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未来发展方向及重点
我国发展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面向“十三五”规划收官和“十四五”规划即将开启的阶段,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世界大格局加速演变,科技成为中美经贸摩擦的主要“承压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增强国际竞争力,迫切要求科技创新发挥更直接、更强劲的驱动作用。应面向世界农业机械与信息科技前沿,构建全产业链的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智慧管理的智能农业生产方式,以显著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为目标,研发以大数据、跨媒体、人机和群体协同及智能自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智能农业机械,构建田间种植机械化、畜牧养殖智能化、产地加工精细化、剩余物资源化利用装备体系,实现“机器替代人力”“电脑替代人脑”“自主可控替代技术进口”三大转变,支撑我国成为农业机械制造强国、科技强国。
一是以关键环节重大装备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围绕耕、种、管、收、储、运、加工等环节的高效生产需求,以土壤、动植物、环境、机器等全生命周期、全链条智能感知为核心,推进实现种子高质繁育、高效耕整地、高速栽植、精量播施、智能收获,以及精细饲养、水产品和畜产品自动采集、农林产品智能储运加工等。应用基础技术实现技术引领,在智能设计、智能控制、智能作业与管理等关键共性技术上实现自主化,在智能作业装备上实现产业化,构建智能化、网联化的新一代智能农业机械技术和产品体系,促进农业机械产品结构优化、转型升级,支撑高质量现代农业发展。
二是以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农业农村智慧为重点。以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村管理服务的信息化、数字化、精准化为目标,以获取和运用农业农村生产生活中的人、土地、动植物、投入品(农机、水肥种药)、环境、农产品等数据为核心,在农业土壤-作物养分运转、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数字化模拟和生长模型构建、农业地物遥感及环境构建等应用基础技术上实现技术引领,在农业跨媒体数据智能分析、农业动植物智能设计、农业群体智能决策等关键共性技术上实现突破,在智能农业生产系统、农业农村监测平台、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等方面实现广泛应用,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生产、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是以全程全面全链统筹和提高产业质量效益为重点。构建农业生产全过程智能系统平台,研发智能植物工厂、智能牧场、智能渔场、智能果园等产业应用系统,部署实施一批面向主要农业产区的集成示范工程,努力实现农业生产、物流、服务的数据化、在线化和智能化,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变革我国农业传统生产经营方式,大幅提升现代农业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打造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格局。
四是以自主突破、引领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为重点。持续强化基础研发能力,加快建立完善新型创新体系。新建一批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高新技术运用与农业机械研发、设计、制造、流通等领域交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进一步夯实和补充完善现有平台基地建设;着眼于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建设一批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建立一批研发设计、中试熟化、创业孵化、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等的科技服务平台,打通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推动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