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 〔一〕
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澹雲閒今古同。鳥去鳥來山色裏,人歌人哭水聲中 〔二〕 。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 〔三〕 。惆悵無因見范蠡,參差煙樹五湖東 〔四〕 。
〔一〕 本詩作於開成三年深秋。宛溪:源出宣城東南嶧山,流繞城東,至縣東北,與句溪合。
〔二〕 鳥去兩句:寫宛溪自然風光與居人生活。吴汝綸曰:“起四句極奇,小杜最喜琢製奇語也。”(《唐宋詩舉要》卷五引)《禮記·檀弓下》曰:“晉獻公成室,張老曰:‘美哉輪焉,美哉奂焉!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此化用其意。
〔三〕 深秋兩句:賀裳《載酒園詩話又編》:“杜長律亦極有佳句,如‘深秋簾幕……一笛風。’……俱灑落可誦。”簾幕,窗簾、帷幕。
〔四〕 惆悵兩句:謂遥望煙樹迷濛之太湖,徒然仰慕功成身退之范蠡。無因,無由,無緣。范蠡,春秋越國大夫,助越王勾踐滅吴,功成,“遂乘輕舟以浮於五湖,莫知其所終極。”(《國語·越語》)參差(cēn cī),不整齊貌。五湖,《國語》韋昭注曰:“五湖,今太湖。”又《文選·江賦》注引張勃《吴録》:“五湖,太湖之别名也。”《後漢書·馮衍傳》注引虞翻曰:“太湖有五道,故謂之五湖,滆湖、洮湖、射湖、貴湖及太湖爲五湖。並太湖之小支俱連太湖,故太湖兼得五湖之名。”此泛指太湖流域之湖泊。
牧之胸懷韜略,然一生無由施展。進不能成就功業,退復有室家之累,難以隱居山林,故藉范蠡以抒慨。《唐詩鼓吹評注》卷六曰:“昔范蠡功成身退遊於五湖,可謂識進退之宜矣,今所可見者惟有五湖煙樹,如蠡者豈得而見之哉!言外有感嘆人己意。”宋宗元曰:“三、四無窮奇慨,五、六寫景處可以步武青蓮。”(《網師園詩箋》卷二)查慎行評曰:“第二聯不獨寫眼前景,含蓄無窮。”(《瀛奎律髓》)何焯評曰:“寄託高遠,不在逐句寫景,若爲題所牽,便無味矣。”(同上)許印芳評曰:“此詩全在景中寫情,極脱洒,極含蓄,讀之再三,神味益出,與空講風調者不同。學者須從運實於虚處求之,乃能句中藏句,筆外有筆。若徒揣摩風調,流弊不可勝言矣。”(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