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的犄角旮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清漪园之前

那会儿,万寿山这个名字还没有呢,这个基本荒着的小土包因为低矮,看着像个罐子,被称为瓮山。山的南面地势低洼的地带汇聚玉泉山诸泉眼的泉水,潴而成为一个大湖,名“瓮山泊”,也叫七里泊或大泊湖,因地处北京西郊,又被人们称为“西湖”。金朝贞元元年(1153年)金主完颜亮曾在这一带设置金山行宫。

瓮山泊是什么时候登上历史舞台的呢?那还要说是元朝初年。

成吉思汗,没人不知道吧,1206年他统一了蒙古各部落。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在元上都——开平(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即位。1264年忽必烈在解决了与其弟阿里不哥的汗位之争后,就惦记着迁都到相对暖和些的燕京地区。1267年,忽必烈正式定都燕京(1271年改称大都),改上都为陪都,作避暑行宫。

忽必烈本打算在金中都的遗址上新建都城。但刘秉忠率领学生郭守敬、赵秉温等经过考察后,认为这块地方水源不足,而且蒙古人跟金朝打仗时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在没有推土机的年代,这些山一样的建筑垃圾根本搬不走。他们几个成功地劝忽必烈在以金中都东北方的地方新建都城,并改名叫大都。元大都的位置在今北京市市区,北至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南至长安街一线,东西至北京东、西二环路。

元大都的人口是金中都的好几倍。靠着“永不定”的永定河,别说漕运了,连喝水都困难。忽必烈想到水的问题,急得正没辙呢,一人向忽必烈推荐说:“我有个学生郭守敬,精通水利,巧思绝人。”

忽必烈听后,急着说:“那就让他来见见我吧!”

忽必烈跟郭守敬一番长谈后,很赏识他,就封了他提举诸路河渠这一职务,也就是负责水利的官员。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元大都建成已经15年了。这些年里,因水源不足,城里人饱受干渴之苦。已经60岁的郭守敬为此跑遍了北京的山山水水,最后,在北京北部,如今的昌平区找到一股山泉。他调集人力物力,动手开了一条新渠,引白浮泉水入渠。沿河修七道水闸,控制水量。然后,他把白浮泉水引入瓮山泊,再从这里由渠道从西直门(元代叫和义门)进入城里。这样,瓮山泊就成了为元大都供水工程里重要的中转站,蓄水池。

978-7-111-66535-9-Chapter01-3.jpg

白浮泉引水图

978-7-111-66535-9-Chapter01-4.jpg

颐和园东边的稻田

当时的瓮山一带是产稻米的好地方。因为玉泉山的水质好,稻米的质量就好。这就是给清朝皇帝特供的著名的京西稻。

那时的瓮山泊远没有今日的昆明湖那么大,而仅仅是一瘦长条。

978-7-111-66535-9-Chapter01-5.jpg

瓮山泊示意图

不过这里有山有水的,离着京城又近,逐渐被一些人看上了,在这里建了些小庙和园子。比较出名的是元朝的大承天护圣寺,这个寺建在瓮山的半山腰,风景极好,连元朝的皇帝们都经常上这儿避暑,一待就是好几天。元朝一代名臣耶律楚材的墓也建在这里。

明朝时,不知哪位皇帝觉着“瓮山泊”仨字不好听,给改成了“西湖”。在湖里种了荷花、蒲苇,湖边修筑了堤坝,附近也开辟了不少稻田。有文人曾称赞这里是“北国江南”。明弘治七年(1494年),明孝宗朱祐樘的乳母罗氏出资,在瓮山前建了一座庙,名圆静寺。据明人的描写,圆静寺“因岩而构,甃为石磴。游者拾级而上,山顶有屋曰雪洞,俯视湖曲,平田远村,绵亘无际……寺道门度石桥,大道通湖堤,门内半里许,从左小径登台,精兰十余。室之西,殿三楹,左右精舍一间,据山面湖”。听上去真是个好去处。春秋之际,这里成了京城人士郊游的著名景点。明武宗在湖滨修建行宫,称“好山园”,是供皇室成员遛弯的园林。明武宗、明神宗都曾在此泛舟游乐。明熹宗时,魏忠贤曾将“好山园”据为己有。但他们都没有对瓮山和湖泊进行什么大改大动。可惜后来荒废了。

清朝初年,瓮山、“西湖”周围的园林逐渐增多。有一位苏州来的文人甚至写诗赞美道“闲游宛似苏堤畔”。不过那个改名“西湖”的水面依然比较瘦小。

那么,“西湖”是什么时候“长胖”的呢?那是472年以后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