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庆寺[1]
九里松[2],唐刺史袁仁敬植[3]。松以达天竺,凡九里,左右各三行,每行相去八九尺。苍翠夹道,藤萝冒塗[4],走其下者,人面皆绿。行里许,有集庆寺,乃宋理宗所爱阎妃功德院也[5]。淳祐十一年建造[6]。阎妃,鄞县人[7],以妖艳专宠后宫。寺额皆御书,巧丽冠于诸刹。经始时,望青采斫,勋旧不保,鞭笞追逮,扰及鸡豚[8]。时有人书法堂鼓云[9]:“净慈灵隐三天竺[10],不及阎妃好面皮。”理宗深恨之,大索不得。此寺至今有理宗御容两轴[11]。六陵既掘[12],冬青不生,而帝之遗像竟托阎妃之面皮以存,何可轻诮也[13]。元季毁,明洪武二十七年重建[14]。
张京元《九里松小记》[15]:
九里松者,仅见一株两株,如飞龙劈空,雄古奇伟。想当年万绿参天,松风声壮于钱塘潮[16],今已化为乌有。更千百岁,桑田沧海,恐北高峰头有螺蚌壳矣,安问树有无哉!
陈玄晖《集庆寺》诗[17]:
玉钩斜内一阎妃,
姓氏犹传真足奇。
宫嫔若非能佞佛,
御容焉得在招提[13]。
布地黄金出紫薇,
官家不若一阎妃。
江南赋税凭谁用,
日纵平章恣水嬉[19]。
开荒筑土建坛,
功德巍峨在石碑。
集庆犹存宫殿毁,
面皮真个属阎妃。
昔日曾传九里松,
后闻建寺一朝空。
放生自出罗禽鸟,
听信阇黎说有功[20]。
【注释】
[1] 集庆寺:在集庆山,全称显慈集庆教寺。
[2] 九里松:《西湖游览志》卷十:“仙姑山之西南,为驼巘岭,过行春桥,入九里松。……宋有一字门,吴说书“九里松”三字。高宗欲易己书,以黼黻湖山。命笔数十幅,叹曰:‘无以易吴所书也。’遂以金饰旧额,重揭之。今亡。”“行春桥”即今洪春桥,为九里松起点,止于下天竺。“九里云松”为“钱塘八景”之一。
[3] 袁仁敬:《唐诗纪事》卷二“明皇”条载:“开元十六年,帝自择廷臣为诸州刺史,……袁仁恭杭州,……凡十一人。”《册府元龟》卷六百七十一、《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二也有类似记载,唯“开元十六年”作“十三年”(725),当以《册府元龟》、《资治通鉴》为是。其中袁仁恭即袁仁敬,因避宋讳而改。
[4] 冒:覆盖。
[5] 功德院:布施建造的寺院。功德,佛教语,指念佛、诵经、布施诸事。
[6] 淳祐十一年:1251年。
[7] 鄞县:今属浙江宁波。
[8] “经始时”五句:《西湖游览志》卷十:“经始之辰,内司分市材木于郡县。旁缘为奸,望青采斫,鞭笞追逮,鸡犬不宁。虽勋臣旧辅之墓,皆不得自保。”经始:开始营建。望青采斫:乱采滥伐。豚:猪。
[9] 法堂:演说佛法的大堂。
[10] 净慈灵隐三天竺:皆寺名。净慈寺、灵隐寺分别在杭州南屏山慧日峰下和灵隐山麓;三天竺分别为上天竺法喜寺、中天竺法净寺、下天竺法镜寺。
[11] 御容两轴:据《西湖游览志》卷十,一幅为其画像,另一为其燕游图。
[12] 六陵:指南宋高、孝、光、宁、理、度六宗的陵墓。元世祖至元年间,胡僧杨琏真伽任江南释教都总统,掌江南佛教事。与宰相桑哥勾结,盗发宋陵。截理宗顶为饮器,得金玉宝器无数。事在至元十五年,详《续资治通鉴·元纪二》。
[13] 轻诮:轻易、轻薄地加以讥讽。
[14]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
[15] 张京元:见卷一《西湖北路·岳王坟》注。
[16] 钱塘潮:由于杭州湾喇叭口的地形及月球和太阳引潮力的作用,每年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入海口都会发生特大潮涌。潮头高达数米,犹如万马奔腾,排山倒海,蔚为壮观。
[17] 陈玄晖:浙江海盐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升兵部都给事。
[13] 招提:寺庙,此专指集庆寺。
[19] 平章恣水嬉:见卷一《西湖北路·大佛头》:“后因贾平章……系缆石桩也。”
[20] 阇(shé)黎:梵语。指高僧。
【评品】
清雍正《西湖志》卷三:“唐刺史袁仁敬植松于行春桥(即今洪春桥),西达灵竺,路左右各三行,每行相去八九尺,苍翠夹道,阴霭如云,日光穿漏,若碎金屑玉,人行其间,衣袂尽绿。今旧松多不存,而新植者已渐如偃盖,时时与灵山白云相接,故曰云松。”所记可与本文相发明。集庆寺为宋理宗所宠阎妃的功德院。建功德院,而“望青采斫,勋旧不保,鞭笞追逮,扰及鸡豚”,则何功何德之有?作者引时人之诗,固为讽刺;而“帝之遗像竟托阎妃之面皮以存,何可轻诮也”,何尝不是皮里春秋的讥嘲,不可皮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