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灾害大数据的来源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灾害大数据将给防灾减灾带来不可估量的变革作用[1]。一方面,个人计算机(PC)、平板电脑、互联网、手机、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以及遍布在全球各个角落并且和互联网连接的各种传感器,如温度、压力、加速度、磁体、气体等各类传感器,无一不是灾害大数据的来源。
与其他大数据相似,灾害大数据一般也具有以下4个特点[1]:
(1)数据体量巨大:数据从TB级别跃升到PB级。
(2)数据类型繁多:包括数字化数据、文件、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
(3)价值重要:连续不断的灾害数据蕴含的规律性结论具有重要的价值。
(4)数据产生速度快:一旦灾害发生,数据将源源不断地快速生产,同时为了支撑应急决策,需要秒级处理的速度。
灾害大数据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灾害发生前后社交媒体产生的数据。常见的社交媒体有新闻媒体、官方网站、微博、贴吧、知乎、微信、Facebook等,通过研究这些社交媒体产生的数据,可以分析出在灾害发生时用户在这些社交媒体上的行为,归纳出灾情的特点和关注点,挖掘出的灾情信息能为抗灾救灾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研究发现表明,每一条微博都是最小容量的微型叙事载体,即谁(Who,用户)在哪里(Where,位置信息)做什么(What,微博内容)。全球防灾中心(Global Disaster Preparedness Centre,GDPC)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2],来自互联网的社交媒体数据不仅可用于应对灾害,还具有风险预警的功能。该研究进一步指出,社交媒体数据能够扩大危机沟通的覆盖面、提高灾害评估内容的有效性等。此外,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社交媒体作为信息高速传播的渠道,能够在灾害应急管理响应中承担部分责任,有助于备灾[3]。例如,2019年3月22日,江苏盐城一化学工厂发生爆炸[4],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不仅新闻记者立即奔赴现场进行报道,当地的人们也通过微博、微信和抖音等社交媒体发布爆炸的动态信息。在掌握这些信息的基础上,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三级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相关人员紧急赶赴现场,有效、精准地开展事故救援、秩序维护等工作。因此,如果在突发事件的前期有数据支撑的话,特别是一些有价值的数据,如具有快速传播功能的社交媒体数据等,就能够有效提升灾害应急管理的响应效率[3]。
(2)现在越来越多的设备都配备了用于连续测量和报告运行情况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产生的数据也属于大数据的范围。例如,地震观测系统的地震台站(单台)、地方性地震台网(包括遥测台网、专用台网和社会台网)、省级区域地震台网、国家地震台网和全球地震台网,实时地对地磁、地电、地下流体、大地形变、地壳形变、重力等进行着观测。这些观测到的地震数据是复杂和多样的,按其观测类型的不同,这些地震数据可分为测震数据、强震动观测数据、地磁观测数据、地电观测数据、地下流体观测数据、大地形变测量数据、定点地壳形变观测数据、重力测量数据、地震遥感数据、其他地震观测数据等[5]。由于地震数据具有海量、多源、异构等特点,所以地震数据集的维度一般被分为地震发生的日期、地震发生的时间、震中位置的纬度、震中位置的经度、震源深度,以及地震震级等不同的类型。
随着灾害大数据来源的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灾害大数据为灾害应急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在此基础上,实时掌握灾害大数据并在正确时间给适当的人员传输正确信息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例如:如果政府部门能够实时获得与灾害相关的信息,便可帮助工作人员实时了解灾害状况、更有效地组织救援,以及解决赈灾和灾后恢复过程中的资源配置问题;如果企业管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生产中相关物资的短缺情况或者供应链上其他单位的受灾情况,就能够及时制定恢复生产和获取相应物资的方案;如果普通民众能够及时了解应急疏散信息和各个救助点的配置情况,就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