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放下修行的执念,回归生命
从今往后,我要给修行换一个定义。
“修行”其实是“真正的活着”。
我修行了这么久,每天修正自己,意识到错误,用智慧认识到新的世界,在心底获得了喜悦与自由。
虽然并非一无所获,但当我回顾一切,却发现了一个悲剧。
归于生活,我仿佛并没有理想中那般完美。通过各种实践,我验证了真理,但验证只是验证,它并没有百分之百的融合到我的生活当中,最多也就是百分之三十,甚至还没有这么多,而另外那百分之七十,依旧是缺乏意识的,没有“心跳”的,没有“灵魂”的。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个问题呢?
我明明发现了问题,也找到了钥匙,却始终无法把这扇真理的大门彻底打开。我开始反思,自己究竟在本质上有哪些问题。
最近牵扯到本质上的问题实在太多,这让我接连反思自己,难道我的修行本身,也有本质性的错误吗?我通过日常生活,修证自身,然后验证出真相,慢慢将这样的状态投入到生活当中。
“!”
原来如此,原来,修行本身就是“刻意”的。
也就是说,生活原本只是生活,修行之所以存在,是因为错得太离谱,所以才有必要存在。
但对于一个了知真相的人,有过很多体悟的人而言,更好的方法是,单纯的去生活,放弃修行的执念。
我虽然修行水平没有很高,但我具备了修行人最重要的基础。
总结下来,差不多是这三样。
了知真相后所拥有的出离心。
回归本质后放弃所有世俗的欲望。
活在当下,不惧生死的心。
不得不承认,现在很多的出家人,都只是表面上的出家,甚至利用出家的名义谋取财利,以出家的名义站队,出家成为了其炫耀的资本。
真正的出家是心的出家,归真、舍欲、无怖。如果没有这三样,无论再刻苦的修行,亦是秋风扫落叶,常年复常年,永远是一个漏水的水桶,最终都无法盛水。
我真的可以走这一步吗?放弃修行的执念?我犹豫了,说明我也没有把握。
客观来看,我修心比修定多太多,定慧不均衡,如果可以在生活当中着重修持恒长定力,又时而不忘慧观,看起来确实对我更有益一些。
放弃修行的执念,并不意味着不去修行,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到生活当中去,在生命里回归,不单单只是在心的层面回归。当我觉知到自己的心在恐惧的时候,我把自己拉回当下,在当下解除心的束缚,然后再用这颗心面对生活,反复验证,这是之前的修行。而用生命回归,则是指单纯的去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从中感受并领会心对这世界的体验,感受生命的流动,事无巨细的触碰,从而进入安宁的内心,忘记时间与空间,忘记一切常理,没有任何担忧与恐惧,而这个过程就是定,就是生命的回归。小时候的我自然而然的就会经常在生活中入定,长大了却没有机会了?或许并不是没有机会的问题,而是我的心没有打算回归于生活。
回归生活,就是所谓的“放弃修行的执着”,其实还是在修行,只不过,这次是自然的修,就看我能不能正常的活着,嗯,听起来是怪怪的,可这确实跟之前的修行概念有本质上的区别。
一个是为了好好生活而修行。
一个是在好好生活当中体验到生命的真相,那本就是修行。
“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毫无疑问,这应该就是我的本质问题了。
当初,病入膏肓的我,拿起了“修行”的工具。
而现在,是该到了放下的时候了。
实在是不行,我还可以再拿起来?不,估计届时的我,已不会再拿起来了。修行就是这样,它是一条不能回头的路,一旦什么东西,意识到了就是意识到了,再也没有办法装作不知道,就像知道地球是圆的那一刻,再也没办法骗自己地球是方的了,再怎么骗,自己的内心也不会真正的相信。
打趣的说,都知道地球是圆的,可是又有几个人,真正见过呢?
大多数人,无非就是在教科书的文字描绘、照片、直播、影视作品上见过罢了。
真真正正的见过,甚至不是通过肉眼看见的见,是绝对的确认和体会,有吗?
事实就是这么离谱,答案令人震惊,几乎没有人见过。
而这,就是回归生命的重要性。在知道地球是圆的之后,我还想感受到它到底是怎样的,是怎样的圆,到底有多圆。了解它,并不是为了定义它,而是在感受中体验它,经历它,单纯的了知,再无其他。
原来,当这个世界上少了一名修行者,竟然还是好事。因为这名修行者,回归于生活了。
修行者不可能是永远的修行者,如果永远是修行者,则意味着永远无法毕业,修行是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上的,而这会,也差不多该放暑假了。
我之前认为的学无止境依然存在。只不过,再怎样的学,也都只是徘徊在认知的概念里,把一个根本无法定义的东西,分门别类,给予一个定义的框架。
只有生命的体验才是无穷无尽的,它不用学,只要去感受就可以了。
每天都不一样,每刻都不一样,每一个瞬间都不一样,只要回归于当下,回到那个脱离了时间和空间的奇点,生命就会再次拥有无数的可能,再次回归于奇迹。
“不一样”?说到底,人为什么会倾向于创造,热衷于新鲜事物呢。
这或许就是生命的本质,或许一切都已经注定。
“注定”。就像倒水一样,注入神的力量,一个宝盖,代表稳固的基础含义,再加上一个行走的正字,要怎么理解这个行走的正字,这不就是形容随心所欲不逾矩嘛,真的是生动形象,妙趣横生。
我很喜欢研究汉字,特别的有趣。比如朋友的朋字,是两个月组合而成的,月在古代有多种含义,其来源也不同,有历史学者认为月代表古代的“价值体系”,有文学者认为月代表一种“精神寄托”,于是朋友应该是一个复杂的含义,它代表着自己与某个人有着价值联系或者是精神联系的意思,朋字拥有两个月,意味着产生朋友这个概念,至少需要两个人,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只有互相认可才能形成的概念。
最近在听煉獄小僧做的音乐,他的音乐听起来有别于其他的音乐,风格清晰独特。总得来讲,他的音乐会给人一种忽然变得很轻盈,在生命的长河里逐渐涌出一颗敞开的心,而这颗心似乎在勇气的激流中深刻的修行……咳咳,又来了,我对音乐的迷之形容词,经常把人雷得外焦里嫩。
忽然出现关于文字和音乐的东西,这并不是乱入,而是我的心已经做好将自己逐渐放在生活上的准备了。整天修行修行的,满口实践后的大道理,确实很突兀,没有中道的味道。今后的我可能会从上至下链接地气与天气……又出现了,迷之形容词,由此可能会出现各类的反差萌也说不定。人是自由的,修行人自然也是自由的。
其实,只有在需要装装样子的时候,才需要搞得一板一眼,毕竟人性就吃这一套,没办法,就连佛祖也曾为了世人不同的知见而苦思惆怅,不停的绕圈圈。当然,正式场合的仪态是最起码的,这并不是法律要求,亦不是教条规定,实是修行人与生俱来的自我素养,行住坐卧姿态优雅,谈吐恰当,这本就是一种怡然的生活状态,若不是这样,自己第一个受不了自己,当然,受不了并不是接受不了的受不了,亦不是强迫症的认为怡然的生活状态就必须这样做。唉,有的时候就觉得,说话挺费劲的,很多东西都需要反复解释,而解释到最后,大概率是解释不明白的,多半会被人抠字眼,越抠越多,越多越抠,最后不知所云。这也是为什么修行其实用不上太多的语言的原因,语言的本质就是漏洞百出,只能是辅助,不会是主攻。打趣的讲,试图给辅助加buff从而增加战士的攻击力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越是严谨,心就越紧张,心越紧张,就越愚昧,简单点来讲,就是“认真你就输了”。
最适合心的状态,绝对不是严谨,而是自然。
忽然感觉自己的人生就像一场电影。我自导自演,自我欣赏,时刻决定了其剧情的走向。站在生命的角度,喜剧是美的,悲剧是美的,从头到尾都是那么的美,怎样都精彩。
没有“完美”,没有“更美”,只有“应接不暇的另一番美”,或许,这就是创造之美,或许,这就是生命原本的美。
[生,绝对不是为了死。修行,不是为了当一名修行者。我终于放下了修行,也放飞了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