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和《易经》(趣味天文学系列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星座是属于“牧羊人、国王还是历法”

星座的英文是“constellation”,意思是“星座”“星群”,这基本是天文学的解释;而占星术中所指的星座是“sign”,意思是“记号”“标记”“象征”。在英汉词典中有这样的翻译:“Signs of Zodiac黄道十二宫”,在《英汉天文学词汇》中也有同样的意译;而在英文字典中,则诠释得更详尽:One of the twelve equal divisions of the Zodiac,意思是黄道上十二个均等的部分(占星术中的星座划分)。因此,天文历法的十二星座(太阳的时间经过并不是均等的)与占星术中所指的星座(太阳的时间经过是均等的)在实际意义上是不同的。而实际上,星座就是天上一群群“人为”的恒星组合。它们经过分类、赋予、定义后,被占星师用来算命(演变成一组符号);被天文爱好者用来认星(天文学家观测天体从来不用星座);也被早期的航海家用来导航(见图1.1)。比如狮子座的α星(中文名轩辕十四)就是“航海九星”之一。

图1.1 航海早期,航海都是靠著名的天体和星座定位的

星座叫法的起源,据说来源于4000多年前的古巴比伦王朝,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后经埃及、希腊传入欧洲,历经两度盛衰之后,最终按其应用分别形成为天文学的88个星座和占星术的黄道十二星座(宫)符号。

实际上,全世界的各个民族都有过这种将天上的星星分类、组合的过程。虽然5000年来世界上先后出现了多个文明古国,而且很多民族对天上的亮星都取了名字,甚至编出了美丽的神话,但真正形成完整星空命名体系的民族少之又少。

世界上只有两个最著名的完整星空命名体系:一个是以古希腊星座为基础的西方现代星座;一个是与中华文明、中国传统文化伴随始终的中国星座。这两个星座体系基本上都是初步定型于公元初年,这应该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会在这两个地点分别出现两个完整的星空体系呢?我们不妨看一看那个时代与文明程度高度相关的人口数量分布:在公元初年的时候,全世界有1/3的人居住在地中海沿岸;1/3的人居住在中国;另外1/3的人散布在世界各地,所以形成这样两大星空体系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星座的创立、使用目的很单纯,主要用于君国星占,为皇朝国事占吉避凶。到了清代,受西方近代天文学的影响,又在南天增加了一些星宫,旧有星宫也出现不少增星,但没有改变原有的体系,也就无法适应现代天文学的需要,终于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而成为历史,最后被翻译过来的现代西方星座所代替。

对于西方的星空系统,天文学的部分我们将在辨识星空的讲解中介绍。这里主要探讨演化成占星术符号的“黄道十二星座”,它的来历、演变以及是怎样被赋予占星术意义的。

关于星座起源问题,地点大家都认同来自两河流域。但是,最早是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创造”出来的?又是怎样被应用的?一直以来大致有三种说法:一是“放羊娃”在玩“连连看”;二是说巴比伦王国的宰相为了加强国王的统治而编的神话故事;三是认为两河流域进入农业文明初期时,是通过辨识星座(星空)来指导农牧业生产的,是最早的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