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老照片(旧时明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十景速写

苏堤春晓

“苏堤春晓”,不言雨不道月,“春晓”二字尽着西湖明艳本色。

北宋元祐四年(1089),西湖交到了著名诗人苏东坡的手里。那是苏东坡二度来杭,此次出任知州。当时的西湖已是葑土湮塞,不复往日的秀美,苏东坡决定彻底治理西湖。

疏浚西湖可不像作诗,大量的湖泥怎么办?苏东坡思谋良久,终于想出一个两全之计,将湖中葑泥筑成长堤,这样既可以浚湖蓄水,又可沟通西湖南北的交通,这一创意使杭州人受益至今。

苏堤旧称苏公堤,从南屏山山麓至北山,横贯西湖。堤东是漾漾西湖,堤西有小南湖、西里湖、岳湖,长堤绵亘数里,夹道杂植花柳,中间有六座石拱桥,桥下是贯通的湖水。立于桥上,扶栏望去湖阔天空。苏东坡遂与苏堤一起永驻西湖——“堤柳而今尚姓苏”。

苏堤六桥历来是杭州人的最爱,文人称之“六桥烟柳”,百姓口里则是“西湖风景六吊桥”(杭州二我轩照相馆摄于1911年)

和其他景点不同,苏堤不是一个静止的点,而是从南山延至北山的十里长堤,是西湖这幅画上的一条线。中国画是讲究线条的,苏白二堤使西湖更具有一种中国式的线性美。游苏堤最好是步行,如此,才可领略它对西湖的表述,完全是一种闲庭信步式的写意笔调。

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是湖中景点。西湖有三岛,其中最大的是小瀛洲,在小瀛洲南面,有三个石塔,呈“品”字形立于湖中,名曰“三潭”。

其实,最初这三个小石塔的位置并不在这里。北宋苏东坡浚湖筑堤,工程完成后,在苏堤沿线筑了三个小石塔,以石塔为界,塔以内的湖面不许私人侵占作菱荡,以防西湖再次淤塞。可见,三塔原是作为警戒标志,明万历年间重建时才移到现在的位置,呈三足鼎立状,纯粹为了观赏。

石塔顶端高出湖面约两米,塔身球形,塔顶呈葫芦状,四周有五个小圆孔。夏夜在石塔内点燃灯烛,烛光从石塔的圆孔中泄出,落于湖面,宛如数轮圆月闪烁水中。

“三潭印月”,历代文人用诗文书画为它留下了多种注解。其实,自宋代有此景以来,石塔的形状和位置都已有了改变,后人又何必去较真哪种“印月”为准呢?就像岛中碑亭上一副对联所言:“明月自来去,空潭无古今。”

三塔凌波,冰轮闪烁

我心相印亭(杭州二我轩照相馆摄于1911年)杭州人把这座小岛也叫作“三潭印月”,“小瀛洲”这个名字反倒很少有人提起

花港观鱼

其实,连许多杭州人也是只知“观鱼”,未知“花港”。

先说“观鱼”。此地南宋时有“卢园”,园内种植奇花异木,筑池引水,尤以观鱼的名头响亮,画家们纷纷前来作画,如此造就了它的美名。可惜好景不长,没多久流塞水断,观鱼胜景只留下个虚名。直到清朝康熙皇帝南巡,浙江总督李卫整修西湖十景,在原址近旁重新围池养鱼,筑亭立碑。皇帝来到杭州,驾临西湖,游览十景,大喜而书“花港观鱼”,这就是公园东门右侧的清朝观鱼旧址,今尚存一亭一池一碑。

再说“花港”。观鱼处已数次易址,而此花港亦非彼花港了。今花港观鱼近旁有座花家山,山间一条小溪流经此地注入西湖,溪因山名,称“花港”。在南宋画家的《花港观鱼》图上,花港是这样的:一条潺潺的溪水,山石旁林木扶疏,有临水而筑的亭榭隐于其中,清幽宁静,悠悠淡泊中弥漫着乡野之气。

如今的花港公园很大,前接苏堤,背倚西山,但原作“花港”已无处寻觅。

清代“观鱼”旧址,一亭一池一碑

曲院风荷

“曲院风荷”说的是八百年前的事。

南宋时,湖西往灵隐去的路上很热闹,沿路寺庙园院林立,其中最出名的竟然是一个酿造官酒的作坊,酒坊取金沙涧溪水做酒。金沙涧原是湖西山水流入西湖的溪口,溪上长满荷花,潺潺溪水,处处荷塘,山风吹过时,荷香、酒香醉人,于是便有了“曲院风荷”之称。

以后,湖西渐渐淤积,成了农田或沼泽,“曲院”废弃,“曲院风荷”一景湮没,直到清初重修“十景”。十景是西湖的风雅精神,缺一不可,于是按图索景,在苏堤北端的岳湖植荷,岸边筑亭,恢复“曲院风荷”一景。康熙皇帝游西湖,挥笔题名。

“西湖十景”自南宋题名以来,均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整容”最大的恐怕就属“曲院风荷”了,景址、景致全无旧日样貌

“双峰插云”应远看,更宜雨中远观。远看时,两峰对峙,秀出群山;欲雨时,云缠雾绕,峰亦是云,云亦是山

双峰插云

“双峰插云”是十景中唯一的山景,指西湖边两座山峰——南高峰和北高峰。

西湖一面濒临城区,三面环山。在环抱西湖的连绵峰峦中,南高峰、北高峰遥相对峙。这南高峰和北高峰上,原来各有一座七级宝塔,刺破云天。南高峰塔建于五代吴越,后渐渐坍塌,直到民国时还有一级尚存。北高峰塔始建时间还要早,唐朝天宝年间就有了。南高峰与北高峰并不是西湖群山中最高的山,只因两山各有一塔,于是出挑于湖西群山。可惜双峰古塔毁圮已久,只剩下洪春桥旁的“双峰插云”御碑,让游人遥想当年景致。

在西湖十景中,山是用来远看的。南北两座山峰相距甚远,古人规定的情景是在湖中,远看缥缈山景,每逢云雾低横时,云缠雾绕,峰亦是云,云亦是山,峰形隐晦而塔尖分明。看着看着,便看出各种心绪。南宋时有一首小令这么写道:“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春来愁杀侬。”从山色到湖光,大开大合,陡然落到一个“愁”字上,让人猝不及防。

平湖秋月

月亮哪儿都能望见,赏月各处有各处的风雅。在西湖,把赏月的最佳处定在“平湖秋月”,几百年来已然约定俗成了。

湖上观月,这大约是有湖之处便有的普通景致,然而一个“秋”字点出了全湖的精神,湖际秋而益澄,月至秋而愈洁,“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皓魄中天,千顷一碧,是何等的心旷神怡。

其实这个景点只是一个临湖平台,再加一亭一碑,寥寥几笔,然面对着那样一片无遮无拦的湖水,凭栏处,便会生出无遮无拦的思绪。没有繁文缛节,简洁而坦荡,正是“平湖秋月”的妙处。“平湖秋月”的亭柱上有一副对联这样写道:“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读来竟有一种寥廓的感觉。

“平湖秋月”位于白堤的最西端,又何止是中秋,每到月夜,堤上常常都是散坐着看月亮的人,就那么静静地坐在月儿下。

“平湖秋月”位于白堤的西端,背依孤山,前临外湖,水面空阔

断桥残雪

西湖大致是个圆,位于白堤一端的断桥是这个圆的起点,是西湖的门户。那修长的桥拱就这么简简单单地一弯,就弯出了无穷的韵致。

“西湖十景”有春夏秋冬四季景致,其中的冬景就是“断桥残雪”。杭州气候四季分明,冬天虽冷却少雪,所以这一景是十景中最难得见到的。常常是快到春天了,人们都断了赏雪的念头,它却悄悄地来了。于是,杭州人便蜂拥去了断桥,可是还没等到那儿,太阳又出来了,那一场飞雪只在断桥上留下点点残迹。

“西湖十景”中很少有以故事成名的,仅有的两个又都与同一个故事有关,这就是“断桥残雪”和“雷峰夕照”,都因了白蛇与许仙的爱情故事而闻名。桥,是故事的起点,两人在此相识;塔,是故事的终结,白娘子被镇于塔下。断桥由此而成为西湖上最著名的一座桥。

细品“断桥残雪”四字,一个“断”字,一个“残”字,流露出一丝悲怆

从繁华到淡泊,“柳浪闻莺”走过了大起大落的历程

柳浪闻莺

春日,沿着西湖漫步,无论走到哪里都是花团锦簇。柳浪闻莺看似只是个极普通的公园,可是在南宋时它却是身份高贵的皇家御花园——聚景园。

南宋王朝建都临安后便大兴土木,除了皇宫,城里城外大大小小的皇家园林亦数不过来,聚景园是其中最大的,南起清波门,北至涌金门,几乎圈进了西湖东南面的整个濒湖区域。园里楼台亭阁遍布,叠山跌水成趣,当年的聚景园,是用奢华来包装的。

元代以后,聚景园渐渐荒废,却恢复了湖边“柳浪”本色,清溪纵横,垂柳成荫,人称“柳浪港”。有一幅清朝人画的《柳浪闻莺》,没有楼阁亭榭,只有一湾湖水,岸边三两垂柳,柳下靠着一个无所事事正向远处眺望的书生。望什么呢?画面上方是大片的空白,远处是一线隐约的湖岸。这一望,便望出了无限的空寂与淡泊。

而“柳浪”的意味只有在春天才能领会。春天里,沿柳岸漫步走去,可以一直走入西湖山水的魂魄之中。

古塔与夕阳是一个绝妙的组合,既传达了佛教意蕴,又渲染了夕阳情韵

雷峰夕照

雷峰,西湖南岸一座小山包,高不足五十米。传说,吴越王钱俶因一位王妃生了儿子而对佛心生感激,便兴建了这座佛塔。塔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竣工,原叫“皇妃塔”或“西关砖塔”,而后人习惯叫它“雷峰塔”。

雷峰塔曾经很显赫,八面七级,砖砌塔芯,外廓为楼阁式木结构,初建时金碧辉煌。木结构塔身容易毁损,但屡毁屡建,直至元朝仍是一大胜景。到了明朝嘉靖年间,入侵的倭寇围困杭城,一把火烧去了雷峰塔的木廊檐,只剩下一座颓败的砖体塔芯,此后便没有再修复外廓。

不曾想,它却造就了以后四百多年西湖的另一种独特风姿——夕阳、暮山、晚湖、熏风,一残塔似老衲,立于湖岸婆娑藤树包围之中,古塔与夕阳,醉在这样的湖岸边。

“雷峰夕照”,写下这四个字时,总令人想起一句歌词——“夕阳醉了”(选自《安特生远东相册》,摄于20世纪初)

西湖雷峰塔之所以有很高的知名度,还因为它在《白蛇传》里担当过重要角色,白娘子那长长的叹息在湖面上回旋了千年。1924年9月的一个下午,一声巨响,雷峰塔颓然倾倒,镇压白娘子的雷峰塔终于坍塌了,西湖上幽怨的一笔从此而终。

2002年,新塔竣工,新雷峰塔恢复了最初的模样,一座精致完美的楼阁式宝塔。那残塔夕阳的古韵,从此留在了历史记忆里。

残塔、夕阳的古韵,留在了老照片上,也留在了历史的记忆里(恩斯特·柏施曼摄于20世纪初)

雷峰塔(杭州二我轩照相馆摄于1911年)

“南屏晚钟在雷峰塔下,净慈寺前,亭中古碑为清乾隆御笔,西湖名胜也。”丁卯(1927)九月,雷峰塔倒后三年,这位适庐主人心有所怀,即兴于照片上题写了这段文字

南屏晚钟

“南屏晚钟”,这四个字被一首流行歌唱得家喻户晓。它原指杭州西湖畔佛寺傍晚的钟声——一座古寺的钟声响彻湖上的意境。

西湖南岸南屏山下有一座古寺,名净慈寺,始建于五代吴越国时期。每到黄昏,古寺的钟楼必定响起钟声,回荡于西湖南山。寺庙越来越大,到了某朝某代的某位住持长老手里,嫌钟小声微,便化缘铸了口两万斤的铜钟,敲起来响入云霄,据说声音可直达湖对岸。

和尚听来或许枯燥乏味的钟声,传到骚人墨客的耳里会生出无数的诗情画意,于是便有了“南屏晚钟”的美名。“南屏晚钟”之名,最先见于北宋画家张择端的画作,这可能是西湖十景中最早命名的了。以寺院钟声名景,几百年后,又被一首歌唱得家喻户晓,成为西湖景致中最负盛名的一景。