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常见野鸟700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雁形目

Anseriformes

雁形目的鸟类属于游禽,是水栖性的鸟类。它们看似体态健硕,动作笨拙,却善于长距离飞行,绝大多数随季节变化有迁徙的习性。

在我国,雁形目共有1科55种,包括了各种天鹅、雁、鸭、潜鸭等,本书收录了1科33种。本目的鸟类雌雄异色或同色,翅部具绿色、紫色或白色翼镜;在形态结构上,喙扁平,适于在水中滤食;足前3趾间具蹼,善于游泳;还有部分种类如秋沙鸭精于潜水,能在水中捕食鱼类。

豆雁

Taiga Bean Goose

69~80 cm LC

Anser fabalis

辨识要点 嘴黑黄两色,远看像嘴里含颗黄豆,脚为橙黄色,爪黑色。飞行时较其他灰色雁类颈部长。与雪雁的区别在于黑黄两色的嘴;与灰雁的区别在于没有粉红色的嘴和脚;与短嘴豆雁的区别在于嘴巴较长,个体稍大。

中国分布 迁徙时经过东北、华北、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越冬。

摄影/马学军

上、中为豆雁,下为鸿雁

摄影/韦 铭

鸿雁

Swan Goose

90 cm VU

Anser cygnoides

嘴黑色,前颈与后颈间有一道明显界线,前颈白色,后颈黑褐色。常与短嘴豆雁混群。迁徙时经过中国东北部及北部,在长江中下游越冬。

摄影/马学军

灰雁

Greylag Goose

76 cm LC

Anser anser

辨识要点 以粉红色的嘴和脚区别于其他的雁类,嘴基无白色,上体体羽灰而羽缘白,腹部浅褐色飞行中浅色的翼前区与飞羽的暗色成对比。与豆雁的区别在于嘴没有黄色斑块,与鸿雁的区别在于其颈部只有一种色。

中国分布 繁殖于北方大部,结小群在南部及中部的湖泊越冬。

摄影/马学军

摄影/马学军

白额雁

Greater White-fronted Goose

64~80 cm LC

Anser albifrons

额前有块大的白斑,没有金眼圈。喜欢到长江中下游的湖泊越冬。

摄影/张明

斑头雁

Bar-headed Goose

75 cm LC

Anser indicus

辨识要点 头顶白色,颈部灰、白、黑三色。上体浅灰色,仅翼部狭窄的后缘色暗。和其他雁的区别在于体型小,黄嘴,头后有两道黑斑。

中国分布 繁殖于我国北部地区及青海、西藏,冬季迁移至中部及西藏南部。

成鸟及亚成鸟

摄影//卜标

摄影////马学军

小美洲黑雁

CackLing Goose

90~100 cm LC

Branta hutchinsii

头颈黑色,眼后延至喉间的白色斑块为本种特征。飞行时背和尾与白色的臀部及尾上覆羽成反差。在北京和江西有观测记录。

摄影/马学军

红胸黑雁

Red-breasted Goose

54 cm EN

Branta ruficollis

辨识要点 全身羽毛有金属光泽,在阳光下特别显眼,身上黑、褐、白、红四种色彩,前颈和胸部的红色斑块区别于其他的雁类,喜欢和鸭科的鸟类混群。中国分布的数量较少,一般是落单的一只或几只。

中国分布 迷鸟,有多笔记录于湖北、湖南和江西。

摄影/马学军

摄影/马学军

摄影/马学军

疣鼻天鹅

Mute Swan

150 cm LC

Cygnus olor

辨识要点 全身羽毛白色,嘴橘红色,雄鸟前额基部有黑色疣突;雌鸟与雄鸟相似,但没有疣突。亚成鸟身上多灰色,嘴灰紫。与大天鹅及小天鹅的区别在于嘴部。

中国分布 繁殖于北部及中部,偶有在南部越冬的记录。

摄影/马学军

雄鸟

摄影/马学军

亚成鸟

摄影/马学军

小天鹅

Tundra Swan

142 cm LC

Cygnus columbianus

辨识要点 全身羽毛白色,长相极似大天鹅,嘴基部黄色区域延伸不超过鼻孔。亚成鸟身上沾灰色。和大天鹅的区别在于其体型较小。

中国分布 冬季从繁殖地旅经东北部至长江流域的湖泊越冬,江西鄱阳湖常有上万只小天鹅越冬。

摄影/卜标

摄影/马学军

上成鸟;下亚成鸟

摄影/马学军

大天鹅

Whooper Swan

155 cm LC

Cygnus cygnus

辨识要点 全身羽毛白色,嘴黑黄两色,嘴基有大片黄色,黄色延伸超过鼻孔。游水时颈较疣鼻天鹅为直;与小天鹅的区别在于其体型较大,嘴基的黄色区域比小天鹅大许多。

中国分布 繁殖于北方湖泊的苇地,结群南迁越冬,山东和三门峡有大群越冬种群。

摄影/陆益彰

摄影/陆益彰

翘鼻麻鸭

Common Shelduck

60 cm LC

Tadorna tadorna

辨识要点 身上以黑白两色为主,白色较多,胸部有一栗色横带,头部具有绿色的金属光泽,嘴鲜红色,端部上翘。雄鸟额部长有红色的肉瘤,雌鸟额部肉瘤较小。亚成鸟体褐色、斑驳,嘴暗红,脸侧有白色斑块。

中国分布 繁殖于北部和东北,冬季南下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越冬。

雌鸟

摄影/马学军

雄鸟

摄影/马学军

赤麻鸭

Ruddy Shelduck

63 cm LC

Tadorna ferruginea

辨识要点 全身以橙栗色为主,三级飞羽和尾羽黑色且有金属光泽,飞行时可见白色的翅上覆羽及铜绿色翼镜,雄鸟夏季有狭窄的黑色颈圈,雌鸟没有颈圈。

中国分布 广泛繁殖于东北和西北,及至青藏高原, 迁至中部和南部越冬。

前雄鸟,后雌鸟

摄影/马学军

雌鸟

摄影/马学军

雄鸟

摄影/马学军

鸳鸯

Mandarin Duck

40 cm LC

Aix galericulata

辨识要点 雄鸟有醒目的白色眉纹,金色颈,背部和三级飞羽棕黄色,胸侧有两条白色纵纹。雌鸟色彩暗淡,上体亮灰色,具白色眼圈及眼后线,下体满布鳞状斑。非繁殖期的雄鸟似雌鸟,但嘴为红色。

中国分布 繁殖于东北,冬季迁至中国南方。

前雄鸟,后雌鸟

摄影/马学军

摄影/马学军

棉凫

Cotton Pygmy Goose

30 cm LC

Nettapus coromandelianus

体型较小,白色的脸和颈最为明显。雄鸟上体黑色且带有绿色光泽,飞行时白色翼斑明显;雌鸟色彩暗淡,褐色过眼纹明显,无白色翼斑。繁殖于长江及西江流域、华南及东南部沿海,包括海南及云南。

摄影/卜标

赤膀鸭

Gadwall

50 cm LC

Anas strepera

辨识要点 雄鸟在繁殖期翼上有赤红色块斑。嘴黑、头棕色、尾黑色,次级飞羽具白斑,脚橘黄。雌鸟似雄鸟,但头较扁,嘴侧橘黄,腹部及次级飞羽白色。

中国分布 于长江以南大部及西藏南部越冬。

雄鸟

摄影/卜标

亚成鸟

摄影/卜标

左上为雌鸟

摄影/韦铭

罗纹鸭

Falcated Duck

48 cm NT

Anas falcata

辨识要点 雄鸟头顶栗色,喉白色,头侧绿色闪光的冠羽延垂至颈项,黑白两色的三级飞羽长而弯曲,臀两侧有大块奶黄色的斑块。和绿翅鸭的区别在于其体型较大,雌鸟黯褐色。

中国分布 于东北及新疆天山繁殖,冬季迁至北纬40°以南地区。

雄鸟

摄影/黄瑞芝

雌鸟

摄影/黄瑞芝

绿翅鸭

Eurasian Teal

37 cm LC

Anas crecca

体型小巧。头部栗色为主,雄鸟眼后绿色延伸至颈部,肩羽上有一道长长的白色条纹,绿色翼镜在飞行时可见。繁殖于东北亚,冬季迁徙至我国华东、华南、云南。

雄鸟

摄影/卜标

赤颈鸭

Eurasian Wigeon

47 cm LC

Anas penelope

辨识要点 灰嘴基黑嘴甲。雄鸟头栗色,冠羽浅黄色,飞行时白色翅羽与深色飞羽及绿色翼镜成对照,雌鸟灰褐色。

中国分布 繁殖于东北或西北,冬季迁至南方。

雄鸟

摄影/马学军

雌鸟

摄影/马学军

栗树鸭

Lesser Whistling Duck

37~42 cm LC

Dendrocygna javanica

头顶深褐,头及颈皮黄色,背褐而具棕色扇贝形纹,下体红褐,两胁有白色斑纹,臀部白色。繁殖期翼上棕红色较深。分布于云南、广西、海南和台湾。

摄影/卜标

绿头鸭

Mallard

58 cm LC

Anas platyrhynchos

辨识要点 雄鸟嘴黄色,头及颈深绿色带光泽,胸栗色,白色颈环把头与胸一分为二。雌鸟身上褐色为主,斑驳状,有黑褐色的过眼纹。与针尾鸭雌鸟的区别在于其尾短而钝,体型大,翼镜为紫色而非白色。

中国分布 繁殖于西北和东北。越冬于西藏西南、华中、华南、台湾。

雌鸟

摄影/马学军

雄鸟

摄影/马学军

摄影/韦铭

斑嘴鸭

Chinese Spot-billed Duck

60 cm LC

Anas zonorhyncha

辨识要点 体型硕大,黑色嘴而嘴端黄色,身上以深褐色为主,眉纹及过眼纹清晰。飞行时可见翼下有大片白色区域,翼尖黑色。雌雄同色,但雌鸟颜色较暗淡。

中国分布 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及台湾。

摄影/萧建波

摄影/萧建波

印缅斑嘴鸭

Indian Spot-billed Duck

60 cm LC

Anas poecilorhyncha

与斑嘴鸭的区别在于印缅斑嘴鸭没有髭纹。分布于云南。

摄影/韦铭

琵嘴鸭

Northern Shoveler

50 cm LC

Anas clypeata

辨识要点 嘴粗大,嘴形似琵琶。雄鸟头深绿色,有金属光泽,腹部棕色,与胸和臀部白色对比鲜明。雌鸟褐色斑驳状,尾近白色,贯眼纹深色。雄鸟与绿头鸭除了嘴形的区别外,没有白颈圈。

中国分布 繁殖于东北及西北,冬季迁至北纬35°以南,包括台湾的大部分地区。

左雌右雄

摄影/马学军

亚成鸟

摄影/马学军

雌鸟

摄影/马学军

针尾鸭

Northern Pintail

55 cm LC

Anas acuta

辨识要点 具明显的颈长尾尖特征。雄鸟头部和喉棕色,颈前白后褐色,分界明显,两胁有灰色扇贝形纹,尾黑且中央尾羽特长,两翼灰色,具绿铜色翼镜,下体白色。雌鸟暗淡褐色,上体多黑斑。

中国分布 新疆西北部及西藏南部有繁殖记录。冬季迁至北纬30°以南包括台湾的大部地区。

雄鸟

摄影/马学军

雌鸟

摄影/马学军

雄鸟

摄影/卜标

白眉鸭

Garganey

40 cm LC

Anas querquedula

辨识要点 雄鸟具有显眼的白色眉纹,胸、背棕色,腹部白色,翼镜为闪亮绿色带白色边缘;雌鸟色彩暗淡,有清晰的过眼纹。繁殖期过后,雄鸟似雌鸟。在飞行时,雄鸟的蓝灰色翅上覆羽有别于雌鸟。

中国分布 繁殖于东北、西北。冬季南迁至北纬35°以南包括台湾及海南的大部分地区。

摄影/黄瑞芝

雄鸟

摄影/李锦辉

雄鸟

摄影/卜标

赤嘴潜鸭

Red-crested Pochard

55 cm LC

Netta rufina

辨识要点 雄鸟具棕红色的头部、橘红色的嘴,颈部黑色,眼晴红色。雌鸟嘴不红,以褐色为主,脸部、喉近白色。

中国分布 繁殖于西北,最东可至内蒙古的乌梁素海。冬季散布于华中、东南及西南各处。

雄鸟

摄影/卜标

雏鸟

摄影/马学军

雌鸟

摄影/卜标

红头潜鸭

Common Pochard

46 cm LC

Aythya ferina

辨识要点 头部具明显的栗红色。下背和腹部白色,与胸和腰的黑色形成鲜明对比。雌鸟体羽有褐色斑纹,脸颊有浅色白斑。

中国分布 繁殖于西北,冬季迁至华东及华南。

雄鸟

摄影/卜标

雌鸟

摄影/卜标

凤头潜鸭

Tufted Duck

42 cm LC

Aythya fuligula

辨识要点 雌雄异色,具长羽冠,尾贴于水面。雄鸟下体黑、白、黑三色依次排列。雌鸟深褐,两胁有鳞状斑。头形较白眼潜鸭顶部平而眉突出,与琵嘴鸭的区别在于其下体为棕、白、棕三色依次排列。

中国分布 繁殖于东北,迁徙时经大部地区至华南包括台湾越冬。

雄鸟

摄影/马学军

左雄右雌

摄影/马学军

摄影/卜标

白眼潜鸭

Ferruginous Pochard

33~43 cm NT

Aythya nyroca

辨识要点 眼白色。雄鸟头、颈浓栗色,具黑褐色领环;颏部有三角形白斑,头、颈、胸及两胁栗色,和红头潜鸭易混淆。雌鸟头褐色,眼色淡。飞行时翼下有大片白色区域,和黑色后缘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分布 繁殖于新疆西部、内蒙古乌梁素海,冬季南迁。

摄影/卜标

中华秋沙鸭

Scaly-sided Merganser

58 cm EN

Mergus squamatus

辨识要点 雄鸟头部绿色,雌鸟栗红色代替了雄鸟头部的绿黑色。红色的嘴长而窄且尖端向下钩,有双羽冠。和红胸秋沙鸭的区别在于其胸白色,体侧具鳞状纹区别于普通秋沙鸭。

中国分布 在东北繁殖,偶在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和台湾越冬。

上雌下雄

摄影/韦铭

雌鸟

摄影/马学军

普通秋沙鸭

Common Merganser

54~68 cm LC

Mergus merganser

红色嘴细长,嘴尖略带黑色。雄鸟头颈绿黑色且有金属光泽,与雪白的胸部与腹部形成鲜明对比;飞行时可见翼上大块白色翼斑,翼尖黑色。雌鸟喉白,头部以褐色代替了雄鸟的绿黑色。繁殖于西北、东北和青藏高原,冬季迁徙至黄河以南越冬。

摄影/卜标

白头硬尾鸭

White-headed Duck

46 cm EN

Oxyura leucocephala

辨识要点 雄鸟的特征非常明显,白头、黑颈、大嘴、翘尾巴,于繁殖期嘴蓝色。雌鸟及雏鸟头部深灰。

中国分布 为世界濒危鸟类,目前国内仅仅在新疆有繁殖和分布记录。

雄鸟

摄影/马学军

雌鸟

摄影/马学军

鹊鸭

Common Goldeneye

46 cm LC

Bucephala clangula

辨识要点 雄鸟头部深蓝色,有金属光泽,有一块明显的白色斑,颈和下体银白,背部和尾黑色;雌鸟头和颈褐色,眼淡黄色,有白色颈环,上体淡黑褐色,上胸、两胁灰色,下体白色;幼鸟喉白,身上多褐色。

中国分布 繁殖于东北,冬季南迁到西南部。

雌鸟及幼鸟

摄影/马学军

雄鸟

雌鸟

摄影/马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