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大脑开发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1 自控力:根据大脑的工作机制,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注意力是影响学习的关键因素,注意力不集中,知识就无法进入大脑,更不可能被理解、记忆和应用。从第2章《影响孩子学习效果的核心因素》的表2-1中,我们可以看到,精神集中度和坚持力对孩子学习造成的影响的效应量是0.48,远远大于0.15(让孩子自然成长所产生的效应量),因此这个因素应该受到大家的重视。

很多家长常说:“我家孩子很聪明,就是不用心学习,所以他的成绩总是上不去。”其实,这就是因为孩子在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听课、写作业总是分心,所以知识掌握得不扎实。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说,想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学习要从两个方面入手:提升孩子的自控力和增强孩子的工作记忆。前者是让孩子聚焦学习,后者是让孩子吸收和运用记住的知识。本节我先讲讲如何提升孩子的自控力,也就是如何帮他抵抗分心、聚焦学习。

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分心,还有注意力分散时大脑是如何运作的。

所谓分心、走神、开小差,其实都是指注意力不集中,换句话说,就是注意力容易切换和转移,缺乏对一件事持续保持专注的能力,也就是专注力不够。

这种问题不仅会在孩子身上出现,其实我们成年人也常常受其影响,特别是在使用手机和电脑的时候。

比如,你在网上搜索工作所需的资料,无意中看到一条有趣的新闻,就转发到朋友圈,朋友看到后评论了,你就回复了一下,然后又顺便浏览了一下其他人的朋友圈,看见有个朋友在朋友圈晒的裙子很漂亮,就去淘宝搜了一下,然后又看见淘宝有满减活动,你就又去挑了几条裙子……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过去了。

上述这个大多数人身上常见的现象就是“注意力的切换”。有数据表明,95%的成年人会把工作中1/3以上的时间浪费在这上面。

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注意力的切换可以分成四种情况:由外界刺激导致的外源性中断(external interruption)和外源性走神(external disruption),以及由内部想法导致的内源性中断(internal interruption)和内源性走神(internal disruption)。

中断是指当你受到刺激(不论是内源性的还是外源性的)时,放下了手上正在做的事情,而去做别的事情;走神则是虽然被刺激吸引了,但你还是继续做手上的事情。

如果你正在学习,突然接到一条微信,内容是朋友约你出去吃饭,你决定放下书去吃饭,这就叫外源性中断;如果你想了想,觉得还是学习重要,给朋友回消息“不去了”,继续学习,这就叫外源性走神。

如果你在图书馆学习时,突然想到家里的门好像没有锁,你决定放下书回家看看,这就叫内源性中断;如果你觉得还是学习重要,决定看完这段内容再回家看看,于是继续学习,这就叫内源性走神。

这样一解释,你就会发现,不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可能出现以上四种情况。而且,随着社交媒体的出现,这个问题更加严重了。

可能有些人会说:“这样不是挺好吗,一心多用,节省时间。”其实,这只是表象,我们的大脑并不是多线程运作的,只是有些人大脑切换的速度比较快,所以看上去好像可以一心多用。实际上,只要进行注意力切换,就会浪费大脑内部的资源,当大脑的资源不够的时候(比如当你老了,或者生病了),你就会感到力不从心。

因此,如果是很聪明的孩子在学习时分心,并不一定会影响他的成绩;但如果孩子没那么聪明,分心就会使他的学习受到影响。

作为家长,我们先思考一下,这样的情况是不是经常发生在自己身上:虽然你可能也知道做事情的时候总分心不好,但很多时候,你会不由自主地分心,可能你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为什么呢?

请想象自己是一只小松鼠,秋天到了,你必须吃很多松果。你最优的策略不是抱着一棵树吃,而是在适当的时候转移阵地,到另一棵树上继续吃。那么,转移的时间怎么计算呢?很简单,松鼠爬上一棵树吃松果,越吃松果越少,松鼠吃到的松果数量与它在这棵树上的觅食时间呈曲线关系(摄食曲线),当松鼠另辟战场(转移到另一棵树上)所需花费的时间与摄食曲线相切的时候,松鼠就该转移了。

这个数学模型在很多动物身上都得到了验证。很多动物迁徙、转移觅食地点的规律,都符合这个模型。

科学证明,人类大脑进行切换的规律也符合这个模型。大脑对新信息的渴求,就像动物对食物的渴求一样,当你的大脑感觉到当前的信息源已经没有更多新信息的时候,就会进行切换。随着社交媒体的出现,在大量信息的冲击下,人类大脑切换的速度就会越来越快。

既然我们弄清了什么是注意力分散以及大脑在接收信息时进行切换的工作机制,那么,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方法来训练孩子的自控力,进而提升他的注意力呢?


(1)角色扮演让孩子深度参与

和强调让孩子“记住内容”而不是“学会能力”的课程不一样,美国的两位教育心理学家埃琳娜·博德罗夫(Elena Bodrova)和德博拉·莱昂(Deborah Leong)研发了一套新的学前教育课程—心智工具(Tools of the Mind)。目前美国的很多幼儿园都在实施这套教育课程,详细信息可登录网站https://toolsofthemind.org进行了解。

这套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就是装扮游戏(make-believe play)。老师给孩子们设置各种跨越时间、空间且极富想象力的场景,比如冰河时代、撒哈拉沙漠等,让四五岁的孩子组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比如让孩子们想象自己在埃及的市场上,要进行货品买卖该怎样做。那么,孩子们必须想到自己在埃及可以买到什么、大概价格是多少、怎么和客人交流、怎么结算、怎么记账等。

现有证据表明,孩子们为了完成情景表演,必须集中注意力,学习如何记住各种杂事,并反思自己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这样的深度体验式学习,对孩子控制自己的意志力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一旦养成了这样的学习习惯,孩子大脑的稳定性也会增强,学习任何东西都能考虑得更加周全。


(2)冥想让孩子持续保持注意力

除了学校教育,目前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冥想对增强大脑的控制力也有一定作用,因为冥想的核心就是注意力训练。

训练注意力的冥想包括集中注意力的冥想和监测注意力的冥想。

集中注意力的冥想,就是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一个点上,比如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呼吸上。

监测注意力的冥想,就是监测自己在想什么、为什么这样想。


(3)运动能有效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2007年,38位密歇根大学的学生放弃所有的电子设备,带着地图在密林里进行探索行走,他们分别做了工作记忆和注意力的测试,结果显示,密林行走对增强工作记忆和提升注意力有显著作用。

就像古希腊格言所说,你想变得聪明吗?那就跑步吧。目前来说,一个具有治疗级别价值的提高注意力的方法就是体育运动。实验表明,高体能的孩子对电话和音乐等分散注意力的事物的抵抗能力很强,而低体能的孩子对电话和音乐等的抵抗力比较弱。

有意思的是,那些更需要智力的体育活动(比如集体球类项目)对提升注意力有更大帮助。

我们常常觉得职业运动员具有非常坚毅的性格,认为正因为这些人的性格非常坚毅,才能成为职业运动员。实际上,这里的因果关系可能正相反,是运动塑造了这些人的大脑,使他们变得坚毅。


(4)延迟满足让孩子提高自控力

有很多家长试图把孩子和影响他学习的电子产品隔离开,比如把手机放在离孩子最远的房间。这种做法经常会导致逆反,孩子很快就会受不了。

想让孩子不沉迷于玩手机、平板电脑,最关键的不是把手机、平板电脑放得离他有多远,而是要帮助他进行延迟满足训练。

比如,你可以和孩子做一个约定:每次学习时,要坚持学40分钟,然后休息10分钟,休息的时候才可以玩手机或平板电脑。

以上这些方法,可以用两句话来总结:角色扮演和冥想,持续学习不走神;多做运动远电脑,延迟满足静心学。

正如美国著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所说,用自主意识把分散的注意力一次又一次地拉回来的能力,是决断力、性格和意志力的根基。

在我看来,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就是帮助孩子塑造一个“坚强”的大脑,让他能够在困境下冷静应对,在压力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诱惑下坚持自己的目标。训练孩子的这种脑能力才是教育的核心。


屠龙老师的课堂小结

注意力是影响学习的关键因素,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说,想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学习要从两个方面入手:提升孩子的自控力和增强孩子的工作记忆。增强孩子的自控力可以试试这四种方法:第一,让孩子通过玩角色扮演来进行深度体验式学习;第二,给孩子做一些日常冥想训练;第三,让孩子多进行体育运动;第四,帮助孩子进行延迟满足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