鳑鲏和
有段时间,到我家里做客的朋友都会指着我的水族箱惊呼:“你干吗养这么大一群小鲫鱼啊?”其实这跟不了解鸟的朋友们看到小的鸟会认为是麻雀,中等的鸟认为是喜鹊一样,是大家对自然的认知不够造成的。现代都市人面对这些自然生灵的机会太少了。
实际上这些小小的鳑鲏看上去跟鲫鱼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尤其是它们长长的背鳍基部,和鲫鱼背鳍完全不一样。这些小东西有着菱形的银色身体,背鳍上有一块黑色的斑点,性格活泼还喜欢混群游动。
鳑鲏是非常大的一个家族,在分类学上它们属于鲤科- 亚科。它们当中体形最大的不过18厘米,小的不过3 5厘米。有个小知识点给大家说明一下, 亚科以前被称为鳑鲏亚科。 亚科中我们最常见的分别是鳑鲏属和 属的鱼类,而它们以前被称为鳑鲏属和刺鳑鲏属。也就是说有些资料上说的某 和某些书上说的某刺鳑鲏是同一个物种。在动物分类学上这样的变迁是常见的。所以爱好者们看参考书的时候,最好多查找这一类的知识,还需要注意参考书的出版时间。
亚科里面最常见的要属高体鳑鲏,这个物种的分布极为广泛,遍布长江以南水体。近年它们更是顺着人们运送食用鱼类的通道入侵到几乎全国各个水域里,向北、向西大大扩张。这些小家伙适应力很强,无论是流水,还是湖泊、池塘类的静水,只要冬天不太冷,基本上到哪里都能扎根,并且活得很滋润。到了繁殖季,它们的身体上会出现亮蓝色花纹,鳍肢变红,尾柄有一道红斑,眼圈也会变红,变得艳 异常。
高体鳑鲏
中华鳑鲏
中华鳑鲏是另一种较常见的鳑鲏,它们身体较之高体鳑鲏更显卵圆,繁殖季的中华鳑鲏,在体侧自鳃盖后出现一条纵向蓝纹,尾柄出现一条横向蓝纹,看上去像倒下的“T”字。它们的鳍肢也开始变红,尾柄处的红斑看上去像个“十”字,更显艳丽漂亮。
鳑鲏属的鱼类在我国还有广泛分布于长江、黄河、珠江流域的方氏鳑鲏,分布于东北的黑龙江鳑鲏等多种鳑鲏鱼。
我国属鱼类比较多,比如长江流域常见的大鳍,目前可能已经灭绝的寡鳞 ,以冷艳的紫黑色为特色的彩副,华南的越南,等等。它们都是非常艳 的小鱼。
彩副
越南
占据河蚌的鳑鲏雄鱼
繁殖季到来的时候,鳑鲏会显出妖艳的色彩,这时雌鱼肚子下面会伸出一根长长的白色管子,吊在身下,这是它的产卵管。而雄性鳑鲏嘴上出现一颗颗被称为“追星”的颗粒状突起物。这时的雄鳑鲏开始寻找那些在水底栖息的河蚌,它们你一个我一个地占据这些河蚌,并划分出势力范围。占据了河蚌的雄鱼会去追逐和吸引雌性。雌鱼将下垂的产卵管插进河蚌鳃腔内产卵,雄鱼则在上水处释放精子。精子会跟着河蚌吞咽的水流进鳃瓣里和雌鱼产的卵结合,然后这些卵就开始在这里默默地发育。刚刚孵化出来的小鱼苗叫仔鱼,它们长有一个翼状突起物,可以钩在河蚌的鳃瓣上。这样,这些河蚌无形中就成了这些卵和幼鱼的“保姆”,为这些卵和幼鱼提供保护。等到某一天仔鱼们生长成为可以自由游动的幼鱼,它们会从河蚌“保姆”的身体里一涌而出,开始各自独立生活。过去有人从河里挖回河蚌放到水缸里,过两天突然水缸里出现很多小鱼,就是这个原因。
鳑鲏雌鱼产卵
有意思的是,当鳑鲏将河蚌当成“保姆”的时候,河蚌“保姆”其实也毫不客气地将鳑鲏当成“奶妈”。这两个物种的繁殖期是一致的,在鳑鲏夫妇产卵的时候,河蚌也会将名为“勾介虫”的幼体喷到鳑鲏的身上,这时鳑鲏会分泌一些东西将这些幼体包裹起来,让这些幼体附着在自己身体上。这些幼体,一边吸食寄主的体液一边发育,等时机成熟了,它们会从鳑鲏“奶妈”身上脱落,开始独立生活,而这个时候它们已经离开河蚌妈妈很远了。这样鳑鲏不但为河蚌的幼体提供了保护,也避免了河蚌因繁殖而拥挤不堪地堆积在一处。
冲出河蚌的仔鱼
小贴士
高体鳑鲏,拉丁学名:Rhodeus ocellatus;中华鳑鲏,拉丁学名:Rhodeus sinensis;大鳍 ,拉丁学名:Acheilognathus macropterus。日本人研究出仿真河蚌繁殖鳑鲏的技术,其他国家尚未有这样的繁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