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
我从小住在清华园,我家离颐和园也就是三四公里远,后来在北京一〇一中学读书,离颐和园就更近了。说句狂妄的话吧,那颐和园就如同是我的“后花园”,只要不上课,只要有工夫,骑上自行车,十来分钟的工夫就到了,爬山、游泳那都是常事。
初中的时候,我们全班到颐和园去玩儿一种叫“追踪”的游戏。由一个人事先写好若干张纸条,上面写着“××唱首歌”“××跳个舞”“××学狗叫”“××在地上爬10米”“××学驴叫”等。开始游戏时,先由两名先遣队员带上所有的纸条和粉笔,不断地在合适的地方画上表示前进方向的箭头;不时地还要画个大圆圈,在圆圈附近埋一张纸条。大约20分钟后,大队人马开始按照箭头所指的路线前进。碰到圆圈,就要散开来找纸条,找到纸条就要按上面写的内容执行,常常是学狗叫、驴叫的把大家逗得笑弯了腰。那清脆的笑声回荡在青翠的后山树荫之间。
上高中时,记得期末考试前复习历史、地理这些需要背书的功课,天热得让人烦躁。那时没有空调,有一次我就跟俩男孩到颐和园背书去了。我们租了一条船,仨人泡在水里,书放在船上,边背书边乱蹬脚丫子,惬意至极。当然,回学校后自是挨一顿批评,还要写检讨。那时我们都住校,学校规定不准随便离校。这种温书法便算是违反了校规。
上了大学后水彩画实习、测绘实习也都是在颐和园里。不是坐在某个大殿的台阶上画画,就是在前山爬来爬去丈量建筑物。
近年来仔细研究颐和园,才发现即使是当作“后花园”,我也有没去过的地儿,也有不知道的事儿。这便是写此书的初衷:把我知道的、别人有可能还不知道的展现出来,让我们对颐和园这座祖宗留给我们的瑰宝了解得更多,更加喜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