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思索
略微昏暗的月光下,寒风逐渐凄冷。再过几天就是十月,不久后就要开始第二次东征,距离上次东征还是将近一年前。
宇文直死后,长安城内大小逆反势力也得到镇压,内部平稳后,宇文邕便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针对高齐的战争中去,此番谋划不仅是为了可能隐藏在邺城的长流之珠,更多是完成祖辈的统一夙愿。
实际上在皇孙百日庆生宴贺时,宇文邕就已同达奚震、韦孝宽等人商讨过攻齐事宜,并最终采取韦孝宽的建议分兵六路向东征伐。由于大周历任皇帝多年准备,加上此时大周各方面实力得到提升,东征的路途非常顺利。在各部将领宇文纯、达奚震和司马消难的总领下,先后围攻金墉城与中潬城,势力直逼邺城。
然而天不遂人意,就在北周军队准备继续东进时,却在金墉城遇挫,久久无法攻克,致使宇文邕焦虑不已,进而气急攻心,旧疾复发,难以为继。加之高齐丞相高阿那肱率领大部队来增援金墉城,宇文邕不得已放弃已经攻拔的三十余城,烧毁舟船,之后班师回朝。
第一次东征就在一片沉闷中草率结束。
尽管没有取得什么成果,但大周军队在宇文邕的严苛律令下,军纪作风良好,不砍伐树木,不强抢民屋,所到之处夹道欢迎,或许这种现象不止是出于宇文邕的严格要求,更多是因为高齐上下荒淫无度,丝毫不顾及民生。因此此次东征,算是收获了高齐境内不少民心,将来再次进取时也容易得多。
然而战争带来的效果总是双面性的,大周境内的物资消耗速度也在不断上升,尽管国库充足,但日后攻下高齐领土后还要财力人力前去管理,如此一来便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宇文邕才打算尽快开启第二次东征,给已是危墙之下的北齐最后一击,以结束战争状态。
不久前,西北地区时常产生骚乱,宇文邕忙于东征事务无法抽身,便遣太子宇文赟前去处理,同时派北宫珩和司马消难一同前去。西北地区是吐谷浑的聚集地,其人向来狡诈,表面上对宇文赟等人以礼相待,背地里谋划着如何杀死他们。
好在司马消难和北宫珩及时发现藏在帐后的刀斧手并将其制伏,因此获得宇文赟的赏识,拉着二人称兄道弟,还说要让司马消难之女司马令姬当皇孙妃,司马消难对此连连推脱表示不敢。
与此同时,在那日反制吐谷浑时,北宫珩再次遇到了那个在庆生宴上试图袭击宇文邕的面具人,对方此次似乎试图接近并杀死宇文赟,不过被北宫珩及时发现并再次出手阻止。眼看无法得逞,对方便不再继续耗下去,没多久就撤离了。尽管这次仍然没有辨认出面具人的模样,但北宫珩注意到对方腰上似乎别着一块黑曜石令牌,那是庚桑部的佩饰。
庚桑部源于关陇地区,后来迁徙到楚地,为避免遭到驱逐,族人便以楚地“庚桑”为姓氏代代相传。与北宫部、宇文部等鲜卑部族一样,其族人也都修炼并传承兵气,其标志性佩饰为黑曜石令牌。在拓跋魏分裂时,庚桑部选择投奔高欢来对抗宇文泰,后来高欢退却东方,庚桑部便遭到宇文护屠戮,几近灭族。
如此一来,那面具人为何如此针对宇文部的人也不难理解。况且其面具纹饰与南宫薰的面具别无二致,他们应该同属一个组织,共同受到那位“那罗延大人”的支配和调度。
尽管北宫珩曾经怀疑过这其中是否有杨坚参与,毕竟他从独孤伽罗身上察觉出一股微弱的兵气气息,说明杨坚也和兵气者有关联。但这也只是说明他们夫妇曾经接触过兵气源,根本推不出别的事情。何况从现在来看,千金公主宇文盈如若死去对杨坚也没好处,太子宇文赟更是将来的皇帝、杨坚的女婿,他若是死了,未来杨坚的国丈身份会化为泡影。
虽然北宫珩把所打探到的消息和怀疑都告诉宇文邕,但现在没有证据表明杨坚在背地里搞些小动作,即使上次有人说宇文直在谋反前与杨坚有过来往,但证人却在不久后翻供,称自己那日看错了,此时便不了了之。况且现在东征在即,杨坚还在军中担任要职,若是贸然处置,只会动摇军心。
介此宇文邕只是暗中加强了对杨坚的防控和监视,他能够把控好使用杨坚的力度,但不断恶化的病躯也让他沉思将来太子是否能镇得住杨坚。
北宫珩预感到将来要与杨坚有一场激烈的的争夺。
至于何时,就看未来的局面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