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立法调研报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惠州历史文化核心圈

惠州历史文化核心圈,以广东省惠州市历史文化名城规划范围内的惠城区的历史城区和惠阳区历史文化街区——淡水老城为主要代表。它们是宋代以后惠州一南一北两个主要的城廓。其中惠城区的历史城区,集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于一体,是惠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典型和主要代表。而惠阳区淡水老城,则更多侧重于经济和文化交流,形成了自成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相关资料来源于2015年惠州市人民政府编制的《惠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基础数据表》。下面以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三个层次,来说明惠州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圈的基本状况。

(一)历史城区

历史上,把惠州府城城址选址于西湖水域与东江、西枝江的交汇处,有着中国传统城址选址的风水、军事防卫上的智慧。惠州府城与归善县城都位于河流拐弯的突兀之处,从传统选址来讲是抗洪安全之所,与现代的滨水择址的原理相通。再加上府城西湖周边的孤山、梌山、白鹤峰,城外西山、螺山、紫薇山等制高点结合宽窄合适的水道咽喉,让城址在军事上又形成易守难攻的态势,造就了惠州市“城湖江岭相融共生”的城址环境。相关资料来源于2015年惠州市人民政府编制的《惠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基础数据表》。

1.湖江河岭交汇齐聚,东坡诗词影响深远

在自然景观与地形地貌方面,惠州市城址位于西湖、东江与西枝江所包裹的自然环境之中:西湖位于惠州府城西侧、归善县城北侧,从前与东江、西枝江互通,既具有排洪泄涝的功用,又具有军事守卫的优势,还塑造了较为特色的人文景观环境。参见惠州市住建局制定的《惠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相关资料。

在湖泊方面,惠州西湖是国内少有的、可与杭州西湖相媲美的湖泊,具有独特的自然、人文、水利价值。自然景观方面,惠州西湖贵在旷邈幽深、自然天成,早在宋代,惠州西湖就有“五湖六桥八景”之说。参见惠州市住建局制定的《惠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相关资料。西湖的丰湖、平湖、菱湖、鳄湖、南湖五湖相通,各具特色。再加之东江与西枝江的汇聚,与红花湖共同构成惠州历史文化名城丰富的水系。参见2014年惠州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材料之五: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

在江河方面,东江与西枝江同时穿越惠城区老城区,形成两江互抱的形态,并且贯通西湖,形成惠州以水为边的典型古城格局。东江,古称湟水、循江、龙川江等,是珠江水系干流之一,集水面积35340平方公里,干流全长562公里。黄慧诚、喻彬、钟奇振:《“情系南粤碧水”系列报道之一:清清东江水 深深环保情》, 《环境》2002年第1期。西枝江,东江第二大支流,位于左岸,发源于广东省紫金县竹坳,向西南流,于惠州市东新桥汇入东江。流域含紫金、惠东、惠阳、宝安和惠城的全部或部分地区,集水面积4120平方公里,干流长176公里。这两江在古城汇聚,形成惠州在珠三角地区独特的城市自然景观。赵茜瑶、林箐:《珠三角门户城市惠州和端州“山—湖—城—江”格局的形成机制》, 《风景园林》2019年第9期。

在山岭方面,城内的孤山、梌山、白鹤峰三山之间就是西湖水域。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的咏西湖诗中有“左瞰丰湖右瞰江,五峰出没水中央”的诗句,说的就是在迂回曲折的江湖港汊,烟波浩渺的西湖和三山之间的惠州古城。杨俊华:《西枝江水资源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众科技》2016年第6期。

湖江河岭交汇聚集,不仅给惠州带来了独特的自然景观,还具有非常重要的水利价值。以西湖为例,其在隋唐之后就一直发挥着排洪泄涝的作用。而人们主动利用和改造西湖,使其为人们生产生活所用,始于1066年(北宋治平三年)惠州太守陈偁首次大规模治湖。若从此时算起,人类利用西湖,改造西湖,使其更有利于惠州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历史已达950多年。在此期间,西湖不仅作为天然屏障保护着惠州府城,还为城内居民解决饮水问题和提供渔农之利。

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惠州府城及其周边在人文景观方面拥有丰富的各类历史遗存。东汉伏虎台及东晋龙兴寺是有据可考的最早遗址。历代众多名人品评西湖,留下了众多诗词文章。除了苏轼之外,明嘉靖年间理学家薛侃讲学于两湖丰山永福寺、清康熙年间在西湖重建丰湖书院,都彰显和宣示了惠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底蕴。

表2-2 西湖人文景观的朝代及名称根据惠州市旅游局编著的《导游带您游惠州》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惠州西湖》相关内容整理。

苏轼是惠州独特历史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奠基性代表人物。在其之前,惠州历史文化甚至岭南文化中都没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物,也没有文化发展的方向。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的文学家。绍圣元年(1094年),被朝廷以“讥斥先朝”罪名贬谪惠州,寓居两年又七个月。成晓军等著:《东江文化概论》,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苏在此近三年期间,惠州借助苏轼在全国的文化影响力,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发展方向,即以西湖、道教和东坡文化为表现形式的独特地域文化。苏轼在谪惠期间,出资捐赠修建了东新桥、西新桥、苏堤等人文景观,留下了东坡故居、六如亭等文化遗迹。此外,苏轼作为大文豪,据统计,寓惠期间写下诗词、杂文多达587首(篇),其作品传至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这些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其赞颂惠州西湖的,其中比较有名的有《赠昙秀》《两桥诗》等,从而使人们对惠州、对惠州西湖都有了认识。在苏轼的著作全集出版后,其诗词中所描写、赞赏的惠州地区文化,甚至岭南文化开始广为流传,并经后世不断翻印和注释,使其为代表的南方文化逐渐进入中国主流文化圈林振武、张艺馨:《苏轼与东江文化的形成及北传》,载于成晓军主编《东江文化纵横谈:首届东江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清代《四库全书》收录了其全部作品,影响深远。诚如晚清惠州诗人江逢辰吟唱的,“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

2.府城县城依次建筑,街巷肌理逐步形成

惠州双城的城址环境具有得天独厚的军事驻守优势,使得惠州于588年(陈后主祯明二年),合并欣乐、怀安两县及酉平县西南地,置归善县,移县治于水东白鹤峰,首开惠州城区(桥东)建制历史。何志成:《岭东雄郡——惠州历史脉络和建置》, 《惠州日报》2018年12月2日第5版。590年(隋开皇十年),全国撤郡设州,改梁化郡为循州,设立循州总管府,治所在归善县梌山(梌山即现在的中山公园)。607年,府城中心从梌山迁至白鹤峰,917年,由于军事上的权衡,府衙又建于梌山。开始修筑城墙,至宋代基本筑成。明洪武年间经两次大规模扩建,府城的格局和规模基本奠定。因为历史条件限制,城墙只能依照自然地理环境修建,呈典型的不规则形态。范围大致以今天的水门路、南门路、长寿路、环城西路、滨江西路为界。城墙周长约3903米,高56米,雉堞1840垛,面积约0.75平方公里。在府城城垣内,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在十字街口背面的高地为州府衙门,是全城的政治中心。军事机关及驻军分几处布设,军用物资仓库大部分分布在城内。州府的钱粮仓分布在府城的几个高地。城内的东南部设有文庙、学宫、试院等,为文教中心;城内外设有比较集中的圩市贸易,在城内有十字街口市(即现在中山路交叉口),会源门内侧的次布竹、三角市(即现在水门大街南段),在城外的惠阳门沿西枝江河岸和东新桥一带为城内外货物贸易与进出之地,中转贸易兴旺。

据清代所编《归善县志》记载:陈后主祯明二年(588年),废欣乐县,徙县治于白鹤峰下,并改名归善县。是否筑城,无明确记载。明朝前,县署曾设在河南岸(今惠城区河南岸街道),后迁水东白鹤峰下,无城池。明洪武元年(1368年)县丞程监将县署徙建于郡城(即府城)谯楼左侧。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庠生乡民黎俸等请建东平民城,万历三年(1575年)城成,六年(1578年)知县林民止迁县遂为官城。参见惠州市惠阳区人民政府网站,《惠阳文史之建制、区划(1994年之前)》,网址:http://www.huiyang.gov.cn/hygk/lsyg/content/post_827514.html,最后访问日期:2020年5月15日。至此,民城变官城,正式确定了郡(府)城与县城的双城格局,并以水东街为沟通,“一街挑两城”由此正式延续下来。县城从防御需求出发,有4个城门,依照天然河流、湖塘、山地等地形特点,建成为一座三面环水、易守难攻的不规则状的城池。城高一丈六尺(1尺=33厘米,1丈=10尺,下同),周围阔1050丈,雉堞1565个,有4个城门:东门辅阳、南门龙兴、西门通海、北门娱江。参见惠州市惠阳区人民政府网站,《惠阳文史之建制、区划(1994年之前)》,网址:http://www.huiyang.gov.cn/hygk/lsyg/content/post_827514.html,最后访问日期:2020年5月15日。其后,因为匪患毁城或者大水浸淹等原因,县城多次增筑或者重修,到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丈量城垣:周围904.5丈,高1.9丈,雉堞1565个。参见惠州市惠阳区人民政府网站,《惠阳文史之建制、区划(1994年之前)》,网址:http://www.huiyang.gov.cn/hygk/lsyg/content/post_827514.html,最后访问日期:2020年5月15日。归善县虽是大县,但因县衙紧靠府城(仅隔一江,有浮桥相联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仍在一定程度上依附于州府,县衙功能不全、规模较小,内部没有明显的功能分区,仅在县衙东侧设置有学宫、文庙,高地设置有军营和军用物资仓库。西门城外的狭长地带,因为没有城墙的限制,建有码头、茶楼、酒馆和民宅,所以来往商旅和物资储运中转方便,逐渐发展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

由此可知惠州自建制不久就开始了双城格局的逐渐演化的历程,州府治所和县衙治所都有在白鹤峰与梌山之间来回转移的历史。州府治所较早固定于梌山并筑墙,巩固了其军事、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的地位,形成了功能齐备的府城。而县衙因为其为首县,依附于府衙之故,一直规模较小、功能简单,明代之前未筑城且多次因故迁入府城,参见惠州市住建局制定的《惠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第27页。也曾在白鹤峰与梌山(或府城)之间来回转移,甚至有一段时期还移至他处。1578年归善县县署由梌山府城内迁往东平民城,使其成为官城,最终完全形成并定格了双城格局,并延续了400多年。因此,两城间通过水东街与浮桥相连,总共面积约1.3平方公里,形成的“一街挑两城”的共生格局是历史城区的核心区域:府城“环三山、面一湖、汇两江”,城内北面有梌山,南面有方山和银岗岭,西面是西湖水系,东江与西枝江环绕府城东北面,各个水系贯通,易守难攻;归善县城同样依托东江、西枝江以及湖塘、白鹤峰等自然地形地貌,建成一座三面环水、易守难攻的不规则的天然城池。

图2-1 府县双城形成前后示意图根据2014年惠州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材料之五: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中《图3历史沿革图》唐宋时期与明清时期的比较而制作。

在双城城市街巷肌理方面,惠州府城“九街十八巷”的街巷肌理是在清朝形成的。“九街十八巷”指的是当时的主干道,并非全部,以此来形容惠州府城内的街巷之多。“九街”是北门直街、北门大街、府前横街、忠信街、塘尾街、高第街、文兴街、金带街、后所街。“十八巷”是指白珩巷、府背巷、扬雅巷、都市巷、六角巷、叮咚巷、尔雅巷、红花巷、象岭巷、陶沙巷、右所巷、大廉巷、牛角巷、朱紫巷、小廉巷、兴隆巷、万寿巷、百子巷。参见惠州市住建局制定的《惠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第86页和第87页;以及2014年惠州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材料之五: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第10页《图10惠州老城区历史格局图》。如今的惠州桥西片区(原惠州府城)仍清晰的保留着原府城纵横交错的街巷肌理,其中,中山西路、中山东路、中山北路和中山南路构成的“十字”轴线,府前横街、都市巷、文兴街、尔雅巷等形成完整的“九街十八巷”,现在仍然是桥西片区重要的交通轴线。而古代归善县城则以归善学宫为中心,以东西向的惠新西街、水东街为主要轴线,辅以鱼骨状的水东街一巷、水东街二巷和平直街等街巷为支路的典型鱼骨状街巷肌理。参考归善县城旧城遗留布局及《归善县志》第20—23页之《疆域图》。

总之,惠州古城依托山湖江岭等自然地形,沿东江、西枝江两江四岸发展布局,府城和县城隔江相望,以水东街为纽带,形成国内少有的“一街挑两城”府县双城格局。现今,惠州仍保留、延续原有古城格局,在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史中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独特性。

3.双城轴线连贯清晰,双塔造就视线通廊

从503年设置欣乐县(归善县的前身)开始,惠州城市发展就一直朝“双城”格局逐步演进发展。虽然在1578年归善县县署迁往东平民城前,白鹤峰及其周边区域是否筑城未见记载,但围绕白鹤峰(或归善县县衙)而出现经济、社会、文化聚集是没有疑问的。因此,1578年,归善县县衙迁入东平民城,民城变官城,正式把双城格局稳定并延续下来。水东街作为联系惠州府城和归善县城的主要街道,反映了古代惠州城市的主要脉络,成为“一街系两城”和“两城守一街”的主要轴线之一。

惠州府城轴线呈典型的十字交叉型。宋朝之前的惠州城中心区已很难考证,入宋后,惠州城窄小,堪称通衢的为文笔塔下呈十字形的东、南、西、北四条道路。明洪武三年(1370年),惠州扩建,开惠阳门、西湖门、朝京门等7座城门之后,十字路为城市中心。明景泰六年(1455年),惠州同知苏侯及百姓捐资,购买石材,雇佣工匠,修筑原十字路而成“十字街”,即今天文笔塔下呈十字形交错的中山东、南、西、北路。王彪,惠州城市轴线年底或建成雕塑项目正做招投标方案,网址:http://www.chinanews. com/house/2014/05-30/6232863.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20年5月15日。其中南北向由北门(朝京门)和梌山惠州府衙,经四牌楼、万石坊直通南门;东西向由西湖门经由横廊下、惠州市府学宫直通东门,出城门后由东门浮桥与水东街相连。而归善县城由于北靠白鹤峰,南临塔仔湖,轴线以归善县衙为中心,沿东西向呈一条直街,自西门经由归善县衙、归善学宫、嘉祐寺等主要建筑物,直通东门。参考归善县城旧城遗留布局及《归善县志》第20页。现在惠州市府县双城的城市轴线依然清晰,保存状态良好。

图2-2 双城城市轴线示意图根据2014年惠州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材料之五: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中《图3:历史沿革图》之《明清时期》的双城示意图以加粗、加大轴线突出显示而成。

此外,惠州的文笔塔和泗洲塔这两个城市制高点在惠州古代城市建设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依据古人建城风水格局,塔一般都是古城轴线与视线通廊的制高点之一,用于改善城市风水命脉,也是城市视线通廊的重要支撑点。

文笔塔,坐落在惠州府城明代古城墙上的文笔(古称无“塔”字),始建于清同治年间。据说惠州在清朝一直文运不兴,科举成绩大不如宋、明两朝,在咸丰、同治年间甚至与进士无缘。为此,郡人集资在郡城之西(原址今步行街两出口北侧)兴建仓颉庙,郡城之东兴建文笔。惠州市旅游局编著:《导游带您游惠州》,广东惠州音像出版社2009年版。文笔建在郡城之东和最高之处,塔平面八角形,五层,属仿楼阁式青砖塔,造型玲珑秀丽。参见惠州市住建局制定的《惠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文笔塔高20.29米、基座边长2.5米,塔内不能登临。塔身的8个壁面上,第二层开方形明窗作为点缀,第三层南、北两面辟有圭形门,四、五层则仅在南面辟门。塔刹的建筑颇有特色,由刹座、覆钵、宝盖、宝珠等层组成,比例协调、装饰性突出。塔身底层较高,达3.05米,各层次递减,面积也层层缩小。惠州市旅游局编著:《导游带您游惠州》,广东惠州音像出版社2009年版。

泗洲塔又名雁塔、西山塔或泗洲僧伽塔参见《归善县志》。,苏东坡称之为大圣(即把僧伽大师尊称为大圣)塔,后又因苏东坡诗诵“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而称之为玉塔,是惠州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此塔位于惠州西湖西边狮山之巅,始建于唐末。惠州市旅游局编著:《导游带您游惠州》,广东惠州音像出版社2009年版。唐中宗年间西域名僧僧伽大师来到长安、洛阳等地教化,之后到临淮化缘,定居于泗洲(今江苏泗县),于景龙四年(710年)圆寂于长安。杨向艳:《岭南人文图说之一三五——惠州西湖泗洲塔》, 《学术研究》2015年第3期。唐中宗命人在泗洲建塔供养其真身,于是各地纷纷仿效泗洲建僧伽塔(故称“泗洲僧伽塔”,简称“泗洲塔”),惠州亦跟随潮流于狮山修建了自己的“泗洲塔”。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泗洲塔因年久失修而倒塌。惠州市旅游局编著:《导游带您游惠州》,广东惠州音像出版社2009年版。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重建,后多次损坏并修复,最近全面维修是在1989年。即使是从重建开始计算,其也有400多年的历史。惠州泗洲塔呈八角柱体形,塔外为7层,内13层,砖木结构,为楼阁式佛塔,杨向艳:《岭南人文图说之一三五——惠州西湖泗洲塔》, 《学术研究》2015年第3期。后于1955年修复中把塔顶改为钢筋混凝土。泗洲塔建在平湖西边狮山之上,端庄挺秀,是西湖乃至惠州当之无愧的标志性建筑,也是西湖最引人注目的景观之一。朴厚静穆的泗洲塔与西湖湖面波光粼粼融合为一体,如出天然,所构成的玉塔微澜是西湖八景之一。

图2-3 历史城区视线通廊控制图参见惠州市住建局制定的《惠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中《图6-7-2景观廊道内建筑高度控制图》。

惠州文笔塔和泗洲塔占据两个城市制高点的格局,决定了惠州在视线通廊方面,以塔为基,视域宽广。因为城市建设与变迁,现今惠州历史城区的主要视线通廊,主要包括:惠州大桥与合生大桥——泗洲塔视线通廊、文笔塔——泗洲塔——白鹤峰视线通廊、合江楼——泗洲塔视线通廊、西枝江大桥——泗洲塔视线通廊、文笔塔与合江楼合江楼位于惠城区东新桥码头文笔塔北面。该楼北宋时是行馆,苏轼被贬谪惠州时首居此地。据他在《迁居》诗序中记载,曾两住该楼,时间共一年又一个月。他在这里写下了《寓居合江楼》《荔枝叹》等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合江楼到南宋时塌圮,明代筑城时复建,至清康熙年间重修。2007年,惠州市政府异地重建。(此资料见惠州市住建局制定的《惠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因此视线通廊中的合江楼——泗洲塔,亦是根据异地重建后所形成的视线通廊来确定的。——笔者注——飞鹅岭视线通廊这5条主要的视觉通廊。参见惠州市住建局制定的《惠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这些视线通廊中虽然有的建筑是后来异地重建或者新建的,但是其选址与风格,都是根据对历史的考究来确定的。

(二)历史文化街区

2014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化厅联合发文,公布惠州市北门直街、金带街、水东街、铁炉湖和淡水老城为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刘挺:《惠州5街区获评省历史文化街区》, 《惠州日报》2014年6月12日第1版。为惠州市成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北门直街、金带街、水东街和铁炉湖4处历史文化街区均位于历史城区内,核心保护区总面积约20.6公顷。淡水老城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惠阳区,核心保护区面积约41.2公顷。张峰:《5条历史文化街区将全面整治提升》, 《南方日报》2018年5月25日第1版。各街区真实地保存了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集中展现了历史发展的脉络,具有历史久远性、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生活延续性,参见惠州市人民政府编制《惠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基础数据表》的相关内容。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

1.北门直街历史文化街区

北门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惠城区桥西片区、东江南岸,是惠州历史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街区内有保护良好的明清城墙,且目前仍保留着清末民初时期的空间格局和传统民居建筑群,是惠州市旧城区内传统风貌保存较为完整、反映近现代传统居民生活的一处历史地段。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隋朝,开皇年间在梌山设立循州总管府,此后历朝历代府衙多设于此。南汉时期,为强化军事防御,在梌山开始修筑府城城墙,至宋代修筑完成。北门直街为府城主要街道之一。明清时期,城墙大规模扩建至整个桥西片区。民国期间,古城墙大部分被拆除,但仍有北门直街街区内的明清城墙保留至今,使北门直街现今仍成为联系西湖、府城和县城三大文化区的一条重要纽带。参见《北门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详细规划》相关内容。

北门直街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区西起北门直街二巷,东至滨江西路,南起中山公园,北至惠州市康帝酒店南侧,用地面积5.1公顷;街区外围历史城区划为建设控制地带。其位列惠州的“九街十八巷”之首,核心区域内现有50米以上的历史街巷8条,包括北门直街、北门直街一巷、北门直街二巷、北门街三巷、北门直街四巷、北门街五巷、公园后街、北门大街;有5处市级文物古迹:明城墙、梌山望野亭、中山纪念堂、北门街苗屋、梌山廖仲恺先生纪念碑;有8处历史建筑,“天下为公”牌坊1座、东征遗址纪念碑1处,古树名木9棵。参见《北门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详细规划》相关内容。

2.金带历史文化街区

金带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桥西片区中部,东临西枝江,西接西湖,核心区面积约6.4公顷,参见惠州市人民政府编制《惠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表:基础数据表》的相关内容。范围北起秀水湖,南至塘尾街,西起环城西路,东至水门路。其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现街道长250米,宽4米,东接水门路东城墙,西联西湖的西城墙,犹如一条带子,故名金带街。武旭峰:《人文惠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7年版。明清时期,陆续建成黄氏书室、宾兴馆、廖氏书院等文化建筑,周边也逐渐形成专门提供笔墨纸砚的文化商品专业街巷。民国期间,先后有张友仁、余道元等多位名人在此居住。如今,金带街仍保留着原有的古朴文化气息,并延续传统商业功能,街区内有很多传统书画、古玩、玉器等商铺。

街区内现存历史街巷16条,格局完整。其中50米以上的街巷有11条,主要历史街巷有金带街、朱紫巷、文兴街、高营房、标兵巷、淘沙巷、金带街二巷、金带街三巷等历史街巷参见惠州市人民政府编制《惠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表:基础数据表》的相关内容。。街巷以金带街与金带南街为主轴,叮咚巷、标兵巷、淘沙巷、朱紫巷等其他街巷为辅,呈鱼骨状肌理。街区内也有宾兴馆、梅花馆、杨起元及陈培基故居、亮毅陈公祠、陈氏祖居、黄氏书室、黄氏祖居、陈宅、趣园、余道元故居等多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参见惠州市住建局制定的《惠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

3.水东街历史文化街区

水东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惠城区桥东西北部,东江与西枝江交汇南岸,核心保护区北起滨江东路,南至上塘街、西起新建路、东至东江沙路,面积约6.9公顷。参见2014年惠州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材料之五: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建设控制地带东边界与核心保护区重叠,向西拓展至西枝江边,面积3.0公顷。水东街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开始修筑,一直是沟通桥东惠州府城和桥西归善县城的重要通道。水东街依东江、西枝江而建,码头、商会、店铺林立,具有航运货物停留、中转、仓储、销售等综合功能。明清期间,水东街就已成为东江流域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商贸中心之一。1928年,水东街开始改建为骑楼街,为商业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直至今天,街区保存着完整的惠州岭南特色的民国骑楼商业街,并延续了自明清以来的商业功能。目前,水东街传统历史建筑占总建筑用地面积的60.12%,建筑以民国时期骑楼建筑为主,以“门面窄、纵深长”商铺为特色,集中分布于水东东路两侧,其中水东街北侧的许多建筑直接通向东江。参见惠州市住建局制定的《惠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

水东街历史文化街区是惠州历史城区“一街挑两城”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延续了自明清以来的商业功能,集中了规模较大、艺术价值较高、风貌较完整的骑楼建筑,其鱼骨状的街巷格局体现了鲜明的滨水商埠街区特征。整条街区以东西向的水东东路为轴,以南北向垂直于东江的街巷为支路,形成典型的鱼骨状街巷肌理,现水东东路,水东东路一巷、二巷、三巷,上塘街一巷、二巷、三巷等历史街巷仍保持了原有走向和肌理。街区内有上塘街李屋、镇记号两处文物保护单位和包括康宁药店、生产资料商店、水东街叶宅等大量历史建筑。

4.铁炉湖历史文化街区

铁炉湖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惠城区桥东片区北部,核心保护区东起和平直街,西至和平横街,南起铁炉湖,北至滨江东路,面积约2.2公顷。参见惠州市住建局制定的《惠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建设控制地带东起原卫校宿舍,西至东江码头,南起铁炉湖,北至东江驳岸,面积约为5.8公顷。铁炉湖历史文化街区始建于南宋,为原归善县城重要组成部分。宋代著名经学家陈鹏飞因忤秦桧谪居惠州。明万历六年(1578年),陈鹏飞后代因督造城墙有功,获赏铁炉湖,利用筑城余砖剩石,修筑铁炉湖,形成现存的街巷格局。铁炉湖街区内明清传统民居成片集中,主要在铁炉湖北侧。民居均以房屋低矮、布局深远为特色,呈现出三进院落四合式布局,后厅后面皆设有花园,园外为城墙,大部分房屋基础、门墩、柱础使用红砂岩石材。其中建于明代的裘屋中堂与陈家祠建筑保存较好。裘屋中堂墙砖粗大,木构件古朴;陈家祠大门柱础、檐柱均为红砂岩,梁架为抬梁与穿斗结构。参见惠州市住建局制定的《惠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铁炉湖历史文化街区在20世纪90年代即作为“明清古街”而实施挂牌保护。

街区内现存50米以上的传统街巷5条,包括铁炉湖、和平直街、和平横街、铁炉湖一巷及铁炉湖二巷,总长700多米。核心区内清末建筑集中分布于街区东南部,历史遗存丰富,有铁炉湖裘屋、小北门等2处文物保护单位和10栋历史建筑。参见惠州市住建局制定的《惠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

5.淡水老城历史文化街区

淡水老城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惠阳区淡水街道办,核心保护区面积约41.2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约35.5公顷。参见2014年惠州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材料之五: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保护范围东起白云五路,西至淡水桥头市场,南起崇雅学校,北至东门街。其依淡水河而建,因淡水河而兴,在其街区内,有杂货街、猪行街、大鱼街、米街、东门街、灯笼街等传统街巷,呈现出“格网状”格局,参见惠州市住建局制定的《惠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网址:http://zjj.huizhou. gov.cn/lswhmcbh/bhgh/content/post_24136.html,最后访问日期:2020年5月15日。原有传统风貌与商业聚集功能一直延续至今。在宋朝,淡水老城被称为上圩,后改名为锅笃塘,受益于盐业发展,人口逐渐增多。清朝时期,淡水发展为多功能集镇,改名为“淡水墟”,设立“司署”和盐大使,形成猪行街、大鱼街、米街、灯笼街等商品交换专业街道,并筑成周长约3150米的城墙和8座城门。

淡水老城保存了以九头王街为中心的“蛛网状”整体街巷格局,历史遗存众多,现保存有传统生活巷道和商品交易街巷近百条,因其网状分布而四通八达。其中水巷街、九头王街和猪行街是淡水古镇轴线,猪行街、大鱼街、米街、灯笼街、牛磅街等商品交换街巷至今仍保留原有名称,其中部分街巷仍保留青石板铺装,传承延续着传统的商业功能和风貌特色。在历史文化街区内,有文昌庙、崇雅书院、壶园、邓仲元故居、淡水祖庙遗址、邓氏宗祠、魁星楼、广义会馆、两秀新居和珍合楼等十处不可移动文物。另有徐氏宗祠、沈氏宗祠等104栋历史建筑,涵盖庙宇、民宅、宗祠、会馆、书院、茶楼等多种建筑类型。此外,还有5棵古树名木,18口古井,2座过街楼以及其他历史文化要素。参见惠州市住建局制定的《惠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这些城市格局特征、街巷功能、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古树名木、古井、过街楼等多种历史文化遗迹遗存形式及其有机聚集,使其具有岭南古老集镇的独特特征。

此外,还有晋级为历史文化街区潜力的惠新西街区历史地段、都市巷历史地段、桃子园历史地段也都是非常有特色,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惠州历史文化,甚至岭南历史文化,值得进一步收集资料、丰富内涵和深入挖掘。当然,惠州历史城区,以及惠城区、惠阳区范围内,还有古镇古村、传统村落等历史文化要素,一方面,与前面历史文化核心城区、历史文化街区相比,对其论述过多反而冲淡主题与特色;另一方面,这些历史文化要素也不可避免的涉及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遗迹遗址、古树名木等,与对历史建筑的论述亦可能会产生冲突,因此,在此不作介绍。

(三)历史建筑

根据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历史建筑,是指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因为已经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或者不可移动文物的历史文化遗迹遗存,已有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具体规定,得到妥善保护。因此,在此仅仅针对惠州城区范围的历史建筑进行说明。

2012年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了惠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共202处,全部分布在惠州市区。这些历史建筑较为丰富,以民居、商铺、学校、宗祠、寺庙为主。具体类型及其数量为:居住建筑164处、商住建筑21处、祭祀性建筑8处、教育建筑2处、工业建筑4处、行政办公建筑1处、商贸建筑1处、文化建筑1处。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公室:惠州市历史建筑一览表,网址:http://zjj.huizhou. gov.cn/lswhmcbh/bhml/content/post_24152.html,最后访问日期:2020年5月16日。其中分布在惠城区的有95处,包括桥东片区(惠州府城)内有42处,桥西片区(归善县城)内有53处;在惠阳区的有107处,包括三栋片区2栋,淡水片区105栋。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公室:惠州市历史建筑一览表,网址:http://zjj.huizhou. gov.cn/lswhmcbh/bhml/content/post_24152.html,最后访问日期:2020年5月16日。它们基本分布于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中,主要以清代、民国时期的建筑为主。

2018年,惠州市第二批市级历史建筑名单公布共29处,范围包括惠城区、惠阳区和博罗、惠东和龙门三县(含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中在城区范围内的历史建筑有惠城区横沥镇墨园村的陈宅、朱宅等5处;惠阳区的古屋高健高固故居、邓平旅馆旧址等8处;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幸福村何屋炮楼等2处。龚妍:《我市新增29处市级历史建筑》, 《惠州日报》2018年7月20日第3版。

惠州历史建筑不仅数量多,类型丰富。还因为惠州是东江流域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同时又是中国近现代民主革命主要策源地之一,因此一些历史建筑也带有浓重的革命背景。因惠州市历史建筑数量众多、类型丰富、风格各异,这里无法一一详细介绍,仅对惠州市历史建筑的特色进行简单说明。

第一,历史建筑主要集中在惠城区和惠阳区。惠城区的桥东片区42处历史建筑相对均匀地分布于水东街8栋、新民街5栋、上塘街8栋、惠新西街5栋、花园街6栋、和平街6栋、铁炉湖4栋。桥西片区53处的历史建筑主要分布于北门直街、中山公园、桥字头、北门大街、都市巷等巷道中,分布均呈现出三五成群分布于各街区的特征。淡水老街有相对成片集中的传统建筑,包括10处文物古迹和105栋历史建筑,众多近代名人故居分布其中,如“铁笔御史”邓承修、“陆军上将”邓仲元、“革命旗手”欧榘甲等人的故居,侯县军、钟畅新:《淡水:东江流域繁华商贸集镇》, 《惠州日报》2019年8月29日第10版。呈现出相对集中成片但非沿街连续成片分布的特征。

第二,历史建筑类型丰富。除了名门望族的世居宗祠、历史悠久的商业老字号、价值较高的民居外,还保留有近现代革命先辈的战斗遗址等。例如,淡水老街历史建筑涵盖了庙宇、宗祠、书院、茶楼、客家围屋等多种建筑类型,还有大量古树名木、古井、过街楼等,集中体现了岭南古老集镇的传统风貌和生活习俗。侯县军、钟畅新:《淡水:东江流域繁华商贸集镇》, 《惠州日报》2019年8月29日第10版。在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还有一大批历史建筑类型还有待进一步普查甄别确定,进而丰富历史建筑门类,并进行挂牌管理与保护。

第三,多民系多文化建筑和谐共生。由于惠州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其独特的多民系交融特征。惠州市居于广州、梅州、潮汕之间,为客家、广府、潮汕三大民系文化之交集地,其建筑明显显现出客家民系的主流特征、多民系杂糅特征,各民系聚居建筑既保留其本民系文化特征,同时又与其他民系建筑文化相互影响。还有,惠州市海外华侨居多,因此在惠州市历史建筑中也可以看到海外建筑风格。

第四,历史建筑传统风貌维护较好,保存完整。尽管历史变迁、沧海桑田,但保护价值高的历史建筑的原有历史风貌相对保存较好,并且与之相互依存的周边环境(例如客家民居前的风水塘)大多能够保留下来。而自公布名录后,第一批、第二批共231处历史建筑均已完成挂牌工作,起到重要的宣传保护作用,需要维护修缮的历史建筑也陆续得到维护修缮。而且市住建局发布了对于非国有历史建筑修缮的鼓励补贴政策,确定了符合条件的历史建筑修缮一次性补助金额不超过30万元。邱若蓉:《非国有历史建筑修缮 最高拟补30万元》, 《惠州日报》2019年11月15日第3版。

正是因为惠州市历史城区和历史文化街区保存完好,有大量的颇具历史文化价值的历史建筑。所以,在惠州申报、国务院批复的惠州历史文化名城中,确定了以惠州市西湖名胜风景区、惠州市府城、归善县城以及两座古城水域轮廓范围内的东江、西枝江河段组成这一惠城区区域为惠州市历史城区。在历史文化街区方面,除了介绍已在历史城区范围内的北门直街、金带街、水东街、铁炉湖这四条历史文化街区外,还申报介绍了以淡水老城片区为惠阳区历史文化街区。这亦成为惠州市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又一亮点。此外,在历史城区和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建筑也得到逐步重视和有效保护。因此,这历史城区和历史文化街区是2015年国务院批复的惠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点保护范围,其中历史城区更是国务院批复中要求保护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