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易筋经(修订本)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 总 论

译曰:佛祖大意,谓登证果者,其初基有二,一曰:清虚。二曰:脱换。能清虚则无障,能脱换则无碍。无障无碍,始可入定出定矣。知乎此,则进道有其基矣。

所云清虚者,洗髓是也;脱换者,易筋是也。

其洗髓之说,谓人之生,感于情欲,一落有形之身,而脏腑肢骸,悉为滓秽所染,必洗涤净尽,无一毫之瑕障,方可步超凡入圣之门,不由此,则进道无基。

所言洗髓者,欲清其内。易筋者,欲坚其外。如果能内清净,外坚固,登圣域,在反掌之间耳,何患无成?且云易筋者,谓人身之筋骨,由胎禀而受之,有筋弛者、筋挛者、筋靡者、筋弱者、筋缩者、筋壮者、筋舒者、筋劲者、筋和者,种种不一,悉由胎禀。如筋弛则病,筋挛则瘦,筋靡则痿、筋弱则懈,筋缩则亡,筋壮则强,筋舒则长,筋劲则刚,筋和则康。

若其人内无清虚而有障,外无坚固而有碍,岂许入道哉?故入道莫先于易筋以坚其体,壮内以助其外。否则道亦难期。

其所言易筋者,易之为言大矣哉!易者,乃阴阳之道也,易即变化之易也。易之变化,虽存乎阴阳,而阴阳之变化,实有存乎人。弄壶中之日月,搏掌上之阴阳,故二竖[1]系之。在人无不可易。所以为虚为实者,易之;为寒为暑者,易之;为刚为柔者,易之;为静为动者,易之;高下者,易其升降;先后者,易其缓急;顺逆者,易其往来;危者,易之安;乱者,易之治;祸者,易之福;亡者,易之存;气数者,可以易之挽回;天地者,可以易之反复:何莫非易之功也!

至若人身之筋骨,岂不可以易之哉?然筋,人身之经络也,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筋,无经非络,联络周身,通行血脉,而为精神之外辅。如人肩之能负,手之能摄,足之能履,通身之活泼灵动者,皆筋之挺然者也,岂可容其弛、挛、靡、弱哉?而病、瘦、痿、懈者,又宁许其入道乎?

佛祖以挽回斡旋之法,俾筋挛者,易之以舒;筋弱者,易之以强;筋驰弛者,易之以和;筋缩者,易之以长;筋靡者,易之以壮。即绵涯之身,可以立成铁石,何莫非易之功也!

身之利也,圣之基也,此其一端耳,故阴阳为人握也。而阴阳不得自为阴阳,人各成其人也。而人勿为阴阳所罗,以血气之躯,而易为金石之体,内无障、外无碍,始可入得定去,出得(穴)〔定〕来。然此着功夫,亦非细故也。而功有渐次,法有内外,气有运用,行有起止。至药物器制,火候[2]岁年,饮食起居,始终各有征验。其入斯门者,务宜先办香信,次立虔心,奋勇坚往精进[3],如法行搏而不懈,无不立跻于圣域者云。

般剌密谛曰:此篇就达摩大师本意,言易筋之大概,译而成文,毫不敢加以臆见,或创造一语。后篇行功法,则具详原经译义。倘遇西竺高明圣僧,再请琢磨可也。

[1] 二竖:病魔的代名词,《左传·成公十年》:“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后比喻不治之症谓“病入膏肓”。

[2] 火候:内丹术术语。火为元神,候指阶段、节度,即用意念来调呼吸,运精炼气。

[3] 精进:佛教名相。即坚持修习佛法,努力上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