位主任找到我,满脸堆笑地和我商量:小勇子,我年纪不小了,今年准备申报高级职称,就差上课积分了,你看这次电教课能否谦让一下?我二话没说,欣然应承。可接下来,他的话让我很不是滋味,感觉就是蓄谋已久:根据学校领导的安排,你把《长征》的教学详案和制作的课件借我用一下……最后,电教课竞赛结果是该主任的课堂教学和课件制作均获得一等奖第一名。有点心态失衡的我当晚将自己的《长征》教学案例投稿知名期刊《小学教学设计》。2005年3月,全文刊出。从此,我找回了自信。

第二句话:环境造就人。

“学习是智慧的源泉,科研是不竭的动力”。在实小工作,我有幸很快地融入教改的热潮之中,在金加锦、周志高、唐广泉校长的引领下,先后主持的省、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6个,其中4个结题,2个正在研究。作为核心组成员参与的《涵养化育,自然天成——小学涵化教育实践研究》等4个省级规划课题都顺利结题。2019年底,我主持申报的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名师工作室助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顺利立项。科研成果《“涵化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实践研究》获全国中小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涵化教育实践研究》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构建“四生”文化课程实践研究》获盐城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在专家和领导的引领下,我积极参与研究,大胆实践,勤于思考,不断总结,先后在《教学与管理》《语文教学通讯》《小学教学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课堂,我们诗意地栖居》入选“2016年江苏省小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现场观摩研讨会”书面交流;出版专著《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法》。另有数十篇论文获省市竞赛一、二级奖。个人先后被评为“建湖县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盐城市小学语文教学能手”“盐城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建湖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建湖县‘139’教师发展共同体领衔名师”“江苏省教科研先进老师”“全国四项全能优秀教师”等。

第三句话:善于捕捉机会者为俊杰。

2011年,周志高校长在省教育厅的统一安排下,赴美国学习考察。期间有江苏省“杏坛杯”优质课竞赛的通知,因为联系不便,申报名额一直没有上报。就在截止日期的前一天,我获知这一消息,主动向当时分管教学的颜红华校长请缨,同时立下军令状,确保取得优异成绩。之后的一个星期,埋头苦干,积极备战,誓师出征。清楚记得,4月11日下午,我坐着亲戚的私家车,独自一人来到宿迁市实验小学参加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第一次参加如此层次高、规模大、影响深远的省级竞赛活动,我诚惶诚恐。还好,发挥正常,最终也如愿以偿,获得了可喜的成绩。

如今,作为分管教学教研的我,一直关注青年教师的个人发展,积极为他们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和条件。凡是我把关的所有竞赛,必须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在自主报名的前提下,进行公开选拔,选出最优秀的老师参加比赛。简单地说,就是克服一切阻挠,形成竞争机制,真正地让能者上。在能者获得成功的同时,发挥其引领的作用,激发更多的青年教师主动参与,发展自我。作为学科带头人和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我率先垂范,积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尽心尽责,用自己的热情与智慧激活一池春水。

三、管理启航— 发展之路

从中心小学副校长到实验小学一名普通的教师,再一步步走到今天,我要感谢我工作生涯中的第三位贵人——周志高校长。2004年到2014年,十年夜以继日的磨砺,尽管心力交瘁,但我坚定不移,日趋成熟。是他,给我创设了一个成长的空间,搭建了一个发展的舞台。

千磨万击,坚守心中的信念

2005年,在陶天浩和赵恒益主任的推荐下,我进入办公室,在任教毕业班的同时,从事文字工作;2008年,双语实验小学新校区建成,我全面负责新校区的办公室工作;2010年,建湖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成立,我担任集团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工作的八年生涯,酸甜苦辣,味味俱全。一年365天,没有一天是8小时工作制;八年中,头脑里从没有过寒暑假的概念;每年的新春佳节来临之际,都是年三十的傍晚才匆匆回家扫除、贴对联……多少个严寒,身裹大衣;多少个酷暑,袒身露乳;通宵达旦,咬文嚼字……深知:没有磨炼就没有成熟,从来都没有简简单单的成功。在彷徨中挣扎,在坚守中拼搏,一路前行,一路走来。苦难和挫折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也是人生的必修课。办公室工作的八年,是我人生经历最丰富、工作最充实、成长最快的一段时光。

挂职锻炼,修筑成长的道路

2011年,在周志高校长和群众推荐下,我被列为校级干部后备人选。同年8月,在局党委的安排下,我挂职副校长到宝塔小学支教一年。自从踏入宝塔小学的第一天起,我就下定决心: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工作,尽自己所能,发挥自己所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出色地完成交流工作任务。

一年,漫长而又短暂:漫长——一家三口,一个宝塔镇小学,一个沿河镇农业中心,一个建湖县实验小学,三点一线,贯穿建湖南北中,生活诸多不便。而且大多情况下是白天在宝小,晚上回到实小继续加班。短暂——党委找我亲切谈话,吴局长冒雨将我送进宝小,历历在目,犹如昨日。

一年,平凡而又厚实:平凡——一样平凡的岗位,做着一样平凡的工作;厚实——宝小唐修田校长兄长般的关爱,宝小老师的淳朴、拼搏、争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长足进步,这些在我心中永远积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宝塔小学全体教职工的辛勤耕耘下,学校各项工作取得新业绩:在全县小学“抓规范、精管理、上质量”常态督导评比中,宝塔小学“一举脱贫”,被评为“优秀”等次;在县局教育教学督导随机听课中,优课率达60%;在县局期末调研中,各学科成绩大幅提升。一年中,周艳娟、罗学春、徐娟三位老师参加县优质课竞赛均获一等奖;在县“英语之声”比赛中,学校课本剧获一等奖;在县美文诵读竞赛活动中获二等奖;在县“思者足音”教研活动中,数学、语文分获一、二等奖。一年中,学校有46人次在各级各类论文竞赛中获等级奖。在市、县小学生课外阅读征文等竞赛活动中,学校20多位同学获等级奖;在县“六一”文娱节目比赛中,3个节目分获一、二、三等奖;在县“世纪之星”比赛活动中,10多位同学书法作品获一、二等奖。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书法水平等级证书考试优秀学校”“特色建设工作(书法)先进集体”。用宝小老师的话讲:这一年取得的成绩,远远超过过去的十年。一年中,我个人的管理能力、业务能力、协调能力等也都得到了提升,分管的教育教学工作得到县局领导和联盟龙头校的充分肯定。撰写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误区及对策》《义务教育均衡化目标下的城乡教师交流探析》发表于核心期刊《教学与管理》。教师节期间,被县政府表彰为“交流工作先进个人”;2011年年度考核记三等功。

2012年,挂职期满的我回到实小集团,继续从事着集团办公室主任工作,同时任教毕业班。

破茧重生,风雨过后的彩虹

2013年8月,因工作需要,我来到建湖实小东校区任副校长,分管教学工作,踏上了新的旅途。在东校区工作三年,自认为用心尽心,问心无愧。2016年,集团内交流,我到实小西校区任副校长,分管教科研工作……作为一个管理者,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要走的路还很远。

走上工作岗位25年,回顾自己的行走之路,深深感到我的人生并没有什么大志,自己一贯以来也就只有一个信念:做任何事情、任何工作都要专注和投入,力求做得完美;要么不做,要做就把它做好!当然,追求完美的性格也会使自己比别人更累,但是我信奉:有爱有得,用心得心,投入深入,付出杰出。

走在路上,一路欢歌笑语,一路烦恼忧伤,悲欢离合,苦辣酸甜,丰富了人生。最后我用冰心老人的散文名句结束我的自序,也与各位同仁共勉:“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眼里有泪,却不是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