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劉文成公祠〔一〕
草昧經綸日〔二〕 ,英雄戰鬭年。真人淮泗起〔三〕 ,王氣斗牛躔〔四〕 。命世生良弼〔五〕 ,卑棲役大賢〔六〕 。一官齊簿尉〔七〕 ,千里正戈鋋〔八〕 。記室依袁紹〔九〕 ,飛書謝魯連〔一〇〕 。神鷹思飽掣〔一一〕 ,威鳳必高騫〔一二〕 。漢祖除秦法〔一三〕 ,周王卜渭畋〔一四〕 。廟堂才不易〔一五〕 ,束帛禮宜先〔一六〕 。遂有君臣契〔一七〕 ,能令帷幄專〔一八〕 。南征頻克敵,北伐旋摧堅〔一九〕 。王會收三統〔二〇〕 ,軍謀出萬全。河山分帶礪〔二一〕 ,冠蓋儼神仙〔二二〕 。未辟留侯穀〔二三〕 ,長辭范蠡船。麒麟當日畫〔二四〕 ,竹帛後時編〔二五〕 。一自丘陵改,重愁歲月遷。隆中猶故宅〔二六〕 ,綿上少封田〔二七〕 。舊俗還祠廟,清歌入管絃。黄金遺像蝕〔二八〕 ,鐵券幾人傳〔二九〕 。古瓦鼯鼪落〔三〇〕 ,荒庭檜柏圓。蛛絲虚寢罥〔三一〕 ,鳥跡斷碑眠〔三二〕 。想像陰符策〔三三〕 ,沉吟寶劍篇〔三四〕 。前賢餘事業,後死尚迍邅〔三五〕 。去去辭枌梓〔三六〕 ,棲棲到海壖〔三七〕 。空林多雨雪,哀角滿山川。玉帳無遺術〔三八〕 ,蒼生久倒懸〔三九〕 。憑留一黄石,相待穀城邊〔四〇〕 。
【注釋】
本詩作於康熙元年(一六六二)。
〔一〕劉文成:即劉基,字伯温,謚文成。青田(今屬浙江省)人。元至順間進士,因事罷官,後參加朱元璋起義軍,輔助朱驅元建明,參與其方略制度之籌劃,封誠意伯,官至御史中丞、太史令。洪武四年(一三七一)辭官,後被構陷,于洪武八年憂憤而逝。正德九年(一五一四)加贈太師,謚文成。著有《郁離子》、《誠意伯集》等。據《嘉慶一統志》云,其祠有二:一在處州府治(今浙江省麗水縣),稱“開國元勳祠”;一在青田縣,稱“誠意伯廟”。詩謂處州之祠。
〔二〕草昧:未開化狀態。《易·屯》:“天造草昧。”後因指國家草創、秩序未定之時。《隋書·高祖紀》:“登庸納揆之時,草昧經綸之日。”經綸:理出絲緒曰經,編絲成繩曰綸;引申爲籌劃治理國家大事。《禮·中庸》:“唯天下至誠,爲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三〕真人:本謂“入水不濡,入火不爇,陵雲氣與天地久長”式的神人,因秦始皇慕之,曾自謂“真人”(見《史記·秦始皇本紀》),遂以之稱帝,後又以稱尚未成勢之帝王。此指朱元璋。淮泗:謂淮河、泗水。朱元璋先世居泗水畔之泗州(今安徽省泗縣),其父徙淮河南岸之濠州(今安徽省鳳陽縣)。
〔四〕王氣:舊指象徵帝王運數的祥瑞之氣。斗牛躔(chán):二十八宿之斗宿、牛宿運行的度次。古人認爲星宿於天空所在的度次,配屬我國各地區,斗牛躔分野在今江蘇、浙江、安徽一帶(見《晉書·天文志》)。又,據明王世貞《藝苑巵言》:劉基曾與友朋遊西湖,見五色雲起,基舉酒慷慨曰:“此王氣也,後十年當有英主出,吾將輔之。”
〔五〕命世:猶“名世”,名高於世。後稱治世之才。漢李陵《答蘇武書》:“佐命立功之士,賈誼、亞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將相之具。”良弼:賢良的輔佐。《書·説命》:“夢帝賚予良弼。”
〔六〕卑棲:謂身處卑職。役大賢:使賢良受驅使。《明史·劉基傳》:“舉進士,除高安丞,有廉直聲。行省辟之,謝去。起爲江浙儒學副提舉,論御史失職,爲臺臣所阻,再投劾歸。”
〔七〕齊:通“躋”,躋身也。《禮記·樂記》:“地氣上齊。”注:“齊讀爲躋。”簿尉:掌管文書的小官吏,如書記、簿曹之類。《唐書·百官志》載“京縣令”之簿尉爲從八品,此指劉基爲“元帥府都事”。杜甫《送高三十五書記(適)十五韻》詩:“脱身簿尉中,始與捶楚辭。”
〔八〕戈鋋(chán):謂戰事。鋋,小矛。詩指劉基罷歸後,曾參與鎮壓方國珍起義事。東漢班固《東都賦》:“千乘雷起,萬騎紛紜;元戎竟野,戈鋋彗雲。”李善注:“《説文》曰:鋋,小矛也。又曰:彗,掃竹也。”
〔九〕記室句:事本《三國志·魏志·陳琳傳》:琳避難冀州依袁紹,紹使典文章。詩指基以“剿方”功授“總管府判”事。記室,猶秘書之類。《後漢書·百官志》:“記室令史,主上表章,報書記。”
〔一〇〕飛書句:事本《史記·魯仲連傳》:“(齊)田單攻聊城歲餘,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魯連乃爲書約之,矢以射城中,遺燕將”勸降。此指劉基致方國珍書,“宣示太祖威德,國珍遂入貢”事(見《明史·劉基傳》)。
〔一一〕神鷹句:喻高颺之志。語本杜甫《去矣行》:“君不見鞲上鷹,一飽即飛掣。”
〔一二〕威鳳:《漢書·宣帝紀》:“南郡獲白虎、威鳳爲寶。”顔注引晉灼曰:“鳳之有威儀者也,與《尚書》‘鳳凰來儀’同意。”後因喻才能品德高尚之人。騫:高舉;飛起。杜甫《晦日尋崔戢李封》詩:“威鳳高其翔,長鯨吞九州。”
〔一三〕漢祖句:喻朱元璋革除元法。《漢書·高帝紀》:“(沛公)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盗抵罪。餘悉除去秦法。’”
〔一四〕周王句:意謂朱元璋知遇劉基。《史記·齊世家》:“西伯(周文王在商代爲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彲(同“螭”),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於是周西伯獵,果遇(姜)太公於渭(水)之陽。”畋(tián):獵。
〔一五〕廟堂:宗廟、明堂。古代帝王有大事,告於宗廟,議於朝廷,故以指朝廷。
〔一六〕束帛:古代聘問之禮物,帛五匹爲束。《易·賁》:“束帛戔戔。”據《明史·劉基傳》:“(明)太祖下金華,定括蒼,聞基名以幣聘。”
〔一七〕契:謂意旨投合。據《明史·劉基傳》:“(基)既至,陳時務十八策,太祖大喜,築禮賢館以處,寵禮甚至。”
〔一八〕帷幄:軍中帳幕。《漢書·張良傳》:“高帝曰:‘運籌策帷幄中,决勝千里外,子房功也。’”又,《明史·劉基傳》載:朱元璋曾贊劉基云:“吾子房也。”
〔一九〕南征、北伐:南征謂朱元璋滅陳友諒,北伐指朱明逐元。凡此,基皆參與其謀。
〔二〇〕王會句:意謂創建王朝,奠立制度。王會乃《逸周書》篇名。周公(姬旦)以王城(洛邑)既成,大會諸侯,遂創奠朝儀、貢禮,史官因作《王會》篇以記其事。唐柳宗元《古今詩》:“南宫有意求遺俗,試檢周書王會篇。”三統,曆法名。《史記·曆律志》:“三統者,天施、地化、人事之紀也。”收,收斂整齊,猶統一。《明史·劉基傳》:“基爲太史令,上《戊申大統曆》。”
〔二一〕河山句:語本《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注:“應劭曰:‘封爵之誓,國家欲使功臣傳祚無窮。帶,衣帶也:厲(即礪),砥石也。河當何時如衣帶?山當何時如厲石?言如帶厲,國乃絶耳。”詩指劉基曾受封“誠意伯”。
〔二二〕冠蓋:謂封爵後朝服、車蓋之盛飾。
〔二三〕未辟句:事本《史記·留侯世家》:“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耳。乃學辟穀。”按,張良見漢高戮殺功臣,而有避世遠禍之策,惜基未能效之耳。詩之下句亦云基不效范蠡功成引退,終遭構陷而死。對此竹垞不勝感慨。
〔二四〕麒麟句:事本《漢書·蘇武傳》:“甘露三年(前五一),單于始入朝。上(指漢宣帝劉詢)思股肱之美,乃圖畫其人(指功臣十一人)於麒麟閣,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杜甫《投贈歌舒開府翰二十韻》詩:“今代麒麟閣,何人第一功!”
〔二五〕竹帛:竹簡;白絹。古代用以書寫文字。《墨子·明鬼》:“恐後世子孫不能知也,故書之竹帛傳遺後世子孫。”後因以指書册、史乘。《漢書·蘇武傳》:“今足下還歸,揚名於匈奴,功顯於漢室,雖古竹帛所載,丹青所畫,何以過子卿!”
〔二六〕隆中:地名,在今湖北省襄樊市,爲諸葛亮故居。此喻劉基青田縣故宅。
〔二七〕綿上句:意謂基身後無采邑。綿上,地名,在今山西省介休縣。據《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晉侯(晉文公重耳)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遂隱而死。晉侯求之不獲,以綿上爲之田,曰:‘以志吾過,且旌善人。’”
〔二八〕黄金句:謂基之塑像已蔽敗。據《國語·越語》:“(范蠡)遂乘輕舟以浮於五湖,莫知其所終極。王命金工以良金寫范蠡之狀,而朝禮之。”
〔二九〕鐵券:古代帝王頒賜功臣之鐵制契約,如其人或後代有罪,以之爲證,可推念其功而予赦減。以鐵爲之,取其堅久也。《明史·劉基傳》:“基亡之後,孫廌實嗣,太祖召諭再三,鐵券丹書,誓言世禄,廌嗣未幾隕世,褫圭裳於未裔,委帶礪於空言。”
〔三〇〕鼯(wú):亦稱大飛鼠,前後肢間有寬而多毛之膜,可藉以滑翔。鼪(shēng):即黄鼬,俗稱黄鼠狼。杜甫《玉華宫》詩:“溪迴松風長,蒼鼠竄古瓦。”
〔三一〕寢:祠廟的後殿。《禮記·月令》:“寢廟必備。”注:“凡廟,前曰廟,後曰寢。”疏:“廟係接神之處,其處尊,故在前;寢,衣冠所藏之處,對廟而卑,故在後。”罥(juàn):掛,纏繞。
〔三二〕鳥跡:據衛恒《四體書勢》:昔蒼頡造字,曾受到鳥跡啓發,後因以鳥跡喻文字。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蒼頡鳥跡既茫昧,字體變化如浮雲。”
〔三三〕陰符:傳爲姜尚所著兵法名(見《戰國策·秦策》)。又,《唐書·藝文志》有“周書陰符九卷”之載,此指劉基之兵法著作。
〔三四〕沉吟句:朱彝尊《静志居詩話》卷二載:“明祖命(孫炎)招致伯温,伯温堅不肯出,以寶劍遺伯融(孫炎字),炎作詩以爲劍當獻天子,封還之,伯温無以應,乃逡巡就見。”
〔三五〕後死:詩人自謂。迍邅(zhūn zhān):行進艱難,喻處境困窘。《易·屯》:“屯如邅如。”韓愈《與汝州盧郎中論薦侯喜狀》:“(其人)迍邅坎坷。”
〔三六〕枌梓(fén zǐ):疑爲“枌榆”、“桑梓”連用之略稱,喻故鄉。據《史記·封禪書》:劉邦起兵時,曾禱於其鄉“枌榆社”,後因以枌榆喻故鄉。又,《詩·小雅·小弁》:“惟桑與梓,必恭敬止。”桑梓爲古代宅旁常栽之木,後遂以之喻故鄉。
〔三七〕棲棲:忙碌,不能安居。《漢書》卷一〇〇叙傳:“聖喆之治,棲棲皇皇。”壖(ruǎn):海邊。
〔三八〕玉帳:征戰時主將所居軍帳。遺術:指兵法。《唐書·藝文志》載:李靖有“《玉帳經》一卷。”又,杜甫《奉送嚴公入朝十韻》:“空留玉帳術,愁殺錦城人。”
〔三九〕蒼生:百姓。倒懸:謂處境極危苦。《孟子·公孫丑》:“民之悦之,猶解倒懸也。”
〔四〇〕黄石、穀城:據《史記·留侯世家》云:張良少時於下邳(今江蘇宿遷縣)遇一老人,授以一編書(即《太公兵法》),曰:“讀是則爲王者師(良遂以之佐劉邦定天下),十三年後,見我於濟北穀城山(今山東省東阿縣)下,黄石即我也。”
【評箋】
沈德潛曰:“起與‘今代麒麟閣,何人第一功’同一氣概,必如此,才能鎮壓通體。中間叙完題意,撫躬自傷,隱然有圯下自命之想。”(《清詩别裁》)
(日)近滕元粹曰:“不學子房辟穀,是青田所不及子房處。明祖之猜忍殘酷甚於漢祖,據之成功,其不能全終,宜矣!”(明治四十年日刊《浙西六家詩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