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IOT物联网平台开发框架应用与实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物联网泛指物物相联,涵盖通信、互联网、传感、软件、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技术,这些领域的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并深深地相互影响。物联网被认为是“互联网”浪潮之后的又一次科技产业革命。2008年开始,为了促进科技发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各国政府的发展规划都陆续聚焦在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上。2009年“感知中国”的战略建议被提出之后,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近年来,我国在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等重点领域推广物联网研究与示范应用,逐渐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社会生产力,并逐步改变着这些产业的结构,推动国家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物联网技术将改变所有行业,只不过有些行业普及得早些,有些行业发展会滞后些,而制约普及的根本原因是每个行业各自特点及应用场景交织的复杂度。AIRIOT物联网平台开发框架(以下简称“AIRIOT”)针对此痛点,为工业领域的工程应用提供了一个实用的物联网低代码开发工具平台。

AIRIOT自2011年开始研发,秉承国家物联网建设的发展指导思想,对多个不同的行业业务进行研究分析,在性能稳定、架构灵活的基础上,持续将业务抽象成通用的模块、组件、表单等,并经过9年的项目应用实践的检验,持续优化,逐步形成了一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图形化开发、全面快速感知(驱动覆盖95%以上感知设备)、快速构建不同行业应用、开放的物联网平台开发框架产品,能够让企业自己的人员自主开发物联网应用平台,已在石油、电力等领域以及高校物联网、自动化等专业应用。

本书是基于用户和合作高校的AIRIOT培训与学习需求,并结合编者多年教学及实践经验,融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而编写的,各章节均配有应用实例讲解AIRIOT各个功能的实现,并留有相关实践作业,最后通过3个完整的系统化应用实例,从项目应用场景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及应用实现讲述了AIRIOT实际应用场景的系统构建,使读者能够在了解AIRIOT各项功能模块的基础上,具备实际项目的实践应用能力。当你即将展开学习和阅读本书时,也许正是一次触摸未来时代脉搏的开端。它的价值在于亲身参与和对物联网应用的探索实践,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可根据自身需求,逐步搭建适合自己的物联网应用平台,系统地掌握基于AIRIOT的物联网应用与实现。

本书由袁宁担任主编,并负责第1章、第2章的编写及全书统稿。由郭禄鹏(第3章、第4章、第5章)、赵娥(第7章、第9章、第10章、第11章)担任副主编。参与编写工作的还有田淼(第13章)、胡永涛(第6章、第8章、第14章)、薛瑞及唐进(第12章)。

在本书出版过程中,国内外许多同行都给予了鼓励和支持,并在写作的过程中提供了很多帮助,特别感谢河南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常文平院长对本书的编写出版给予的支持和帮助,非常感谢AIRIOT研发团队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与技术支持。物联网所涉及的内容跨越多个学科,而我们的研究和实践只限于部分方面,因此,本书实际上凝练了很多物联网领域从业者的智慧和见解,在此对这些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地把AIRIOT产品的定位、功能及使用等讲述准确、清晰、易于理解,但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错误或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0年11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