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旅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铲除东祸

在古代,作为军事要塞,旅顺是以跳板和枢纽的功能而存在的。它不事张扬,又藏龙卧虎,对时局的变化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巨大作用。在历史的画卷上,很多英雄豪杰都曾在此一展身手,旅顺也因此被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唐是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具有重要地位的一个朝代,也是旅顺提升和扩展军事要塞地位的极其重要的一个节点。

七世纪的时候,在朝鲜半岛发生了唐朝大军剿灭高句丽的战争。旅顺当仁不让地发挥了自己的功能,源源不断地为战争提供了保障。

当时的高句丽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在朝鲜半岛陈兵百万,不仅控制着整个辽东地区,而且对唐朝政权形成了很大威胁。当时,唐王朝经过十多年的调运休整,已颇为强盛,不仅经济繁荣,军事实力也得到了空前提升。因此,太宗李世民一直在寻找机会铲除这个边疆隐患,以保大唐江山安宁。公元642年11月,高句丽国内发生政变,其经济和军事实力都遭到削弱。李世民觉得,东征高句丽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在公元644年7月,统领十万大军,兵分两路向朝鲜半岛挺进。

陆路大军,以李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六万将士出兵辽西走廊,从辽东进攻高句丽。

水陆大军,则以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水军四万,战舰五百艘,从海上进攻高句丽。张亮率领水军从山东半岛的烟台登船,跨过渤海海峡,在旅顺(都里镇)登陆。上岸后,他们以牧羊城为依托,迅速在旅顺建立后备基地,为持续进行的战争提供保障。

一时间,几百艘战船布满了旅顺大大小小的港湾,桅杆林立,旌旗飘舞,大有排山倒海之势。旅顺城大街小巷,岸边岭上,到处都是绿色、白色的行军帐篷,漫山遍野,层层叠叠,如同海潮卷起的浪涌。这是有史以来旅顺城和港拥有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庞大军容。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在旅顺和周边的海岸线上,堆积着小山一样的军事物资。四万多人的军队长时长线作战,需要大量的物资保障,而旅顺地域狭小,无法解决这样庞大的需求,只能从中原调拨。所以,张亮所率领的五百多艘战船,有一大半装载着的是军队的给养。在旅顺登陆后,一部分卸下来备用,另一部分随舰船停泊,并随时可以输送给有需要的部队。

在旅顺,张亮率领的水师又兵分两路,其中一路经金州向丹东方向进发。当三万多大军冒着酷暑行进到离旅顺一百二十多里地的梁家店时,已成疲惫之师,人困马乏,不得不停下来稍做休整,养精蓄锐,以便继续向东挺进。由于队伍庞大,而梁家店只是一个小山村,无法安排大军宿营,他们只好在附近选择了一个平缓而又开阔的山坡作为宿营地。休息的时候,将士们纷纷把身上的铠甲脱下来,摆放在坡地上晾晒。不一会儿,整个山坡就被铺满了。几万个铠甲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十分壮观。督军张亮看到满坡铠甲满坡金的景象,忙问部下,我们驻扎的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字?部下告诉他,叫梁家店。他听后略一思忖,哈哈大笑起来,什么梁家店?就叫亮甲店!音同字不同,这是上苍的安排。从此,梁家店改名为亮甲店,一直叫到今天。

从旅顺开拔出来的另一路水军,经离大连湾不远的三山岛水道,向鸭绿江口开进。唐军知道,三山岛是一道天然屏障,其水道是进出金州城和大连湾,直抵旅顺的咽喉,所以,自古以来,三山岛连同周边水域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于是,他们以旅顺为大本营,把三山岛开辟为军械和粮草储备之地。后来证明,在对高句丽的战争中,这样的安排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同时,征讨高句丽战争所取得的重大胜利,旅顺功不可没。自此,朝廷对旅顺更加看重,在地方管理和军事防务政策上,开始向旅顺倾斜。

首先就是在战争中没有用完的资源全部留在原地。战争结束后,唐朝水军从朝鲜返回,仍在旅顺登陆集结,并把剩下的粮食、军械、弹药、服装、药品等都留了下来。旅顺弹丸之地,能一下得到这么多援助,对于改善经济状况,增强防御能力,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唐军集结旅顺后,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就地做了一个多月的休整。这期间,唐军为旅顺做了两件大事。一件事是帮助旅顺训练水师。那时候,旅顺没有国家正式编制的水军,只有数量不多的散兵游勇,但他们毕竟担负着对旅顺港和周边港湾的守护责任。唐军在旅顺港开设训练场,同时在海岸线上的月亮湾、双岛湾、塔河湾等处设立临时训练场,对集结起来的水兵进行训练。主要内容是,海上作战基本战术应用,开设岸防基线,异常气象条件下舰船防护等。尽管属于突击式的应急训练,但是对于加强旅顺港口和岸线防护,提高水兵素质,仍是有意义的。

唐军帮助旅顺做的第二件事,是因地制宜地对港口进行扩建。作为军事要塞,旅顺港就是旅顺的核心。但旅顺港一直未得到良好的建设,还保持着它原始的状态,其功能的发挥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从朝鲜半岛返回的五百多艘舰船,依然停泊在简陋的旅顺港和周围的港湾之中。面对如此局面,唐军就地取材,量力而行地对旅顺港进行了修筑。他们先是扩沿展边地将港口岸线延长,使港口面积扩大到三平方公里以上,从而可容纳更多、更大的舰船停泊。在此基础上,将港口主要部位和口岸周边垒成石坝。以往,旅顺港的岸堤都是泥土夯成,海水的长期浸泡和海浪冲击,造成了岸坝经常毁损,大量泥沙淤积港中。土坝换成石坝,不仅降低了风浪对岸堤的破坏,也大大减轻了泥沙淤积的情况,使港口的功能得到显著增强。

被称为盛唐的唐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管理,建立了册封制度,各地方不同级别的官吏,由朝廷直接任命册封。在这一国家政事中,旅顺又承担了重要职责。

唐开元元年,即公元713年初春,唐玄宗李隆基委派中郎将,鸿胪寺卿崔忻出使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的渤海国,完成册封任务。崔忻从长安出发到山东登州,乘船从海上落脚旅顺,然后由旅顺乘船北上到鸭绿江口,溯江而上至渤海国。唐开元二年,即公元714年6月,崔忻完成册封任务,按原路经旅顺返回长安。按照唐朝律例,朝廷命官持节册封属国家重大事件,均要留得实物证验,或立碑纪事,或建阁叙要,以张国事王威,册事之要。崔忻回京途经旅顺,自然也要按律例办事。为了纪念此次盛事,崔忻在黄金山南北麓各开凿水井一口,并在井旁立有拓片刻石一块,其大如驼,上面镌刻二十九字,“敕持节宣劳靺鞨使鸿胪卿崔忻井两口永为记验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

凿水井、立石碑以为纪念,这是崔忻的一个创造,表达了朝廷心忧天下,体恤百姓的情怀,其寓意深邃丰满。同时也在提醒旅顺的黎民百姓,吃水不忘打井人,要时时记念朝廷的恩赐。两口鸿胪井为旅顺的要塞文化增添了特别的记忆。

鸿胪井和刻石在旅顺黄金山经历了一千多年岁月的洗礼。光绪二年,以候补道员身份到旅顺督建北洋海军船坞的刘含芳,视这块石碑为珍宝,并专门修建了一个亭子,将刻石覆盖,予以精心保护。日俄战争爆发后,旅顺人怕这个刻石被战争损毁,偷偷将其埋入土中。1908年,日本的海军士兵偶然间发现了它,镇守旅顺的司令长官富冈定恭如获至宝,下令将刻石劫走并藏匿起来,后来偷偷运回了日本,藏于宫内省怀王府,至今未归还中国。

但不管怎样,盛极一时的李唐王朝,使旅顺的威名再次得以确立。而旅顺军港的不断发展壮大,又为大唐帝国宣威立德提供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